為什麼公開課變成了「表演」

2020-12-05 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日筆者在某地參加「名師講壇」時,一位教師在公開課上語言親切,提問點撥恰到好處。這位教師靈動的教學智慧和學生們勤於思考、爭相發言的活躍課堂場面,無不給聽課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上課臨近結束時,我遺憾地發現前來上課的並非一個「原始」班的全體學生。這位教師解釋說,由於場地限制,有數十位學生沒能來上公開課,只能留在教室裡自習,來上課的學生回班級後可以和沒來的同學分享這節課。姑且不論來上課的學生是如何表現的,想想那些沒能來上課的孩子,他們的心裡會怎麼想?近年來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公開課評選活動中出現了許多怪現象:有的老師為了教學效果更好,在拍攝公開課錄像時,只安排部分學生來上課;有的甚至從幾個平行班中每個班抽出幾位優秀的學生,臨時組成一個班來「教學」。為了課堂上學生的「良好表現」,個別教師甚至安排較高年級的學生代替較低年級學生,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時下很多學校的公開課被賦予了太多的非教學功能,致使上課的教師和學生實際上只是在為外來觀摩者表演。課上,教師更多關注怎麼講更精彩,怎麼展示更吸引眼球。可是時常忘記了一節課是學生和教師共同組成的,是他們共同的一段生命歷程。真實的課堂中,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建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也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活動的實踐過程。只有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和課程改革最終受益者。任何缺少學生的公開課,都將是有缺憾和不完美的。

事先經過多次「打磨」的公開課,反覆「排練」後,最後更像是表演課。這種現象之所以屢見不鮮,我想,可能首先與部分學校與教師的私心雜念——急於「創先爭優」的功利心相關。其次,沒能真正體會一節好課的精髓何在。很多專家曾指出,一堂成功的課,並不意味著完美無缺。一堂成功的課,可以是教師幫助一個從來不敢在課堂上發言的孩子樹立了信心,或者是讓一個平時讀課文結結巴巴的孩子通順地讀完一段話……總之,評價一位教師的課是否成功,重點應看學生是否有了點滴的進步,而不應只是關注教學設計是否成功。

(作者單位:安徽省繁昌縣孫村鎮黃滸小學)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30日第9版 

相關焦點

  • 全民直播公開課——表演的藝術
    全民直播公開課——表演的藝術直播與小視頻都是表演的藝術,直播人在直播間唱歌,舞蹈,嗨動,幽默的語言,詼諧的面部表情都是表演。只是我們對直播沒有進行專業的表演定義罷了,直播表演是綜合表演,是一個多個形象反轉的表演。直播人是多重角色與身份的集合。每一場直播,每一個小視頻都是我們對表演藝術的實踐和付出。
  • 教師公開課,提前排練好再表演,沒毛病,很正常啊
    公開課、觀摩課、示範課是廣大一線教師向優秀教師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且直觀(直接)的途徑。但近年來,有不少人對其卻頗有看法,認為不少教師的公開課」脫離實際」,一是課堂設計非教師個人完成,都是團隊打造,二是課前提前排練,非常態課堂,三是課堂上教師展示的才藝非普通人所持有,如唱歌、彈琴、跳舞,一般人學不來。
  • 意境公開課——關天頎:新文旅時代的「非表演式」設計
    關天頎給出的答案是:有品質的簡樸、有節制的豐盛5月7日,由歐神諾聯合一點資訊、太平洋家居等多家業內專業媒體發起的「意·境」設計師公開課大型直播系列活動的第五期,特別邀請了空間進化建築設計及彩虹石空間設計創始合伙人、中央美術學院及四川美院課程導師 關天頎 老師,以「新文旅時代的體驗式設計
  • 孫維新公開課再次火爆開課
    為什麼?因為科學松果會再次攜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學教授孫維新,連推了兩場公開課。近千名小「果凍」,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杭州圖書館,現場聆聽了充滿了孫式幽默的公開課。 孫維新公開課的熱度有多高,報過名的人都有數。每次科學松果會推出近千個名額,都是半小時全部搶光。有家長連連搖頭:本來覺得名額這麼多,應該好搶,可是沒想到也得秒殺。
  • 科學公開課走進蔡甸六小,世界很大很奇妙
    □楚天都市報記者肖楊 通訊員李勇勇「準備好了嗎,戰鬥姿勢」「屁股不要飛起來」6日下午,蔡甸六小的報告廳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該校130餘名學生迎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科學公開課,晦澀、難懂的科學原理經過老師誇張地表演、精心安排的道具、全程高能的互動
  • 孫維新公開課再次火爆開課·杭州日報
    為什麼?因為科學松果會再次攜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學教授孫維新,連推了兩場公開課。近千名小「果凍」,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杭州圖書館,現場聆聽了充滿了孫式幽默的公開課。 孫維新公開課的熱度有多高,報過名的人都有數。每次科學松果會推出近千個名額,都是半小時全部搶光。有家長連連搖頭:本來覺得名額這麼多,應該好搶,可是沒想到也得秒殺。
  • 千年回望司馬光—國圖公開課帶你回到「天才的時代」
    本次特別活動將知識與藝術相結合,通過專題演講、兒童劇表演、詩文朗誦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帶領讀者了解司馬光的一生及他的歷史貢獻。圖為公開課現場展示的《資治通鑑》殘稿影印版。中國搜索宋家儒攝來自北京大峪中學分校附屬小學的孩子們,生動地演繹了「少年司馬光破甕救兒」這一家喻戶曉的故事。中國搜索宋家儒攝來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表演藝術家孫星、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林晨,為觀眾帶來了司馬光所著詩作的配樂朗誦。
  • 張祖慶等多位特級教師:上好公開課,不外乎這5條經驗、8大絕招!
    第三個:上好公開課,教師必須成為學習的領導者。 學習的領導者是學生的傾聽者,而不只是學生聽老師的;學習的領導者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教師要圍繞「學習目標」的達成把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等一起學習的活動組織起來,而不是「走教案」,把學生變成證明教得很好的工具;學習的領導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學習的啟發與點撥者,而不是學習的裁判與旁觀評論者。
  • GoGoKid豐富公開課課程內容,將科學實驗融入英語課堂
    GoGoKid 「科學實驗室」系列公開課致力於將科學實驗與英語學習相結合,幫助孩子提升英語水平的同時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將孩子們帶入奇妙的科學世界。據了解,GoGoKid「科學實驗系列」公開課是行業中少有的能夠讓孩子們在一堂課中動口、動手又動腦的英語課程。
  • 印象三分鐘公開課|表演-表演為什麼要觀察生活
    何義偉印象教育集團表演教師、表演教研室成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職業導演/演員; 表演為什麼要觀察生活各位同學們好,我是杭州印象藝術教育的表演老師小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 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表演為什麼要觀察生活?
  • 公開課,免費「就讀」世界名校
    OOPS計劃第一次推動了名校公開課在中文世界的傳播。人們能在網易、新浪等網絡平臺上看到公開課,亦離不開朱學恆與志願者們的努力。下一步,朱學恆希望更深入地推介網絡公開課,他想到的辦法是「公開課社群化」,即在網上開辦討論論壇,以及在電視臺製作本地化的節目,讓受眾更好地消化這些課程資源。
  • 統計學公開課大盤點
    https://www.udacity.com/wiki/st101/downloads 另外Udacity也在Youku上建立了官方頻道,這門課程對應一個專輯:Udacity公開課:ST101統計學入門,貌似視頻不全,但是有翻譯。
  • 「在經歷中學習——疫情防控公開課」上線學習強國
    千龍網北京3月4日訊 「疫情雖然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帶來深刻挑戰,但是並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根本趨勢……」3月5日上午9點,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授主講的公開課將亮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在這場主題為「如何看待肺炎疫情影響下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公開課中,劉偉圍繞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今年經濟增長的幾個問題
  • 小學生也能設計的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
    無人機編隊表演憑藉其高科技的玩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但這些都是成人操控的,小學生給大家帶來的無人機編隊表演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小火今天就手把手教你編隊飛行公開課之《翻滾吧!無人機浪花》,小學生設計編隊表演不是夢!
  • 浙江大學開設《數學傳奇》視頻公開課—資訊—科學網
    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蔡天新在公開課《數學傳奇》第一節課上便向學生們分享了美國詩人龐德的這句話。他說,希望與同學們一起在這門課上探討,兩千五百年前的光輝,是如何照耀到今天的。在數學日益被吐槽「滾出高考」的今天,重新發現數學之美,似乎已經成了奢侈之事。
  • 名師公開課:馮駿馳《圓的周長》
    點擊視頻收看完整節目 《圓的周長》 《名師公開課>00——11:00 杭州市《名師公開課
  • 為什麼馬戲團中表演的大象都是亞洲象,而不是非洲象?長見識了
    很多朋友想必都觀看過馬戲團的馬戲表演,而這些表演中有一個重要角色就是馬戲團中體型最龐大的大象,大象可以與人配合做出許多奇特而又驚險的動作,和大象相處的馴獸師,似乎完全不害怕這種龐然大物,並且對他管教有加,而我們通常在馬戲團中看到的這種大象都是亞洲象,很少有看到自然界中非洲象這種品種
  • 藝術高校「戰疫」,上戲推出表演課臺詞課等網上公開課
    其中,表演課、臺詞課、藝術理論課······這些受到廣泛關注和歡迎的課程都可以在線上學習。這其中,《影響力從語言開始——上戲臺詞課》由上戲臺詞教研室專門製作,是上戲表演系幾十年歷史的精品課程。《表演片段訓練》則由上戲表演系副教授楊佳開課,畢業於中戲表演系、並曾經在日本四季劇團主演過眾多音樂劇的楊佳,將從多個層面和大家分享和學習表演知識與技巧。
  • 動物園結束馬戲表演為什麼不能讓動物取悅人類?
    原標題:動物園結束馬戲表演為什麼不能讓動物取悅人類?廣州動物園動物行為展示館9月1日正式閉館,將規劃建設成為非經營性的科普展館,面向公眾免費開放。這意味著,已有24年歷史的廣州動物園馬戲表演就此謝幕。這個消息讓很多孩子不高興。
  • 「小小科學家公開課」第十七講——電動懸浮球
    7月7日下午,由天水市圖書館主辦、天水春暉教育承辦的「小小科學家」公開課第十七講在市圖書館成功舉辦。(小小科學家公開課現場)本次公開課的主題為「電動懸浮球」,活動吸引了來自秦州區共35名小學生參加。天水春暉教育的張冬老師首先跟孩子們探討了什麼是「伯努利原理」,認識了氣流運動的原理。然後,大家興致勃勃地製作自己的電動懸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