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在申請答辯之前絕大多數高校都會將同學們的學位論文送至盲審平臺,進行盲審。返回的結果也會有四種,優秀,即可參加答辯,良好,進行小修才可參加答辯,合格,進行大修才可參加答辯,不合格,本論文尚未達到授予碩士/博士學位要求。其實外盲審專家真的不希望同學們被掛掉,因為掛一篇論文需要給足你充分的理由來告訴你你的論文為什麼達不到答辯的要求,因此評審報告就要寫很多很多,來詳細的闡明你的不足。下面筆者就不合格的論文展開一下詳細說明,也給同學們提一些建議,如有不足之處請諸位多多海涵。

01沒有真材實料型
這種論文,被斃掉是肯定的,東拼西湊來的,或者大量摘抄別人的成果。自己的內容部分也是「借鑑」別人的成果。專家一定不會給過的,這種情況下的同學,建議不要進行複議了,因為結果往往是一樣的,可能導致延期時間加長。自己做沒做東西,自己心裡應該有數,還不如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自己的科研上,踏踏實實的去做完導師留給自己的課題。
02科研成果很真實論文格式過亂
有的同學科研成果做得確實很好,平時也是勤勤懇懇,但是論文的評審結果返回是不同意答辯。仔細看看自己的論文,發現錯別字,病句,格式亂,導致專家對你的科研結果都開始質疑了。這樣就被斃掉了,其實自己感覺很冤枉,但是斃掉你真的是很正常,寫作不認真。那麼多的努力都努力了,為啥在自己的學位論文撰寫的時候不用心?這是你自己的問題,這種同學非常好挽救,筆者建議可以徵求導師意見的情況下,來決定是否複議,如果導師認為可以複議,那是有挽救的餘地的,至少還有可能要個大修通過,至少能參加答辯,不會被延期。複議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所做科研的成果想辦法給專家展示,寫好報告,一併發過去。如果再次不過,只能認真修改,接受延期這個慘痛的現實了。
03被專家誤判不通過
可能你的論文撰寫的不錯,發表了一些刊物,課題還可以,自己內心認為應該是高分,結果評審意見不通過,不允許參加答辯。這種結果同學們是很難接受的,如果你是這樣,不要怕,可能所評審的專家對這個領域不是很了解,出現了誤判。
這樣你要與導師進行溝通,先進行複議,附著自己科研成果以及實驗成過和可支撐本論文的其它材料,給專家儘量完善。如果複議不通過,在導師允許的情況下,是可以重新參加盲審的,但專家評審費可能要自掏腰包或者導師解決。也不貴,但是面對被冤枉,還是要認可的,假如你做的課題很少有人研究,可以與學院溝通要求同行評審,避免再次被斃。有真的東西還是不要怕,畢竟咱們有真實的科研成果。而且得到了自己導師的認可,圈子相對來比是公平的。但是前提是你的成果真的好,筆者支持這麼做。
04總結
外盲審就是一個過濾網,會濾掉很多不合格的研究生,對培養質量的提升很有意義。無論你被何種情況斃掉,也要踏踏實實的去與導師溝通,不要惱怒,穩穩噹噹地去完善。給自己下一次順利答辯的機會,最後祝各位同學科研順利,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