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聯合研究:受精卵或非「生命起始」

2020-11-19 賭聖周星星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精卵結合受精以後就是生命。但是,最近中美胚胎學家的一項最新聯合研究成果表明,受精卵或許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生命」。

據中新社報導,此次研究由中國北京家圓醫院生殖中心胚胎實驗室主任徐小明博士與美國加州洛杉磯生殖中心實驗室主任孟勵教授等人共同完成。

該研究表明,人類受精卵存在兩套獨立紡錘體,即從精卵結合到發生第一次有絲分裂期間,雙親染色體並沒有相互融合,而是各自保持空間上的獨立。這意味著處於此階段的受精卵,並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生命」,這一顛覆生物學經典理論的新發現,作為期刊封面文章發表在該領域知名國際期刊《輔助生殖與遺傳學期刊》(Journal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Genetics)上。

這一發現引發了對人類「生命」定義的再思考。在精卵受精以後,人類父本和母本染色體還是分開的,並沒有立即相互融合。如同我們將藍色和黃色兩種顏料進行混合,混合之初,兩種顏料仍然倔強的維持著本來面目,但經過充分混合之後,就會出現一種新的顏色——綠色。所以處於此階段的受精卵,並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因此「生命起始」的概念或將被重新定義。

人類受精卵存在兩套獨立紡錘體這一最新發現,對輔助生殖醫學領域提出了新的挑戰與研究方向。徐小明表示,目前該研究尚處於初步探索階段,未來期待能夠取得更大的進展,為推動全世界輔助生殖技術安全、快速、高效的發展提供動力。

相關焦點

  • 研究稱卵母細胞核仁是受精卵發育關鍵「部件」
    新華網東京2月4日電 (記者錢錚)日本理化研究所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所科研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卵母細胞的核仁是受精卵發育所需的關鍵「部件」。  新聞公報說,核仁是細胞核中央的高密度部分,日本和捷克等國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去除卵母細胞的核仁,結果發現,去除了核仁的卵母細胞和正常卵母細胞會用相同時間完成分裂,但是沒有核仁的卵母細胞分裂、受精後,受精卵的發育不久就停頓下來。
  • 上海生科院合作揭示受精卵DNA去甲基化重要機制
    9月11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徐國良研究組、李勁松研究組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湯富酬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Active and Passive Demethylation of Male and Female Pronuclear
  • ...哺乳動物合子基因組激活過程中RNA聚合酶參與轉錄起始的調控機理
    該發現不僅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合子基因組激活(ZGA,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這一重要生物學事件的基本機制,也為早期胚胎發育相關疾病與輔助生殖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合子基因組如何激活,是發育生物學中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之前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已研究的物種的成熟卵母細胞均處於轉錄沉默狀態。
  • 評《化學唯資訊理論》:不變量(受精卵)+真隨機=生命、時空
    時空的起源,和人腦的機理,自然密碼的表現,人腦的模式識別(比如圖像識別),生命的表達,完全都是同一個問題,一模一樣。隨便說兩句,受精卵發育成個體的本質規律,跟物理化學無關,物理化學只是工具,用啥工具都可以,這裡不是貶低分子生物學,手段也需要研究,意思僅僅是,這些都是動力學的方法,動力學得不到生命,非線性也不行。動力學的方法,只能研究到信息系統底層的工具,僅此而已。動力學的本質,就是因果關係。想想自己吧,喜歡美女,哪有那麼多理由可講,講多了,穿越信息系統層次了,就是自己在玩自己。
  • NASA為研究太空殖民將人類精卵送入太空受精
    目前只有各種分析,沒有人類科學實驗去驗證,為了研究太空殖民的可行性,NASA大膽邁出了一步,將人類精子和卵子冷凍,搭乘SpaceX火箭前往太空國際空間站,送入太空再解凍後受精,觀察受精卵在微重力環境下,各種生命數據,將數據和視頻發回地球,由相關專家在地面進行科學分析。目前,NASA研究外太空生物的科學家埃姆斯表示,在微重力環境下,由於沒有重力的影響,精子移動更高效。
  • 揭秘奇特南美負子蟾:背著受精卵完成孵化
    南美負子蟾的孵化方式很奇特,是由雌性背著受精卵完成孵化雌蟾的洩殖孔這時會貼在雄蟾腹部,幾經翻滾,當雄蟾背部朝下時,卵正好就產在雄蟾腹部並受精。繁殖期內,雌蟾的背部變得厚實且柔軟,像海綿一樣,雄蟾這時會把水中的受精卵一個一個用「腳」夾起來,「按」到雌性的背上。二十四小時之內,雌蟾的背部會開始脹大,把一個個受精卵包裹起來。
  • 從受精卵到胎兒的發育,十張圖看清全過程,不禁感嘆生命的偉大
    導讀:胎兒是怎麼由一個受精卵變成胎兒的?十張圖看清全過程,不禁感嘆生命的偉大!懷孕以後,很多孕婦都特別好奇胎兒的變化過程,TA是怎麼由一顆小小的受精卵發育成胚胎,然後變成胎兒的呢?這是一個神奇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變化,10張圖告訴你答案,讓人不得不感嘆生命的神奇與偉大!精子跟卵子相遇結合成受精卵,受精卵會在輸卵管中分裂成細胞,72小時左右就能分裂出16個細胞,這些細胞會進入宮腔,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著床。
  • 受精卵在子宮安家後,身體會給出信號,中一個可能就暗示你當媽了
    這是很多正在備孕的媽媽都想知道的問題,其實身體在懷孕之初——受精卵在子宮著床時,會悄悄給你發送幾個暗號,孕媽要是夠細心,就會知道自己已經接上「好孕」了。不過,這也讓不少人感到好奇,當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並在子宮腔內著床安家時,女性身體會有什麼感覺呢?
  • 人類卵子和受精卵中母源mRNA的降解規律及其與發育潛能的相關性
    但是,人類卵母細胞受精前後母源mRNA的降解規律、生理意義,特別是與臨床上不孕不育的相關性還未見報導。進一步研究表明,與早期胚胎基因表達密切相關的轉錄因子TEAD4及其輔因子YAP,以及受YAP-TEAD4誘導表達的mRNA末端尿嘧啶化修飾酶TUT4和TUT7,是促進Z-decay的關鍵胚胎因子。圖1:人卵母細胞成熟和受精過程中母源mRNA的降解模式。a:本研究中人成熟卵子、體外受精胚胎的培養和取樣示意圖。
  • 從受精卵到胚胎發育,十組圖看清全過程,不禁感嘆生命太偉大
    但有很多的人對生命的到來並不清晰,不明白一個小生命是如何出現的,其實寶寶的到來真的很不易。寶寶是怎樣形成的?畫面中可以看到一大群小蝌蚪形狀的物質在湧動,這個物質就是精子,數以萬計的精子從外界慢慢進入女性的體內,精子首先到達的是女性的陰道,然後就會慢慢地遊到宮頸口。
  • 清晰記錄哺乳動物的受精過程
    Ravaux和他的同事共同工作,將物理學與生物學相結合,對受精和輔助生殖技術(例如體外授精,IVF)進行了研究,他們開發出多種多學科的工具,這將幫助人們理解哺乳動物的受精過程。  為了這個目標,Ravaux設計出一種新的微流體設備,這種設備可以精確控制精子細胞與卵細胞融合的薄膜位置。該設備包括一個微流體晶片,這種晶片由固定在載玻片上的多層矽聚合物製作而成。
  • 論文解讀--羅湖病毒可從親魚傳播至其生殖器官和受精卵
    報導發現在一些羅非魚孵化場,受精卵和羅非魚的早期發育階段中可以檢測到羅湖病毒,表明該病毒可能垂直傳播。然而,尚不清楚TiLV是否能夠從受感染的親魚群傳播到它們的生殖器官和後代。這篇文章研究旨在探討實驗感染的親魚能否將病毒傳給其生殖器官、卵子、精子和受精卵。
  • 付向東團隊揭示受精後父本基因組重編程起始機制
    付向東團隊揭示受精後父本基因組重編程起始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3 13:30:30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付向東團隊發現,剪接激酶SRPK1催化魚精蛋白磷酸化從而起始受精卵母細胞中父本基因組的重編程
  • 孕2周:從受精卵如何發育成胎兒的?
    在受精卵發育為胚胎的過程中,首先是一團沒有分化的細胞,逐漸發育出兩個不對稱的軸——一頭一尾軸和一前一後軸。這種不對稱發育是受精卵內部化學反應的產物。這團細胞中的每個細胞,幾乎都能「辨析」出自己內部物質的「信息」,然後把這一信息輸入到一臺「功能強大的微型電腦」中,顯示屏上彈出這樣一條簡訊:你位於某一特定的部位。這個細胞就按照「指令」找到它所應去的地方,並在那裡發育。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王樂韻 打開生命研究中的「黑匣子」|U30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文/福布斯中國人的生命起源於一顆小小的受精卵,從最初的受精卵到胚胎的發育再到生命的形成,生命研究中有許多神秘的「黑匣子」有待人類進行不斷的探索和挖掘。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王樂韻博士在發育生物學領域不斷探索未知難題,在無數次失敗中,一次次重新開始挑戰世界級難題。
  • 日本將解禁基因治療臨床研究 但禁止改變人的受精卵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據日經中文網1月17日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將於4月解禁使用「基因組編輯」技術治療疾病的臨床研究。該省1月16日認可了基因治療臨床研究指針的修正案。在海外,以遺傳性疑難病症和癌症為對象的臨床研究正在推進,日本也將啟動研究。 基因治療是指通過破壞致病基因並更換正確的基因來治療疾病的方法。
  • 圖解懷孕1~10個月,受精卵怎麼一步步變成新生兒的,很神奇
    昨天我的好朋友生下了寶寶,看看小小的軟軟的嬰兒依偎在媽媽的懷裡,讓人禁不住感嘆這生命的偉大與神奇,那麼,小寶寶是怎麼由受精卵慢慢變成一枚「萌寶」的呢?1、(如上圖)輸卵管是精子和卵細胞相遇的「洞房」,它們在這裡結合成受精卵,度過短暫的相會之後,在輸卵管的蠕動推動下,受精卵向子宮移動,並牢牢駐紮在宮腔內。超級微小的受精卵甚至比一粒細鹽還要小呢,但是如果通過超聲波發現子宮內膜增厚了,說明胚胎已經成功入駐啦。
  • 兩個黑洞相撞不可能出現大爆炸,而可能會出現受精卵現象
    在生命體說法中,宇宙就是由生命體構成的,(參見我的短文《任何生命體都有生死,而宇宙生命體卻沒有誕生日和死亡日》《太陽,或地球等天體也會被定義為生命體》《簡述一下生命體說法》等)因此,我用生命體說法把「邊緣」解釋歸入,並解說如下:1,生命體總有兩個邊緣:一個是構成生命體核心的邊緣;另一個是生命體能量吸收與能量釋放的空間邊緣。
  • 人類受精卵,能在其他動物子宮內完成發育嗎?
    首先,科學家們從死亡的大熊貓身體上提取到了體細胞,並提取這些體細胞的細胞核,將這些大熊貓細胞核移植到兔子的去核卵細胞中,使其發育成為一顆受精卵後來,科學家們又將這些受精卵移植到貓體內,其中有35隻貓在移植受精卵後35天發情,43隻貓在48天後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