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國法律明確禁止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最高可處15年監禁
國外對基因編輯的應用是如何管理的?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和基因學教授馬扎爾·阿德裡對美國科技媒體Live Sceince表示:「在美國,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被禁止,無法獲得批准,如果是涉及人類細胞的基因編輯研究,則需要經過研究所在單位的審批。
-
科技部: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科技部表示,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此外,超130名愛滋病研究人士發出聯名信進行堅決反對。11月26日,深圳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於11月在中國誕生,她們在受精卵時期,CCR5基因經過基因編輯,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事件披露後,122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譴責。
-
研究稱卵母細胞核仁是受精卵發育關鍵「部件」
新華網東京2月4日電 (記者錢錚)日本理化研究所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所科研人員參與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卵母細胞的核仁是受精卵發育所需的關鍵「部件」。 新聞公報說,核仁是細胞核中央的高密度部分,日本和捷克等國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去除卵母細胞的核仁,結果發現,去除了核仁的卵母細胞和正常卵母細胞會用相同時間完成分裂,但是沒有核仁的卵母細胞分裂、受精後,受精卵的發育不久就停頓下來。
-
日本團隊:僅激活8個基因,小鼠幹細胞直接轉為可受精細胞
只要激活8個基因來產生基因控制蛋白,就足以將小鼠幹細胞直接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細胞成熟後甚至可以像卵細胞一樣受精。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來自日本九州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等團隊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以上發現。
-
日本團隊:僅激活8個基因,小鼠幹細胞直接轉為可受精細胞
只要激活8個基因來產生基因控制蛋白,就足以將小鼠幹細胞直接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細胞成熟後甚至可以像卵細胞一樣受精。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來自日本九州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等團隊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以上發現。
-
解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剪刀」離臨床治療有多遠
對許多人來說,這是改變醫療方案的重大機遇,是需要科學家、醫生、生物倫理學家以及監管機構精誠合作,以確保基因編輯在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時代。這對很多病人來說影響巨大,刻不容緩。」杜德納今年2月13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綜述文章如是說。「CRISPR-Cas9的確為基因編輯提供了一把鋒利的剪刀。從理論上看,基因編輯可以治療一切與基因相關聯的疾病,包括人體和胚胎。
-
日本科學家發現,只需8個基因就可以把幹細胞變成能受精的細胞丨科學大發現
破解從受精卵到完整人形的奇妙過程,一直是無數科學家努力的方向。了解生命奧秘,治療不孕不育,都得用上解謎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比如近些年來的「人造精子」、「孤雌/孤雄生殖」等等[1-2]。而近期在《自然》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又把「人造卵細胞」的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卵母細胞基因調控網絡進行的研究發現,只需要激活8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就能使小鼠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
-
日本科學家發現,只需8個基因就可以把幹細胞變成能受精的細胞丨科學大發現
破解從受精卵到完整人形的奇妙過程,一直是無數科學家努力的方向。了解生命奧秘,治療不孕不育,都得用上解謎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比如近些年來的「人造精子」、「孤雌/孤雄生殖」等等[1-2]。而近期在《自然》上,日本九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又把「人造卵細胞」的課題向前推進了一步:對卵母細胞基因調控網絡進行的研究發現,只需要激活8個關鍵的轉錄因子,就能使小鼠幹細胞轉化為卵母細胞樣細胞!
-
人類卵子和受精卵中母源mRNA的降解規律及其與發育潛能的相關性
但是,人類卵母細胞受精前後母源mRNA的降解規律、生理意義,特別是與臨床上不孕不育的相關性還未見報導。圖1:人卵母細胞成熟和受精過程中母源mRNA的降解模式。a:本研究中人成熟卵子、體外受精胚胎的培養和取樣示意圖。b:人MZT過程中母源mRNA發生M-decay和Z-decay的分類。c: M-decay和Z-decay發生的時序性和相互關係。
-
孕2周:從受精卵如何發育成胎兒的?
受精卵中分裂出來的細胞,在確定了自己的位置後,或主動發出,或被動接受一個一個的指令:「長成小手」或者「變成一個神經細胞」等等。這些都是受精卵內的基因完成的,一個基因激活另一個基因,每一個細胞都帶有一份完整的基因組拷貝。沒有細胞需要來自最具權威性的中央指令,每個細胞都可以憑藉自己擁有的信息和它的鄰居送來的信息而行動。
-
日本將進行首例ES細胞臨床試驗 移植給肝病嬰兒
人民網東京8月28日電(許永新)日本國立成育醫療研究中心(位於東京)的研究小組將在本年度向國家提出由醫師主導的臨床試驗申請,將從ES細胞(胚胎幹細胞,一種萬能細胞)中製成的肝細胞移植給患肝臟病的嬰兒。
-
男性不讓精子延續基因,女性不讓卵子成為受精卵,人類將會怎樣?
最近關於生不生孩子的問題討論得很激烈,之前有標榜女性自我覺醒不生孩子的觀點,如馬伊琍的:「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而是「讓那顆卵子成為自己」。近日有男性不延續基因,如李健的:「沒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沒什麼了不起的,也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沒必要延續自己。
-
中美聯合研究:受精卵或非「生命起始」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精卵結合受精以後就是生命。但是,最近中美胚胎學家的一項最新聯合研究成果表明,受精卵或許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生命」。據中新社報導,此次研究由中國北京家圓醫院生殖中心胚胎實驗室主任徐小明博士與美國加州洛杉磯生殖中心實驗室主任孟勵教授等人共同完成。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對此, 福建衛生報記者採訪了福建醫科大學醫學人文研究中心陳旻主任,他表示: 基因編輯作為治療手段,風險大,基本不可逆。所以現在一般都是「非做不可」才做,比如特別痛苦或者特别致死的疾病,且實在沒有其他治療手段了,才對成人個體基因進行編輯。 對成人體細胞的基因編輯將隨著個體死亡而消失。 但對人類生殖細胞(胚胎)的基因修改將會代代相傳, 而這兩個孩子的誕生,可能會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
美國:禁止修改人類胚胎基因!
當地時間4月29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發表聲明,重申其禁止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改造的長期政策。《自然》第一時間在其網站對此進行報導,並標註「爆炸新聞」。在聲明中,該研究院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陳述了該機構不會對上述研究提供科研經費的法律原因和倫理考量。
-
北大教授饒毅:人類性細胞的基因編輯最好是禁止
,但是原則上是允許的,而人類性細胞的基因編輯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禁止,暫時禁止,長期禁止,甚至永遠禁止。2015年中國廣州中山大學的副教授首先對此進行倫理的突破,黃軍就副教授當年率先在全世界對人類的受精卵及其衍生的胚胎用CRISPR/Cas9進行實驗,在他做實驗之前外國科學家不敢做這個實驗,他們有長期的文化和倫理傳統,不敢對人的性細胞胚胎進行基因的改變,中國也有很多人知道,所以也不敢動。
-
遺傳病幹預不等於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事件是利用CRISPR技術對人類受精卵的CCR5基因進行了敲除,並將胚胎移入子宮、產生一對基因編輯的嬰兒。他們取出卵子和精子,精液經過洗滌後,人為在顯微鏡下挑選一個精子同時包含能進行基因編輯的材料(Cas9 蛋白和sgRNA)一同注入卵子中,完成受精過程的同時對精子和卵子的基因組進行編輯。
-
中國反對「全面禁止複製人研究」
聯合國大會通過關於人的克隆宣言 中國反對「全面禁止複製人研究」 解釋投反對票原因 分歧要點:☆治療性克隆可造福人類胚胎也是生命應該尊重 ☆出臺背景紛爭難調導致國際公約擱淺 中國態度:明確反對生殖性克隆繼續治療性克隆研究 美國態度:美國支持全面禁止複製人
-
基因編輯治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研究獲進展
針對純合子FH,現有治療手段包括LDL血漿置換及肝移植等,費用昂貴且存在一定風險,因此繼續尋找和探索新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複(CRISPR)和其相關核酸內切酶(Cas)是近些年來發現和興起的一種基因編輯技術,以其高效性和簡便性廣泛應用於不同物種細胞基因編輯、動物模型構建和致病基因治療等方面,極大地促進了生物學和醫學研究發展。
-
基因修飾或成改變人類生命起源新方式
精子在不受精的情況下也能產後代?如今科學家得出了肯定的回答,巴斯大的科學家近期將精子注入非卵細胞,成功創造了小鼠胚胎,並且能生育後代。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兩個男人也能生孩子該研究也顛覆了傳統的哺乳動物生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