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蛋和投手榴彈」的關係反映了一個道理,就是軍事、政治、後勤、裝備等各方面的工作,最終都要有利於提高部隊打仗能力
戰鬥力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包括各種複雜的關係,容易出現爭地位、爭時間,資源配置不當,以及條塊分割、相互掣肘,導致效益低下等矛盾問題。如何辯證科學地認識和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是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必須回答和解決好的時代性課題。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中貫穿的軍事辯證法思想,為我們進一步加強戰鬥力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堅持標準:處理好吃雞蛋和投手榴彈的辯證關係
習主席深刻指出,保證士兵吃雞蛋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保證士兵更好投手榴彈。如果雞蛋天天吃,一旦發生戰爭手榴彈投不出去,那吃雞蛋的初衷不就落空了嗎?戰場上手榴彈投得好,那天天吃雞蛋才發揮了作用。這就叫吃雞蛋和投手榴彈的辯證法。
處理好「吃雞蛋和投手榴彈」的辯證關係,關鍵是要堅持戰鬥力標準。把戰鬥力作為檢驗軍隊一切工作的標準,是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在軍事領域中的具體運用、展開和深化,是有效履行我軍根本職能的要求。軍隊建設各項工作,如果離開戰鬥力標準,就失去其根本意義和根本價值。必須始終堅持用打得贏的標準搞建設,堅持把提高戰鬥力作為各項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用是否有利於提高戰鬥力來衡量和檢驗各項工作。
「吃雞蛋和投手榴彈」的關係反映了一個道理,就是軍事、政治、後勤、裝備等各方面的工作,最終都要有利於提高部隊打仗能力,如果不能落到這一點上,那做得再多也是虛功。軍隊是要打仗的,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軍隊建設各個領域,無論是機關還是基層,無論是軍事、政治、後勤、裝備哪個部門,無論是作戰部隊、戰備值班部隊還是擔負臨時性任務的部隊,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戰鬥力聚焦。絕不能有任何以自身任務特殊為藉口而否定戰鬥力標準的言論或行為,更不能偏離戰鬥力標準另搞一套。
瞄準實戰:處理好搞訓練與保安全的辯證關係
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根本途徑。只有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軍事訓練水平上不去,軍事鬥爭準備也就很難落到實處,部隊戰鬥力也很難提高,戰時必然吃大虧。倘若危不施訓、險不練兵,訓練中消極保安全,隨意降低訓練標準和難度強度,就是對官兵生命、對未來戰爭極大的不負責任,總有一天是要付出血的代價。必須堅持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打仗需要什麼就苦練什麼,部隊缺什麼就專攻精練什麼,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摔打鍛鍊部隊。
習主席強調:「越嚴格訓練越不容易出問題,越消極保安全往往越不安全。這就是訓練中的辯證法。」訓練實戰化程度越高,風險也就越大。要儘可能降低和防範安全風險,但決不能因此就縮手縮腳,決不能以犧牲戰鬥力為代價消極保安全。如果怕這怕那,什麼都不敢練,官兵能力素質沒有得到真正提高,武器裝備沒有熟練掌握,不能迅速有效地防範和處理安全問題,其結果是「越怕出事越出事」。反之,嚴格訓練嚴格要求,部隊得到了全面摔打錘鍊,防範和處置安全風險的能力全面增強,安全就更有保障。要轉變一個觀念,不能簡單以事故率高低來評估部隊工作,對事故要分析原因,不能一概而論,這樣才能避免軍事訓練被「消極保安全」束縛手腳,真正把實戰化訓練引向深入。
服務打贏:處理好戰鬥力建設與政治工作的辯證關係
習主席指出,對我軍來說,政治工作本身對戰鬥力形成和發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種把戰鬥力建設同政治工作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觀點是錯誤的。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看家本領,是我軍的最大特色、最大優勢,為我軍戰勝強大敵人和艱難險阻提供了不竭力量,我軍戰鬥力的形成、發展、壯大,從來也離不開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處理好戰鬥力建設與政治工作的辯證關係,關鍵是要強化服務中心、圍繞大局的意識,準確把握兩者之間的內在同一性。新的歷史條件下,形勢發展了,戰爭形態轉變了,政治工作生命線的地位作用始終沒有改變,政治工作作為我軍戰鬥力重要部分的寶貴价值始終沒有改變。戰鬥力建設形勢越複雜、任務越艱巨,越要發揮政治工作服務和保證打贏的作用,使戰鬥力建設與政治工作高度統一,相得益彰。
政治工作必須保障戰鬥力標準在軍隊建設各個領域、各項工作中貫徹落實。要加強軍魂教育,強化官兵政治意識、政權意識,堅決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政治觀點的影響,做到始終同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要強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走出自我設計、自我循環、自我檢驗的怪圈,按照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要求,探索政治工作服務保證戰鬥力建設的作用機理,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鬥力建設各個環節,融入到軍事鬥爭準備全過程。
精心選擇:處理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辯證關係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種戰略選擇。有所為是戰鬥力建設必須解決的問題,是由打贏未來戰爭的需求決定的;有所不為則是不符合打贏未來戰爭需求的事情,就不必去做。只有有所不為,才可能將有所為的事情做好;有所不為可以減少資源浪費,更好地保障和促進有所為。
堅持主動跟進、精心選擇,是習主席處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軍事哲學智慧和戰略思考。習主席指出,不能別人搞什麼我們就搞什麼,必須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斷提高有效懾敵制敵的作戰能力,千萬不能被敵人牽著鼻子走;要選準突破口,超前布局,加強前瞻性、先導性、探索性、顛覆性的重大軍事技術研究和新概念研究,積極謀取軍事技術競爭優勢,通過創新驅動培育戰鬥力新的增長點。
深刻領會習主席的這些重要論述,在戰鬥力建設中,必須敢於取捨、善於選擇,把握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辯證關係,讓好鋼在刀刃上發揮作用。
弘揚傳統:處理好物質條件與戰鬥精神的辯證關係
我軍的戰爭實踐史,是一部以劣勢裝備戰勝強大敵人的英雄史。習主席指出:「軍隊要能打仗、打勝仗,固然要靠戰略戰術,要靠體制機制,要靠武器裝備,要靠綜合國力,但沒有戰鬥精神,光有好的作戰條件,軍隊也是不能打勝仗的。」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和精神是高度統一,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一方面,好的物質條件是確保戰鬥力生成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戰鬥精神是戰鬥力的重要方面。打仗從來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沒有高昂士氣,沒有戰鬥精神,光有好的作戰條件,軍隊也是不能打勝仗的。
我軍素以有強大的戰鬥精神聞名於世。我軍能夠用「小米加步槍」打敗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能夠在朝鮮戰場上打敗武裝到牙齒的美國軍隊,靠的就是強大的戰鬥精神。要加強戰鬥精神培育,教育引導全軍官兵大力發揚我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保持旺盛革命熱情和高昂戰鬥意志。要在抓住機遇、追趕一流、把武器裝備等物質條件搞得更好更強的同時,大力弘揚我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和優良傳統,大力培育當代官兵勇猛頑強、敢打必勝的血性膽魄,確保人的因素與物質條件在強軍興軍中實現最佳結合。
(作者系國防大學軍隊建設與軍隊政治工作教研部主任)
稿件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