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把握髮展與異化的辯證關係

2021-01-10 中國社會科學網
準確把握髮展與異化的辯證關係

2019年08月27日 08:3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趙恩國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學術界對「發展的異化」「發展的代價」和「異化的發展」等問題早有關注,如探討發展的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顛倒、發展的手段與目標之間的對立等,但關於發展與異化之間的全面關係則討論甚少。對發展相關問題的探討應以二者關係的明確論證為前提。在發展與異化的關係中,如果將前者只作肯定性的理解,而將後者又僅作否定性的理解,則會忽略其間的一些關鍵環節,導致靜止地觀看而不是動態地把握髮展本身的歷史演進過程。忽視二者之間的深刻辯證關係,不僅會對馬克思本原意義上的發展和異化產生誤解,更無益於明確中國道路通過科學發展觀和新發展理念所闡發的關於發展的辯證法。

  馬克思視角下的發展與異化

  要理解中國道路關於發展的辯證法,首先需要明確馬克思對發展和異化以及二者之間關係的基本認識。馬克思並不是從抽象的概念出發來認識發展和異化,而是基於社會歷史的具體實踐,按照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來闡述發展的主體、動力、規律、方式和目標,以及異化的產生、演變、功能和終結等一系列問題。

  首先,我們要從總體上來理解馬克思意義上的發展和異化概念。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對馬克思關於「發展」觀點的理解始終存在著「物與人」的對立,要麼從庸俗化的「經濟決定論」來解釋一切發展,要麼則從價值、宗教或倫理等因素出發捍衛發展的屬人性。顯然,發展的整體性被割裂了,發展的科學性也因為庸俗化的理解而喪失了其內在的豐富性。結果,發展或只與經濟增長、物質積累有關;或被解說成單線式躍遷的進步主義;又或脫離物質經濟條件而緊緊抓住一些人性、道德的詞句並對發展作形上學的設想或批判。因此,正像學者吳曉明指出的那樣,人們對當今發展主題的理解還是沒有走出「完全無批判的實證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批判主義」之間的基本對立,也沒有領會馬克思的發展概念具有的整體性、科學性和屬人性基本特徵。

  關於異化的概念,馬克思認為異化並不是純粹的概念抽象,而是與人的實踐活動相關,即「勞動異化」或「異化勞動」,它始終指向現實世界中的人的異化。同時,異化是資本主義時代特有的現象,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特有形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遵循的是資本的邏輯,其中勞動者與勞動的客觀條件、勞動與所有權之間發生了嚴重的分離。因此,異化作為馬克思揭露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核心概念之一,兼具評價性和批判性兩種功能。在馬克思那裡,異化不只具有道德批判和評價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他力圖避免以單純情感性(或情緒化)的態度和道德說教的方式對待異化問題,而是通過對現實政治經濟狀況的考察,對異化產生的根源、演繹進程以及異化的終結等問題作出客觀的歷史評價和科學的批判。

  其次,我們必須認識到異化是作為社會歷史發展的中介環節並顯示出其雙重作用而出現在馬克思的發展話語中的。馬克思曾說,「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的一切發現和進步,似乎結果是使物質力量成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資本主義階段這種包含著「自己的反面」的發展,即異化的發展,表現為從前資本主義時代自給自足的個體勞動過渡到非異化的自由勞動的一個中介環節,表現為以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來實現整體發展這樣一種發展方式的「極端形式」,從而為「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歷史階段。但正如馬克思所言,這種必然性當然只是「暫時的歷史必然性」。因為它「不過是從一定的歷史出發點或基礎出發的生產力發展的必然性,但決不是生產的一種絕對的必然性,倒是一種暫時的必然性,而這一過程的結果和目的(內在的)是揚棄這個基礎本身以及過程的這種形式」。當異化產生的根源即私有財產和固定化分工在根本上得到揚棄的時候,異化的歷史合理性也就不存在了,以它作為中介環節的發展形式也就為更高級別的發展方式所取代。

相關焦點

  • 張義修:馬克思對"對象化"與"異化"關係的三次建構
    張義修:馬克思對"對象化"與"異化"關係的三次建構 ——概念史視域中的方法論變革 2017年09月08日 09:35 來源:《求是學刊》 作者:張義修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深刻把握理論邏輯與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
    原標題:深刻把握理論邏輯與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宣講家網評論摘要: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關乎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共產黨人只有深刻把握理論邏輯與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才能應對挑戰,戰勝風險,帶領人民不斷奪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真理,這是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
  • 正確處理戰鬥力建設中的辯證關係
    處理好「吃雞蛋和投手榴彈」的辯證關係,關鍵是要堅持戰鬥力標準。把戰鬥力作為檢驗軍隊一切工作的標準,是以實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在軍事領域中的具體運用、展開和深化,是有效履行我軍根本職能的要求。軍隊建設各項工作,如果離開戰鬥力標準,就失去其根本意義和根本價值。
  • 科技異化:人與自然關係異化的直接動因
    【摘要】現代科技正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加速度展現著其自我發展的內在邏輯,並正在重塑著人與自然的關係,它以直接的控制力、滲透力表明,科技正是現代人與自然關係異化的直接動因。
  • 準確把握馬克思與德國哲學傳統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報濟南12月2日電 (記者王志強) 11月2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主辦,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承辦的第二十屆馬克思哲學論壇在山東大學召開。  與會學者認為,馬克思哲學在對德國哲學的繼承與批判中誕生,德國哲學在隨後的發展中也始終無法脫離與馬克思哲學的對話。從思想史上準確把握馬克思與德國哲學傳統的關係,對馬克思哲學和德國古典哲學研究的推進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 馬克思勞動概念的兩重維度及其辯證關係
    馬克思勞動概念的兩重維度及其辯證關係 ——兼析《資本論》中勞動辯證法的革命意義 2019年12月17日 11:03 來源:《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作者:何雲峰/王紹梁 字號
  • 學講話·悟方法 | 辯證思維: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的
    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從辯證唯物主義角度,就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論述。在談經濟工作時,他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闡述生態治理時,他指出「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係,而是辯證統一的關係。
  • 堅持人與自然辯證統一的生態哲學觀點
    恩格斯對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態問題進行了關注和剖析,全面分析了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高瞻遠矚地看到了人與自然關係惡化後的生態危機。它包含著豐富、深刻的生態哲學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 新華網評: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正確把握好五組關係
    馬若虎  在4月26日召開的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全局角度和戰略高度,明確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需要正確把握的五組關係,為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和實踐路徑。  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全面做好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
  • 現實主義文學:異化主題,人與人的關係
    現代主義文學突出地表現異化主題。文化是人的外化與象徵,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標誌。現代主義文學傾向於文化批判,本質上是基於對人的生存狀況、人的本質問題的探索。人類創造了文明,但文明在本質上與追求人性自由、追求自然的人相對立。
  • 習近平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需要正確把握的五個關係
    明確提出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需要正確把握的五個關係。  第一,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全面做好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前提是堅持生態優先。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著眼,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要素,實施好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程。要堅持整體推進,增強各項措施的關聯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輕、單兵突進、顧此失彼。
  • 【「六大辯證關係」系列評論之四】宏觀微觀結合 做好審慎監管
    在8月18日召開的「2016中國保險業發展年會」上,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指出,要辯證地看待保險業快速發展和帶來問題的關係,要辯證地看待保險的保障屬性和金融屬性的關係
  • 香港政務司長:理解《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才能準確把握「一...
    張建宗表示,國家憲法日即將到來,今年又正逢《基本法》頒布30周年,他希望借這個機會闡述《憲法》與《基本法》的關係,讓讀者正確認識到國家與香港特區的關係,正確認識「一國」與「兩制」的內在重要性。他在文章中指出,《憲法》是香港長治久安的根基,只有深刻理解《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才能準確把握「一國兩制」制度。
  • 從異化到物化:馬克思的現代性社會關係批判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處於形成中的馬克思哲學在黑格爾的基礎上繼承並發展了異化邏輯。馬克思將「絕對精神」置換成「人」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這一過程他實現了異化概念的具體化。馬克思把人的類本質設定為勞動,作為人的理想性本質。黑格爾對英國古典經濟學的深入研究構成其哲學體系的理論背景,盧卡奇在《青年黑格爾》中,重點考察了黑格爾耶拿時期的經濟學思想,認為黑格爾「是試圖認真地把握英國工業革命的唯一的德國思想家,也是古典英國經濟學的問題和哲學及辯證法之間建立聯繫的唯一的人」。
  • D5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原理】(內附超強背誦計劃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原理】(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係原理)當我們的同學們在作答馬原的分析題大題的時候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個具體事物的矛盾及每一個矛盾的各個方面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上各有其特點。具體表現為三種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三是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 馬克思哲學中的異化概念
    費爾巴哈說:是人在努力的實現他們自己,是人而不是上帝,以一些方式異化於自己,歷史與我們努力克服自我異化有關,從而啟發了馬克思。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以各種方式來解釋世界,但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因而馬克思把他的思想置於兩種觀點之上,黑格爾的辯證的歷史觀和費爾巴哈對物質秩序第一性的強教。
  • 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站在更加廣闊的視角再次闡明了這一新的重大判斷,並強調要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我們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從而準確領會當今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 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內涵
    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內涵及其相互關係,是做好新時代新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提出是對新疆發展的問題回應。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進入和平解放以來發展較快的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最怕的不是變成甲蟲,而是人與人關係的異化、人與社會的異化
    從《變形記》中看十九世紀西方社會中存在的「異化」現象說到「異化」,可能我們馬上聯想到的是影視劇裡面,人變成了殭屍,或是妖怪,以及像卡夫卡這篇《變形記》裡面的,人異化成了一隻甲蟲。然而最可怕的,可能不是這種表面的異化,而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異化——這才是卡夫卡在《變形記》中最想表達的。「異化」,最開始是哲學範疇的一個概念,它源自於哲學家黑格爾。
  • 對消費異化現象的反思
    符號化及符號異化現象卡西爾說,符號化的思維和行為是人類生活中最富於代表性的特徵,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必要條件。①符號化的模式是一種先驗符號能力的呈示,符號形式成了人自身創造的真正的中介。正是從先驗符號功能出發,並「藉助於這些中介,人類才能使自身與世界分離開來,而正是由於這種分離,人類才能使得自身與世界緊密地聯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