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這個為中國點亮「天眼」的人,閉上了眼睛

2020-09-15 中國青年網

南仁東在大窩凼施工現場(2013年12月31日攝)

2017年9月15日

我國著名天文學家、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

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先生

因病逝世,享年72歲

令人悲痛的是

僅相隔10天時間

9月25日

這座世界上最大單口徑、

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

正式落成啟用一周年

群山之中的FAST工程(2016年9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1994年

南仁東提出FAST工程概念

主導利用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

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歷時22年

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

為FAST重大科學工程的順利落成

發揮關鍵作用

七十二載人生路

南仁東像是只為FAST而來

殫精竭慮,以命相搏

成就了一段世間傳奇,學界絕唱

2019年9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

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

南仁東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

最懂「天眼」的人,走了

南仁東在FAST工程落成啟用儀式上(2016年9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遵照南仁東的遺願

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他的離開

也如他生前一般低調

他不希望被人們記住

但人們又怎會忘記他的卓越功績?

南仁東在大窩凼施工現場(2013年7月19日攝)。新華社發(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他不願被關注,卻為了FAST項目而高調

但他也有高調的時候

那是為了FAST項目

時間回到1993年

在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

科學家們提出

在全球電波環境繼續惡化之前

人類應該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

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

聽到這個提議後

時近50歲的南仁東興奮不已

「如果能抓住這個時機,

中國的天文學研究

就有可能領先國際幾十年」

一向低調的他坐不住了

主動跑去推開中國參會代表吳盛殷的門

激動地說

「咱們中國也建一個吧!」

大窩凼舊貌

對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

這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建造計劃

大膽得近乎瘋狂

無論地質條件、技術條件

還是工程成本都難以達到

因此,幾乎所有業內專家

都不看好這個項目

有人甚至認為是天方夜譚

儘管如此

天生倔強又愛迎接挑戰的南仁東

決定堅持這個計劃

最艱難的是申請立項那段時間

他深知之前的選址和論證環節

已耗費了大家數年時間和精力

接下來立項必須成功

否則意味著先前的所有工作都是白費

南仁東帶領外國專家和工作人員考察大窩凼,並和當地村民合影留念(翻拍照片,2003年10月攝) 。新華社發

於是,南仁東開始自掏路費

從東北到東南再到西北

他一家單位一家單位去談

最終,在他的努力下

厚厚的立項申請書上

出現了20多個合作單位的名字

2007年7月,歷經十幾年

FAST作為「十一五」重大科學裝置

正式被國家批准立項

他隨性不羈,卻被一個項目拴住22年

上世紀90年代初

南仁東辭去日本的高薪工作

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籌建FAST工程項目

FAST工程建設的艱難程度遠超想像

它不僅涉及天文學、力學、

機械工程、結構工程、電子學

甚至涉及巖土工程等幾十個不同專業領域

且關鍵技術無先例可循

關鍵材料急需攻關

現場施工環境也異常惡劣複雜

為了給FAST項目選到合適的臺址

從1994年到2005年

南仁東每天翻山越嶺

走遍了貴州上百個窩凼

中外科學家在考察大窩凼時與當地住民在選址現場合影

2010年

FAST面臨近乎災難性的風險——

索網的疲勞問題

對當時購買的10餘根鋼索結構

進行疲勞實驗

發現沒有一例

能滿足FAST工程的使用要求

FAST工程施工中

臺址開挖工程已啟動

由於索網疲勞問題解決不了

反射面的結構形式遲遲定不下來

南仁東頂著巨大壓力

天天與技術人員溝通

想方設法在工藝、材料等方面

尋求解決途徑

南仁東(左二)在大窩凼施工現場指導反射面單元拼裝工作(2015年11月25日攝)。新華社發(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艱辛的技術攻關過程持續近兩年

在經歷了近百次失敗後

南仁東團隊終於研製出

滿足FAST要求的鋼索結構

化解了這個對FAST最具顛覆性的技術風險

他成就很大,但從來都把自己看得很小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南仁東對同事和學生們都很隨和

平易近人

跟誰都像是處了好幾十年的老友一般

可以互開玩笑,也可以敞開心扉

但如果碰到對FAST工作不夠認真的人

他會毫不留情地批評

脾氣「壞」得很

雖然南仁東對工作要求極嚴

但他並不專橫,重要的技術決策

他也願意聽取技術人員的意見

南仁東在施工現場與工程技術人員討論 供圖:FAST工程副經理、工程辦公室主任張蜀新

「沒有他,就沒有『天眼』」

採訪時,幾乎所有人

都不約而同地講出這句話

雖然南仁東的成就很偉大

但他從來都把自己看得很小

心裡永遠先想著別人

他淡泊名利

一生沒得過幾次獎

屈指可數中的一次是

獲得「CCTV2016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然而,在領獎時

南仁東只說了幾句話

裡面沒有一句是講自己的

FAST工程團隊

20多年在貴州的建設歷程

讓南仁東早已把貴州

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

他熱愛那裡的

每一寸土地、每一個人

第一次去大窩凼

爬到埡口時

南仁東路遇一群放學的孩子

看到他們寒風裡只穿著單薄衣衫

他很心疼

回到北京後

南仁東立即給當地幹部張智勇

寫了一封信,寄去500元

他囑咐張智勇一定要把錢

給當地小學最貧困的學生

就這樣,他連續寄了四五年

資助了七八個學生

FAST項目從安裝第一塊反射面板到即將完成的過程。左上:FAST安裝第一塊反射面板(2015年8月2日攝);右上:FAST反射面板安裝近半(2015年12月16日攝);左下:FAST反射面板安裝近八成(2016年3月9日攝);右下:FAST反射面板安裝完成(2016年7月3日攝)

2015年,已經70歲的南仁東

被查出罹患肺癌

但他並未因此放下手頭的工作

必要時還是毫不猶豫地奔赴現場

就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

他依然密切關注著FAST的每一項進展

百折不撓,千錘百鍊

2016年9月25日

「中國天眼」終於在貴州告成

成為舉世矚目的工程奇蹟

它的建成

將為探索宇宙奧秘提供獨特手段

為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發展

和國際科技合作

提供世界領先的創新平臺

南仁東使用過的安全帽、工作服被工作人員保存在FAST項目控制中心內(2017年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天眼」,是他留給祖國的驕傲

還有幾句詩

寫給他自己,以及這個世界

「美麗的宇宙太空

以它的神秘和絢麗,

召喚我們踏過平庸,

進入它無垠的廣袤」

致敬,南仁東!

來源:共青團中央

相關焦點

  • 為中國點亮「天眼」的人,三年前閉上了眼睛
    「中國天眼」有多厲害?這口「大鍋」口徑500米,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這個超級工程將幫助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探索宇宙空間奧秘,以及人類起源等重要課題。專業人士稱,它的技術將持續領先世界30年!然而,項目建設之初困難重重。為尋求技術合作,南仁東奔波於中國和世界各地。
  • 天眼暫時閉上
    中國天眼科普基地發出閉園公告。 公告顯示:由於近日持續強降雨,中國天眼科普基地內部道路出現多處滑坡、塌陷。
  • 三年前,那個最懂中國「天眼」的人,離開了我們……
    而FAST的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25天前因肺癌病情惡化,於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時病逝,享年72歲。 時光荏苒,就在昨天,這位「天眼之父」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三年了。簡單來說,眼睛越大,看得越遠。 南仁東首先想到的,就是在中國的版圖內找到一個類似的圓形天然窪地,可這樣大的窪地,又上哪去找呢? 由於世界上從未有先例,一切都從頭開始。光選址與研究,南仁東團隊花費了13年的時間。
  • 科堂|燃盡生命,只為點亮中國「天眼」——南仁東
    科堂|燃盡生命,只為點亮中國「天眼」——南仁東 2020-10-09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球「兩大眼睛」只剩中國「天眼」
    從今天起,天文學界得學會接受只剩中國一隻「天眼」的世界。現場畫面。它上一次用於科學研究是什麼時候?」「為什麼NSF不能及時作出反應去避免這個情況呢?這個望遠鏡是黑暗中的燭光,點亮了探索宇宙的道路,也是一個重要的科學工具。它鼓舞著許多和我一樣的波多黎各人走上追求科學的職業道路,知道它報廢了真的很傷心,巨大的損失。」
  • 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南仁東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當時罹患癌症的他,惦記的仍是望遠鏡早出成果,以「回饋國家,回饋公眾」。南仁東當年是吉林省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後在吉林通化無線電廠工作,後考取中科院研究生,從此奮戰在天文領域。他「一輩子幹成一件事」——擦亮探索和追問宇宙的「天眼」。
  • 【問答】人閉上眼睛時看到的是什麼?
    【問答】人閉上眼睛時看到的是什麼?        問:人閉上眼睛時看到的是什麼?       答:閉上眼睛後眼前出現的景象有的是透進來的光,有的是神經細胞活動還未停止而產生的反應,有的則是正常的光幻覺。
  • 改革先鋒風採丨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南仁東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當時罹患癌症的他,惦記的仍是望遠鏡早出成果,以「回饋國家,回饋公眾」。南仁東當年是吉林省高考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後在吉林通化無線電廠工作,後考取中科院研究生,從此奮戰在天文領域。他「一輩子幹成一件事」——擦亮探索和追問宇宙的「天眼」。
  • 十月圍城:閉上眼睛就是中國的明天
    何啟參與了策劃,他與李、洪等人共同推舉容閎為臨時大總統。可惜舉事前3天,洩密失敗。  在《基督徒與晚清中國革命的起源》一書中,香港學者梁壽華稱1905年前的晚清革命為「基督徒革命」。因為無論領袖還是資源、動力、贊助,均由基督徒群體主導。片首被刺殺的楊衢雲,是當時香港基督徒知識分子的領軍人物。他組建的輔仁文社,也是香港第一個革命團體。
  • 直視太陽傷眼,如果閉上眼睛呢?
    但如果面朝太陽、閉上眼睛呢,會不會還對眼睛造成傷害?日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醫學院副講師傑森·尤撒(Jason Yosar)在The Conversation網站上撰文解釋。 他表示,簡單來講,在直面太陽時如果緊緊閉上眼,應該足以保護眼睛不受損傷。但是人們仍需十分謹慎,因為陽光很容易傷到眼睛。
  • 燃盡一生,他打開了「中國天眼」!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兩年前的今天一位中國科學家為崇山峻岭間的「中國天眼」燃盡了一生他打開了中國人追問宇宙的「天眼」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他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南仁東:為「中國天眼」而生。
  • 閉上眼睛看到的顏色是什麼? 是什麼導致這種現象?
    閉上眼睛看到的顏色是什麼? 是什麼導致這種現象?時間:2017-02-23 09:59   來源:怪羅天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閉上眼睛看到的顏色是什麼? 是什麼導致這種現象?
  • 訃告:一隻地球之眼永遠含恨閉上了
    人類探索星辰的一隻眼睛就此永遠含恨閉上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位於美國海外領地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線口徑305米,1963年建成。在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2016年9月建成前,阿雷西博是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現在,世界上僅有中國FAST一隻球面「天眼」
    也就是這樣事故不斷、破破爛爛運行了三年時間,一直到2020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也在不斷縫縫補補,直至2020年12月1日,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生了致命的坍塌事故。實際上,也沒有必要嘲笑「美國天眼」的坍塌,畢竟該科學研究裝置為人類服務了這麼多年,可以視為在這個時代背景之下的壽終正寢。況且,「中國天眼」雖然強大先進,但部署在貴州平塘,位於北半球中緯度,有一定的地理局限性。「美國天眼」位於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如果不坍塌,中美「天眼」可以形成互補關係。
  • 南仁東:「天眼」築夢人
    (原標題:南仁東:「天眼」築夢人)
  • 開得天眼,知曉古今,真的有開天眼這個說法嗎?
    對於天眼最形象的表現就是二郎神的第三隻眼,道教稱為「無礙清淨天眼智神通」,開了天眼就能夠看透事物的本身,知曉過去與未來,傳說中位於兩眉中間,有了天眼之後,閉上眼睛額頭就會出現屏幕狀的東西,並且其中會形成各種圖像,說到這裡就顯得有點玄幻了,在一些道教神像上可以看到了類似天眼的痕跡,在佛教中也有這個說法,根據「修為」的不同,獲得天眼的方法不同,天眼的層次也不同,在很多故事中都有天眼的說法。
  • 中國「天眼」投入使用三年多來,有哪些探秘發現?
    過去三年多,「中國天眼」經歷了長期的調試觀測,已初步展現出了超凡的實力。據「中國天眼」科研團隊宣布,已經累積發現脈衝星132顆,其中93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尋找脈衝星,是「中國天眼」的主要科學目標之一。
  • 「中國天眼」開始搜索地外文明,外國人極力反對,不吃老外那一套
    說起地外文明,大家都不陌生,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過,許多影片公司為了吸引觀眾,總會加入外星人這一元素。面對地外文明,人類在他們面前就猶如螻蟻一般,毫無還手之力。前幾天,我看到了一則新聞,「中國天眼」將在9月份正式開啟地外文明的搜索計劃。
  • 閉上眼睛,清理你的心!
    心靈之旅,從這裡開始關注淨塵,品讀內心真實的自己微信號:(jingchen756179637) 閉上眼睛編輯:淨塵1、閉上眼睛,清理你的心,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2、你學過的每一樣東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派上用場。
  • 周潔瓊曬美照,穿紅裙美成初戀模樣,閉上眼睛之後看呆人!
    周潔瓊曬了一張美麗的照片,穿上紅裙子變成初戀的樣子,閉上眼睛後看到呆所有人。周潔瓊不久前在湖南衛視的節目中和哈妮克孜,駱文博和劉芳一起上演了《飛樂絲路》,周潔瓊不僅有美貌和舞蹈的技術,平時的服裝更時尚,最近她因為拍了一副美麗的照片,簡直美爆了我的眼睛,穿著鮮豔的紅裙子的她變成了初戀的樣子,閉上眼睛後再看發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