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並非唯一!沒有它衛星都造不出來,是我國重要「底牌」

2020-11-08 妙語侃科技

今天就在這裡告訴大家,不止稀土,世界上還有一個稀缺的東西被我們把控著,沒有它,航空航天事業要發展會停滯很長一段時間知道扎到可代替的材料,來看看是什麼吧。

萬千國民請願的稀土如何如何

稀土對於一個國家在工業產品的製作與量產上有著相當大的應用範圍,這個被世人叫做「工業味精」的稀土,應用到的範圍我細數了一下,大概就是後面這些:農業、冶金業、石油化工、玻璃材料、陶瓷工藝、研磨材料、電光源、紡織領域、高溫超導、催化劑、電熱、伸縮性材料……

老實說還挺多的,我都不想打字了,一句話概括就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這麼強大的資源,如今絕大部分都在我國的國土之上,我們不僅掌握了資源,還掌握了稀土的提純冶煉技術,不好意思,只有我國才會。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張牙舞爪時,萬千國民請願限制稀土出口的理由,開玩笑,沒了稀土,美國人民的科技至少停滯幾十年,說停滯誇張了些,應該是龜速發展。

不止稀土,還有稀有元素鍺——衛星續航的關鍵

人類在航天航空領域的發展目前已經發展到了恆星——太陽那兒,探索宇宙需要事先做足信息收集和計算,為太空人提供安全保障和技術保障,收集信息一大部分的作用都在衛星上。衛星在太空中日以繼日地飛行,有些是兩三個月,有些卻飛了好幾年,對於衛星續航來源的事兒,人們一直比較好奇。

對航天知識了解的都知道衛星的動力來源於它的那對翅膀,衛星升空並不會攜帶諸多的電源,而是靠著雙翼在宇宙中吸收能量轉換為電能,維持自己飛行,而這項續航技術的核心材料就是精製鍺片,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鍺。

鍺都有些什麼作用

老實說我並不是個化學老師,所以在查了了這一元素的資料後,還是依然的懵圈,只知道這是一種稀有的化學元素,目前應有領域的話主要有半導體、航空航天測控、核物理探測、光纖通訊、紅外光學、太陽能電池、化學催化劑、生物醫學等領域,它對於國家的戰略地位不比稀土差。

情形和稀土差不多,目前71%的稀土都在我國的掌控之中,我們既掌握了資源,也掌握了技術,處於絕對的領導地位,並掌握了定價權,不過我們不像某些國家一樣,大搞壟斷,如今這一化學元素也在正常的交易範圍內。所以現在萬千國民要請願的話,下次帶上稀土的時候,別把這個也忘了,都說掌握了技術就掌握了未來,我們乾脆一點,掌握了資源就掌握了技術。

鍺未來的意義太大

目前世界上的幾個航空大國都在日日夜夜突破自己的航空航天技術,每年的衛星發射以及載人航天飛船都是國家報導的熱點。除了北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目前我國正在著力建造自己的宇宙空間站,屆時它將成為宇宙裡唯一的一個空間站(上一個外國人的快不行了),戰略意義可想而知。

而西方大國也有自己的42000顆衛星的星鏈計劃(這麼久下來,人類不過才發射了9000顆衛星)意圖覆蓋全球,提供所謂的WIFI服務……不過在我看來這個計劃哪能不能實現還得看看我國同不同意了,顯然他們是做不成的,但我們的宇宙太空站靠著資源優勢,預計2022年就能完成,不久了,只有兩年了(鼓掌鼓掌鼓掌)

總結:大國從來不懼恐嚇

我們不得不感謝一天一個二等功的川建國同志,這些年在他的「幫助」下,我們的發展狀況不可謂不一日沖天,被世界人民羨慕,我們掌握了重要的資源與技術,所以大國不懼恐嚇,只把恐嚇者視為跳梁小丑。

相關焦點

  • 稀土不是唯一!中國還有一張塵封已久的底牌,沒它衛星都運行不了
    上世紀的海灣戰爭讓各國見識到了在現代化戰爭中奪取制空權的重要性,縱使有再強的地面部隊,沒有空中攔截武器也會坐等挨打,能夠隱身突防負責「踹門」的隱身戰機成為了空軍的新寵,因此各空軍強國都致力於五代機的研發。像俄羅斯蘇-57、中國殲-20、美國F-22、F-35等,其中以美軍F-35裝備量最大。
  • 稀土不是唯一!中國還有一張塵封已久的底牌,沒它衛星都運行不了
    上世紀的海灣戰爭讓各國見識到了在現代化戰爭中奪取制空權的重要性,縱使有再強的地面部隊,沒有空中攔截武器也會坐等挨打,能夠隱身突防負責「踹門」的隱身戰機成為了空軍的新寵,因此各空軍強國都致力於五代機的研發。像俄羅斯蘇-57、中國殲-20、美國F-22、F-35等,其中以美軍F-35裝備量最大。
  • 稀土不是唯一!我國又一王牌亮相,西方國家豪擲重金求而不得
    除了傳統行業之外,尖端軍工和航空航天領域已成為稀土應用的巨大空間。作為全球稀土儲量最多的國家,我們掌握了全球70%的稀土產量,其中美國有80%的稀土都來自於中國。而中國之所以能在稀土方面取得奪目成就,主要是擁有一套完整的系統工業系統,從裝備製造、材料加工到稀土礦的選取、冶煉、分離技術,我國都能自給自足。最主要的是,我國在稀土的採選和分離技術上更是領先全球。
  •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工業味精」稀土為什麼這麼重要?
    眾所周知,中東擁有豐富的石油,而我國則擁有豐富的稀土資源。稀土重要性不亞於石油,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許多高精尖工業都需要用到它。 它們與金銀銅鐵一樣,都是從礦石中提煉出來的,屬於稀有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稀土元素主要以單礦物形式存在,全球已發現的稀土礦物及含有稀土元素的礦物大約有250種。
  • 不看不知道,我國是全球最大稀土進口國,包下美國稀土產量的90%
    提到我國的稀土資源,很多網友總是痛心疾首:如此重要的戰略資源,我們為什麼毫無節制的出口,讓美日等國藉此製造出飛機、飛彈等尖端武器。然而,有兩個數據很多人卻沒有注意到,一是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二是美國開採的稀土90%都賣給中國了。
  • 中國的稀土有多重要?丨可讀
    2009年9月28日的美國《華爾街日報》回答了這個問題——如果沒有稀土,我們將不再有電視屏幕、電腦硬碟、光纖電纜、數位相機和大多數醫療成像設備。稀土是形成強力磁鐵的元素,很少有人知道強力磁鐵是美國國防庫存所有飛彈定向系統中至關重要的因素,沒有稀土你就得告別航天發射和衛星,全球的煉油系統也會停轉,稀土是未來人們將更加看重的戰略性資源。
  • 我國發現比稀土還值錢的寶貝,儲量全球第一,價值高達上千億
    一直以來世界各國都在不斷的尋找藏在地質裡面的礦藏,希望可以在本國境內發現合適的原料,用於發展本國的工業產品,這樣也有利於國家不依靠進口,減少在稅收上面的成本。據了解,稀有金屬的存在可以幫助很多軍工建設。由於稀有金屬的特殊性,科學家並不能從一些物質裡面提煉出來,所以一個國家的稀有金屬儲存量,對國家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有專家表示,稀有金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 掌握稀土核心技術,圖解稀土產業鏈相關公司,中國佔大多數
    01 稀土稀土,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幾乎是製造所有高精尖設備和武器的基礎材料,缺了它,很多東西都造不出來。戰鬥機、晶片、以及飛彈等都必須用到稀土,所以稀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在建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我們掌握不了稀土的核心提純技術,所以只能把稀土真的當土賣掉,然後再高價從國外買回提純後的稀土成品。後來,研究核工業的物理學家徐光憲解決了稀土提純的難題,讓我國在稀土領域從此不再受限於人,從此中國的稀土產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稀土產業的第一生產和出口大國,我們來看看全球產業鏈上都有哪些重點公司。
  • 稀土是什麼東西?
    最早發現稀土的是芬蘭化學家加多林(John Gadolin)。於1794 年從一塊形似瀝青的重質礦石中分離出第一種稀土「元素」(釔土,即Y2O3),因為18 世紀發現的稀土礦物較少,當時只能用化學法製得少量不溶於水的氧化物,歷史上習慣地把這種氧化物稱為「土」,因而得名稀土。
  • 它是我國一大「底氣」 威力堪比晶片 比稀土還寶貴 產量全球第1
    稀土大家肯定不陌生,雖然稀土很重要,但是至於其重要到程度了,很多人並不知道。而「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句話就能充分反應出稀土的重要性。大家常說的稀土,其實是一組金屬的簡稱。而且就目前看,全球所有高科技的產品其實都離不開稀土,目前幾乎沒有物品能夠替代稀土。如果沒有稀土,那我們將不再有電視屏幕、數位相機、將告別航天發射和微信,全球煉油系統也將停擺……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稀土可是佔據一定話語權的。
  • 稀土元素技術,是否能給世界武器裝備一個嶄新的未來
    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在飛彈、智能武器、噴氣式發動機和導航儀等重大軍事高新領域中有著極高的軍用價值,成為各國競相爭奪資源的焦點,故其挾制效果戰略意義和都十分深遠。可我們知道稀土的開採難度和一次性使用量都很大,而且成本相當高,所以時下能找到高效且簡單的稀土元素提取方法成了當務之急。當前的微生物已經可以用來提取地球巖石中的稀土元素了。
  • 中國首次通過衛星高光譜遙感數據捕捉稀土分布情況
    1月26日,武警黃金部隊遙感地質研究室主任陳勇敢博士告訴記者,他所帶領的科研團隊成功通過衛星高光譜遙感數據捕捉獲取到大地上的稀土礦藏分布情況。這一成果在我國遙感地質找礦領域尚屬首次,也標誌著我軍在未知領域尋找稀土礦產資源的技術水平邁上新臺階。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在工業製造和武器製造中應用廣泛。武警黃金部隊長期擔負勘測區域地質調查、多金屬礦產資源勘查任務。
  • 蘇鏘:任何工業都離不開稀土
    學術界認為,蘇鏘與稀土是一體的,蘇鏘與稀土「糾纏」了一生,他對自己的事業由衷的熱愛之情和強烈的國家及民族意識,無時無刻都溶化在工作中。他決心要將我國儲量居世界首位的稀土資源,發揮更大作用,為國家的四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蘇院士介紹,稀土資源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但長期以來,中國都不太拿稀土當回事,大量賤賣出口。
  • 外媒很驚訝,中國為何增產稀土?答案是……
    所有稀土元素都位於紅框內,說明它們是過渡元素。電力革命前,除了錫和碳等少數幾種元素外,人類在生產領域主要利用的就是過渡元素。而稀土元素還要更奇特一些,除了被單獨列出來的鈧、釔兩種之外,其他稀土元素都屬於物理化學性質比過渡元素更特殊的內過渡元素(黃框內標出的元素),表現出各具特色的奇異性質。
  • 稀土與磁性材料|沈保根——科學講壇
    到了21世紀,稀土有關的產業發展得非常迅速,稀土的用途也非常廣泛。稀土元素跟磁、光、電等物理化學性質都息息相關。而且它的一些獨特性質被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新能源、軌道交通等諸多領域和行業。特別重要的是,對於中美、中歐關係,稀土資源會成為一個焦點,主要是因為它跟飛彈、雷達、潛艇、衛星這些國防應用有關鍵聯繫。
  • 稀土永磁材料研究應用 我國應如何利用稀土儲量世界第一的優勢?
    稀土永磁材料應用日益廣泛,已成為現代文明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對於「中國製造2025」的成功實施,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在目前已探明的稀土儲量中,我國儲量居世界第一,號稱稀土王國。這為今後我國大力發展稀土永磁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稀土永磁材料的出現對推動工業進步,特別是電機工業、辦公自動化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常識備考:中國的「王牌」稀土到底有多牛?
    稀土是不可再生資源。在勘探不充分的情況下,目前全世界現有稀土可開採近1000年,意味著世界範圍內稀土不那麼稀缺。   稀土礦藏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南非、澳大利亞、加拿大、埃及等幾個國家。中國是世界稀土資源儲量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主要產區有白雲鄂博稀土礦、山東微山稀土礦、冕寧稀土礦等。
  • 目前有哪些科學技術美國造不出來,而中國卻能造出來?
    如今,我國的量子通信衛星技術已經在各個領域開始應用,這對於我國的國防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然而美國人的量子通信衛星卻遲遲沒有發展出來,並且還在量子通信領域與中國的差距逐漸拉大,當首顆量子通信衛星於2016年在中國發射後,這意味著我國走在了最前面,成為了先行者。
  • 稀土是什麼?(深度科普文)
    稀土元素素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這樣的稱號足以體現稀土在工業中的重要意義。不論是在石油、化工、冶金、陶瓷這樣的傳統領域,還是在永磁材料、發光材料、催化材料、儲氫材料等新材料領域,這些稀土元素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 比稀土還珍貴!它才是中國讓美國懼怕的「王炸」,全世界產量第一
    稀土作為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備受著關注的關注,人人都在討論稀土的重要性。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們平時所談論的稀土其實叫作中重稀土。中重稀土的資源十分的稀缺,並且它可以用於軍事、國防還有新材料合成等高科技領域,價格十分的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