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12:40:40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2月25日下午,位於重慶空港工業園區的重慶智得熱工工業有限公司一片繁忙的景象。總工程師彭俊正與4名工程師和工人一起將安裝調試移動式醫療廢物高溫蒸汽應急處理車。
約18個小時後,這輛應急車出現在湖北荊州,為疫情一線提供醫療廢物處理的應急裝備。
「這幾天都在通宵達旦地準備前線的應急處置設備。」彭俊面帶倦色,但仍難掩自豪,「我們是國內醫療廢物高溫蒸汽處理成套設備的龍頭企業,也是唯一一家得到國債資金資助的醫療廢物處理成套設備專業製造基地。我們的設備,正在一線抗擊疫情,能為抗疫做出貢獻是我們的職責和光榮。」
時間回到3天前,作為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工程,武漢市醫療廢物應急處理中心僅僅用時14天就建成使用,基本上緩解了武漢市醫療廢物處理難的問題,避免隔離醫院的積壓。為最終戰勝疫情,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重慶智得就是為應急處理中心建造「大腦」和「心臟」的企業,而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董事長龔偉組織了二十多名技術骨幹並親自率隊趕赴武漢。
與中國節能共同「跑」中國速度,提前建成武漢應急醫療廢物處理中心
2月4日,武漢市政府向環保部和中國節能求助。
隨著疫情的爆發,醫療廢物產生量比平時成倍增加,武漢市原有的處理能力無法滿足現有需求。同時,武漢市各大醫院的醫療廢物出現積壓,無處轉運的情況,讓形勢顯得很危急。
2月7日,武漢市政府與中國節能共同決定,計劃用15天的時間在武漢快速建設一家日處理量30噸的醫療廢物應急處理中心,由重慶智得提供全套設備及技術。
「我們重慶智得有25年歷史了,第一次接這麼緊急的任務。」 重慶智得負責採購的副總龔萍回憶起20天前的情形,仍覺得太棘手了。「但是正是疫情非常嚴峻的時候,全國各地的工廠停工、市場關門、運輸嚴控,這為組織材料採購和配套加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為了保證完成任務,重慶智得一邊組織人力進行建設方案設計以及發貨的準備,一方面向重慶市政府及渝北區政府求助。
「重慶市和渝北區兩級政府在得到我們的緊急報告後給予了全力支持。」 市場發展總監楊珊還記得,重慶市政府辦公廳連夜將我們的緊急報告報送給市領導,並根據市領導的指示立即積極協調各部門支持我們的工作,市經信委、渝北區政府、渝北區經信委立即根據公司的要求向外省市的十幾個供應商所在政府機構發工作聯繫函,要求對方配合、同意轄區企業復工及發貨,使得重慶智得在短短幾天內組織到了前線急需的上千個品種的材料及零部件。
緊接著,重慶智得組織了二十多名技術骨幹,由龔偉率隊趕赴武漢,投入項目建設。
「13日的時候,建設工地才開始澆築基礎,場地還是一片泥濘,我們很著急,因為大批設備已經運抵武漢,如果設備不能直接吊裝到基礎上,就會耽誤工期。」龔偉急得直跺腳,另外一邊中國節能的負責人親臨現場協調土建單位與重慶智得密切配合,創造條件,組織各種工程機械分工協作,頂著風雪,最終將設備連夜吊裝到位。
「那可真的是和時間賽跑呀,我們提前建成並投入使用,這些醫療廢物就能早點被處理,為疫情早點結束創造條件。」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14天的苦戰,重慶智得和中國節能提前一天完成了處理中心的建設,並順利投產。
「大腦」和「心臟」,就是134攝氏度的高溫蒸汽和45分鐘恆溫消毒
「武漢醫療廢物應急處理中心項目從2月9日動工,到2月22日三條線投入試生產,我們重慶智得和中國節能並肩戰鬥,僅用了不到 14 天,從一塊泥巴地開始,平地基、打基礎、建廠房、安裝設備到投產,我覺得是創造了世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工廠建設史上的奇蹟。」 重慶智得現場調試組組長楊鋼坦言,穿著防護服工作在一線的滋味很難受,因為不透氣,所以每天脫掉防護服裡面都是溼漉漉的。「所有的辛苦都值得,這裡每天可以處理30噸醫療廢物,基本緩解武漢市醫療廢物處理的問題。對於最終戰勝疫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悉,重慶智得作為全國主要的醫療廢物處理成套設備製造企業,公司採用世界主流的高溫蒸汽處理技術,產品包括供醫療廢物集中處理工廠用的大型成套設備,供醫院就地處理用的小型設備,以及移動式應急處理車。產品出口全球五大洲20多個國家,智得生產的成套設備被全國約100家醫療廢物處理中心採用(包括湖北的荊州、天門、神農架醫療廢物集中處理廠)。
在本次疫情爆發後,重慶智得為環保部與湖北省政府在內的國內相關機構,積極提供解決方案。同時啟動應急預案,為使用設備的約100家醫療廢物處理工廠提供各種支持,確保其良好運轉,為疫區醫療廢物的處理髮揮了巨大的作用。
「我們作為國家級的高新技術企業、重慶市醫療廢物處理工程技術中心及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重慶智得通過引進技術和自主研發,已擁有醫療廢物高溫蒸汽處置技術多項核心智慧財產權。」 楊珊透露,重慶智得熱工取得美國ASME認證和歐盟CE認證,並已成功實現對北美,歐洲,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20個國家出口。「我們的設備最重要的兩個部分,一個是保持蒸汽高溫134攝氏度,就像「大腦」。另一個是能恆溫消毒45分鐘,好比「心臟」。整個消毒過程結束,可以保證把醫療廢物上的所有病毒消滅得乾乾淨淨。」
新聞多一點>>
「能順利完成任務,我要感謝每個人的付出!」
2月24日,龔偉以董事長和處理中心項目突擊隊隊長的身份,從武漢向每一個幫助重慶智得完成任務的個人和單位發了一封感謝信。
「能順利完成任務,我要感謝每個人的付出。」 龔偉稱,通常情況下,30噸醫療廢物處理工廠的建設周期大約需要 10 個月,要在 15天建成這樣規模的醫療廢物處理工廠,對公司而言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首先是主設備,我們正好有即將發往墨西哥的一套10噸設備,以及另外兩套應用於國內其它項目的設備。經過緊急磋商,國內外的客戶都理解並同意我們先挪用發給武漢應急。我先謝謝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整個生產線還涉及到數十個供應商的上千種材料和配件,需要在幾天內採購到位運抵武漢。而 2月初的中國,幾乎所有工廠都處於停工狀態,所有的專業市場都已經封閉,所有的交通運輸都在非常嚴格的管控。」 龔偉表示,自己還要感謝政府。「是政府及部門立即根據我們的要求向外省市的十幾個供應商所在政府機構發工作聯繫函,要求對方配合我們同意轄區企業復工。 讓重慶市轄區內的十幾個市場的幾十個供應商復工為我們的物資採購及外協加工大開綠燈。重慶市交通局在一天內為我們辦理了高速公路運輸通行證。重慶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委派專人深入我們的車間,對我們的特種設備進行監檢,對出口設備轉內銷需要的相關檢測、檢驗手續進行特事特辦,一天內辦齊手續。」
「這些天來有太多的感動、有太多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對我們不計回報的支持,從市政府、區政府到街道,都對我們有求必應,全力支持。沒有他們,我們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任務。」龔偉表示,自己並不孤單。「我們知道站在在我們身後的是我們重慶市政府以及3400萬父老鄉親,是我們強大的祖國。我們一定不辱使命。」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曲鴻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