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RD親核取代案例總結

2021-01-21 有機合成交流

OPRD親核取代案例總結

1.      醇的親核取代

2.      酚的親核取代

3.      胺的親核取代

4.      苯胺的親核取代

 

1.      醇的親核取代:

a.  基本上醇的取代反應必須使用強鹼,常用的有NaH, tBuONa,tBuOK

b.  溶劑常用有THF, MeTHF, 有時候也使用一些大極性的溶劑,DMF或者DMSO。

c.  溫度可室溫,也可加熱,取決於底物活性。

OPRD, 2013, 17 (1), pp 138–144


使用NaH,因為二級醇酸性較弱,必須用NaH, 二級醇經常使用NaH.


2. OPRD,  2013, 17 (2),pp 257–264

一級醇對苄氯的取代,一般使用強鹼,這裡使用叔戊醇鉀


3.OPRD, 2011, 15 (6),pp 1305–1314



一級醇要用強鹼tBuOK


4. OPRD, 2011, 15 (6),pp 1442–1446

安全使用NaH,一級醇用強鹼


5.    OPRD. 2015, 19 (6), pp 661–672

二級醇用叔丁醇鹼或者氨基鹼等強鹼


6. OPRD, 2014, 18 (3), pp 423–430

一級,二級醇必須用強鹼才能拔氫


6. OPRD, 2015, 19 (3), pp437–443

一級醇鹼性比較弱,一般要用強鹼 KOtBu。


2.     酚的親核取代:

a.      酚的羥基酸性比較強,親核取代一般使用K2CO3或者Cs2CO3就可以了

b.      溶劑一般使用大極性DMF或者DMSO,偶爾使用THF

C.  溫度經常加入到50-100°C

1.OPRD, 2008, 12, 877–883

這裡酚SN2隻要使用Cs2CO3就夠了。


2.OPRD,  2017, 21 (2), pp 222–230

雙強吸電子基誘導,不用加鹼


酚使用的鹼性K3PO4即可,溫度較高。


3.OPRD, 2016, 20 (8), pp1469–1475

酚對OMs親核取代, K2CO3就夠了


4.OPRD 2016, 20 (2), pp195–198

吡啶內醯胺只要使用K2CO3後者Na2CO3,一般酚酸性比較強,所以一般用碳酸鹼就OK了。


5.OPRD, 2011, 15 (6),pp 1377–1381

酚SN2反應用K2CO3夠了


6.OPRD, 2014, 18 (1),pp 122–134

苯酚SNAr使用碳酸鹼就夠了。


7.OPRD, 2014, 18 (1), pp 89–102

苯酚的SNAr,基本使用K2CO3做鹼就可以了。


8.OPRD, 2014, 18 (5), pp 656–661


9. OPRD, 2014, 18 (1), pp 89–102


有選擇性問題,取代氟還是硝基,與鹼和溶劑都有關係。


3.烷基胺的親核取代

a.      烷基胺親核能力較強,一般使用弱鹼即可,比如DIPEA, NaHCO3

b.      溶劑一般使用大極性NMP或者醇(IPA或者MeOH)

c.      溫度一般經常加入到較高溫度,偶爾室溫即可


1. oprd, 2013, 17 (2),pp 231–238

這篇文獻主要使用DIPEA做鹼,進行SNAr反應,溶劑一般用NMP或者IPA, IPA不會干擾取代反應

這裡二級胺SNAr 嘧啶氯都是使用DIPEA做鹼, IPA為溶劑, 溫度也都比較高, IPA在這麼高溫度都不會和嘧啶氯反應。


可以對比化合物5和8與哌嗪發生取代反應, 當嘧啶環上的Cl變成胺以後,反應溫度從室溫提高到160°C,可見環上電子云密度對取代反應條件的影響。


 

2.OPRD,2012,16, 148

嘧啶三個氯活性比較,4位>2位>5位

對於4位氯,C-N鍵構建只要使用NaHCO3就夠了

對於2位氯,芳基胺使用甲磺酸誘導,溫度比較高, 115°C。


3.OPRD,2016, 20 (12),pp2028–2042

二級胺對芳基氟SNAr,使用DIPEA做鹼,溫度很高,140°C。


4.OPRD, 2011, 15 (6),pp 1256–1265

烷基胺一般使用弱鹼就夠了


5.OPRD,  2017, 21 (2), pp 222–230

雙強吸電子基誘導,不用加鹼


6.OPRD, 2012, 16 (1),pp 70–81

直接用二氯乙醚做溶劑

烷基胺SN2一般使用弱鹼就可以了


7.OPRD, 2015, 19 (6), pp 639–645

氨氣的親核反應一般使用醇溶液,加熱封管密閉


8.OPRD 2009, 13 (4), pp 792–797


二級胺的親核性強於醇,親核取代二級胺可以不加鹼,一級醇要用強鹼,所以可以兼容羥基。


8.OPRD, 2009, 13 (2),pp 186–197

二級胺的SNAr用三乙胺做鹼


4.     芳胺的親核取代

a.      芳胺親核性較烷基胺弱,經常性的加入酸誘導反應,或者需要強鹼NaHMDS; 很多時候用金屬催化偶聯效果更好

b.      溫度一般較高,需要加熱,50-100°C

c.      溶劑常用醇

OPRD, 2013, 17 (4), pp672–678



這裡嘧啶2位的氯,使用酸誘導取代或者Pd催化偶聯均可以。


2.OPRD, 2017, 21 (5), pp 740–747

這裡嘧啶2位的氯和胺反應還是使用甲磺酸誘導反應。


3.OPRD, 2015, 19 (3), pp437–443

使用碘化鈉交換氯離子,只需要使用K2CO3就可以發生取代反應了。


4. OPRD, 2014, 18 (2),pp 349–353

苯酚和苯胺的選擇性看情況,和位阻也有關係

如OPRD, 2014, 18 (1), pp 122–134, 苯酚的親核能力強於苯胺,但是如果酚位阻大,也可能苯胺發生SNAr,苯酚沒反應。


5. OPRD, 2009, 13 (2),pp 186–197

添加鹽酸誘導反應


6.OPRD, 2012, 16 (1),pp 156–159 (有時候也用過渡金屬催化偶聯)

K2CO3做鹼沒有產物, 使用強鹼NaHMDS,有50%收率,後來使用Pd催化偶聯可以達到76%收率。


7.OPRD,2012, 16 (1), pp 70–81 (有時候也用過渡金屬催化偶聯)

這裡構建C-N用Pd催化偶聯


8.OPRD,2013, 17 (1), pp 138–144(有時候也用過渡金屬催化偶聯)

這裡嘧啶氯沒有直接使用SNAr,而是用過渡金屬催化偶聯


5.其他親核取代

1.OPRD, 2017, 21 (12),pp 2001–2011

吡啶內醯胺一般用K2CO3就足夠了


2. OPRD, 2009, 13 (1),pp 34–37

碳的SN2一般用強鹼


相關焦點

  • 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
    親核取代反應是有機化學中一類重要的反應, 飽和碳原子上的親核取代反應可按 SN1和SN2兩種不同歷程進行。親核取代反應的兩種歷程,在反應中同時存在,相互競爭。對同一反應物來說,在不同的反應條件下反應速率是不同的; 在相同的條件下,不同的反應物的活性也不同。本文討論了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並總結了某些規律。
  • 親核取代反應機理
    第一步是決速步驟,而該步發生共價鍵變化的只有叔丁基溴一種分子,沒有親核試劑參與,所以稱為單分子親核取代 SN1。→單分子親核取代機理的通式為: 該反應速度不僅與滷烷的濃度成正比,也與鹼的濃度成正比,在決定反應速度的步驟裡共價鍵變化發生在兩分子之間,因此稱為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簡寫為SN2)
  • 【經典反應】親核取代反應 | SN
    定義:反應包括中心碳原子與離去基團相連的鍵斷裂,進入基團 (親核試劑) 和中心碳原子構成新鍵親核取代反應的機制:Ⅰ  反應速度只取決於一種化合物濃度的反應,在動力學上稱為一級反應。V=k[A]     反應速度取決於兩種化合物濃度的反應,在動力學上稱為二級反應。
  • 【經典反應】親核取代反應SN | Ⅱ
    【經典反應】親核取代反應(Ⅰ) | SN2020-11-27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1)烷基結構的影響烷基結構對SN2的影響:烷基結構對SN1的影響:幾種特殊結構的情況分析:*1 溴代新戊烷的親核取代
  • 南開大學湯平平課題組Nat.Commun.無銀條件下烷基滷的親核三氟甲氧...
    首先,最簡單的生成C(sp3)-OCF3基團的方法之一便是親核取代法。但是大多數已知的親核三氟甲基化方法需要使用活化的親電底物,如烯丙基滷化物、苄基滷化物或α-滷代羰基化合物等。  其次,有限的三氟甲氧基化試劑產生的三氟甲烷陰離子的不穩定性,阻礙了三氟甲氧基化的開發與應用。
  • 蘭州化物所親核催化的醯基遷移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Chem. 2018, 38, 1949)的工作基礎上,實現了首例Lewis鹼催化(親核催化)的醯胺C-N鍵斷裂重組的聯烯胺-醯化反應。  研究人員發現使用N,N-二甲基-4-胺基吡啶(DMAP)作催化劑,四氫呋喃作溶劑,在50~120 ℃條件下就可以通過C-N鍵斷裂重組實現弱活化芳基聯烯的胺-醯化反應,得到一類具有潛在生物活性骨架的吲哚酮化合物。
  • 有機化學考研總結——第六彈(縮合反應、胺、含氮芳香化合物)
    對I2的親核取代。5. 胺甲基化反應(Mannich反應)三、含氮芳香化合物   芳香親核取代1. 氧化——還原反應(1)  (動力學控制)由於上述反應可逆,而3個電負性較大的N連在一起不穩定且電子離域範圍小,故熱力學控制趨向於對苯環親電取代生成偶氮苯。d. 偶氮化合物的顯色:離域範圍越大,相鄰分子軌道間能量差越小,需要的能量少,吸收的光波長較長,顯示出的顏色向藍偏移。4. 芳香親核取代(1)
  • Angew:通過不對稱1,8-共軛加成反應構建四取代手性聯烯類化合物
    各種芳基取代、雜環取代以及位阻較大的萘環、叔丁基取代的炔丙醇都能較好的適應反應條件,能以良好至優秀的收率和對映選擇性得到相應產物。但4-甲氧基苯基取代的炔丙醇則只能以較低的對映選擇性得到相應產物,可能是因為4-甲氧基苯基基團與2-吲哚基團在陽離子中間體的形成中存在競爭關係。
  • 上海有機所開發出親電和親核二氟甲硫基化試劑
    同時,沈其龍課題組還開發出了第一個親核的二氟甲硫基試劑[(SIPr)Ag(SCF2H)]。該試劑同樣對水、空氣穩定,在銅鹽的作用下,可以與芳基或雜芳基重氮鹽發生Sandmeyer類型的脫氮氣二氟甲硫基化反應。該反應條件溫和,兼容常見的官能團,為有機小分子中引入二氟甲硫基提供了一個新思路(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7648)。
  • 不對稱烯丙基的Tsuji-Trost取代反應(一)
    多數情況下,反應的親核試劑是較軟的碳負離子,且常常在位阻更小的端位碳碳上進行取代,生成的雙鍵-金屬配合物又發生解離得到產物並且使得催化劑重生。反應中親核試劑的取代步驟一般(但不絕對是)是不可逆的,同時也有一些親核取代後的中間體發生異構化的例子。反應的整個過程都與金屬種類和配體高度相關,並且反應也可以被添加劑影響。2.
  • 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取代
    該害蟲是世界性入侵害蟲,也是昆蟲種間競爭研究的主要案例之一。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外來生物入侵已經成為21世紀的一大生態難題,其範圍遍布全世界。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Stuart Reitz)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
  • 苯酚經芳基氟磺酸(ArOFs)中間體親核脫氧氟化反應
    由此可以看出,通過芳基氟磺酸(ArOFs)中間體對電子多樣化芳族和異芳族酚的親核脫氧氟化反應,相對於現有芳基氟化過程在底物範圍、反應條件和試劑價格方面有著重大進步。
  • 瓦爾登(Walden)翻轉取代反應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瓦爾登(Walden)翻轉取代反應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
  • 苯酚的工業合成及酚羥基的引入總結
    (3)第二步反應中利用tBuLi與底物4進行鋰滷交換,生成的芳基鋰試劑對三異丙氧基硼酸酯進行親核取代得到硼酸酯8,隨後在鹼性條件下用過氧化氫對硼酸酯8進行氧化,生成化合物7。這個氧化過程與碳碳雙鍵的硼氫化氧化轉化為醇的過程基本類似。       滷代烴和有機鋰化物之間發生的鋰和滷原子間交換反應稱為鋰滷交換。
  • 農科院植保所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物種競爭取代
    本網訊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
  • 數據太多的年終總結PPT,怎麼做才能讓人耳目一新?看一組案例
    之前分享的年終總結PPT,收到留言,能不能多分享一些設計方法。其實吧,不是不想分享,只是案例難求呀。那麼,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組數據比較多的個人年終總結PPT,內容比較多的那種。看一下,這組年終總結PPT,設計起來還是比較麻煩,數據和表格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