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反應】親核取代反應(Ⅰ) | SN
2020-11-27
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
(1)烷基結構的影響
烷基結構對SN2的影響:
烷基結構對SN1的影響:
幾種特殊結構的情況分析:
*1 溴代新戊烷的親核取代
親核試劑強,SN2;親核試劑弱,溶劑極性強,SN1
*2 稀丙型、苯甲型滷代烷是1°RX,但其SN1和SN2反應都很易進行
*3 苯型、乙稀型滷代烴較難發生SN反應
*4 橋頭滷素,不利於SN反應(比苯型、乙稀型滷代烴更難)
(2)離去基團的影響
不好的離去基團有:
F-,HO-, RO-, -NH2, -NHR,-CN
好離去基團有:
離去基團的離去能力越強,對SN1和SN2反應越有利。
鍵能越弱,越易離去:
C-F(485.3) C-Cl (339.0) C-Br (284.5) C-I (217.0)
離去基團鹼性越弱,越易離去:
HF < HCl < HBr < HI, F- > Cl- > Br - > I-
(3)溶劑對親核取代反應的影響
溶劑的分類:質子溶劑、偶極、非極性溶劑
溶劑對反應影響的規律:
1 質子溶劑對SN1反應有利,對SN2的影響要作具體分析
2 偶極溶劑對SN2反應有利。(相對於SN1、質子溶劑而言)
3 極性溶劑對SN1反應有利,對SN2反應多數情況不利。
(因為SN1反應過渡態極性增大,SN2反應過渡態極性減小)
4 非極性溶劑對SN1、 SN2反應都不利(RX不溶於非極性溶劑)
(4)試劑親核性對親核取代反應的影響
試劑親核性的強弱對SN1反應不重要。
試劑親核性越強,對SN2反應越有利。
鹼 性: 試劑對質子的親合能力。
親核性: 一個試劑在形成過渡態時對碳原子的親合能力。
給電子能力強,可極化性大,試劑親核性強
在偶極溶劑中親核性的變化規律:
溶劑對可極化性很高,但鹼性弱的試劑的親核性影響不大(例如碘離子)
在質子溶劑中親核性的變化規律:
溶劑對可極化性小,但鹼性強的試劑的親核性影響大(例如F-、Cl-、Br -)
(5)碘負離子和兩位負離子
碘負離子:
*1 碘負離子是一個好的離去基團
原因:C-I 鍵鍵能低,I- 的鹼性弱。
*2 在質子溶劑中,碘負離子是一個好的親核試劑
原因:碘的體積大,電負性小,核對外層電子控制差,所以可極化性大;
碘的鹼性弱,所以溶劑化作用小。
碘負離子的這種雙重反應性能可使它成為親核取代反應的中轉站
兩位負離子:
定義:一個負離子有兩個位置可以發生反應,則稱其具有雙位反應性能,具有雙位反應性能的負離子稱為兩位負離子
本文摘自---《刑其毅二十三章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