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反應】親核取代反應SN | Ⅱ

2021-01-16 有機合成化學 文獻檢索

【經典反應】親核取代反應(Ⅰ) | SN

2020-11-27

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

(1)烷基結構的影響

烷基結構對SN2的影響:



烷基結構對SN1的影響:



幾種特殊結構的情況分析:

*1 溴代新戊烷的親核取代



親核試劑強,SN2;親核試劑弱,溶劑極性強,SN1


*2 稀丙型、苯甲型滷代烷是1°RX,但其SN1和SN2反應都很易進行




*3 苯型、乙稀型滷代烴較難發生SN反應



*4 橋頭滷素,不利於SN反應(比苯型、乙稀型滷代烴更難)



(2)離去基團的影響

不好的離去基團有:

F-,HO-, RO-, -NH2, -NHR,-CN


好離去基團有:



離去基團的離去能力越強,對SN1和SN2反應越有利。


鍵能越弱,越易離去:

C-F(485.3)       C-Cl (339.0)       C-Br (284.5)     C-I (217.0)


離去基團鹼性越弱,越易離去:

HF < HCl < HBr < HI,                     F- >  Cl- > Br - > I-


(3)溶劑對親核取代反應的影響

溶劑的分類:質子溶劑、偶極、非極性溶劑


溶劑對反應影響的規律:

1 質子溶劑對SN1反應有利,對SN2的影響要作具體分析 

2 偶極溶劑對SN2反應有利。(相對於SN1、質子溶劑而言)

3 極性溶劑對SN1反應有利,對SN2反應多數情況不利。

(因為SN1反應過渡態極性增大,SN2反應過渡態極性減小)

4 非極性溶劑對SN1、 SN2反應都不利(RX不溶於非極性溶劑)



(4)試劑親核性對親核取代反應的影響

試劑親核性的強弱對SN1反應不重要。

試劑親核性越強,對SN2反應越有利。


鹼    性: 試劑對質子的親合能力。

親核性:  一個試劑在形成過渡態時對碳原子的親合能力。



給電子能力強,可極化性大,試劑親核性強


在偶極溶劑中親核性的變化規律:


溶劑對可極化性很高,但鹼性弱的試劑的親核性影響不大(例如碘離子)


在質子溶劑中親核性的變化規律:


溶劑對可極化性小,但鹼性強的試劑的親核性影響大(例如F-、Cl-、Br -)


(5)碘負離子和兩位負離子

碘負離子:

*1 碘負離子是一個好的離去基團

原因:C-I 鍵鍵能低,I- 的鹼性弱。


*2 在質子溶劑中,碘負離子是一個好的親核試劑

原因:碘的體積大,電負性小,核對外層電子控制差,所以可極化性大;

碘的鹼性弱,所以溶劑化作用小。                        


碘負離子的這種雙重反應性能可使它成為親核取代反應的中轉站



兩位負離子:

定義:一個負離子有兩個位置可以發生反應,則稱其具有雙位反應性能,具有雙位反應性能的負離子稱為兩位負離子


本文摘自---《刑其毅二十三章課件》


相關焦點

  • 【經典反應】親核取代反應 | SN
    定義:反應包括中心碳原子與離去基團相連的鍵斷裂,進入基團 (親核試劑) 和中心碳原子構成新鍵親核取代反應的機制:Ⅰ  反應速度只取決於一種化合物濃度的反應,在動力學上稱為一級反應。V=k[A]     反應速度取決於兩種化合物濃度的反應,在動力學上稱為二級反應。
  • 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
    親核取代反應是有機化學中一類重要的反應, 飽和碳原子上的親核取代反應可按 SN1和SN2兩種不同歷程進行。親核取代反應的兩種歷程,在反應中同時存在,相互競爭。對同一反應物來說,在不同的反應條件下反應速率是不同的; 在相同的條件下,不同的反應物的活性也不同。本文討論了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並總結了某些規律。
  • 親核取代反應機理
    反應動力學研究表明,該水解反應的速率僅與叔丁基溴的濃度成正比,而與親核試劑OH-的濃度無關(一級反應)反應速率方程: 第一步是決速步驟,而該步發生共價鍵變化的只有叔丁基溴一種分子,沒有親核試劑參與,所以稱為單分子親核取代 SN1。
  • OPRD親核取代案例總結
    醇的親核取代2.      酚的親核取代3.      胺的親核取代4.     苯胺的親核取代 1.      醇的親核取代:a.  基本上醇的取代反應必須使用強鹼,常用的有NaH, tBuONa,tBuOKb.  溶劑常用有THF, MeTHF, 有時候也使用一些大極性的溶劑,DMF或者DMSO。
  • 有機化學「顛覆性」成果登Nature封面:SN1 反應的手性之路
    慧聰化工網訊:近日,哈佛大學一教授在實驗中找到實現了反應對映選擇性的高水平調控,該成果發表在Nature雜誌上。     飽和碳原子的親核取代反應是有機化學中最經典的反應之一,通常指連接在飽和碳原子上的某一原子或基團被親核試劑的另一原子或基團取代的過程。
  • 有機入門三大反應
    REACTION很多時候可以將Brønsted-Lowry酸鹼反應中質子轉移的過程簡單地視為一種特殊的親核取代反應。路易斯酸鹼反應和取代反應一,雙分子親核取代 - Associative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the SN2 reaction雙分子親核取代反應是在一個步驟中進行的,並且鍵的形成和鍵的斷裂同時發生
  • 縮合反應丨縮合反應機理
    縮合反應的機理主要包括親核加成-消除 (各類親核試劑對醛或酮的親核加成-消除反應), 親核 加成 (活性亞甲基化合物對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應)、 親電取代、 環加成 ([4+2] 環加成,1,3-偶極環加成) 等。
  • 蘭州化物所親核催化的醯基遷移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醯基遷移反應是構建羰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醯胺是方便易得的原料,通過醯胺的C-N鍵斷裂實現的醯基遷移反應可以合成許多羰基化合物,但已報導的諸多反應中都只利用了醯胺C-N鍵斷裂後的醯基,胺基部分則成為了副產物,致使反應的原子經濟性較低。如果能同時把醯胺C-N鍵斷裂後的醯基和胺基部分都利用起來,則可以實現高原子經濟性的C-N鍵斷裂轉化。
  • 不對稱烯丙基的Tsuji-Trost取代反應(一)
    不對稱烯丙基的Tsuji-Trost取代反應(一)在之前,我詳細的介紹了不對稱羰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烯丙基化反應及其一些應用,而Tsuji-Trost烯丙基取代反應是合成中用於烯丙基化合物衍生化的重要方法之一。Tsuji-Trost反應是烯丙基化學的重要代表,自從其被發現以來已開發出多種可用於反應的過渡金屬和親核試劑。
  • 瓦爾登(Walden)翻轉取代反應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瓦爾登(Walden)翻轉取代反應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
  • Angew:通過不對稱1,8-共軛加成反應構建四取代手性聯烯類化合物
    香港科技大學孫建偉課題組報導了手性磷酸催化吲哚取代的炔丙醇與3-苯基吲哚或1-萘酚的不對稱1,8-共軛加成反應,能以良好至優秀的收率及對映選擇性得到一系列四取代聯烯化合物。同時,對照實驗的結果表明遠程控制的1,8-共軛加成反應中涉及的原位生成的吲哚亞甲基亞胺(indole imine methide)類化合物是通過雙功能過渡態轉化而來的。該成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 【人名反應】Bartoli吲哚合成
    1989年,G.Bartoli等發表了關於由硝基芳烴和過量的乙烯基格氏試劑在低溫下反應水解得吲哚得反應。
  • 有機人名反應—Corey-Fuchs反應(Corey-Fuchs Reaction)
    Corey-Fuchs反應(Corey-Fuchs Reaction)反應機理連結: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00814181802Corey–Fuchs反應,又稱Ramirez–Corey–Fuchs反應,是指醛與四溴化碳和三苯基膦反應,發生一碳同系化生成二溴烯烴,然後再用正丁基鋰處理而得到末端炔烴。反應由美國化學家 E. J. Corey 和 Philip L.
  • 跟著Nature來探索SN1反應在對映體選擇催化中的奧秘
    單分子親核取代(SN1)機制在每個入門有機化學課程中都佔有突出地位。原則上,親核試劑通過碳陽離子中間體逐步置換離去基團能夠構建高度擁擠的碳中心。然而,通過SN1途徑進行反應時,碳陽離子中間體的內在不穩定性和高反應性使得很難控制反應中的產物分布和立體選擇性。
  • 高三化學微專題複習-有機反應類型-取代反應
    一、有機取代反應簡介       取代反應是指有機化合物分子中任何一個原子或基團被試劑中同類型的其它原子或基團所取代的反應
  • 每天一個人名反應--Bartoli吲哚合成
    1989年,G.Bartoli等發表了關於由硝基芳烴和過量的乙烯基格氏試劑在低溫下反應水解得吲哚得反應。
  • 董廣彬教授借力Catellani反應合成全碳四取代烯烴
    反應從碘代芳香烴出發,對Pd催化劑氧化加成後形成芳基鈀中間體,該物種進一步插入NBE的C=C雙鍵,並在鹼的輔助下發生鄰位C-H鍵活化,得到芳基降冰片基鈀雜環狀中間體(ANP),ANP進一步與碘代烷烴氧化加成並還原消除便在碘代芳香烴的鄰位引入烷基取代基,如此往復還可在另一個鄰位引入相同的取代基,隨後發生β-C消除得到取代基修飾的芳基鈀中間體,該物種進一步與烯烴發生Heck反應便得到最終的產物。
  • 必修--甲烷的取代反應規律
    甲烷發生取代反應的有關規律反應條件為光照,反應物為滷素單質。例如甲烷與氯水、溴水不反應,但可與氯氣、溴蒸氣發生取代反應。
  • Friedel-Crafts反應,跨國友誼下發展而來的著名取代反應
    Friedel-Crafts反應,也就是傅克反應。它包括傅克烷基化和醯基化反應,是化學教科書中經典的有機反應。該反應歷經12年,在1877年至1888年間,Charles Friedel和James Mason Crafts這兩位好朋友共同發表關於這個反應的研究論文60餘篇。化學界遂將這個反應稱為「Friedel-Crafts反應」,以紀念他們為有機化學所作的傑出貢獻。
  • 有機化學考研總結——第六彈(縮合反應、胺、含氮芳香化合物)
    易於離去,故發生的是取代反應。(2) 酯、酮在鹼作用下,與醯滷、酸酐、酯反應得到α-H醯基化產物;與滷代烷反應得α-烷基化產物。這都是碳負離子的親核過程。對I2的親核取代。5. 胺甲基化反應(Mannich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