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為什麼淡水魚刺多,海水魚刺少?

2021-01-08 魏公子的Vlog

魚肉,因其肉質鮮美,價格便宜,深受大眾歡迎。

糖醋鯉魚

著名詩人老白就曾詩曰:

「今日非十齋,庖童饋魚肉。」——出自唐·白居易《春日閒居三首》

解釋:今天是禁止殺生的十齋日,所以,傲嬌的我要讓廚童做些魚肉解饞!

但是,又因為魚肉多刺,使得大眾在喜愛中多了一些顧慮:

畢竟,誰都有被魚刺卡喉的慘痛經歷!

但是,沿海地區的小夥伴卻表示:魚肉刺很少呀!

為什麼會有這種誤差?

其實,內陸的小夥伴平時吃的都是淡水魚,而沿海居民吃的大多是海水魚。

海魚
淡水魚

那麼,為什麼海水魚比淡水魚魚刺少呢?

其實,這是一種偏差認知!

首先,淡水魚和海水魚的多刺部位是不一樣的。

淡水魚主要防水面上方的敵人,因此魚刺多集中在背上(常吃);

而常吃的海水魚是海裡中上層水域的魚,這些魚更需要防禦來自下方的敵人,所以魚刺集中在肚腹(不常吃)。

另海水中魚需要抵禦的外界壓強更大,所以多是大而粗、稀疏的骨架,大型的魚類(如鯊魚)就進化成了軟骨魚類。

海魚骨架
淡水魚骨架-鯉魚

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說淡水魚刺比海魚多,只不過說平時我們吃的河魚,都是比較低級的魚類,而平時捕捉到的海魚都是比較高級的。這是因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骨骼數目減少,骨刺少的魚在進化序列上是比較高級的,如鱸魚,比目魚等。反之,則骨刺數目較多,如白鰱光頭骨就有387塊,鳳尾魚的骨刺數目也不少。

河魚也有骨刺少的,譬如淡水鯧、鱖魚、鱸魚等。一釣魚愛好都的結論是無論是江河湖海:越是沒有攻擊能力、或是容易受到攻擊的魚類,大都多刺;有些弱小浮魚連肌肉裡面都布滿亂刺。這大概是它們自我保護的演化成果,一是讓攻擊者知道我刺多、不好吃,二是生存環境惡劣,需要骨骼細膩的靈活身軀來逃避災禍。而兇猛魚類如海裡的鯊魚、虎鯨,江河裡的黑魚,鯰魚等除了主幹骨骼就沒有亂刺。當然,這和動物進化等級高低有關,越高級骨骼就減少而合理集中(無脊椎低等生物除外)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魏公子的Vlog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哪種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最好吃的淡水魚:鱸魚的做法
    哪種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最好吃的淡水魚:鱸魚的做法。說到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那非淡水鱸魚莫屬了。鱸魚有海鱸魚和淡水鱸魚之分,相比海鱸魚,淡水鱸魚的腥味更少一些,魚肉鮮嫩無過多骨刺,特別適合小孩子吃。可能有人會覺得淡水鱸魚是養殖,會不會有一股土腥味,其實不會的,優質的淡水鱸魚是養殖地是一半淡水一半海水,這種淡水鱸魚因是鮮活的,味道甚至不比海鱸魚差。鱸魚最為常見的烹飪方法一般有:清蒸、水煮或是燉湯,其中以清蒸鱸魚味道最為鮮美,原汁原味。
  • 哪種淡水魚魚刺少還好吃?
    今兒給大家介紹十種常見淡水魚中魚刺少、味道非常好的魚。這些魚無一不是肉質細嫩滑爽,鮮美異常。另外,我也跟大家聊聊這些魚怎麼吃更有營養、更好吃。1、鱖魚「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鱖魚即桂魚,屬於中國菜中珍貴的淡水魚種類,現在早已人工養殖。
  • 魚刺卡喉好疼!長在魚身上魚疼不疼?
    骨頭硬,就會卡魚刺為什麼會卡嗓子硬骨魚的種類超過2萬種,幾乎佔領了地球表面每一片海水和淡水水域,當然也涵蓋了絕大多數常見食用魚。從小到幾毫米的蝦虎魚,到三四米長的金槍魚,它們都和哺乳動物一樣,有一條硬質脊柱貫穿身軀,胸腹部有兩排肋骨,腦袋由堅硬的頭骨保護,甚至還有與四肢同源的鰭條骨骼。
  • 「魚刺」英語怎麼說?
    「魚刺卡住了喉嚨」英語怎麼說?My car had got stuck in the snow我的汽車陷在了雪地裡。The key has stuck in the lock.我把卡在喉嚨裡的一根魚刺咯了出來。The cat choked to death on afishbone.貓被一根魚刺卡住喉嚨窒息而亡。The fishbone is still sticking in my throat.
  • 吞進一根魚刺竟然要開顱?魚刺卡喉,這些土辦法試不得
    1根魚刺 2次手術相信不少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有過被魚刺卡喉的經歷。腹腔鏡探查+小腸部分切除術住院後但建新主任立即組織院多專業的會診,並邀請神經外科專家張祖勇院長會診,張院長指出:「腦膿腫的病因排查很重要,腦膿腫常見的耳源性、鄰近器官感染等原因排除,則遠處感染的可能需要考慮。」
  • 想要去掉草魚刺很簡單,大廚教你幾招,3分鐘學會,輕鬆搞定魚刺
    想要去掉草魚刺很簡單,大廚教你幾招,3分鐘學會,輕鬆搞定魚刺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魚就是草魚吧,草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平價的一種魚類,一年四季價格都是差不多的,常買其他的魚就很不划算,因為其他的魚賣的都是比較貴的,所以草魚在餐桌上出現的次數也是相當多的;草魚的味道也是經得起「推敲」的,其實只要自己的廚藝好,就沒有不好吃的東西
  • 喉嚨被魚刺卡住,要喝醋、吞飯糰?大錯特錯,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魚刺卡到後,三大誤區別踩雷被魚刺卡到後,不要大口喝醋:有傳言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而喝醋會把魚刺泡軟。完全是無稽之談,那麼為什麼吃糖醋鯉魚時,魚的骨頭依然很硬呢?如果小孩子被魚刺卡住,要儘量做到多安慰讓寶寶不哭不鬧,以免將魚刺吸入喉腔或者食管中。接著緩慢低頭,做出咳嗽的動作。或者壓迫舌根,誘發讓其嘔吐、噁心。如果魚刺扎的不深,是可以吐出來的。鑷子取出,若發現了魚刺,就可以用鑷子或者筷子試著夾出,如果仍然沒有緩解疼痛,那麼則表明魚刺的位置很深,難以被人發現。
  • 你吃魚柳漢堡、麥香魚堡,沒被魚刺「刺穿臉」,都是它的功勞!
    原來竟是因為:魚刺 對於魚刺,相信大家一定是記憶深刻,從小到大,誰沒有過如鯁在喉的慘痛經歷呢?無論是什麼種類的魚肉,如果殘留的魚刺沒被徹底剔除,每個人都可能吃到大大小小的魚刺,影響口感不說,甚至還可能被魚刺刺傷。像這位朋友在吃不知名的魚柳漢堡的時候,竟然吃出了這些多的魚刺。
  • 別再用「土方法」處理魚刺卡喉
    原標題:魚刺卡喉處理不當真的會要命 這些「土方法」別再用一根小小的魚刺,無情地奪走了他的生命。有媒體報導,廣州的陳先生喝魚湯時,喉嚨處卡了根魚刺卻沒有及時就醫,3天後突然開始嘔血。
  • 誤吞魚刺如何處理?正解來了
    《一根魚刺引發的開胸大搶救》……為何魚刺卡喉事件今年特別多?記者從廣州部分三甲醫院急診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接診的魚刺卡喉病例明顯比往年病情嚴重,多是因疫情原因不方便或不敢來醫院就醫而導致病情耽延,因此極端案例會顯得比較多。
  • 廚師一大意 被「世界最毒」的魚刺扎了一下
    他的手被號稱「世界最毒」的魚刺扎了一下。  小沈今年30歲,做廚師好幾年了。那天晚上,有桌客人點了一條石頭魚。本來店裡有專門殺魚的夥計,但那天生意實在太好,人手忙不過來,連廚師也得去幫忙打下手。  小沈說,石頭魚他以前也殺過,要去掉又厚又硬的外皮,更主要是去掉背上的刺和毒腺。
  • 中藥「威靈仙」專治魚刺卡喉
    吃魚時被魚刺卡喉的事情時有發生,除了「吐」,其實用中藥「威靈仙」去魚刺的效果也很好,直接煮水喝就行。除此之外,用威靈仙加熱水浸泡腿部,還可以幫助去骨刺。   河南省人民醫院中醫科楊強博士介紹,威靈仙是一種毛茛科植物的根莖,此藥性味辛、鹹、溫,有祛風除溼、通絡止痛的效果,常用於治療風溼痺痛、屈伸不利。
  • 誤吞魚刺刺入心臟:4小時手術取出4釐米魚刺 醫生和家屬都嚇了一跳
    2017年8月11日訊,8月9日深夜,來自上海的李大叔(化名)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歷了一場4個小時驚心動魄的手術,中大醫院多科聯合,從李大叔的心臟中取出了一根兩頭無比尖銳長近4釐米的魚刺,這個「不速之客」差點要了李大叔的命。
  • 醫學漫畫:小小魚刺的恐怖之旅
    1.吞飯:可能使魚刺卡得更緊更深,魚刺在下移過程中還可能刺傷周圍的黏膜組織,造成更嚴重的二次傷害。2.喝醋:食醋會很快通過咽部進入食管,與魚刺接觸的時間很短,根本起不到軟化魚刺的作用。3.海姆立克氏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是壓迫上腹部使膈肌突然上升,利用產生的衝擊力將異物排出,恢復氣道的通暢。
  • 小夥吃魚吞下魚刺 刺入心臟奇蹟存活
    廈門20歲小夥程亮(化名)反覆發高燒、胸痛三個多月,一直查不到原因。他和醫生萬萬沒想到,這竟是魚刺扎進心臟所致。近日,程亮在福州總醫院接受手術取出心臟中的魚刺,於昨日痊癒出院。據悉,目前國內尚未有過魚刺刺入人體心臟的報導,而像程亮這樣被魚刺穿心而倖免致死的病例在世界都屬罕見。心臟中取出3釐米魚刺3個月前,程亮和同事一起到海鮮城聚餐,吃了許多魚肉。其間他感覺喉嚨有些不舒服,有東西卡在喉嚨裡面,可沒多久,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消失了。
  • 看完這些魚刺引發的大病,才明白被卡過喉嚨的自己有多幸運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你有沒有想過,魚身上有那麼多刺,它們遊起來扭來扭去的,會不會扎得很痛?你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最終通過全麻手術醫生取出了這根「寄生」了半年之久的魚刺,才讓患者擺脫了困擾多時的病痛。患者喉腔中的魚刺魚刺卡在口、咽喉部位還算是比較小的問題,但「如鯁在喉」這個詞已經表明了這個情況足以讓人難受萬分。而如果盲目嘗試以吞咽的方式解決魚刺,還可能將魚刺推向食道等更危險的位置。
  • 什麼魚的魚刺最多?要不是因為它好吃,早就被吃貨們嫌棄了
    作為在海邊生活的人,很多人從小就開始和各種魚類海鮮打交道。因此從小就能辨別出什麼是海鮮的鮮味,什麼是海鮮的腥味。吃海魚吃的就是一個鮮字,不需要辣椒、花椒等調料的滋味,簡簡單單的清蒸,幾片姜幾根蔥就能把魚腥味完全掩蓋。
  • 誤吞魚刺時,咽米飯、喝醋,真的有效?
    謠言   很久以來,在網上和民間有許多所謂有效治療誤吞魚刺的好方法。據不完全統計,最多的辦法是:當誤吞魚刺時,建議咽米飯或者喝醋;更有大膽者建議整團青菜往下呑、咽饅頭。這些方法看似實用,其實大都不科學,不但會增加取出魚刺的難度,還會引發感染、潰瘍等嚴重後果,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 金華一女士被魚刺卡住用土辦法解決 結果悲劇了
    吃魚時被魚刺卡住,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然而,魚刺「長腳」,在體內四處遊蕩,刺穿了橫結腸腸壁,就很罕見了。近日,55歲的胡女士就遭遇了一根「頑強」的魚刺。在金華永康市第一人民醫院外二科,她接受了腹腔鏡下微創手術:切除魚刺引起的一個約8cm大的腫塊及一段結腸。
  • 用餐時魚刺卡住喉嚨,小夥求醫終於解決難題
    36歲的高先生家住光谷,3月22日,晚上在家吃飯時,他不慎將一根魚刺吞進了喉嚨,既咳不出來,也吞不下去,家人看著著急,便讓他先後吞了幾口白米飯,喝了幾口醋,可依然沒有好轉。隨後,高先生上網得知,武漢市武昌醫院耳鼻咽喉科已經開始接收普通門診的病人,便一大早從光谷趕過來,就診前按招規定做了血常規與肺部CT,檢查無問題後,便來到耳鼻咽喉科,接診醫生順利將卡在他喉嚨的魚刺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