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完全可以靠一部《化學》,躋身於科學史上著名的化學家的行列

2020-12-04 註定我就是一過客

據後來研究牛頓的學者統計,牛頓一生中用在化學方面的時間加起來超過10年。在現在的化學方程式中所使用的加熱符號都是鍊金術中表示火的符號「△」。化學就是從鍊金術演變來的。可見,說鍊金術是化學的前身一點也不過分。其實試圖把化學從鍊金術中分離出來的就是牛頓,因為他曾經寫過一本名叫《化學》的書。

牛頓生前也留下了上千萬字的鍊金術手稿,有些科學史家認為,牛頓對鍊金術的興趣完全是出於抽象的哲學和宗教目的,由於同鍊金術沾上了邊兒,這讓牛頓在科學界的聲譽蒙受玷汙。牛頓作為一個科學家,探索科學是他的愛好。他研究數學,人們稱他數學家;他研究自然哲學,人們稱他物理學家。但為什麼他研究化學有的人就叫他魔法師、鍊金術士呢?其實事實是這樣的,在17世紀,鍊金術和化學摻雜在一起,因為這時的化學還沒有從鍊金術中脫離出來,一個人要想研究化學而不接觸鍊金術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人可以找出一本17世紀的沒有鍊金術內容的化學著作。而牛頓對於化學充滿了求知慾,所以他像研究數學、物理那樣去研究化學,而可以供他參考自學的書只有鍊金術著作,所以他不得不選擇鍊金術。如果當時的化學是獨立於鍊金術的話,那麼他難道會放著理性的化學不去探索反而去學那些神秘的鍊金術?別人不敢說,至少牛頓不會。因為牛頓做事向來一絲不苟,嚴謹是他的作風。

在歷史上,一些最為偉大的科學家不僅相信鉛變金的可能性,而且還認為一些現在被當作超自然學說,如佔星術和預言能力的思想是真實的。就牛頓的鍊金術而言,一方面,與江湖鍊金術士關心造金形成對照的是,牛頓最感興趣的則莫過於毀金。在他的工作中,鍊金術實驗最終是否成功,不是按照造金的標準而是按照毀金的標準來進行判斷的。另一方面,牛頓的鍊金實驗本質上是一種精神上的關注,因為牛頓持有非正統的基督教觀點,他是反三位一體論者,認為基督是上帝創造的凡人而不是上帝的化身,所以他也認為超自然思想是真實的。此外,牛頓對一些神學書中的聖經預言也感興趣。在科學革命時期,自然哲學並沒有統一的範式,幾乎每一位卓越的自然哲學家都有其自身的思想體系,有其自身的自然哲學體系。

同樣,當時的鍊金術研究也沒有統一的傳統或範式。如果牛頓在其鍊金術著作中持有強烈的宗教觀點,這也許沒什麼令人感到驚訝的。牛頓涉獵於化學的所有主要分科,包括他在化學技術、冶金術方面的所有著作及其在鍊金術方面的研究,這些都會對他在其他方面的興趣提供了一種更加平衡的、自認為更加合理的觀念。一些歷史學家一直不願意對牛頓的鍊金術正眼相看,並對牛頓鍊金術一定與其公開闡述過的物質理論存在著內在聯繫這種見解嗤之以鼻。事實上,牛頓是將鍊金術當作一個至關重要的砝碼,以填補古代與當時原子論的種種不足之處。而這些不足之處涉及內聚性與活性,生命與生長以及上帝的支配與庇佑。而他對鍊金術、神學、形上學以及觀測方面的探索,促使他逐漸形成了他對於物質的性質以及同物質相關的種種動力的最後結論。

牛頓早期的實驗是以波義耳理論為基礎的,也許,其中還有麥可·美爾的影響,旨在從各種金屬中提取汞。他曾用不同方法提取汞,還曾用更高級的鍊金術方法做過馬爾斯星塊,即鐵製銻塊的實驗。牛頓在鍊金術中還碰到了另一個與機械哲學水火不相容的概念。機械哲學堅持物質的慣性,因而只有機械學原理決定其運動。而鍊金術認定物質中存在活性成分,它是自然想像的主要作用因素。特別是它認定存在一種活化劑,點石成金,這就是鍊金術的目標。牛頓從事鍊金術研究,其動機絕不在於煉得黃金,事實上,這種動機與他從事力學、光學、天文學研究的動機並無分別,即了解物質與自然之謎並以此「更好地侍奉上帝」。因此,應該將牛頓的鍊金術手稿性質解釋為牛頓的化學。因為當時尚缺乏適用的化學語言,因而,牛頓借用鍊金術語言表述其化學思想。

牛頓的出發點是對的,只有對物質本身的組成和變化規律進行研究,才有可能揭示光和萬有引力的本質。萬有引力產生的原因到今天也沒有解決,在牛頓時代更不可能解決上述問題。雖然牛頓在長期開展鍊金術研究中一無所獲,但牛頓鑽研科學問題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不難相信,牛頓憑他驚人的精力和卓越的才華。牛頓完全可以靠一部《化學》,躋身於科學史上著名的化學家的行列。

相關焦點

  • 科學史上4個最為著名的「靈感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科學史上四個最為著名的夢: 所有的證據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對稱,大家實在難以想像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怎麼能夠完全對稱地排列、形成穩定的分子。 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坐在壁爐前打了個瞌睡,原子和分子們開始在幻覺中跳舞,一條碳原子鏈像蛇一樣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轉。
  • 從鍊金術到現代化學(組圖)
    鍊金術:  化學科學的基礎  本報綜合報導歷史學家指出,儘管鍊金術士的活動是偷偷進行,而且帶有自我迷惑的神秘色彩,但他們所採用的方法完全接近現代科學的方法。從某種程度上說,鍊金術士對開啟現代化學這門學科、對冶煉商業的發展都作出過貢獻。別忘了,在16~17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與法國,鍊金術都是得到宮廷資助的產業。
  • 那個蘋果並未砸中牛頓
    他的故鄉伍爾索普的莊園裡有片蘋果園,從牛頓臥室的窗戶就能看到搖曳的枝葉。     但是,接下來的場景並不是一個蘋果不偏不倚地砸在牛頓頭上,由此讓這位科學家靈感一閃地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根據英國皇家學會最新在網絡上公布的史料,這段科學史上的佳話可能只是傳說。一份寫於1752年的手稿表明,「的確有個蘋果存在」,只是沒有砸中牛頓而已。
  • 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院士:演繹最美化學人生—新聞—科學網
    如今,南京大學燈火通明的化學實驗室裡,再也見不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2016年11月19日,帶著對化學事業的依依不捨,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遊效曾逝世,享年83歲。
  • 漫漫化學路——寫在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遊效曾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際
    去年11月19日,他對年輕學者的工作做完最後評價和指導後溘然倒下,倒在了他為之奮鬥一生的化學研究和教育事業上。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南京大學教授遊效曾。遊效曾,江西吉安人,1934年出生,祖父取「效法先賢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意為他命名。他始終踐行著祖輩的期冀——嚴謹治學、忘我耕耘。
  • 科技日曆|25年前的今天 著名量子化學家萊納斯·鮑林逝世
    科技日曆|25年前的今天 著名量子化學家萊納斯·鮑林逝世  Connor Feng • 2019-08-19 10:19:
  • 《中國光學》躋身Scopus資料庫Q2區期刊行列
    9月9日,全球著名學術出版商Elsevier公司Scopus資料庫收錄期刊影響力評價平臺SCImago Journal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期刊《中國光學》2013年SJR影響因子達到了0.598,躋身
  • 三位著名的化學家改變了我們對科學的理解
    從古埃及的鍊金術士到使用現代雷射測量反應的人,時間似乎短得令人難以置信——化學科學在其悠久的歷史上有不少先驅。尼古拉·查爾頓和梅雷迪思·馬卡德爾合著的新書《科學史的小塊》中有三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們改變了我們對化學世界的理解。
  • 為何科學家中名氣很大的基本都是物理學家,而化學家卻很少?
    我們耳能聞熟的眾多科學家中,物理學家確實比化學家更加出名,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名進入前十的科學家只有牛頓和愛因斯坦,兩人都是物理學家,而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排到第二十位。物理學家在大眾視野中名氣更大,主要是因為物理上的概念,更容易在大眾當中傳播和推廣,比如常被影視作品和科幻小說提到的時間旅行、曲速飛行、黑洞等等概念,都和物理有關,然而一個化學家的發現,卻很難衍生到影視作品當中。英國著名生物化學家弗萊明,發現青黴素拯救了數億人,其貢獻難以估量;還有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TNT炸藥,創立諾貝爾獎,但是論名氣都比不上牛頓和愛因斯坦。
  • 除了口腔醫學,四川大學還有哪些學科有望躋身A+行列?
    那麼除了口腔醫學外,四川大學還有哪些學科有望在下一輪學科評估中躋身A+行列呢?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領域作為國內最早、最大的高分子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有許多創新成果可以應用於華為終端和整機,也可為華為輸送更多的高分子領域創新人才,因此四川大學受到了華為公司的青睞,早前華為公司硬體工程研究院與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籤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 著名單身狗——引力大神牛頓的戀愛史
    牛頓是自然科學大神,其在力學、光學、數學等方面都有開創性的發現,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頓力學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還有牛頓萊布尼茨公式,這也奠定了牛頓在科學史甚至在人類歷史上的地位。
  • 著名催化化學家吳越著《應用催化基礎》出版發行
    由我國著名催化化學家,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研究員吳越先生著,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楊向光研究員完成書稿出書前的後續工作的《應用催化基礎》一書,2009年5月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 島城躋身地鐵先進城市行列
    島城躋身地鐵先進城市行列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01 星期二 上午8時她才走出家門,步行幾分鐘來到芝泉路地鐵站,坐上2號線直達中韓車站。到站下車後,她來到公交車站,兩分鐘後,一輛631路公交車緩緩進站,王珊珊上車,十分鐘後抵達位於株洲路上的公司。王珊珊直言自己是地鐵2號線開通後的明顯受益者。沒開通前,她每天都要早早起床趕公交,其他季節還好,冬天在車站等公交的感覺讓她多次欲哭無淚。地鐵開通後,王珊珊的出行時間明顯縮短,從芝泉路到中韓車站,只需半個多小時。
  • 盤點古今百科全書式十大全才,達文西人類極限,牛頓上榜!
    李約瑟認為沈括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TOP6 布萊士·帕斯卡職業: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哲學家、散文家16歲時發現著名的帕斯卡六邊形定理,17歲時寫成《圓錐曲線論》,這些工作是自希臘阿波羅尼奧斯(Apollonius of Perga)以來圓錐曲線論的最大進步。
  • 建立西方科學史譯著的高地
    張卜天直言,西方科學史領域的書籍是目前國內市場上最稀缺的品種之一,優秀出版物更是鳳毛麟角,與西方科學史浩瀚的文獻形成了巨大反差。 吳國盛也表達出同樣的觀點。他說,西方科學史在過去半個世紀發展迅速,文獻汗牛充棟,而國內西方科學史方面的圖書則「基本處在隨機無序狀態」。
  • 牛頓:最後的鍊金術士
    牛頓,一個在近代科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數百年來,其「科學巨人」、「神聖理性主義者」、「理性化身」的形象被牢固樹立且廣泛流傳。今天英國流通的1英鎊紙幣的背面圖案就是伊薩克·牛頓的頭像。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初版發行。1704年,《光學》出版。伴隨兩本科學巨著的面世,牛頓正式確立了自己在科學史的重要地位。
  • 愛因斯坦是個化學家
    愛因斯坦一開始是作為物理化學家而受到訓練的,所以他的博士論文,以及他開始尋找的教職都是與物理化學有關的。要理解這一源流,我們需要對物理化學作為一個學科的基本狀況有所了解。物理化學關注的是物質性質和變化的本質。
  • 著名有機化學家蔣錫夔院士逝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第六、七、八屆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蔣錫夔先生
  • 科學史上的各個學派之爭,有佳話也有謊話,當年在法國讀書很不容易的
    科學史上學派林立,猶如中原武林。 光學上有微粒學派和波動學派。 科學史上的佳話,巴羅讓賢 牛頓二十六歲時,在物理學、 數學等領域已做出了許多重大的貢獻
  • 化學擔當——記著名有機化學家戴立信院士—新聞—科學網
    ■熊家鈺 戴立信(1924年—) 戴立信,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於北平,1947年國立浙江大學畢業。1953年進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解放後擔任過上鋼公司的秘書科長和華東礦冶局勞資科長等非科研性質的工作。1953年,中央出臺了「技術歸隊的政策」,戴立信應召到中國科學院報到。於當年6月分配進了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在這所中國有機化學家的搖籃裡,辛勤工作至今63年。在首任莊長恭所長和老一輩科學家的指導下,戴立信以其踏實勤奮、真誠坦率和學識紮實的工作表現,贏得大家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