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ⅡD再與RNA聚合酶Ⅱ結合完成轉錄起始複合物的形成

2020-12-05 海邊小班班

在原核生物中,當RNA聚合酶的δ亞基發現其識別位點時,全酶就與啟動子的-35區序列結合形成一個封閉的啟動子複合物。由於全酶分子較大,其另一端可在到-10區的序列,在某種作用下,整個酶分子向-10序列轉移並與之牢固結合,在此處發生局部DNA12-17r 的解鏈形成全酶和啟動子的開放性複合物。在開放性啟動子複合物中起始位點和延長位點被相應的核苷酸前體充滿,在RNA聚合酶β亞基催化下形成RNA的第一個磷酸二酸鍵。RNA合成的第一個核苷酸總有GTP或ATP,以GTP常見,此時δ因子從全酶解離下來,靠核心酶在DNA鏈上向下遊滑動,而脫落的δ因子與另一個核心酶結合成全酶反覆利用。

真核生物轉錄起始十分複雜,往往需要多種蛋白因子的協助,已經知道,在所有的細胞中有一類叫做轉錄因子的蛋白質分子,它們與RNA聚合酶Ⅱ形成轉錄起始複合物,共同參與轉錄起始的過程。

真核生物基因中,有專門為蛋白質編碼的基因,這些基因由RNA聚合酶Ⅱ負責進行轉錄起始關鍵性作用。根據這些轉錄因子的作用特點可大致分為二類;第一類為普遍轉錄因子它們與RNA聚合酶Ⅱ共同組成轉錄起始複合物,轉錄才能在正確的位置上開始。普遍轉錄因子是由多種蛋白質分子組成的,其中包括特異結合在TATA盒上的蛋白質,叫做TATA盒結合蛋白,還有至成一組複合物叫做轉錄因子ⅡD。TFⅡD再與RNA聚合酶Ⅱ結合完成轉錄起始複合物的形成。

除TFⅡD以外,在細胞核提取物中還發現TFⅡA,TFⅡF,TFⅡE,TFⅡH等,它們在轉錄起始複合物組裝的不同階段起作用,像TFⅡH就有旋轉酶活性,它可利用ATP分解產生的能量,介導起始點雙螺旋的打開,使RNA聚合酶得以發揮作用。從中也不難看出真核細胞中基因轉錄的起始是基因的表達調控的關鍵,這麼多蛋白質分子之間相互作用,以及這些蛋白質分子DNA調控無件相結合,構成控制基因轉錄開始的複雜體系。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細菌RNA聚合酶轉錄起始後期的動態過程
    3月3日,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張餘研究組與美國Rutgers University的Richard Ebright研究組合作完成的題為RNA extension drives a stepwise displacement of
  • Nature:針對RNA轉錄和剪接的新觀點!磷酸化調節著RNA聚合酶II對不...
    如今,我們為這一思考添加了一個關鍵的新層,這增強了我們對剪接和主要的轉錄複合物RNA聚合酶II的理解。」Young的實驗室一直處於研究凝聚物形成方式和時間以及它們在基因調控中的功能的最前沿。在當前的這項新的研究中,Young和他的同事們,包括論文第一作者Eric Guo和John Manteiga,將他們的精力集中在基因進行轉錄時發生的關鍵轉變,其中轉錄是基因激活的一個早期步驟:依據基因的DNA模板產生RNA。首先,產生RNA所需的所有分子機器,包括稱為RNA聚合酶II的大型蛋白複合物,在給定基因上進行組裝。隨後,對RNA聚合酶II的特定化學修飾允許它開始將DNA轉錄成RNA。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捕獲細菌RNA聚合酶轉錄起始後期動態過程
    3月3日,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張餘研究組與美國Rutgers University的Richard Ebright研究組合作完成的題為RNA extension drives a stepwise displacement of an initiation-factor
  • PolⅡ磷酸化調節轉錄起始和剪接之間的轉換
    PolⅡ磷酸化調節轉錄起始和剪接之間的轉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2 16:02:24 美國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Richard A. Young研究組取得進展。
  • RNA的轉錄與RNA聚合酶
    真核生物還把DNA與組蛋白結合起來,形成染色質結構,保存在細胞核中。同時,還通過複雜的修復機制保證其忠實性。當DNA中的某個遺傳信息需要表達時,第一步是將其轉移到RNA分子上,即轉錄(transcription)。所以多數RNA是DNA中部分信息的臨時載體,成本低,壽命短,數量多。RNA的結構與功能多樣。
  • ...哺乳動物合子基因組激活過程中RNA聚合酶參與轉錄起始的調控機理
    之前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已研究的物種的成熟卵母細胞均處於轉錄沉默狀態。受精後,基因組仍然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沉默,而在受精卵分裂到一定時期後(比如小鼠在2細胞晚期,人在8細胞時期),基因組迅速激活並完成,同時母源積累的RNA逐漸降解,最終完成從母源轉錄組向合子轉錄組的轉變。合子基因組的激活通常經歷兩個階段,即初級ZGA(minor ZGA)與主要ZGA(major ZGA)。
  • RNA 生物合成重點回顧-RNA 聚合酶
    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Ⅱ的作用是合成 hnRNA,它是 mRNA 的前體。2. 合成 45S-rRNA 的是 RNA 聚合酶 Ⅰ;合成 5S-rRNA 的是 RNA 聚合酶 Ⅲ。3. 合成 tRNA 的是 RNA 聚合酶 Ⅲ。
  • Nature:RNA聚合酶Pol II/TFIIB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專題:Nature報導RNA聚合酶-II(Pol II)是在基因轉錄中起中心作用的酶,在真核細胞中製造所有的信使RNA。蛋白編碼基因的轉錄是由Pol II和包括TFIIB在內的一般性轉錄因子所形成的一個複合物啟動的。Kostrewa等人確定了Pol II/TFIIB複合物的完整晶體結構。
  • 揭示Rho讓RNA聚合酶失活終止轉錄新機制
    在轉錄過程中,一種稱為RNA聚合酶的酶將自身包裹在DNA的雙螺旋周圍,使用一條DNA鏈與核苷酸匹配以形成遺傳物質的副本---一條新合成的RNA鏈,該RNA鏈的合成在轉錄完成後會釋放出來。所產生的RNA可以產生蛋白,而蛋白對於所有生命都是必不可少的,並可以在細胞內完成大部分工作。就像任何連貫的信息一樣,RNA轉錄需要在正確的位置啟動和停止才有意義。
  • 微生物所在流感病毒聚合酶調控RNA合成機制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同時流感病毒基因組的複製和轉錄過程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除了聚合酶本身,還需要病毒RNA、其他病毒蛋白以及宿主因子的共同參與,才能高效準確地完成這個過程。目前對於這個複雜過程的認知尚有許多空白,亟需研究人員去填補。
  • 原核生物的啟動子與轉錄起始過程
    轉錄需要完整的雙鏈DNA,但每次轉錄僅以其中一條鏈為模板,稱為模板鏈,另一條鏈稱為編碼鏈。轉錄的過程分為起始(initiation)、延伸(elongation)和終止(termination)三個階段。起始階段包括對雙鏈DNA特定部位的識別、局部解鏈以及形成最初的一段RNA。
  • 專家點評|轉錄調控複合物INTAC結構功能更新對磷酸酶PP2A的認知
    今日在線的Science論文首次發現PP2A這一最重要的磷酸酶可與Integrator複合物形成一個全新的轉錄調控複合物 INTAC直接調控轉錄,拓展了轉錄調控和PP2A相關領域的研究邊界。轉錄是基因表達的最核心步驟。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主要分為轉錄起始(initiation)、暫停(pausing)、延伸(elongation)和終止(termination)四個步驟。RNA聚合酶II (Pol II)在轉錄進程中,受到轉錄因子和Pol II本身的翻譯後修飾調節。
  • RNA聚合酶如何終止轉錄過程
    DNA轉錄為RNA包括三個階段:起始,延伸,終止,其中轉錄終止過程又可分為兩步,RNA轉錄本的釋放和DNA模板的釋放。II型RNA聚合酶負責真核生物體內編碼蛋白質的基因的轉錄,其轉錄終止也是蛋白質表達過程中的重要一步。 以往研究表明,聚合酶II終止轉錄過程必需RNA 3'端的多聚腺苷酸信號〔poly(A)〕, RNA前體的轉錄後剪切加工也和轉錄終止過程相關。另外,在β球蛋白基因的的3'側還發現了專一性的轉錄終止信號。
  • 真核RNA聚合面目不能單獨識別和結合啟動子
    它們是一類與靶基因啟動子和增強子特異結合的轉錄因子,具有細胞及基因特異性.可以增強或抑制靶基因的轉錄。第三類是輔調節因子,它們往往在轉錄因子和前DNA復刺起始複合體之間形成橋梁作用,還可以改變局部染色質的構象,對基因轉錄的起始具有推動作用。
  • 真核生物的啟動子與轉錄起始
    真核生物的轉錄起始同樣分為3個步驟,先識別啟動子形成封閉的前起始複合物,然後DNA解鏈形成開放複合物;最後通過「啟動子解脫」過渡到延伸階段。它與Pol II大亞基Rpb1的羧端結構域(CTD)相互作用,當CTD非磷酸化時二者結合,磷酸化後就會分離。中介體也參與轉錄調控,根據其組分不同而對轉錄其促進或抑制作用。當TFIIH被募集之後,TFIIH相關的解旋酶會促進轉錄泡的形成,並允許模板DNA進入Pol II活性位點。
  • 從結構上揭示RNA聚合酶III轉錄起始機制
    具體而言,這些研究人員以精緻的和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一種被稱作RNA聚合酶III(PolIII)的分子機器結合到DNA上、將它的兩條鏈分開和準備轉錄DNA密碼時的圖片。PolIII對所有真核生物(包括所有動物和植物)中的細胞是至關重要的。
  • 真核生物的啟動子與轉錄起始
    參與轉錄調控的順式元件還包括絕緣子(insulator)和沉默子(silencer)等。前者可以隔絕某些順式元件對基因表達的調控作用,也可以防止異染色質擴散;後者抑制某一區域內的轉錄。真核生物的轉錄起始同樣分為3個步驟,先識別啟動子形成封閉的前起始複合物,然後DNA解鏈形成開放複合物;最後通過「啟動子解脫」過渡到延伸階段。
  • 【科技前沿】饒子和/婁智勇/鄧菲首次解析了分段負義RNA病毒聚合酶...
    分段的負義RNA病毒(sNSRVs)編碼單多肽聚合酶(L蛋白)或異三聚體聚合酶複合物,以吞噬用作轉錄引物的宿主信使RNA帽結構,並催化RNA合成。nsNSRVs通過在其大型聚合酶(L蛋白)中使用多核糖核苷酸轉移酶(PRNTase)將新生的RNA轉移至GDP受體上形成GpppN結構,從而在其後通過甲基轉移酶對其進行修飾,合成mRNA帽結構。L蛋白添加2'-O和鳥嘌呤-N7修飾,形成7mGpppNpmNp帽結構。
  • RNA的合成(轉錄)
    轉錄作用開始時,RNA聚合酶結合於基因的特定部位,在此附近DNA雙鍵打開約17個鹼基對,形成一轉錄泡,進行核苷酸的聚合反應。隨著RNA聚合酶沿著DNA模板鏈向5′末端的方向移動,核苷酸的聚合反應繼續進行。  ( 二) RNA聚合酶   催化轉錄作用的酶是RNA聚合酶。
  • 史上最詳細人DNA轉錄前起始複合體結構出爐!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西北大學等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將低溫電鏡技術(Cryo-EM)和最新的計算建模方法結合在一起,史無前例地詳細解析出近原子解析度下的人轉錄前起始複合體(transcription pre-initiation complex, PIC)的分子結構。人PIC是一個蛋白組裝體,將RNA聚合酶安排在合適的位置從而確保能夠啟動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