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國家標準

2020-12-07 江津網

最近後臺有殘友留言,希望能夠看到關於殘疾分類及分級標準,小編抽空收集了關於《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的國家標準,分享給大家做參考。

以下為標準詳細內容:

《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國家標準,因身體結構、功能的損害及個體活動受限與參與的局限性稱之為殘疾,在精神、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障礙,全部或部分喪失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為殘疾人。

殘疾分類

按不同殘疾分為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和多重殘疾。

1視力殘疾

各種原因導致雙眼視力低下並且不能矯正或雙眼視野縮小,以致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視力殘疾包括盲及低視力。

2聽力殘疾

各種原因導致雙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聽力障礙,聽不到或聽不清周圍環境聲及言語聲,以致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

3言語殘疾

各種原因導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語障礙,經治療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過兩年,而不能或難以進行正常的言語交流活動,以致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

包括:失語、運動性構音障礙、器質性構音障礙、發聲障礙、兒童言語發育遲滯、聽力障礙所致的言語障礙、口吃等。

註:3歲以下不定殘。

4肢體殘疾

人體運動系統的結構、功能損傷造成的四肢殘缺或四肢、軀幹麻痺(癱瘓)、畸形等導致人體運動功能不同程度喪失以及活動受限或參與的局限。

肢體殘疾主要包括:

a)上肢或下肢因傷、病或發育異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礙;

b)脊柱因傷、病或發育異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礙;

c)中樞、周圍神經因傷、病或發育異常造成軀幹或四肢的功能障礙。

5智力殘疾

智力顯著低於一般人水平,並伴有適應行為的障礙。此類殘疾是由於神經系統結構、功能障礙,使個體活動和參與受到限制,需要環境提供全面、廣泛、有限和間歇的支持。

智力殘疾包括在智力發育期間(18歲之前),由於各種有害因素導致的精神發育不全或智力遲滯;或者智力發育成熟以後,由於各種有害因素導致智力損害或智力明顯衰退。

6精神殘疾

各類精神障礙持續一年以上未痊癒,由於存在認知、情感和行為障礙,以致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

7多重殘疾

同時存在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殘疾。

關於殘疾分級

各類殘疾按殘疾程度分為四級,殘疾一級、殘疾二級、殘疾三級和殘疾四級。

視力殘疾分級

按視力和視野狀態分級,其中盲為視力殘疾一級和二級,低視力為視力殘疾三級和四級。

視力殘疾均指雙眼而言,若雙眼視力不同,則以視力較好的一眼為準。

如僅有單眼為視力殘疾,而另一眼的視力達到或優於0.3,則不屬於視力殘疾範疇。

視野以注視點為中心,視野半徑小於10度者,不論其視力如何均屬於盲。視力殘疾分級見表1。

聽力殘疾分級

聽力殘疾分級原則

按平均聽力損失,及聽覺系統的結構、功能,活動和參與,環境和支持等因素分級(不配戴助聽放大裝置)。

註:3歲以內兒童,殘疾程度一、二、三級的定為殘疾人。

聽力殘疾一級

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極重度損傷,較好耳平均聽力損失大於90dB HL,不能依靠聽覺進行言語交流,在理解、交流等活動上極重度受限,在參與社會生活方面存在極嚴重障礙。

聽力殘疾二級

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重度損傷,較好耳平均聽力損失在81~90dB HL之間,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動上重度受限,在參與社會生活方面存在嚴重障礙。

聽力殘疾三級

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中重度損傷,較好耳平均聽力損失在61~80dB HL之間,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動上中度受限,在參與社會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礙。

聽力殘疾四級

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中度損傷,較好耳平均聽力損失在41~60dB HL之間,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動上輕度受限,在參與社會生活方面存在輕度障礙。

言語殘疾分級

按各種言語殘疾不同類型的口語表現和程度,腦和發音器官的結構、功能,活動和參與,環境和支持等因素分級。

言語殘疾一級

無任何言語功能或語音清晰度小於等於10%,言語表達能力等級測試未達到一級測試水平,不能進行任何言語交流。

言語殘疾二級

具有一定的發聲及言語能力。語音清晰度在11%~25%之間,言語表達能力等級測試未達到二級測試水平。

言語殘疾三級

可以進行部分言語交流。語音清晰度在26%~45%之間,言語表達能力等級測試未達到三級測試水平。

言語殘疾四級

能進行簡單會話,但用較長句表達困難。語音清晰度在46%~65%之間,言語表達能力等級測試未達到四級測試水平。

肢體殘疾分級

按人體運動功能喪失、活動受限、參與局限的程度分級(不配戴假肢、矯形器及其他輔助器具)。肢體部位說明如下:

1)全上肢:包括肩關節、肩胛骨;

2)上臂:肘關節和肩關節之間,不包括肩關節,含肘關節;

3)前臂:肘關節和腕關節之間,不包括肘關節,含腕關節;

4)全下肢:包括髖關節、半骨盆;

5)大腿:髖關節和膝關節之間,不包括髖關節,含膝關節;

6)小腿: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不包括膝關節,含踝關節;

7)手指全缺失:掌指關節;

8)足趾全缺失:蹠趾關節。

肢體殘疾一級

不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並具備下列狀況之一:

1)四肢癱:四肢運動功能重度喪失;

2)截癱:雙下肢運動功能完全喪失;

3)偏癱:一側肢體運動功能完全喪失;

4)單全上肢和雙小腿缺失;

5)單全下肢和雙前臂缺失;

6)雙上臂和單大腿(或單小腿)缺失;

7)雙全上肢或雙全下肢缺失;

8)四肢在手指掌指關節(含)和足跗蹠關節(含)以上不同部位缺失;

9)雙上肢功能極重度障礙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礙。

肢體殘疾二級

基本上不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並具備下列狀況之一:

1)偏癱或截癱,殘肢保留少許功能(不能獨立行走);

2)雙上臂或雙前臂缺失;

3)雙大腿缺失;

4)單全上肢和單大腿缺失;

5)單全下肢和單上臂缺失;

6)三肢在手指掌指關節(含)和足跗蹠關節(含)以上不同部位缺失(一級中的情況除外);

7)二肢功能重度障礙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礙。

肢體殘疾三級

能部分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並具備下列狀況之一:

1)雙小腿缺失;

2)單前臂及其以上缺失;

3)單大腿及其以上缺失;

4)雙手拇指或雙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

5)二肢在手指掌指關節(含)和足跗蹠關節(含)以上不同部位缺失(二級中的情況除外);

6)一肢功能重度障礙或二肢功能中度障礙。

肢體殘疾四級

基本上能獨立實現日常生活活動,並具備下列狀況之一:

1)單小腿缺失;

2)雙下肢不等長,差距大於等於50mm;

3)脊柱強(僵)直;

4)脊柱畸形,後凸大於70度或側凸大於45度;

5)單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

6)單手拇指全缺失;

7)單足跗蹠關節以上缺失;

8)雙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

9)侏儒症(身高小於等於1300 mm的成年人);

10)一肢功能中度障礙或兩肢功能輕度障礙;

11)類似上述的其他肢體功能障礙。

智力殘疾分級

在智力發育期間(18歲之前),由於各種有害因素導致的精神發育不全或智力遲滯;或者智力發育成熟以後,由於各種有害因素導致智力損害或智力明顯衰退。

按0~6歲和7歲及以上兩個年齡段發育商、智商和適應行為分級。

0~6歲兒童發育商小於72的直接按發育商分級,發育商在72~75之間的按適應行為分級。

7歲及以上按智商、適應行為分級;當兩者的分值不在同一級時,按適應行為分級。WHO-DASⅡ分值反映的是18歲及以上各級智力殘疾的活動與參與情況。智力殘疾分級見表2。

精神殘疾分級

18歲及以上的精神障礙患者依據WHO-DASⅡ分值和適應行為表現分級,18歲以下精神障礙患者依據適應行為的表現分級。

精神殘疾一級

WHO-DASⅡ值大於等於116分,適應行為極重度障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視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與人交往,無法從事工作,不能學習新事物。需要環境提供全面、廣泛的支持,生活長期、全部需他人監護。

精神殘疾二級

WHO-DASⅡ值在106~115分之間,適應行為重度障礙;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與人交往,只與照顧者簡單交往,能理解照顧者的簡單指令,有一定學習能力。監護下能從事簡單勞動。能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偶爾被動參與社交活動。需要環境提供廣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精神殘疾三級

WHO-DASⅡ值在96~105分之間,適應行為中度障礙;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與人進行簡單交流,能表達自己的情感。能獨立從事簡單勞動,能學習新事物,但學習能力明顯比一般人差。被動參與社交活動,偶爾能主動參與社交活動。需要環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務是經常性的、短時間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精神殘疾四級

WHO-DASⅡ值在52~95分之間,適應行為輕度障礙;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時忽略個人衛生。能與人交往,能表達自己的情感,體會他人情感的能力較差,能從事一般的工作,學習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爾需要環境提供支持,一般情況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多重殘疾分級

按所屬殘疾中殘疾程度最重類別的分級確定其殘疾等級。

相關焦點

  • 殘疾人證如何辦理?殘疾人證有哪些等級分類
    殘疾人證一直是殘疾人關心的問題我們收到許多留言詢問殘疾人怎樣分類?殘疾等級標準?脊柱裂能申請殘疾人證嗎?意外受傷致殘可以申請殘疾人證嗎?希望能夠看到關於殘疾分類及分級標準……怎樣辦理殘疾證?我右手在勞動時候意外碰掉了2個手指,可以辦殘疾人證嗎?
  • 國際殘疾人日:四川殘疾青年在新電商重塑人生
    紅星新聞網12月2日報導 12月3日是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殘疾人就業一直是政府與社會關注的話題。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飛速發展,這個議題也在時代浪潮中有了新的答案。記者觀察發現,不少四川殘疾青年利用電商平臺創業,重塑自己的人生。
  • 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
    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試用)六類殘疾標準視力殘疾標準     1.視力殘疾的定義  視力殘疾,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雙眼視力障礙或視野縮小  2.智力殘疾的分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智力低下協會(AAMD)的智力殘疾的分級標準,按其智力商數(IQ)及社會適應行為來劃分智力殘疾的等級。
  • 2019年殘疾人怎樣買養老保險?一二級殘疾有優待,很多人不清楚
    特別是我們殘疾人朋友,更需要養老保險,作為晚年生活保障。殘疾人沒有經濟來源或者經濟來源比較少,難靠自己的經濟能力繳納養老保險。近幾年對殘疾人保障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比如如我們殘疾人可以買養老保險。殘疾人買養老保險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另外一種是以靈活就業身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殘疾人買哪一種養老保險都可以享受優待,特別是也是一二級持證殘疾人在保障更多一些。
  • 差異化養老:基於我國老年殘疾人異質性特點分析
    研究視角主要涉及教育、就業、扶貧、康復和權益保障等方面,另外,殘疾人群生物學特徵、社會學角度等也是研究的熱點,比如:女性殘疾、兒童殘疾、農村殘疾、老年殘疾等。對於老年殘疾人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康復、貧困和權益保障,而殘疾人養老服務方面的關注甚少,尤其是對不同殘疾類型和不同殘疾程度老年人的多樣化養老需求鮮有探討。 老年殘疾人兼具殘障和年老雙重弱勢特徵。
  • 德州:10萬餘殘疾人獲精準康復服務
    2020年,我市大力提升助殘能力和水平——10萬餘殘疾人獲精準康復服務新語特教培訓學校教師為自閉症孩子進行康復訓練。記者馬樂攝□本報記者馬樂本報通訊員董志強1月5日,在德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3樓的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孤獨症孩子們正在家長的陪同下,跟隨老師進行康復訓練。5歲的寒寒來自武城縣,去年7月份進入學校。「剛入學時,寒寒無法與人正常溝通,理解和邏輯能力也很差。現在能正常與人交流了,明年就可以到普通小學上一年級。」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校區相關負責人王藝然介紹。
  • 帕運冠軍解讀殘疾人遊泳運動 如何培養快樂的魚
    國家殘疾人遊泳隊教練張鴻鵠介紹說,帕運會的遊泳選手,主要是根據國際殘疾人遊泳比賽的分級要求來進行選拔。「一般大家都有一個選材的模式,什麼級別的運動員、參加什麼項目的比賽,然後相應地去挑選苗子。當然,剛選拔時,這些孩子基本都是沒有經過殘疾人遊泳訓練的。」    他特別告訴記者,殘疾人遊泳體育人才的選拔和康復是同時進行的,「一般先從康復開始,一邊康復一邊訓練。
  • 殘疾人藍皮書: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指數呈穩步上升態勢
    報告指出,2008至2018年十年間,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指數呈穩步上升態勢。  報告從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社會保障、扶貧和文化體育等方面全面描述了中國殘疾人事業總體發展狀況。指出,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指數由2008年的44.9%提升到2018年的71.5%,十年間提高26.6個百分點,呈現穩步上升發展態勢。
  • 地質災害分類、分級
    一、地質災害分類分級原則(1)地質災害是依據地質災害概念和涵義進行全面的科學分類。凡是與內動力地質作用、外動力地質作用、人類工程動力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以巖石圈自然地質作用為主導因素形成的自然災害都歸入地質災害類型。
  • 廣東河源 | 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擴大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範圍
    據悉,目前廣東省河源市共有22169名殘疾人符合申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條件,40042名殘疾人符合申請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條件。從2019年起,河源將提高全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並將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納入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範圍。
  • 全省聽力殘疾人達45.6萬 在各類殘疾中排名第二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及山西省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省有45.6萬聽力殘疾人,其中因噪音汙染和精神心理因素所導致耳聾的比例逐年增加。  抽樣調查顯示:全省殘疾人總數為215.7萬,聽力殘疾人有45.6萬,聽力殘疾患病率為1.28%,佔殘疾人總數的21.14%,在各類殘疾中居第二位。「年齡、性別、城鄉之間聽力殘疾的患病率有顯著差別。」
  • 耳聾的分類分級及常見病因
    據最新公布的數據,我國現有明顯聽力減退的聽力殘疾人達2780萬。 耳聾的分類 根據耳聾發生時間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 根據耳聾發生機制可分為傳導性、感音神經性和混合性3大類。 根據是否存在器質性病變分為器質性聾和功能性聾。
  • 殘疾人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因為殘缺和疾病導致殘疾人身體有一些不便之外,或多或少的也會對殘疾人心理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加之目前整個中國還沒有真正完全建立起對殘疾人學習、就業、康復、無障礙、遊玩等等友善的社會環境,當殘疾人面臨異樣的眼光、經歷一些挫折或者失去一些機會的時候,對情緒上會有一定的打擊,有些殘疾人甚至會情緒失控。殘疾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是有一些方式方法的,和殘疾人夥伴進行分享。首先,從積極樂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
  • 強化工業數據分類分級管理 共創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未來
    為貫徹國家大數據戰略,更好地釋放工業數據對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驅動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了《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指導企業提升數據管理能力,加速數位化轉型,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進社區
    殘疾名人故事展進社區7月14日下午兩點,「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走進大石壩街道石油社區。展板一擺放好,就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11歲的賀永豪是徐悲鴻小學的學生。他和媽媽伍貴蓉專門從正街社區趕來觀看展覽。在媽媽的帶領下,賀永豪認真地閱讀展板上的故事,領略這些偉大人物帶給他的感動。
  • 以首善標準推動殘疾人事業融合發展 首都殘疾人幸福感、獲得感不斷...
    殘疾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97%,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給予全額繳費資助,實現應保盡保。提高重度殘疾老人護理補貼、殘疾人寄宿託養補助標準,對重度殘疾人與失能失智、重度殘疾、高齡父母同時入住機構雙養給予專門保障,實施居家助殘服務補貼、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看護補貼等政策。制定殘疾人康復、居家環境無障礙改造補貼政策,將非持證殘疾兒童、失能老人納入補貼範圍。
  • 3769戶殘疾人與龍湖的故事 看11個殘疾人創業扶貧基地的滴水效應
    愛心傳承,她多年資助50位殘疾孩子今年51歲的楊安蓉是這11位殘疾創業者之一。2000年,她因病截肢,留下三級殘疾。2003年,楊安蓉開始創業,貸款承包了家鄉499畝荒山養羊。靠著山羊給帶來的收入,2006年,她種植了400多畝梨樹。2014年,雨露助殘項目啟動後,楊安蓉和家鄉人成為最大受益者。
  • 石家莊重度殘疾人丁玉坤:帶動更多殘疾人踏上追夢之旅
    丁玉坤(左)在第二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上與相關企業代表洽談。    從吃低保到幫助吃低保的貧困殘疾人,從自己找不到工作到安排殘疾人就業、幫助殘疾人創業,近年來,石家莊市重度殘疾人丁玉坤在努力活出人生精彩的同時帶動更多殘疾人踏上追夢之旅。
  • 多個重要國家標準發布,涉及工業製造、電子信息等領域
    《針織運動服》等7項紡織品領域國家標準,填補和完善了紡織品領域在色牢度、吸溼速乾性、彈性織帶耐疲勞外觀變化等多項指標的測評和試驗方法,進一步提高紡織行業產品質量。在環境保護領域,《產品水足跡評價和報告指南》國家標準是我國首個針對產品水足跡評價和報告方面的標準,對於幫助政府、行業、企業和消費者了解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用水的透明度,鼓勵和推動節能環保技術的發展,提高全民節水環保意識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