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2018 年作
布面油畫
260 × 210 cm
籤名:Wang yancheng 王衍成 2018
估價:13,000,000-18,000,000
作為多年旅居海外的華人藝術家,王衍成因其跨文化語境、傳統的抽象繪畫實踐而成為了中國/國際當代藝術界中一個獨特的案例。雖然其抽象創作已歷時三十餘載,但藝術家卻始終不斷探尋嶄新的繪畫方式,力圖在打通東西方文化理解與視覺經驗的基礎之上,建立更加多元的繪畫語言與審美品格。
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王彥成現代藝術展」展覽現場,2019
2019年7月於東京上野之森美術館舉辦的同名個展呈現了40餘件藝術家近期作品,是藝術家首次在日本舉辦的大型展覽。同時,藝術家亦將於今年10月及11月分別在義大利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和義大利國家設計藝術學院舉辦個展「微觀與宏觀」、「色彩宇宙的起源」。為此,王衍成也成為首個在義大利國家現代美術館舉辦個展的華人藝術家,充分展示了近20年來藝術家求新求變,不斷突破的創作歷程和傑出成果。
左: 義大利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微觀與宏觀」王衍成個展海報,2020
右; 義大利國家設計藝術學院「色彩宇宙的起源」王衍成個展海報,2020
在開合聚散中走出自己的抽象之路
文/賈方舟
中國較早的一批抽象藝術家大多成熟於海外和港臺。我們可以開列出一大批在海外開疆拓土的抽象藝術家的名單。正是這個抽象藝術中的「海外軍團」,構成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中的「外一章」。因為直到80年代初,抽象藝術在國內還幾乎是一個空白。應該說,藝術中的抽象意識和抽象因素早在10世紀以前的中國水墨畫誕生之初已經滋生。因此,抽象藝術雖然為20世紀初的西方現代藝術家所原創,但其文脈卻更接近中國的藝術傳統。抽象藝術本應是中國寫意傳統和書法傳統發展的一個必然結局。林風眠早在30年代就曾慨嘆這個結局不是發生在「中國之元明清六百年之中」,卻是「結晶在歐洲現代的藝術中。這種不可否認的事實,陳列在我們目前,我們應有怎樣的感慨」。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旅居海外的中國藝術家轉向抽象藝術的探索就成為一種必然。因為他們在抽象藝術中看到了更多中國傳統的基因,有著更多內在情感的聯繫。一代前輩趙無極、朱德群是如此,作為後繼者的王衍成也莫不如此。
王衍成
王衍成在抽象藝術領域經過多年探索,逐步尋找到一條自己的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滋養,前輩藝術家藝術精神的滲透,以及自由表達所需的各種手段,使王衍成的藝術逐步走向成熟。但成熟的真正標誌不是作品的完美和製作上的「完成度」,而是在畫布上是否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個人化的表達方式,是否建構起一種足以表達自己藝術理想的視覺圖像。
可以說,在他近期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那個接近他內心理想的圖式結構:在驚心動魄的大開大合大衝撞中,他創造了一種氣勢恢宏的風格特徵。這種如虹氣勢可以追溯到朱德群,在朱德群的作品中,大刷子急速、自如地揮掃,常常有高山墜石的鏗鏘力度。但王衍成卻由有限的「刷」變成了大面積的「潑」、「灑」、「衝」、「淌」,在畫面上造成一種洶湧澎湃的湧動感和衝擊波;趙無極的作品也有一種強勁的力度,但它是一種龍捲風般的內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他的作品的基本結構是在鬆散中聚集。他用細碎尖利的筆觸將想像中的物質加以凝聚並使之碰撞, 像攝影師一樣以高倍的清晰度將它們「聚焦」,從而形成一個處於對抗、衝突中的視覺中心,而將其餘的部分推到遠處,將其疏散、淡化與虛化。這樣的圖式結構成為他成熟期的基本特徵。
左: 趙無極《15.02.65》局部,1965年作
右:《無題》局部,2018年作
王衍成深為理解趙無極作品中那種豐富細膩的肌質處理,但在他的作品中不是用筆觸而是用製造肌理的方法完成。因為他知道,他既需要吸收兩位前輩的藝術優長,又不能步前輩的後塵。必須與前輩們拉開距離,才有可能抵達自己的目標。他放棄傳統的筆、刷等工具,從改變材料和技法入手來建構自己的畫面格局,從而表現出一種凝聚著東方精神和在「道」的觀照中顯現出的宇宙律動,將畫面設定成一種在廣袤時空中聚集與擴散的「能量場」,在大開大合大衝撞中展現出一種交響樂
過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