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發出柔性相變儲能薄膜可用於可穿戴領域

2020-12-01 騰訊網

相變材料(PCM - Phase Change Material)是指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而改變物質狀態並能提供潛熱的物質。轉變物理性質的過程稱為相變過程,這時相變材料將吸收或釋放大量的潛熱。水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相變材料,當溫度低至0°C時,水由液態變為固態(結冰),當溫度高於0°C時水由固態變為液態(溶解),在結冰過程中吸入並儲存了大量的冷能量,而在溶解過程中吸收大量的熱能量。

相變儲能材料能夠在恆定溫度下吸收和釋放大量潛熱,可作為一種高效熱能儲存與溫度控制介質廣泛應用於電子器件熱管理領域。然而,傳統相變儲能材料一般利用其固液相變行為進行儲能與控溫,固相材料因剛性大而不具備柔性,液相材料在相變過程中會發生洩漏,無法應用於柔性可穿戴器件熱管理。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史全團隊與吳忠帥研究院團隊合作通過化學聚合的方法,製成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

MTPEG薄膜及其化學結構

這種相變材料膜具備表觀的固—固相變特性,即相變過程中始終保持固態,相變焓和相變溫度在5~60°C溫度範圍內可調,冷熱循環壽命長,1000次後仍然表現出穩定的相變性能。同時,它還表現出優異的柔韌性,可摺疊或裁剪成任何形狀,也可以製備大尺寸膜,為這種材料的大規模製備提供了可能。

MTPEG薄膜的熱能存儲及其機理

研究人員將其與石墨烯膜集成後得到了可以用於可穿戴領域的柔性熱管理器件,在不同溫度、光照及電加熱情況下表現出優異的溫度控制、光熱轉化及電熱轉化性能,最高電—熱轉換效率可達94%。

電熱和光熱能轉換以及熱管理裝置的溫度控制性能

研究人員進一步將大尺寸柔性熱管理器件縫製到衣服上,在人體彎曲動作中該柔性器件仍然保持穩定的熱管理性能,在開發下一代柔性可穿戴熱管理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中科院MTPEG薄膜

該團隊研究成果於近日以「An intrinsically flexible phase change film for wearable thermal managements」為題發表在《能源存儲材料》(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

來源:紡織導報

點亮再看,讓更多的朋友看到,歡迎點讚、分享

「在看"一下嘛...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寇豔)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能源存儲材料》上。
  • 我國科學家研發出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
    >,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大連化物所研發出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該相變材料膜機械柔性好、形狀可裁剪及摺疊、冷熱循環壽命長,相變過程中材料始終保持固態,可實現大尺寸製備,並為開發高性能柔性相變儲能材料及熱管理器件提供新的方法與思路。
  • 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在人體彎曲動作中,柔性器件仍保持穩定的熱管理性能。本報訊(記者劉萬生通訊員寇豔)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能源存儲材料》上。
  • 科學家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相變儲能材料能夠在恆定溫度下吸收和釋放大量潛熱,可作為一種高效熱能儲存與溫度控制介質廣泛應用於電子器件熱管理領域。
  • 我國科學家將相變儲能材料膜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開發了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相變儲能材料能夠在恆定溫度下吸收和釋放大量潛熱,可作為一種高效熱能儲存與溫度控制介質廣泛應用於電子器件熱管理領域。
  • 大連化物所史全/吳忠帥合作《ESM》: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
    ,並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於可穿戴熱管理器件。該相變材料膜機械柔性好、形狀可裁剪及摺疊、冷熱循環壽命長,相變過程中材料始終保持固態,可實現大尺寸製備,並為開發高性能柔性相變儲能材料及熱管理器件提供新的方法與思路。相變儲能材料能夠在恆定溫度下吸收和釋放大量潛熱,可作為一種高效熱能儲存與溫度控制介質應用於電子器件熱管理領域。
  • 雷射技術開發出用於可穿戴顯示器的超薄透明氧化物薄膜電晶體
    隨著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時代的到來,對可穿戴透明顯示器的強勁需求一直在增長,其可以應用到各種領域,如增強現實(AR)和類似皮膚的柔性薄器件。然而,以前的柔性透明顯示器具有一些真正的挑戰需要克服,透明度差和低劣的電學性能就是其中的兩個挑戰。
  • 東華大學廖耀祖團隊:共軛微孔聚合物纖維狀柔性可穿戴儲能器件
    隨著人們對可穿戴智能電子產品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柔性可穿戴式器件以其輕質、柔韌、靈活和高效等特點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與塊狀和薄膜器件相比,纖維狀儲能器件因其獨特的一維結構而表現出優異的柔軟性、可編織性、變形適應性和透氣導溼的特點,是最具潛能的儲能器件之一。然而,目前所製備的導電纖維材料通常難以滿足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機械性能兼具的要求,是該領域挑戰性研究課題之一。
  •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DevicePlus 發表於 2021-01-15 16:22:21 雖然基於剛性PCB板的傳統電子電路設計已經成為數位技術時代發展的可靠基礎,但這種設計可支持的外形尺寸和功能仍然有限
  • 高度柔性的有機快閃記憶體:可用於電子紙張和可穿戴設備!
    筆者曾介紹過,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柏林洪堡大學 、斯洛維尼亞新戈裡察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柔性、非易失的、由有機納米材料組成的光學存儲薄膜電晶體器件。儘管有機電子設備的研究初期顯得非常有前景,然而該領域的整體進展已經遠遠落後於薄膜電晶體(TFTs)或其他基於柔性材料的設備。這項技術一直以來就極具有挑戰性,特別是開發同時具有高度柔性和良好性能的快閃記憶體,原因主要是缺乏負責貫穿和阻擋電荷的柔性介電層。
  • 青島大學在柔性儲能器件電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的工作在國際材料領域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正在向著輕薄化、柔性化和可穿戴的方向發展作為柔性設備的能源供給,柔性儲能器件的研究成為儲能領域的熱點。研發具有高容量、快速充放電能力和優異循環穩定性能的柔性電極材料是發展柔性儲能器件的關鍵。
  • 中科院物構所光固化3D列印研究獲新進展,可用於柔性可穿戴傳感器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出現,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最近引起了學術界及工業界的興趣。在可穿戴設備中,用於將生理信號轉換為數字數據的傳感器起著重要的作用。與傳統的基於矽的傳感器相比,具有超薄、低彈性模量、重量輕和高度可拉伸功能的柔性和可拉伸傳感器被廣泛用於人體臨床診斷、人體運動檢測、柔性觸控螢幕、柔性電子皮膚和軟機器人等領域。迄今為止,柔性傳感器主要分為壓電傳感器、電容傳感器和壓阻傳感器。
  • 我國科學家研製氮化硼氣凝膠薄膜及其相變複合材料
    ,尋找到一種可切割、可壓縮的氣凝膠前驅體,進而發展出一種簡易的氣凝膠輕薄化設計方法。經過簡易的切割、壓縮及高溫熱解,獲得柔性、自支撐的氮化硼氣凝膠薄膜;通過工藝參數調控,能夠調控氮化硼氣凝膠薄膜厚度、密度、形狀及尺寸,所得氮化硼氣凝膠薄膜在室溫、液氮及火焰中均可彎曲,表現出良好的力學柔性(如圖1所示)。
  •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光固化3D列印研究獲新進展,可用於柔性可穿戴傳感器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出現,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最近引起了學術界及工業界的興趣。在可穿戴設備中,用於將生理信號轉換為數字數據的傳感器起著重要的作用。與傳統的基於矽的傳感器相比,具有超薄、低彈性模量、重量輕和高度可拉伸功能的柔性和可拉伸傳感器被廣泛用於人體臨床診斷、人體運動檢測、柔性觸控螢幕、柔性電子皮膚和軟機器人等領域。
  • 柔性可穿戴器件的散熱問題被中國科學家解決了
    近年來,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發展迅速,其應用性廣、實用性強,因此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嶄露頭角,同時也成為科學界和工業界共同青睞的新興領域。此外,因為現代人們對於健康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可穿戴電子器件、柔性電子科技等研究在生命健康領域頗受歡迎,如智能手錶、運動手環、心臟起搏器等等,已經成為監護身體健康生物信號的重要護航者,具有非常廣闊的產業前景。
  • 柔性、可彎曲化將是未來電子設備的發展潮流
    很多廠商目前都已經開始研發和推出相關的產品,比如彎曲顯示器與觸屏、射頻識別標籤、可穿戴傳感器、可植入醫療器械、手環、手錶甚至是手機等等。不難看出,柔性、可彎曲化將是未來電子設備的發展潮流,是科技領域中未來若干年內的重要增長點。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 西安交大科研團隊在柔性自支撐鐵性薄膜領域取得新進展
    隨著柔性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迫切需要集成更多的功能材料,尤其是無機非金屬材料,以實現極為豐富的功能。鈣鈦礦結構鐵性材料是一類具有介電、鐵電、壓電和磁電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在傳感、驅動、儲能、信息存儲與信息處理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然而,由於存在晶界、晶格缺陷,以及氧化物離子/共價鍵自身較差的延展性,傳統鐵性材料通常表現出硬和脆的特徵,抗彎曲應變一般小於1%,難以與柔性聚合物材料兼容。
  • 【材料】中山大學童葉翔教授及其合作者在陽光碟機動的可穿戴儲能器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隨著智能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蓬勃發展,人們對於輕便的可攜式柔性可持續電源的需求日益凸顯,可穿戴的新型電源成為一種重要的思路和趨勢。
  • 港中深朱世平、張祺團隊AFM:基於相變離子凝膠的柔性可拉伸「離子...
    離子器件是一個由多學科交叉而成的新領域,基於離子傳導的新型柔性離子器件(如可穿戴觸控面板、柔性電致發光器件等)極大地豐富了電功能器件的種類,實現了傳統電子技術難以甚至不可能實現的功能,為柔性電子、軟體機器人的技術革新以及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 韓KAIST研發柔性垂直Micro LED!可用於生物治療
    韓KAIST研發柔性垂直Micro LED!可用於生物治療    慧聰LED屏網報導             據報導,由材料科學和工程系的李教授KeonJae以及來自生物科學系的教授DaesooKim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使用基於各向異性導電膠膜的轉移及互連技術,開發出了柔性垂直MicroLED(微發光二極體)(f-VLEDs)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