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茶葉被檢出高氯酸鹽 專家:此類汙染成世界難題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新京報創意攝影/王遠徵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世界範圍內飲用水、肉製品、穀物等食品均存在高氯酸鹽,專家呼籲制定飲用水的高氯酸鹽標準

  應用於現代航天工業的高氯酸鹽,讓中國最古老的出口 農產品 茶葉陷入漩渦。

  近期中國出口歐盟的茶葉,被曝檢出「新型汙染物」高氯酸鹽。四川省貿促會的一份文件顯示,歐盟正在擬定0.75mg/kg的殘留標準。根據歐盟前期抽檢,這一成分在中國出口的茶葉中檢出。高氯酸鹽標準一旦落地將對中國出口茶葉企業帶來巨大影響。

  茶葉中首次出現的「新型汙染物」喚起了公眾對高氯酸鹽的關注。事實上,地下水、飲用水、肉製品、穀物、果蔬、飲料等食品中均普遍存在高氯酸鹽汙染,這是一個世界範圍內的汙染問題。

  「高氯酸鹽對水源汙染情況最普遍。」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全國飲用水深度處理研究會委員高乃雲表示,高氯酸鹽汙染在各地的地下水、井水等中有檢出,不過濃度很低,「飲用水汙染比日、韓、美情況略好,瓶裝水汙染水平與美國相當。」

  風波

  茶葉在歐洲檢出高氯酸鹽 限量標準正交涉中

  讓中國茶葉陷入汙染風波的「罪魁禍首」,正是常被用於火箭燃料、軍工業生產、煙花爆竹等製造的高氯酸鹽。資料顯示,高氯酸鹽是一種高穩定性的安全氧化劑,可引起甲狀腺功能失調,尤其對嬰兒的新陳代謝、中樞神經等影響較大,可能引發智力缺陷。

  新京報記者進一步查詢發現,目前國內對茶葉等農產品、加工食品中高氯酸鹽的限定值尚無明確標準。

  四川貿促會2015年底一則《關於歐盟制定茶葉高氯酸鹽、蒽醌含量標準的情況通報》提到,德國茶葉協會對多種茶葉樣本調研,發現僅有產自中國的所有茶葉樣本中含有高氯酸鹽。歐盟有關組織正在研究茶葉中高氯酸鹽的合理含量,擬將茶葉中的高氯酸鹽含量強制性標準定為0.75mg/kg。並稱「一旦該標準制定實施,我國對歐盟茶葉出口將嚴重受阻」。

  「對於這一限量標準,歐盟方面也正在論證之中,尚無明確規定出臺。」中國食品與土畜進出口商會產業分會秘書長蔡軍告訴新京報記者,國內茶葉進出口企業尚未得到這一限量標準實施的確鑿消息。「商會也在配合政府主管部門加強對歐盟的交涉力度,促請其公正慎重製定殘留標準,並公開相應的依據。」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通報提及在與歐盟食品安全局的交涉過程中,對方評估報告中建議茶葉高氯酸鹽含量是0.55-0.58mg/kg,而歐委會擬定0.75mg/kg標準,較為寬鬆。

  探因

  茶葉汙染源或為灌溉用水

  在標準協商背後,食品業內更關注的是這一「新型汙染物」的來源問題。作為一種常被軍工航天、工業製造採用的氧化劑,高氯酸鹽的汙染來源也主要體現在因燃燒不充分對大氣汙染以及廢棄物排放後對水源、土壤等環境的汙染。

  不少學界專家因此推測,目前國內水源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氯酸鹽汙染問題,在茶葉種植過程中的灌溉用水、土壤等基質中都有可能遷移帶入,形成普遍性的汙染來源。

  中國食品與土畜進出口商會產業分會秘書長蔡軍稱,「商會也在牽頭組織企業和學術專家,探討研究高氯酸鹽含量數據和汙染來源。」業內對這種「新型汙染物」有大氣、水源來源等多種推測,但究竟是如何出現在茶葉中的,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從目前情況看,僅是部分地區茶葉中檢出高氯酸鹽,含量也低於歐盟的限量標準。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研究員羅逢健也告訴新京報記者,長期以來對茶葉汙染的研究多集中在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等方向,此次出現的高氯酸鹽是一種「新型汙染物」,汙染源尚無明確定論。他計劃對國內茶葉主產區啟動一項摸底調查,「通過分析茶葉中高氯酸鹽含量值的普遍情況,進一步排查汙染物來源。」

  延伸

  飲用水、肉製品、穀物等均含高氯酸鹽

  事實上,高氯酸鹽作為一種「新型汙染物」,在肉製品、飲用水等食品中廣泛存在。國內外學術機構也早已對其潛在風險展開深入研究。

  「高氯酸鹽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長江水、黃浦江水中都有。另外像發射衛星、放煙花爆竹時也會在大氣中產生。」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全國飲用水深度處理研究會委員高乃雲告訴新京報記者,高氯酸鹽由於易溶於水,並隨著水源遷移造成汙染範圍不斷擴大,因此高氯酸鹽對飲用水的水源汙染問題更值得關注。

  高乃雲說,其研究團隊曾在2006年對長江、黃浦江等水源地,以及市售瓶裝水、桶裝水展開抽檢顯示,「長江、黃浦江中的原水高氯酸鹽濃度遠低於歐美國家的標準限值。」而農夫山泉、娃哈哈、雀巢等市面在售瓶裝水和桶裝水高氯酸鹽含量為未檢出。

  不過,也有學者通過更先進的離子色譜和質譜儀器監測國內自來水、河水、市售礦泉水,發現有高氯酸鹽,濃度在0.1~0.5μg/L。環保部也已將高氯酸鹽列入「2008年第一批高汙染、高環境風險產品」,但對其在食品、飲用水中的限定值尚未做出明確規定。而在世界範圍內,目前也只有美國國家科學院在2005年有一個飲用水中高氯酸鹽不能超過24.5μg/L的建議,被美國環境保護署採納為飲用水中高氯酸鹽的標準濃度。

  「從目前來看,高氯酸鹽濃度由低到高為瓶裝水、自來水、地表水、地下水。國內飲用水高氯酸鹽汙染比日本、韓國、美國的情況略好,瓶裝水高氯酸鹽汙染水平與美國相當。」高乃雲同時還說,飲用水並非人體吸收高氯酸鹽的唯一來源,多種食物和非水飲料中也存在高氯酸鹽成分。

  水源中的高氯酸鹽具有遷移性,也給上下遊的農產品、食品帶來次生影響,通過食物鏈帶來風險。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陳寶梁等人2013年一項論文研究顯示,人為排放和自然生成的高氯酸鹽經過生態系統進入食物鏈,逐級富集後對農產品和食品安全構成威脅。如牛吃到富含高氯酸鹽的草後,會在牛奶中測到相關成分。洋蔥具有富集作用,在其根部也會發現少量高氯酸鹽。

  美國FDA在2004年到2006年進行的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飲用水、肉製品、穀物、飲料、蔬菜水果中均存在不同濃度的高氯酸鹽,水產品還因富集作用成為高氯酸鹽攝入高風險產品。美國環境工作小組2009年也公布,15個品牌嬰幼兒奶粉均檢出高氯酸鹽。

  專家

  呼籲制定飲用水高氯酸鹽標準

  「雖然高氯酸鹽是普遍存在的汙染物,但其濃度含量很低,公眾沒必要過於擔憂。」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蔡亞歧告訴新京報記者,除一些煙花爆竹工廠等特殊地區外,國內大部分地區的食品、飲用水中的高氯酸鹽含量均處在安全範值區間。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高乃雲表示,「應深入關注高氯酸鹽對人體健康影響,研究和發展飲用水中的高氯酸鹽處理技術。」業內目前也正在呼籲制定飲用水中高氯酸鹽含量標準。而對消費者日常用水,建議通過活性炭吸附或家用淨水器,可適當消解高氯酸鹽。

  採寫/新京報記者 李棟

相關焦點

  • 出口茶葉檢出高氯酸鹽 專家:汙染成世界難題
    原標題: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新京報創意攝影/王遠徵  應用於現代航天工業的高氯酸鹽,讓中國最古老的出口農產品茶葉陷入漩渦近期中國出口歐盟的茶葉,被曝檢出「新型汙染物」高氯酸鹽。四川省貿促會的一份文件顯示,歐盟正在擬定0.75mg/kg的殘留標準。根據歐盟前期抽檢,這一成分在中國出口的茶葉中檢出。高氯酸鹽標準一旦落地將對中國出口茶葉企業帶來巨大影響。茶葉中首次出現的「新型汙染物」喚起了公眾對高氯酸鹽的關注。
  •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專家呼籲制定標準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專家呼籲制定標準發布時間: 2016-02-23 13:40:52   |  來源: 新京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近期中國出口歐盟的茶葉,被曝檢出「新型汙染物」高氯酸鹽。四川省貿促會的一份文件顯示,歐盟正在擬定0.75mg/kg的殘留標準。根據歐盟前期抽檢,這一成分在中國出口的茶葉中檢出。高氯酸鹽標準一旦落地將對中國出口茶葉企業帶來巨大影響。  茶葉中首次出現的「新型汙染物」喚起了公眾對高氯酸鹽的關注。
  •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應用於現代航天工業的高氯酸鹽,讓中國最古老的出口農產品茶葉陷入漩渦。  近期中國出口歐盟的茶葉,被曝檢出「新型汙染物」高氯酸鹽。四川省貿促會的一份文件顯示,歐盟正在擬定0.75mg/kg的殘留標準。根據歐盟前期抽檢,這一成分在中國出口的茶葉中檢出。高氯酸鹽標準一旦落地將對中國出口茶葉企業帶來巨大影響。
  •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肉製品、穀物等食品均存在高氯酸鹽,專家呼籲制定飲用水的高氯酸鹽標準  應用於現代航天工業的高氯酸鹽,讓中國最古老的出口農產品茶葉陷入漩渦。  近期中國出口歐盟的茶葉,被曝檢出「新型汙染物」高氯酸鹽。四川省貿促會的一份文件顯示,歐盟正在擬定0.75mg/kg的殘留標準。根據歐盟前期抽檢,這一成分在中國出口的茶葉中檢出。高氯酸鹽標準一旦落地將對中國出口茶葉企業帶來巨大影響。  茶葉中首次出現的「新型汙染物」喚起了公眾對高氯酸鹽的關注。
  • 你所不知道的茶壺裡的風暴:茶葉中的高氯酸鹽汙染
    這幾天,一則中國出口歐洲茶葉中檢出高含量高氯酸鹽,歐盟準備制訂嚴苛標準,限制中國含高氯酸鹽茶葉進口的消息引發關注。中國出口歐盟的茶葉數量雖然不是最多,總額約1億美元,但是,這對中國茶葉的打擊可能是巨大的,因為歐盟的禁運會對其他國家產生示範性效果。從報導來看,這種汙染物如何進入中國茶葉產業鏈還是未知。
  • 茶壺裡的風暴:茶葉中的高氯酸鹽汙染
    【財新網】(專欄作家 於曉華)這幾天,一則中國出口歐洲茶葉中檢出高含量高氯酸鹽,歐盟準備制訂嚴苛標準,限制中國含高氯酸鹽茶葉進口的消息引發關注。中國出口歐盟的茶葉數量雖然不是最多,總額約1億美元,但是,這對中國茶葉的打擊可能是巨大的,因為歐盟的禁運會對其他國家產生示範性效果。
  • 上海安譜實驗推出茶葉中高氯酸鹽檢測--離子色譜法整體解決方案
    16年初,各大媒體新聞報導,中國輸歐茶葉大範圍出現新型汙染物,持久性的有毒物質高氯酸鹽正在威脅中國的茶葉出口貿易,這個新的汙染物如何進入茶葉的,目前還沒有科學結論。      歐盟正在醞釀一項針對來自中國茶葉的強制性標準,即規定茶葉中高氯酸鹽的含量應在合理限值之下。
  • 茶葉中的高氯酸鹽有何危害?
    前不久,一則中國出口歐洲茶葉中檢出高含量高氯酸鹽,歐盟準備制訂嚴苛標準來限制中國含高氯酸鹽茶葉進口的報導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4月8日,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表示已對此事作出跟進,並從市面抽取30個進口茶葉樣本檢測其高氯酸鹽含量,樣本包括碧螺春、烏龍、壽眉、鐵觀音、六安茶、水仙、龍井、普洱、茉莉花、牡丹王、綠茶等,全部樣本通過檢測。
  • 茶葉中的高氯酸鹽有何危害?影響甲狀腺
    前不久,一則中國出口歐洲茶葉中檢出高含量高氯酸鹽,歐盟準備制訂嚴苛標準來限制中國含高氯酸鹽茶葉進口的報導引發了人們的關注。4月8日,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表示已對此事作出跟進,並從市面抽取30個進口茶葉樣本檢測其高氯酸鹽含量,樣本包括碧螺春、烏龍、壽眉、鐵觀音、六安茶、水仙、龍井、普洱、茉莉花、牡丹王、綠茶等,全部樣本通過檢測。
  • 輸歐茶葉含高氯酸鹽?食土商會:利益團體從中作梗
    日前有消息稱,中國出口歐盟茶葉中檢出具有高含量的高氯酸鹽,而歐盟正在準備針對來自中國茶葉制定強制性標準,這一限制將對中國茶葉出口產生極大負面影響。  蔡軍表示,從目前檢測的情況看,僅是部分地區茶葉中檢測出高氯酸鹽,而且大多低於歐盟限量標準,茶葉中該成分產生具體含量的原因,有關專家和相關單位正在進行了解和分析。
  • 中國輸歐茶葉大範圍出現新型汙染物 含有毒物質
    持久性的有毒物質高氯酸鹽正在威脅中國的茶葉出口貿易,這個新的汙染物如何進入茶葉的,目前還沒有科學結論。  歐盟正在醞釀一項針對來自中國茶葉的強制性標準,即規定茶葉中高氯酸鹽的含量應在合理限值之下。  上述檢測服務公司市場經理稱,目前國內海關會對出口茶葉進行抽檢,被抽檢到的茶葉產品也會順帶檢測高氯酸鹽的含量,含量過高就直接退回了;但國內的茶葉暫時沒有檢測這一項目。  四川省貿促會的一份情況通報顯示,德國茶葉協會曾對多種茶葉樣本進行檢測,發現產自中國的所有茶葉樣本中都含有高氯酸鹽,而其他國家和地區所產茶葉中尚未發現。
  • 【行業應用】賽默飛發布茶葉中高氯酸鹽的檢測方案
    針對上述情況,賽默飛發布了茶葉中高氯酸鹽的檢測方案,採用Thermo ScientificTM DionexTM ICS-5000+多功能離子色譜儀,配備Thermo ScientificTM MSQ PlusTM 單四極杆質譜,建立了茶葉中高氯酸鹽的分析方法。茶葉粉末樣品經浸提後過RP柱淨化再進行離子色譜-質譜分析。
  • 美國15個品牌嬰兒配方奶粉檢出高氯酸鹽
    新華網洛杉磯4月3日電 美國非營利性研究機構「環境工作小組」3日說,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下屬的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近發現,美國市場上15個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中含有火箭和飛彈燃料中使用的一種化學物質——高氯酸鹽。
  • 愛他美美樂寶奶粉檢出高含量氯酸鹽 有何危害?
    源頭是2013年在蔬果中檢出了高氯酸鹽。大量研究結果表明,飲用水、雞蛋、牛奶和魚肉中都有可能受到該物質汙染。不久之後,與其相近的化學物質氯酸鹽也引起了公眾關注。最初,檢測官員們主要在水果和蔬菜中檢出了氯酸鹽,接著檢測到了氯化的飲用水樣品,其中也發現了氯酸鹽的蹤跡。最終,實驗室在奶粉中檢出了這兩種化學物質的存在。?KO-TEST正是根據這些線索對嬰兒奶粉中的該類物質進行檢測。
  • 茶葉中蒽醌來源及控制技術
    尤其是茶葉中檢測出蒽醌(ēn kūn)問題,很多茶企的產品都被查出超標,被退回,出口受阻。一、蒽醌是什麼?    蒽醌,又音譯作安特拉歸農,是一種醌類化學物,其複合物存在於天然,也可以人工合成,當然蒽醌在農藥中也有。
  • 非洲茶葉的逆襲:僅百年時間,出口已居世界第一,讓中國自愧不如
    根據2018年的出口數據,世界上最大的茶出國,並非中印兩國,而是非洲的肯亞。    2004年,它第一次成為繼中國、印度、斯裡蘭卡之後的世界最大茶葉出口國,之後,它在茶葉出口國中一直名列前茅。
  • 警惕:潛在的水質汙染物「高氯酸鹽」
    近期據報導,美國國家環保局(EPA)已經擬定了新的飲用水規範,以防止化學副產物以及人和動物產生的廢棄物中的寄生蟲汙染飲用水。
  • 年出口41萬噸 這個非洲小國憑什麼稱霸茶葉世界?
    中國作為世界上茶葉種植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一直是世界產茶大國,但是在世界範圍內,茶葉出口最多的國家,卻不是中國,而是非洲一個貧瘠的小國——肯亞。2017年肯亞出口茶葉41.8萬噸,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國茶葉出口量35.5萬噸,屈居第二位。
  • 美奶粉受高氯酸鹽汙染 美贊臣堅稱產品沒問題
    人民網4月7日電(記者 孫杰)美國非營利性研究機構「環境工作小組」3日說,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下屬的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近發現,美國市場上15個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中含有火箭和飛彈燃料中使用的高氯酸鹽。
  • 貴州公布14批次不合格食品 超七成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食品夥伴網訊  1月14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公布,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調味品和飲料7大類食品561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47批次,不合格樣品14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