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沒頒出的諾貝爾文學獎

2020-12-05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

作家恐怕是最難以歸類和取悅的群體,雖然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矚目的榮譽,但免不了有許多作家對此嗤之以鼻。

北京時間10月10日晚七點,瑞典學院宣布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此前熱議的提名者村上春樹和殘雪都落選。村上春樹早已表示,「諾貝爾文學獎不怎麼合我的心意。」殘雪則說,是否獲獎都不會對她產生影響。

歷史上有不少作家對諾獎並不感冒。託爾斯泰曾表示,非常高興諾貝爾獎沒有頒發給他,「擁有這筆在我看來與其他只能產生罪惡的金錢無異的獎金會使我很為難。」公開拒絕領取諾獎的也有兩位,分別是1958年的帕斯捷爾納克和1964年的薩特。

不能領獎的作家:「恢復對藝術的態度」

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機構瑞典文學院收一封來信,「鑑於我所從屬的社會對這種榮譽的用意所作的解釋,我必須拒絕這份已決定授予我的不應得的獎金。請勿怪! 」

帕斯捷爾納克

這封信的作者是1958年諾獎得主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帕斯捷爾納克是蘇聯作家、詩人和翻譯家,1957年他發表了著名《日瓦戈醫生》,這本書時間軸橫跨大約半個世紀,對俄羅斯社會各個階層描寫生動,尤其寫了知識分子對歷史變動的複雜情緒、和對時代的多種思考,同時批判了人性以及戰爭的殘酷。這部作品一出版就引發關注。

1958年10月23日,瑞典文學院宣布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帕斯捷爾納克,理由為「在現代抒情詩和俄羅斯小說傳統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帕斯捷爾納克當時很激動,在回復瑞典文學院中形容自己有「無限的謝意、感動、安慰、慚愧」。

時值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高調宣布「對蘇聯發動冷戰以遏止共產主義」的特殊時期,此時的獲獎消息在前蘇聯引起軒然大波。

蘇聯文化部長明確表示,須由作家協會討論是否領獎。而此時西方政界和文化界已經開始進行了大量政治性宣傳,把小說問世稱作是「自由俄國之聲的重新崛起」,更是大肆鼓吹帕斯捷爾納克,將其推崇為「自由俄國之聲的重新崛起」,是爭取蘇聯內部民主化的「勇士」。

1958年10月25日,蘇聯《文學報》發表《國際反動派的一次挑畔性出擊》一文,認為這次向《日瓦戈醫生》的作者授獎是西方「一次壞有敵意的政治行動」。10月26日《真理報》文章指出,《日瓦戈醫生「惡毒嘲諷社會主義革命、蘇聯人民和蘇聯知識分子」,譴責作家「缺乏公民的良心和對人民的責任感」。

帕斯捷爾納克一時間陷入僵局,致電瑞典相關部門婉拒了諾貝爾文學獎。後來雖然進行了檢討,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仍然受到時局不公正的對待,在兩年後鬱鬱而終。

這次拒領諾獎是文學政治化的悲劇。帕斯捷爾納克曾堅持,自己從不曾有損害自己國家和人民的想法,這部小說裡也完全沒有發革命的內容,「我的《日瓦戈醫生》中使我喜歡的主要的東西,也是我不願放棄的原因,在於恢復藝術,恢復對藝術的態度本身這樣一個主題。」

拒絕榮譽稱號:我一心只想做個自由人

與帕斯捷爾納克不同,薩特拒絕諾獎的態度更加主觀,「我拒絕榮譽稱號,因為這會使人受到約束,而我一心只想做個自由人,一個作家應該真誠地做人。」

薩特

薩特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哲學家,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對於薩特來說,自由選擇定義了人的存在。 他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寫道:「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1961年,薩特出版作品《詞語》,獲得極大成功。瑞典皇家學院將196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薩特,頒獎理由是:「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對我們時代產生了深遠影響。」

薩特從《費加羅文學報》上得知他可能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第二天就給瑞典學院寫了封拒絕信,說明自己不希望獲獎,請對方取消這項決定,否則他會拒絕領取。然而,諾獎的頒發方並沒有考慮得主意願的傳統,且選定得主以後也不能改變決定,最終還是將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他。

1964年的10月22日,薩特宣布拒領諾貝爾文學獎,並以一份很長的聲明解釋,他無意貶損瑞典學院,拒絕諾獎是基於個人理由和客觀理由。

他在個人理由中表示,「我的拒絕並非是一個倉促的行動,我一向謝絕來自官方的榮譽。如在1945年戰爭結束後,有人就提議給我頒發榮譽勳位勳章,我拒絕了,儘管我有一些朋友在政府部門任職。同樣,我也從未想進法蘭西學院,雖然我的一些朋友這樣向我建議。」

他接著表示,這種態度來自他對作家的工作所抱的看法。「一個對政治、社會、文學表明其態度的作家,他只有運用他的手段,即寫下來的文字來行動。他所能夠獲得的一切榮譽都會使其讀者產生一種壓力,我認為這種壓力是不可取的。我是署名讓-保爾·薩特還是讓-保爾·薩特——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決不是一回事。」

因此他認為作家應該拒絕被轉變成機構,哪怕是以接受諾貝爾獎這樣令人尊敬的榮譽為其形式。

他在客觀理由中說道,當前文化戰線上唯一可能的鬥爭是東方和西方兩種文化的和平共存。諾貝爾獎成了西方價值的一部分,尤其在冷戰中得選擇站在正確的一邊。「我很清楚,諾貝爾獎本身並不是西方集團的一項文學獎,但它事實上卻成了這樣的文學獎。有些事情恐怕並不是瑞典學院的成員能決定的。 」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某些偉大的作家被諾貝爾獎拒絕。他本人趨向於社會主義,也就是趨向於所謂的東方集團,但他卻出生於一個資產階級的家庭,「這使我能夠與一切願意使這兩種文化衝突互相靠攏的人士合作共事。不過,我當然希望『優者勝』,也就是社會主義能取勝。」他認為自己不能接受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高級文化機構授予的任何榮譽。

薩特最後還表示,最使他為難的是要放棄隨獎項而來的大筆獎金。

相關焦點

  • 諾貝爾文學獎將頒出「雙黃蛋」 得主會是誰?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上官雲)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揭曉。此前,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因故未能按時頒發,所以今年將同時揭曉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被戲稱為「雙黃蛋」。  而且,在前不久公布的一份有關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賠率榜」上,也出現了不少中國作家的名字,都有誰呢?
  • 專訪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
    2019年10月10日——距離諾貝爾文學獎停頒一年後,瑞典學院宣布了兩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就在一年一度的「諾貝爾周」開始之際,兩位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宣布退出文學委員會,使得本就風雨飄搖的瑞典學院再次陷入漩渦中心。2019年10月10日——距離諾貝爾文學獎停頒一年後,瑞典學院宣布了兩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18年的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克爾丘克和2019年的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他們都是中歐作家,後者比前者年長20歲。
  • 諾貝爾文學獎是必讀標籤嗎?
    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很熱鬧,一下頒出了兩個年度的獎項——補齊了去年暫停的大獎,有點「空前絕後」的感覺。沒想到在喜人的氛圍中,一個後生向我問了個古怪的問題:諾貝爾文學獎是不是意味著給作品貼上了必讀標籤?他之所以有疑問,緣由是先前閱讀某位新晉諾貝爾獎著作的體驗不是太好,自己感覺有點浪費時間。這樣的問題應該有點老生常談了。
  • 今晚諾貝爾文學獎將頒出 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是誰?
    還有5個小時,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這一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21世紀已過去20年,站在新紀元的維度上,我們回顧下116位獲獎作家。新世紀的頭20年來,中國人對諾貝爾獎作家的閱讀情況如何?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是誰?哪些作家在國人閱讀中漸漸「過氣」?
  • 諾貝爾文學獎10月10日揭曉 作家餘華再次入圍提名
    都市快報(記者 潘卓盈)每年十月的「諾獎季」,是文學愛好者特別關心的一件大事,大家競相猜測,誰將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諾貝爾獎官網顯示,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在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揭曉。今年最大的看點,是諾貝爾文學獎將同時公布2018年與2019年獲獎作家,也就是一次發兩個獎。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今日傍晚揭曉
    央廣網北京10月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每年國慶假期也是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頒獎季。繼前幾天,2017年幾個「高冷」的諾貝爾科學獎項相繼頒出之後。再過不到1個小時,也就是北京時間今晚7點,諾貝爾獎項中討論最熱鬧的文學獎即將揭曉。
  • 諾貝爾獎被爆驚天性醜聞,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真的停!頒!了!
    文章來源於:德國優才計劃剛剛,瑞典學院向全世界宣布: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發!
  • 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歧視中國?有一個關鍵原因
    首先,諾貝爾文學獎是個什麼獎?它的獎金是諾貝爾死後遺產的一部分,它由瑞典文學院每年頒發給優秀作家。起初瑞典文學院也感到壓力山大,因為頒文學獎這事就是非常困難,很難做到公平又合理。想推脫一下,和諾貝爾商量一下吧,諾貝爾已經死了,沒法商量,只能硬著頭皮來。
  • 2018和2019諾貝爾文學獎同時揭曉 波蘭和奧地利作家獲獎
    (圖:諾貝爾官方推特)海外網10月10日電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 2018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雙雙出爐
    據諾貝爾獎官網介紹,託克祖克從不認為現實是某種穩定或永恆的東西,她在自然與文化、理性與瘋狂、男性與女性、家庭與疏遠等等文化對立的張力中建構自己的小說。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彼得·漢德克的獲獎理由是:他「以語言的獨創性,探索人類體驗的外圍與特殊性,創造出有影響力的作品」。
  • 悼金庸(之三):為什麼金庸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卻又有誰背不出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但要是提英國的羅賓遜夫人,應該沒幾個行內人不同意:她沒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不是她的遺憾,諾貝爾經濟學獎沒頒給她才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恥辱。  諾貝爾經濟學獎如此水貨輩出,難怪此獎爭議甚大,而且又並非諾貝爾最初就「欽定」的獎項,更是讓不少人認為應該回歸諾貝爾的初衷,廢除經濟學獎。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 村上春樹位居博彩賠率榜第二
    央廣網北京10月5日消息(記者王宗英)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0月2日起,我們又進入了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頒獎季。截至目前,2017年幾個「高冷」的諾貝爾科學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院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已經相繼頒出。而今天,大家非常關注一個獎項——諾貝爾文學獎也將揭曉。
  • 波蘭與奧地利作家分獲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視覺中國供圖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 視覺中國供圖本報北京10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 沈傑群)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
  • 諾貝爾文學獎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 諾貝爾文學獎能帶給我們什麼?
    《自我控訴》只有兩個自我控訴者,而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戲劇角色 。兩個站在空空如也的舞臺上的人物從頭到尾訴說著自己的冒犯行為,沒有情景,沒有對話,只有聲音的交替變化。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還有許多我們平時不了解的小知識。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即將公布,這些諾獎小知識你了解嗎?
    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瑞典當地時間13時),瑞典文學院將宣布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每一年諾貝爾文學獎都會受到全世界的極大關注,但關於諾獎你真的了解嗎?由於瑞典文學院前院士、諾貝爾文學獎前評委弗羅斯滕松與丈夫讓-克洛德·阿爾諾二人的一連串醜聞,引發多名院士先後辭職抗議,導致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頒。2018年5月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不會在2018年頒發諾貝爾文學獎,而是將該獎會延遲到2019年,一併選拔出2018年與2019年的兩位得主。
  • 眾說紛紜的諾貝爾文學獎,今年究竟會花落誰家,如何看待它?
    比如中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早在得諾獎之前,莫言便已是諾尼諾國際文學獎得主,同時也曾經入圍過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應當說,從2006年起村上春樹的作品就連續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但都未曾如願。而人們對這個情形也似乎習以為常:年年上榜,年年「陪跑」,可謂是諾貝爾文學獎「萬年陪跑王」!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同時評選出兩位得主
    諾貝爾文學獎是瑞典的一個文學獎,自1901年起,每年頒發給任何一個國家的作家,用瑞典實業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的話來說,就是「在文學領域中朝著理想方向創作了最傑出的作品」。雖然一些作家的個別作品有時特別引起關注,但該獎項是基於作者整體作品的考量。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美國詩人Louise Glück於1943年出生於紐約,現居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 這本書讓你迅速get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
    買這部辭典的目的是為了活躍我編輯的讀書版的版面,在每周一期的讀書版上,每次留出一點位置,放上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肖像,再配上一點簡短的文字,成為一個每期都有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肖像》系列專欄。也正是編這個專欄的過程中,我對諾貝爾文學獎的整個風貌有了比之前清晰的認識——那些年,也正是我追買灕江出版社出版的「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叢書」的發燒期,最初是見到就買,譬如川端康成、海明威、懷特、加繆等作家的作品集。後來,越出越多,或者我已有了別的出版社出的版本,或者不在我的閱讀興趣範圍,也就逐漸不再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