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精彩觀點
九針是九種針具的總稱,在《黃帝內經》就記載了有關九針的論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九種針具慢慢變少,現在臨床上以毫針為主,它是九針之一。新九針是由山西已故的師懷堂老先生研發、改進和推廣的,由多種針具配合起來使用,擴大了目前以毫針為主的針灸治療範圍,提高了療效。
以臨床上常見的肩周炎為例,該疾病可以拔罐治療,也可以針灸治療。相比於普通針,用新九針起效比較明顯,一個星期治療一兩次即可,尤其對一些特別疼痛的疾病,針具的刺激量大,治療效果越明顯。
經過多年的發展,新九針的針具逐漸形成一個系列,包括火針、鋒鉤針、磁圓梅針等多種新型針具。其中火針又有單頭、平頭、三頭、粗中細之分。
2009年,我曾參加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寫了兩本書,一本是《新九針實用技術》,另一本是《農村針灸實用技術》,用於農村衛生適宜技術推廣。在基層,一些小毛病通過針灸,尤其是新九針就能很好地解決。因此,近年來我做了許多針灸的基層培訓工作,受到基層大夫的廣泛歡迎。
但是目前看來,這一工作推廣力度還很有限。其中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基層針灸臨床技術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多以毫針為主,方法比較單一。因此,我們要通過教育、培訓提升醫生的技術水平。第二,在基層,老百姓對針灸的認知度不高。例如患者得了胃腸炎,一般會去醫院看內科,其實針灸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它有很多適應症值得臨床挖掘和推廣。因此,我們要通過政策途徑,實事求是地廣為宣傳,讓老百姓了解針灸,提高他們對針灸的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