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地理之謎

2020-12-03 閒時趣小知識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晚期,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一直在緩慢地發生著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大陸不斷改變位置直至趨近於今天的大陸分布。

超級大陸

剛進入三疊紀的時候,多數大陸是連成一片的,就像一塊江闊無比的超級大陸,被稱為「泛古陸」。泛古陸的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古海洋它覆蓋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

大陸的分裂

在三疊紀晚期,組成泛古陸的多數大陸依舊連成一片。但是,非洲、北美洲和歐洲的某些部分開始漂離北非和北美洲東海岸之間的裂隙成了北大西洋的雛形。

大陸的離析

進入侏羅紀時期,泛古陸一分為二,形成了北面的勞亞古陸和南面的網瓦納古陸。海平面上升,淺海淹沒了部分大陸。北大西洋繼續擴大,而北美洲和非洲則繼續漂離。

分散的大陸

在白堊紀早期,淺海繼續把原本相連的大陸分成相互隔離的島嶼。南極洲和澳洲變得更加遠離非洲和南美洲,而大西洋持續擴大。

上升的海洋

在白堊紀晚期,海平面要比今天高很多。一個內海把北美洲分成東、西兩部分,而大部分歐洲已被海水淹沒,北非也被一個巨大的內海分割。主要的大陸都被海洋隔離開來。

相關焦點

  • 區塊鏈的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這個時候,區塊鏈的三疊紀結束,侏羅紀到來了。2公元前2億至1.5億年,是地質時代的侏羅紀,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是地球上的絕對統治者。侏羅紀是恐龍的時代!區塊鏈的三疊紀過後,將迎來自己真正的統治時代——侏羅紀。三疊紀,人們經過三次大牛市的洗禮,終於認識到區塊鏈代表著未來。侏羅紀,人們將區塊鏈在各個產業落地,區塊鏈將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站在人類經濟和科技的制點,統治者我們的生活。
  •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恐龍是從三疊紀末活躍到白堊紀的,恐龍家族數量龐大,而且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恐龍的體型也在逐漸的變大,外形特點也在一直變化著。想知道恐龍到底是怎麼演化的嗎?我們且往下看。
  • 三疊紀、白堊紀、侏羅紀……地質年代到底是按什麼劃分的?
    比如太古代、元古代、侏羅紀、白堊紀等等名稱。不過,這些地址年代是根據什麼劃分的呢? 既然被稱作地質年代,自然是從地質的角度來進行劃分的。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根據地質形成的年代,將地層形成的時間,分成了4宙14代12紀。根據測量方法的不同,分成了相對地質年代,和絕對地質年代兩種。
  • 白堊紀恐龍比侏羅紀更加繁盛,電影為何不叫《白堊紀公園》?
    白堊紀恐龍比侏羅紀更加繁盛,電影為何不叫《白堊紀公園》?我們熟悉的恐龍電影系列《侏羅紀公園》給我們帶來了一幅生動的恐龍時代景象。不過在這部電影下,我們都被潛移默化地騙了。因為實際上,無論是侏羅紀公園,還是侏羅紀世界系列,裡面出現的大部分恐龍都是生活在白堊紀的,比如暴龍、三角龍等。非鳥恐龍類在地球上生活超過了1.6億年,跨越了三個地質歷史上的「紀」: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它們最繁盛的時段應該在晚侏羅世到早白堊世,而大眾最為熟悉的恐龍大多來自晚白堊世。有趣的是,除去一些晚侏羅世的龐然大物,大部分侏羅紀的恐龍都不為大眾所知。
  • 這座恐龍谷跨越了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三個地質時代
    在注重真實的體驗之餘 恐龍谷裡溝壑縱橫,峰迴路轉,整體環境幽靜,野趣瀰漫,跨越了三疊紀
  •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屬於恐龍時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作為中生代的兩個紀元,儘管在某種意義上都屬於恐龍時代,但是侏羅紀和白堊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侏羅紀是距今2.01億年前至1.45億年前,是介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中間的一個時期。而白堊紀則是從侏羅紀結束之後一直持續到了6600萬年前,也就是距今1.45億年前至0.66億年前。
  •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屬於恐龍時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作為中生代的兩個紀元,儘管在某種意義上都屬於恐龍時代,但是侏羅紀和白堊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侏羅紀是距今2.01億年前至1.45億年前,是介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中間的一個時期。而白堊紀則是從侏羅紀結束之後一直持續到了6600萬年前,也就是距今1.45億年前至0.66億年前。
  • 我們只知道侏羅紀白堊紀,其實地球有五代十二紀,其他也很美麗
    侏羅紀可能是我們最多聽到的,還曾經有段時間很多少男少女叫寒武紀,是因為日本動畫,後來又流傳了一陣三疊紀,但很多人還不知道其他,其實地球一共分五代十二紀。其實地質年代我形容為地球的年輪,這樣比較好理解。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共6個紀;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共3個紀;新生代只有第三紀和第四紀兩個紀。其中三疊紀是因為生物和地質巖層重疊,侏羅紀是恐龍世紀,白堊紀是大滅絕時代。因此很多人可以用寒武紀來形容生機盎然,侏羅紀是恐怖的代名詞,白堊紀是生命消亡的代名詞。
  • 侏羅紀與白堊紀,同為恐龍時代,具體有何不同?
    而恐龍時代又分為兩個部分:侏羅紀與白堊紀。侏羅紀與白堊紀,只要提及二者之一,我們馬上就會想到恐龍,可見這二者就是恐龍的代名詞,侏羅紀與白堊紀,二者同為恐龍時代,具體有何不同呢?提到恐龍,我們總感覺那是很遙遠的事情,感覺它們就好像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一樣,但實際上它們所處的年代已經屬於中生代了,而在中生代之前,還有更為古老的古生代。
  • 同樣都是恐龍稱霸,侏羅紀和白堊紀環境有什麼區別?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是地質年代中的一個時間段,其中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記,開始於2億13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略有誤差),共持續了5360萬年。白堊紀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開始於1億4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略有誤差),共持續了8000萬年。
  •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華南三疊紀-侏羅紀之交植被與氣候變化
    距今侏羅紀之交發生了顯生宙五大生物滅絕事件之一,全球海陸生態系統受到重創。相比於海洋而言,對陸地生態系統三疊紀-侏羅紀之交重大生物事件的探究相對薄弱,特別是針對處於東特提斯洋的東亞地區陸地生態系統響應的研究甚少。我國華南四川盆地上三疊統-下侏羅統地層發育連續,化石豐富,為深入研究三疊紀-侏羅紀轉換時期陸地生態系統的變化奠定了基礎。
  •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 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約為2.45億年前的三疊紀至6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的多樣化優勢路脊椎爬行動物的統稱。恐龍從出現直至滅亡,統治地球達1.6億年之久。  恐龍的命名最初由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於1842年提出。  大多數人認為的恐龍有著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
  • 中生代,侏羅紀,不止巨龍
    經歷了之前三疊紀的滅絕事件,恐龍終於已絕對優勢佔據了侏羅紀陸地全面生態系統的最頂層。侏羅紀是一個溫暖溼潤,生態環境相對穩定的時期,歷經艱險的地球生命此時迎來了一個黃金階段。侏羅紀的明星物種代表:如二疊紀的舌羊齒,三疊紀的水龍獸那樣遍布全球的壯舉幾乎無法再現。南北半球各個大陸的生物群也開始出現差異。——. 比如同樣是課子植物,北半球以銀杏類植物為主,而南半球則以羅漢松類為主。兩棲動物中的熔圓等有尾類也集中在北半球,幾乎不在南半球出現,這種生物地理性上的差異,一直影響到今天。
  • 「世界第一恐龍」「穿越「侏羅紀」「白堊紀」」老家河南旅遊熱
    中生代又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巨型汝陽龍」就是生活在白堊紀。 在過去5.4億年間,地球生命史上一共出現過五次大滅絕。目前,大家知曉度最高的是白堊紀末期(6600萬年前)的第五次大滅絕,它導致存在了1.6億年的恐龍徹底消失。(圖/文 凌雲客)歡迎關注
  • 侏羅紀丨那些恐龍並非你想像的那樣!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隨著《侏羅紀世界2》的熱映,關於恐龍的熱議又開始了,對於曾經真實世界裡的恐龍,你了解嗎?
  • 侏羅紀時期的地球之王,因進化出長脖子,才躲過「小型末日」
    當時間進入到三疊紀中後期的時候,地球上出現了一個日益龐大、繁榮起來的種群——恐龍,不過,雖然提到恐龍,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霸王龍,但是在霸王龍之前,曾經有一種統治地球將近一億年的王者,它們也是恐龍的一種,同時也是歷史上已知的體型最大恐龍群體,它們的名字,叫做蜥腳類恐龍。
  • 什麼是侏羅紀、白堊紀? 來看地質年代如何劃分
    每個代又被劃分為幾個紀,例如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白堊紀海洋霸主再次現身為了什麼?
    科學家們幾次來這裡探尋,也沒有找到水怪的蹤影,但有一些人堅持說自己親眼看到了,所以目前究竟存不存在還是個謎。根據看到過的人的描述,水怪是一種蛇頸龍的形象。那麼這個長頸龍又是怎樣的一種生物呢?蛇頸龍,大家根據名字就可以判斷出這是一種龍屬動物,莫非是龍的後代?是不是龍的後代還不知道,畢竟龍的存在也是個謎一樣的傳說。但它是和恐龍生活在一個時期的動物。
  • 恐龍時代為何會分成侏羅紀跟白堊紀?用一個紀元不行嗎?
    一種普遍的認知是,恐龍生活在侏羅紀跟白堊紀。這就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同樣是恐龍統治地球的時期,為何卻要分成兩個紀元呢?侏羅紀時期的氣候條件偏向於溫暖溼潤,那時期的大氣中有很高濃度的二氧化碳,這就導致了嚴重的溫室效應。
  • 三疊紀的恐龍明星
    三疊紀(英語:Triassic)是2.5億至2億年前的一個地質時代,它位於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