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平原的一顆明珠,歷史名城河北,來看看

2020-12-06 行走中的小張
河北旅遊地圖

1.當地概況:

河北省簡稱冀,位於東經113°04'至119°53',北緯36°01'至42°37',地處華北,漳河以北,東臨渤海北京周邊,西為太行山地,北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其餘為河北平原,面積為18.47萬平方千米,人口7000萬,2008年GDP1萬6千億。全省最高峰小五臺山(海拔2882米),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東與天津市毗連並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部、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接壤。省會石家莊,省政府駐石家莊市裕華西路。

河北是文物大省,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達930處,居全國第一位。擁有長城、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清東陵和清西陵3項世界文化遺產;擁有邯鄲、保定、承德、正定、山海關5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河北是長城途經距離最長、保存最完好、建築風格最具代表性的省份,境內長城遺存達2000多公裡,老龍頭、山海關、金山嶺長城等長城精華均在河北境內。承德避暑山莊是世界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其周圍的外八廟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寺廟群。清東陵和清西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趙州橋被譽為「世界拱橋之祖」,是世界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迄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

截止到2013年河北有國家5A級景區五處:西柏坡風景區、安新白洋澱、淶水野三坡景區、山海關景區、承德避暑山莊,其他著名風景區還有衡水湖自然保護區、邢臺峽谷群、崆山白雲洞、涉縣一二九師舊址等。

2.旅遊貼士:

省市名稱:河北省(Hebei Province)

簡稱:冀

行政區類別:省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下轄地區:石家莊,張家口,保定,滄州等

政府駐地:石家莊

面積:18.47萬平方千米

電話區號:石家莊0311 張家口0313 保定0312 滄州0317

地理位置:位於華北平原,兼跨內蒙古高原

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暖溫帶、半溼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熱多雨;春多風沙,秋高氣爽。全省年平均氣溫在4~13℃之間,一月-4~2℃,七月20~27℃,大體西北高東南低,各地的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較大,全年無霜期11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勻,年變率也很大。一般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

主要民族:漢族,回族,滿族

機場: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秦皇島機場、邯鄲馬頭機場。

火車站:保定火車站 滄州火車站 承德火車站 邯鄲火車站 衡水火車站 廊坊火車站 秦皇島火車站 北戴河火車站 山海關火車站 石家莊火車站 石家莊北站 唐山火車站 唐山南站 唐山北站 邢臺火車站 張家口南站 張家口站

3.著名景點

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裡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是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

白洋澱

白洋澱

白洋澱(澱為淺湖)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主體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雄安新區)境內。白洋澱有大小兩個範圍:狹義或小白洋澱是周圍澱泊裡最大的澱,廣義或大白洋澱是以狹義白洋澱為主體的、周圍澱泊的總稱,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平均年份蓄水量13.2億立方米。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又稱"鎮海吼",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郊,距滄州市區16千米。鑄成於後周廣順三年(953年) 。

正定榮國府

正定榮國府

榮國府是根據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嚴格設計和建造的,是一座具有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群,分府、街兩大部分。 榮國府是按照《紅樓夢》中所描繪的"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建造的一座封建王宮,佔地面積二萬二千平方米。

野三坡

野三坡

野三坡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華環保生態示範區、中華世界語旅遊基地、農村旅遊先進典型、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2018中國品牌旅遊景區TOP20。

趙州橋

趙州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作"大石橋"。

趙州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還有一座小商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北戴河

北戴河

北戴河區,秦皇島市四個市轄區之一,北鄰撫寧區,東鄰海港區,南依北戴河新區。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它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渤海灣北岸中部。北戴河區是秦皇島國際馬拉松賽和秦皇島國際徒步大會永久舉辦地。

大慈閣

大慈閣

大慈閣始建於金朝(公元1227年)。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慈閣是一組寺廟建築群體,因其主體建築稱大慈閣而得名。

相關焦點

  • 衛星地圖看華北平原,沃野千裡,有著怎樣的城市繁華?
    華北平原是黃河、淮河、海河三條河流共同作用的結果。三條河流攜帶大量的泥沙在此處沉積,形成土壤肥沃深厚的平原。平原地區,一馬平川,沃野千裡,非常富足。海河從天津入海。海河幹流雖然短小,但其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闊。北京、天津、河北的大部分地區都屬於海河流域。
  • 看華北平原的衛星地圖,沃野千裡,有多繁華的城市呢?
    黃河、淮河、海河三條河流共同作用形成了華北平原。三河在這裡沉積了大量的泥沙,形成了土壤肥沃、平原深厚的特點。平原區,一馬平川,沃野千裡,十分富饒。海河從天津流入大海海河幹流雖短,但支流眾多,擁有廣闊的流域面積。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大部分地區是海河流域。
  • 地理上認識一下組成華北平原的三大平原
    我們在中學學習地理就知道,華北平原是我國的三大平原之一,也是我國東部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範圍大致是燕山、太行山、大別山、黃海和渤海中間區域。毫無疑問,華北平原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大平原,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有重要地位。
  • 全國雨雪稀少氣溫偏高 華北平原霧和霾藉機發展
    由於天氣靜穩,華北平原的霧和霾也藉機「加戲」,預計天津、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將有重度霾。我國大部今明天雨雪仍稀少 17日中東部將迎大範圍降水過程昨天,我國大部地區雨雪稀少,主要的降水都集中在了新疆西部以及受颱風影響的華南沿海地區。像是海南島中東部、西沙群島部分島嶼出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新疆西部出現降雪或雨夾雪。
  • 快來看看,北京七環將造福這些地兒!
    3涿州:京畿南大門涿州市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部作為環首都經濟圈的「前站」,涿州近三年的發展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即「京涿空間一體化」。首先是交通方面,12分鐘即可從涿州到達北京西客站。5永清:京南綠色明珠永清縣隸屬河北省廊坊市,位於河北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帶中心,地處京畿重地、環渤海經濟圈腹地、大北京戰略經濟圈的軸心地帶,北距首都60公裡。
  • 在我國第二大平原「華北平原」中,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哪一個?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確定華北平原的範圍,華北平原是我國三大平原之一,從經緯度位置來看位於北緯32°至北緯40°左右,東經114°至東經121°左右,北部達燕山南麓,西部靠太行山脈和伏牛山一線,南部抵大別山及皖中丘陵北側,東部瀕臨渤海和黃海。
  • 在我國第二大平原「華北平原」中,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哪一個?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確定華北平原的範圍,華北平原是我國三大平原之一,從經緯度位置來看位於北緯32°至北緯40°左右,東經114°至東經121°左右,北部達燕山南麓,西部靠太行山脈和伏牛山一線,南部抵大別山及皖中丘陵北側,東部瀕臨渤海和黃海。
  • 京津冀乃至整個華北平原目前的格局,真的應該都怪在北京頭上嗎?
    山川網:北京,以中國北方絕對意義上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金融、交通、教育、醫療中心身份,雄踞華北平原多年。對此,不少的北方朋友都頗有微辭,這其中尤其以環北京而並未過多受益的河北省,聲音最為強烈。國家對不起河北,北京對不起河北的議論,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甚囂塵上一次。
  • 華北平原80年後將不適宜居住,那麼該地區4億人口將何去何從?
    近日,有專家稱在2100年的時候,華北平原地區極有可能將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這一消息瞬間就在網上引得網友的熱議,不過天氣的變化真的能導致華北平原無法居住嗎?如果是真的,那麼那個時候的天氣會是在多少度才能達到不能讓人居住的情況呢?我們先來看看這華北平原都覆蓋了那些省。
  • 廣袤的華北平原,演繹出多少故事,讓人回味無窮
    華北平原主要指今日的河北,河南,山東的大部分地區。華北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面積廣袤,地勢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東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華北平原是中國的重要糧棉油生產基地,還盛產蘋果、梨、柿、棗等華北平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有許多古老都城,如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許昌、邯鄲、北京、徐州等。坐在火車上從窗外望去,視覺八百裡無任何視線阻擋物,十公裡外一個農民蹲在地裡拉屎都能看得到。
  • 華北平原本是海洋,如今這裡生活著4億多人,如何滄海桑田變化的
    如果你生活在華北大平原上,那麼在若干年以前,你所在的地方其實是海洋。 在這片面積遼闊土壤肥沃的大平原上生活著至少4億人口,這裡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和主要發展區,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河北、北京、天津,都位於或有大片的土地位於華北大平原上。
  • 今年第一場冷渦雷雨襲擊華北平原,北京石家莊更迎冰雹!
    從中午過後,我國北方地區的太行山一帶開始發展出雷雨雲團並快速向東移動,在它影響下,今天中午原本天氣較好的河北北京等地,從下午開始天氣陡然突變。今天下午,河北宣化甚至還有網友拍到了罕見的乳狀雲。對於河北來說,這是強對流雨雲到來產生的現象,它給華北平原上的京津冀多地帶來了雷暴大風和短時暴雨,甚至還有冰雹!網友提供的照片和視頻顯示,石家莊在強對流雲團的影響下出現冰雹天氣。據北京氣象局微博確認,北京延慶也出現了冰雹。帶來這種激烈天氣的「真兇」是一個冷渦攜帶的冷空氣。
  • 華北平原地面沉降嚴重 下沉地表難恢復(圖)
    華北沉降:地下水危機調查在華北平原,許多城市由於沒有足夠的地表水可用,而過度開採地下水,使得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地面沉降與地下水危機,其根本原因是與經濟發展模式密切相關的。有人甚至認為,嚴重缺水的華北平原已經不適合再發展農業上升的經濟和下沉的地面,是河北滄州的兩個標籤。
  • 研究稱華北平原將因極端高溫天氣而無法居住,是否危言聳聽?
    那麼,華北地區的夏天體驗真的大不如前了嗎?幾十年後華北平原還適宜居住嗎?近年來,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經過數值仿真得出結論:在2070年至2100年之間,中國的華北平原將因為極端高溫天氣而不宜居住,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多樣,但灌溉農業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因素。
  • 中國四大平原:人口最多的是華北平原,你在哪個平原?
    華北平原 華北平原(North China Plain ;Hua-pei P'ing-yuan;Huabei Pingyuan)是中國四大平原之一,又稱黃淮海平原,是中國東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華北盆地。位於北緯32°~40°,東經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
  • 範圍更廣的雨雪醞釀,華北平原或初雪!廣東福建大約的確要降溫了
    例如,浙江台州黃巖區一度逼近35度,歷史同期罕見。11月19日下午,浙江台州黃巖出現炎熱天氣。來自台州天氣不過接下來,一股強大的冷空氣將南下,並主導另一場大規模雨雪,為冬天爭點面子。這一次,雨雪強度比上一次弱不少,但範圍可能更大:不僅東北還要再來一場小雪,華北平原也要下雪,長江流域要下雨。
  • 華北平原形成七大漏鬥區 地下水超採治理迫在眉睫
    目前,華北平原已經成為世界上大的「漏鬥區」。    華北平原形成七大漏鬥區 地下水超採治理迫在眉睫    打開地圖可以看到,河北省坐擁海河、灤河兩大水系。查閱資料,可以得知,在河北,長度在10公裡以上的河流約有300多條。其中,河北省大的水系海河,流域面積12.46萬平方公裡,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6.3%。
  • 華北平原上的秋天
    進入農曆八月,人們就該準備農具了,華北平原上千千萬萬的農民們都知道,根據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該收秋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團圓的時候,闔家歡樂,坐在一起摳玉米,玉米地上的玉米杆也被拉回家,垛了起來,冬天燒火用,這個氣候最忌煙火,順著東北風,一個菸頭能燒好幾個杆子垛。
  • 「華北明珠」白洋澱的涅槃重生——迎接十九大專題報導《紅色追尋...
    新華社河北安新9月26日電(記者王昆)白洋澱以物產豐富著稱,它是鳥的王國、魚的樂園、多種水生植物的博物館,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人文和旅遊資源。26日,新華社直播團隊來到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通過直播展現這顆「華北明珠」的風採。  白洋澱是新華社獨家推出的「迎接十九大」大型系列網絡直播《紅色追尋·足跡》的最後一站。
  • 不能公開的調查 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與超採圖景
    早在2006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啟動「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調查評價」項目,該項目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具體承擔,首次在華北平原進行了系統的地下水汙染,特別是有機汙染的調查和評價。  「這一調查項目能夠全面而完整地反映華北平原地下水的汙染現狀,比2001-2002年第二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要細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