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平原本是海洋,如今這裡生活著4億多人,如何滄海桑田變化的

2021-01-17 騰訊網

如果你生活在華北大平原上,那麼在若干年以前,你所在的地方其實是海洋。

華北平原是我國三大平原之一,面積約31萬平方公裡,它是一個典型的河流衝積型平原,海拔基本都在100米以下,被地質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最為平坦的平原。

在這片面積遼闊土壤肥沃的大平原上生活著至少4億人口,這裡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和主要發展區,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河北、北京、天津,都位於或有大片的土地位於華北大平原上。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則必須要感謝黃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因為正是它們將原本是海洋的地方塑造出了華北大平原,這也是華北平原為什麼又被叫做黃淮海平原的原因。

那麼華北平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據地質學考古發現,華北平原在中生代(2.5億~6600萬年前)為隆起區,只有局部發育了斷陷盆地,一億三千多萬年以前的燕山運動時期,華北平原北方和西部地區曾發生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燕山和太行山得以形成,部分地區則地殼下陷,到了距今三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時,太行山再次抬升,東部地區繼續下陷,從新生代開始的2000萬年中,華北平原所在的地區形成了一系列次級斷陷盆地,平原地貌開始形成,其塑造者就是從西部奔流而來的河流。

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中,華北平原也經歷了數次滄海桑田般的變化,這裡的斷陷盆地剛形成時基本都是海洋,但是河流的泥沙填充作用漸漸淤平了它們,使得華北平原地上的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地方黃土層的厚度都超過了1000米。

華北平原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面積第10大平原,全部為厚厚的黃土所覆蓋,而且非常平整,其主要塑造者就是黃河,在現階段黃河仍然每年攜帶大約16億噸泥沙入海,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在我國有記載的2000餘年歷史中,黃河曾經經歷過1000多次決口,26次大改道,黃河為什麼頻繁的決口和改道呢?正是因為黃河泥沙含量大,流經的地方都會抬高河床,河床越抬越高就容易決口和改道,這是由於水往低處流的原因,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黃河的泥沙才淤平了華北平原上較低的地方,使得這裡坦蕩如砥,一望無垠。

相關焦點

  • 華北平原,居住著將近4億人口,至今土地面積還在繼續擴大
    大約在距今1.3億年前,華北平原曾經是一個大海灣,海岸線大致在太行山脈東麓一帶,平原最初形成的時間約在距今260萬年以前,經過不斷的地貌改變,形成了今天的華北平原。華北平原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平原,地理範圍北到燕山南麓,南至大別山北側,西靠太行山、伏牛山一線;東臨渤海與黃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7個省、直轄市,總面積約30萬平方公裡,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3.1%,然而卻居住著3.39億人口,接近全中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 華北平原連續高溫,本世紀末不再適宜居住?美科學家的報告可信嗎
    如今正是炎熱的夏季,近些日子華北平原一帶連續多日的高溫讓這裡的人們很是難受,而且高溫少雨的現象還造成了華北平原大面積的乾旱,個別地區旱情已十分嚴重。雖然華北平原的地形容易造成二氧化碳、霧霾和水汽的停留,但也並非不易排出,只要有風很快就能吹向海洋,而且全球變暖是一種全球現象,華北平原夏季氣溫增高的同時,其他地方的溫度也一樣會增高。
  • 華北平原80年後將不適宜居住,那麼該地區4億人口將何去何從?
    近日,有專家稱在2100年的時候,華北平原地區極有可能將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這一消息瞬間就在網上引得網友的熱議,不過天氣的變化真的能導致華北平原無法居住嗎?如果是真的,那麼那個時候的天氣會是在多少度才能達到不能讓人居住的情況呢?我們先來看看這華北平原都覆蓋了那些省。
  • 全球最大的平原:是中國華北平原的18倍,當地生活著10萬土著人!
    全球最大的平原:是中國華北平原的18倍,當地生活著10萬土著人!平原是地球上最常見但也最珍貴的土地資源之一,不管是用來耕種還是用來開發成旅遊區,它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們中國最大的三大平原分別是華北平原、東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山東既有一馬平川的原野,還有複雜崎嶇的山丘,更有洶湧澎湃的海洋,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地理因素塑造了山東的人文、文化,更是改變了山東,這其中以丘陵為甚,從華北平原到黃渤海濱,山東丘陵如何改變了齊魯大地?平原與海洋之間的丘陵,是怎麼讓山東變得兩面三面的呢?
  • 華北平原仍在繼續擴大,多省市土地不斷增長,這兩片區域增長最快
    華北平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平坦的平原,為什麼這麼平坦呢?就因為它是個典型的衝積平原,它是由多條大河衝積而成的。華北平原又叫黃淮海平原,流經這裡的主要河流就是黃河,淮河和海河,另外還有灤河、漳河、滹沱河,永定河,已經消失的濟水等,它們的水流共同塑造了華北平原,但其中以黃河的功勞最大。
  • 研究稱華北平原將因極端高溫天氣而無法居住,是否危言聳聽?
    是啊,在往前三四十年,那時候華北地區的夏天可比現在舒服多了。小時候,家裡打了一口水井,往地下挖了大概五六米,打上來的井水是冰涼冰涼的,幼年時觸摸到冰涼井水時的驚奇感,還歷歷在目。那麼,華北地區的夏天體驗真的大不如前了嗎?幾十年後華北平原還適宜居住嗎?
  • 亞洲十大平原都在哪?第一是東北平原7倍多,中國4大平原上榜
    第一是東北平原7倍多,中國4大平原上榜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路平原是世界五大基本陸地地形之一,指的是地面平坦或者欺負較小的一個較大區域,主要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平原主要有兩大類型,獨立型平原和從屬型平原,獨立型平原比如長江中下遊平原等,從屬型平原比如關中平原等。那麼亞洲十大平原都是哪?
  • 改造塔克拉瑪幹沙漠,可再造一個華北平原!然而這是個無解的難題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流動沙漠,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比華北平原的面積還大,與德國和日本的國土面積差不多,然而我國華北平原上卻生活著超過4億人,是我國最大的人口集中地,也是我國經濟、農業和工業等方面的重要區域,塔克拉瑪幹沙漠與華北平原的緯度幾乎相同,然而這邊區域中卻是黃沙漫漫
  • 廣袤的華北平原,演繹出多少故事,讓人回味無窮
    華北平原主要指今日的河北,河南,山東的大部分地區。華北平原是中國第二大平原,面積廣袤,地勢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東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華北平原是中國的重要糧棉油生產基地,還盛產蘋果、梨、柿、棗等華北平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有許多古老都城,如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許昌、邯鄲、北京、徐州等。坐在火車上從窗外望去,視覺八百裡無任何視線阻擋物,十公裡外一個農民蹲在地裡拉屎都能看得到。
  • 華北平原地面沉降嚴重 下沉地表難恢復(圖)
    乾涸的華北第一大高原內陸湖泊安固裡淖。由於連年大旱以及當地人在生產生活中嚴重超採地下水,使得安固裡淖變成一片寸草不生的鹽鹼地。華北平原在下降、長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汾渭盆地也在下降,地面沉降的範圍還在擴大。不能承重的土地之下,是急遽下降的地下水水位。而如何控制地下水的過度攫取,又牽涉到多個部門,成為社會治理的一個難題。與各種突發性災害相比較,人們也許很難察覺到這種以毫米為單位計算的「緩變性地質災害」,然而,如果不改變經濟發展的模式,中國大地將來不僅無水可採,還將引發更加嚴重的生態與環境危機。
  • 滄海桑田南極洲,這裡也曾植被茂密動物成群,有個湖已冰封50萬年
    地球上滄海桑田的變化從來沒有停息過,如今的南極洲被厚達幾公裡的冰層覆蓋著,是表面海拔最高的大陸,南極洲其實也並非一直就是這樣,地質學家認為,在距今約2.8億年的二疊紀直到侏羅紀晚期,南極洲作為古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並沒有在今天這個位置,那時候的它尚位於南半球的低緯度和中緯度地帶。
  • 能裝下247個青海湖,是華北平原78年降雨量之和
    0.128%,但絕大部分處在海洋中,不能被人類直接使用的鹹水,佔比達到了97.5%,而兩極和高山上的冰蓋/冰川的儲水量佔比為2.175%,也就是說在地表河流或湖泊等流動的淡水僅佔0.325%,相比木衛二(推測液態水在27.72億立方公裡以上)、木衛三(推測液態水達150億立方公裡)這種太陽系裡的「超級蓄水池」而言,地球的水量明顯偏少很多。
  • 京津冀乃至整個華北平原目前的格局,真的應該都怪在北京頭上嗎?
    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自古即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積約佔中國的1/5。華北平原主要由黃河、海河、淮河、灤河衝積而成。黃河下遊天然地橫貫中部,分南北兩部分:南面為黃淮平原,北面為海河平原。百年來,黃河在這裡填海造陸面積2300平方公裡。平原還不斷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地是黃河三角洲地區,平均每年2~3千米。
  • 「致命高溫熱浪」將使華北平原不再宜居?專家這樣說
    中新社記者 於海洋 攝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未來包括華北地區在內的整個中國區域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但即使在高排放情景下,也並不表明未來會出現「致命高溫熱浪」而使華北平原不再宜居。近期發表在《自然》子刊上的研究預測,2070年至2100年中國華北平原氣溫將多次邁過35℃門檻,且受氣候變化和農業灌溉影響,2070年至2100年,華北平原可能因為極端熱浪不宜居住。
  • 華北平原上的秋天
    進入農曆八月,人們就該準備農具了,華北平原上千千萬萬的農民們都知道,根據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該收秋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團圓的時候,闔家歡樂,坐在一起摳玉米,玉米地上的玉米杆也被拉回家,垛了起來,冬天燒火用,這個氣候最忌煙火,順著東北風,一個菸頭能燒好幾個杆子垛。
  • 中國四大平原:人口最多的是華北平原,你在哪個平原?
    華北平原 華北平原(North China Plain ;Hua-pei P'ing-yuan;Huabei Pingyuan)是中國四大平原之一,又稱黃淮海平原,是中國東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華北盆地。位於北緯32°~40°,東經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
  • 看華北平原的衛星地圖,沃野千裡,有多繁華的城市呢?
    黃河、淮河、海河三條河流共同作用形成了華北平原。三河在這裡沉積了大量的泥沙,形成了土壤肥沃、平原深厚的特點。平原區,一馬平川,沃野千裡,十分富饒。海河從天津流入大海海河幹流雖短,但支流眾多,擁有廣闊的流域面積。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大部分地區是海河流域。
  • 不能公開的調查 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與超採圖景
    本報記者查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的官方網站發現,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呈現三個特點:首先是汙染指標多,以三氮(NO3-﹑NO2-﹑NH4+)、重(類)金屬(Pb﹑As﹑Cd﹑Cr6+﹑Hg)和微量有機汙染物為主;其次是多為點狀汙染,分布較廣,多集中在城市周邊和重化工開發區及影響帶範圍內;三是以淺層地下水汙染為主,深層地下水亦有多點檢出汙染物。
  • 【震驚】麻省理工預測:中國華北平原將成死亡地區!包括北京上海!
    這項針對華北平原的研究結論尤其令人憂心,因為區域4億人口中的許多人是曝露在極端氣候中的農民。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團隊,以電腦模型分析華北地區30年來的氣候變化,並用"溼球溫度 (wet-bulb temperature, WBT) "衡量,氣候變遷為當地溫度和溼度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