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其結構決定著功能。由線性胺基酸組成的蛋白質需要摺疊成特定的空間結構才具有相應的生理活性和生物學功能。
解析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對於認識蛋白質的功能、功能的執行、生物大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醫學和藥學的發展(如藥物靶點的設計等)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快速地了解蛋白質功能,不能只等待蛋白質的測定結果,尤其是對未知蛋白質開展研究之前,通過對蛋白質結構進行預測具有明顯的優勢。
蛋白質的高級結構由其一級結構序列決定,蛋白質可以自發地摺疊成它們的天然結構,特別是結構簡單的蛋白質小分子。
不同的蛋白質中相同的結構域(domain)具有相似的功能。1. 分析蛋白質的 pI、Mw、胺基酸組成、消光係數、穩定係數等http://web.expasy.org/protparam/
(3)查找「ProtParam」(prote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http://web.expasy.org/protscale/(3)查找「ProtScale」(protein profile compu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5)蛋白質的親水和疏水性分析結果,圖形顯示(親水用負值表示,疏水用正值表示)。(1)Tmpred 法分析蛋白質的跨膜區:基於對 Tmbase 資料庫的統計分析來預測蛋白質跨膜區和跨膜方向。http://www.ch.embnet.org/software/TMPRED_form.html(2)TMHMM 法分析蛋白質的跨膜區:基於 HMM 方法的蛋白質跨膜區預測工具。http://www.cbs.dtu.dk/services/TMHMM/預測的是分泌型的信號肽,而不是參與細胞內信號傳遞的蛋白。準確性高於 90%。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http://cho-fas.sourceforge.net/http://bioinf.cs.ucl.ac.uk/psipred/http://www.ebi.ac.uk/interpro/scan.html蛋白質結構同源模建(又稱同源模擬、同源建模)的理論基礎是蛋白質的三級結構比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更為保守。封面來源:站酷海洛 Plus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