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上的2月23日 代號1987超新星爆炸

2020-11-22 中關村在線

  1826223日,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學物理數學系學術會議上,宣讀了關於非歐幾何的論文《幾何學原理及平行線定理嚴格證明的摘要》。這篇首創性論文的問世,標誌著非歐幾何的誕生。然而,這一重大成果剛一公諸於世,就遭到正統數學家的冷漠和反對。


1987223麥哲倫星雲的超新星爆炸


羅巴切夫斯基的非歐幾何學

  1855223日,著名的科學家高斯逝世。他是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並享有「數學王子」之稱。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一生成就極為豐碩,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達110個,屬數學家中之最。他對數論、代數、統計、分析、微分幾何、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力學、靜電學、天文學、矩陣理論和光學皆有貢獻。


甚至德國馬克上還印有科學家高斯

  1861223日,德國化學家本生和基爾霍夫向柏林科學院提出報告:發現新的化學元素——銣。由於它的深紅譜線,建議給它取名叫「Rubidium」,古代人用這個字表示最深的紅色。


全新的化學元素銣被發現

  1987223日夜間,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天文學家在智利北部的南天觀測站觀測到一顆屬於麥哲倫星雲的超新星爆炸。該星被命名為"1987",亮度相當於一億個太陽,距銀河系約15萬光年。這是自望遠鏡發明以來首次觀察到超新星爆炸全過程,引起整個天文學界的轟動,成為20世紀最重大的天文發現。


1987223麥哲倫星雲的超新星爆炸

  欄目簡介:《科技史上的今天》是由電腦事業部出品的一期全新類欄目,本著尊重歷史回味過去科技先行者走過的路,銘記那些已經逐漸被我們忘卻的記憶,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本欄目每日更新,每天早間準時與您見面。

nb.zol.com.cn true http://nb.zol.com.cn/569/5693961.html report 1461   1826年2月23日,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學物理數學系學術會議上,宣讀了關於非歐幾何的論文《幾何學原理及平行線定理嚴格證明的摘要》。這篇首創性論文的問世,標誌著非歐幾何的誕生。然而,這一重大成果剛一公諸於世,就遭到正統數學家的冷漠和反對。1987年...

相關焦點

  • 1987年2月23日 1987A超新星爆發
    1987年2月23日 1987A超新星爆發2017-02-23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87年2月23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在離銀河系最近的星系——「大麥哲倫雲」中有一顆正在爆發的超新星。
  • 科學家將1987年著名超新星的起源追溯到不可思議的藍色超巨星
    目前研究人員認為,這顆名為1987A的著名超新星是由一顆藍色緻密的超巨星創造的。年第一次觀測到這顆被稱為SN 1987A的超新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宇宙爆炸所帶來的影響,以便於更好地理解爆炸的原因,以及在這顆恆星上曾經發生過什麼。
  • 科技日曆 | 33年前,天文學家在大麥哲倫星雲發現一顆超新星
    科技日曆 | 33年前,天文學家在大麥哲倫星雲發現一顆超新星  Connor Feng • 2020-02-23 10:54
  • 美宇航局發布1987年超新星最新數據:比太陽亮1億倍
    1987年,天文學家在銀河系附近的一個小型星系中觀測到一次超亮的超新星爆發,其瞬間釋放的能量超過太陽的一億倍這顆超新星代號SN 1987A,其可能是400多年來爆發的最明亮的一次超新星事件。SN 1987A位於南天的大麥哲倫星雲,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這個超新星也是數百年來人類觀測到的距離最近的超新星。
  • 超新星1987 羽蛇神:實時預言的33年
    ,2020年2月24日標誌著33年預言性的主裡程碑。 – 託尼·希勒的「黎明之王」的前傳 José和LloydineArgüelles接受了這一預言,他們組織了1987年的和諧會聚,這是地球上第一個同步的全球冥想,並於1987年8月16日至17日進行紀念。
  • 歷史上的2月23日都發生了什麼
    2006年2月23日在都靈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決賽中,中國選手韓曉鵬勇奪金牌,這是中國選手在冬奧會歷史上獲得的第一枚雪上項目金牌。2005年2月23日著名橋梁工程與力學專家、教育家李國豪逝世,享年92歲。2001年2月23日廈門特大走私案7名案犯伏法。
  • 最後的超新星:400年的爆炸成像
    發現於1604年10月9日,它比其他所有明星都亮。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研究了這位明星一年,並寫了一本名為「De Stella Nova」(「新星報」)的書。在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們意識到物體是一顆爆炸的恆星,他們稱之為克卜勒的超新星。
  • 史上最高能超新星被發現,是搜尋已久的神秘類型超新星嗎?
    天文學家觀測到了史上最高能的超新星,但它的起源真的是搜尋已久的神秘類型超新星嗎? 撰文 | 王善欽 2020年4月13日,英國學者Nicholl領銜的一篇論文在《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 雜誌發表。這篇文章研究了一個編號為「SN 2016aps」的高能、高亮度超新星的性質。
  • 研究:從中微子三味態互動探察超新星爆炸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團隊的一份研究發現,應該把中微子三個味態電子、渺子(muon)、τ子(tau)全部考慮在內,才能更全面地探察超新星爆發的過程。1987年2月24日在大麥哲倫星雲內發現的一次超新星爆發(SN 1987A),圖為環繞SN 1987A的環圈和在其中心來自超新星爆炸的環圈。以往很多研究傾向於把中微子簡化分作電子中微子和非電子中微子兩類(即包括渺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進行研究,這份研究發現這不是個好方法。「我們的研究顯示,它們(三種味態)都很重要,忽略渺子不是一個好的策略。」
  • 16.8萬光年外,這顆超新星爆炸的背後,隱藏著一顆中子星
    1987年2月23日發現一圈火環撕裂了大麥哲倫星雲的天空,這是一個圍繞著銀河系大約168000光年遠的小星系。在那天晚上,一顆質量比太陽大14倍的巨大藍色恆星爆發成超新星爆炸,這比過去400年中看到的任何其他恆星都更明亮,更接近地球。
  • 科技史上的3月23日 和平號空間站墜毀
    (原標題:科技史上的3月23日 和平號空間站墜毀)
  • 千載難逢,近距離觀察超新星爆炸
    這顆超新星的預備役什麼時候會爆炸?它將要爆炸時會有什麼表現?與所有優秀的天文學與宇宙故事相似,這個故事始於一個周五的夜晚。在這個周末前夕的夜晚(12月20日),社交媒體上開始出現關於參宿四的討論,引發討論的源頭,是維拉諾瓦大學的研究者12月8日發表的一篇討論「紅巨星參宿四的衰弱」的論文。來自美國變星觀測者協會(AAVSO)的光變曲線證明了參宿四確實暗了一個星等,或者比原先的星等多了0.5到1.5。
  • 超新星爆炸會不會危及地球?
    宇宙中的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末期時會發生持續幾周或者幾個月的劇烈爆炸。爆炸中的恆星就像是要將生命中積蓄的新有力量噴薄而出一樣。輻射出巨大的能量。與此同時。恆星會將體內的大部分物質高速的拋入宇宙之中。並發出異乎尋常的亮光。其亮光甚至能夠照亮恆星所在的整個星系。由於此時恆星的性質和平時大相逕庭。就像是一個全新的天體。因此,科學家們又將處於大爆發階段的恆星稱為「超新星」。
  • NASA觀測到一顆恆星爆炸,殘骸詭異
    本以為這只是小說中才能出現的情景,然而近日一枚原本已經爆炸的恆星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在此之前,其一直被當做超新星爆發對待,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其殘骸樣貌愈加詭異與奇特。
  • 今日科技話題:「天問一號」、蛋白、鋰離子電池材料、恆星誕生、超新星爆炸、玻璃質腦細胞
    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10月9日發表了該成果。這項成果10月9日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
  • 超新星爆炸景象 已經是16萬年前的時間線
    &nbsp&nbsp&nbsp&nbsp超新星爆炸景象,已經是16萬年前的時間線。超新星是某些恆星的陌路,並且太陽系的形成很可能就與之相關。這種爆炸會產生出非凡的光亮,照亮一方宇宙空間,即便是在數十萬光年開外,還是可以進行觀察,但是即便是官產到了,這也是數十萬年前的景象了!
  • 兩顆恆星先合併成藍超巨星,然後再變成超新星爆炸!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家的模擬表明:銀河系附近星系中的一些超新星,可能起源於由兩顆恆星合併而成的藍超巨星爆炸。這種爆炸的不對稱性質,可能會提供在哪裡尋找在這場恆星災難中誕生難以捉摸的中子星線索。當一顆大質量恆星核心不能再承受自身引力時,就會發生核心塌陷超新星。
  • 10倍於太陽超新星大爆炸!死後竟是這樣..
    北京時間8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最新研究顯示,觀測一顆超新星殘骸的「心臟」,將揭曉超大質量恆星死亡的重要線索,以及這些戲劇性事件如何影響它們所在的星系。
  • 從超新星爆炸前,發出的幾十個中微子中,發現了恆星死亡的秘密!
    當一顆恆星死亡時,它會釋放出大量的中微子,這些中微子被認為是導致超新星爆炸的原因。然後,科學家們就可以在超新星爆炸發生之前探測到中微子;事實上,在1987年爆炸的一顆超新星上探測到了幾十個中微子,幾個小時後才看到了超新星爆炸。下一代中微子探測器預計將探測到來自類似類型超新星的約5萬個中微子。其技術已經變得如此強大,以至於科學家們預測,將探測到爆炸前幾天發出的微弱中微子信號。
  • 科學家找到了恆星爆炸後遺留的中子星
    自從天文學家目睹一顆星星在夜空爆炸中,創造了Supernova 1987A(SN,1987A),他們便一直在搜尋一個物體,這個物體本來應該是在爆炸殘留物中形成的。由於在爆炸當天(1987年2月23日)地球上檢測到稱為中微子的粒子,天文學家預期在星體崩潰的中央形成了一顆中子星。但當科學家找不到該恆星的證據時,他們開始懷疑它是否隨後墜入一個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