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6年2月23日,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學物理數學系學術會議上,宣讀了關於非歐幾何的論文《幾何學原理及平行線定理嚴格證明的摘要》。這篇首創性論文的問世,標誌著非歐幾何的誕生。然而,這一重大成果剛一公諸於世,就遭到正統數學家的冷漠和反對。
1987年2月23日麥哲倫星雲的超新星爆炸
羅巴切夫斯基的非歐幾何學
1855年2月23日,著名的科學家高斯逝世。他是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並享有「數學王子」之稱。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一生成就極為豐碩,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達110個,屬數學家中之最。他對數論、代數、統計、分析、微分幾何、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力學、靜電學、天文學、矩陣理論和光學皆有貢獻。
甚至德國馬克上還印有科學家高斯
1861年2月23日,德國化學家本生和基爾霍夫向柏林科學院提出報告:發現新的化學元素——銣。由於它的深紅譜線,建議給它取名叫「Rubidium」,古代人用這個字表示最深的紅色。
全新的化學元素銣被發現
1987年2月23日夜間,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天文學家在智利北部的南天觀測站觀測到一顆屬於麥哲倫星雲的超新星爆炸。該星被命名為"1987",亮度相當於一億個太陽,距銀河系約15萬光年。這是自望遠鏡發明以來首次觀察到超新星爆炸全過程,引起整個天文學界的轟動,成為20世紀最重大的天文發現。
1987年2月23日麥哲倫星雲的超新星爆炸
欄目簡介:《科技史上的今天》是由電腦事業部出品的一期全新類欄目,本著尊重歷史回味過去科技先行者走過的路,銘記那些已經逐漸被我們忘卻的記憶,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本欄目每日更新,每天早間準時與您見面。
http://nb.zol.com.cn/569/5693961.html nb.zol.com.cn true http://nb.zol.com.cn/569/5693961.html report 1461 1826年2月23日,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學物理數學系學術會議上,宣讀了關於非歐幾何的論文《幾何學原理及平行線定理嚴格證明的摘要》。這篇首創性論文的問世,標誌著非歐幾何的誕生。然而,這一重大成果剛一公諸於世,就遭到正統數學家的冷漠和反對。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