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求知、志願保護湖泊、多彩社團陶冶,探尋全國文明校園的...

2020-12-05 騰訊網

地大楊香華教授為學生解釋水流作用形成的壺穴地貌

北湖小學 老師教學生打太極

吳家山一小 合唱團在排練

武漢中學學生自主管理

晴川初中學生做水生態調查

□楚天都市報記者 肖楊 張裕 向一帆 郭會橋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黃士峰 蕭灝 實習生 聶威 通訊員 章帆 李季 朱琳 王桃香 聶鵬

什麼樣的校園才是文明校園?如何創建文明校園?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授予641所學校全國文明校園稱號,我省有23所學校獲此殊榮,其中武漢市有5所學校,分別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中學、武漢市晴川初級中學、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第一小學、武漢市江漢區北湖小學。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訪這五所學校,探尋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密碼。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把育人課堂搬到野外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堅持弘揚「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校訓精神,發揮實踐育人優勢,把周口店、北戴河和秭歸三個野外教學實習基地,打造成錘鍊學生品格的大熔爐。

今年,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該校將地質實習改在武漢周邊進行,從6月到9月,三個多月時間,該校300餘名教師、3100餘名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環節,在秭歸、武漢等地的青山綠水間求知求智求真。

「野外是天然的第一實驗室,地質研究不到野外,怎麼能找到科學的證據?」該校地球科學學院教授童金南每年都有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在野外,他認為野外實踐教學是言傳身教的最好機會。每一個教學點,他會讓學生充分觀察自然環境下巖石的狀態,讓學生在腦海中先形成基本的印象,再講解。

資源學院教授李建威每年都要帶領學生深入野外和礦山開展研究,指導學生進行野外地質現象觀察、測量和採樣。在龍泉山天馬峰,湯華雲副教授與同學們跨過955級臺階,用腳步丈量大地;在黃岡羅田冰臼群,楊香華教授在壺穴邊為學生解釋水流作用形成的壺穴地貌;在廣東韶關凡口國家地質公園,邢新麗教授帶領學生實地勘查尾礦庫的生態修復工程,了解礦坑廢水的處理工藝……橙色的安全帽,黃色的安全服,手拿地質錘,身挎地質包,實習師生統一著裝,行走在山間田野。

環境學院呂楠同學實習後感慨:「當我在烈日下看到被汗水浸透衣衫還在熱情講解的老師;當我在驕陽下使用地質錘近距離敲打巖石,我便深刻地理解了:地質的獨特魅力,值得每個地大人去探索和體會。」

【武漢中學】

用校園自治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

平時都是6時起床,上周孟繁羽把起床時間提前到了5點45分,這樣確保6時50分能準時到校。孟繁羽是武漢中學高一(1)班學生,該校實行校級管理值周班級制,非高三年級每個班級輪值參與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上周孟繁羽所在的班級負責值周。

「老師好!」每當有教師入校,孟繁羽就和其他同學一起問好。「我們不僅要跟老師問好,還要檢查其他同學穿沒穿校服,儀容是否整潔。」孟繁羽說:「學校要求學生穿校服,而且不能把褲腳挽起來,女生不能披頭散髮、不能化妝。」

隨著同學們陸續到校,孟繁羽7時20分趕到自行車停放點。十分鐘之內,她得把沒有擺放整齊的自行車重新擺放好,還要和老師們的電動車分開。7時30分,孟繁羽回到班級早讀,「早自習的紀律由其他同學負責,我中午還要負責檢查校園衛生情況。」

午飯後,孟繁羽負責檢查教學樓五樓的垃圾處理。該樓層一共有6個班級,記者看到共有三個垃圾桶。「一個倒廚餘垃圾,一個倒筷子酸奶盒,一個倒吃完的飯盒。」孟繁羽在檢查完之後,做了詳細的記錄。每周四下午第三節課,是全校大掃除時間,值周班級的同學還要檢查各班清潔情況,「門窗是否乾淨,地面是否整潔,不能有垃圾。」孟繁羽表示,「文明都是從自己做起,作為值周班級的學生,首先自己要各方面表現出色,這就要求學生自己自律。」

記者了解到,該校有「四制」,即校園管理值周班級制、班級管理幹部輪換制、校級學生幹部競聘制、家政值周制。其中校級學生幹部競聘制規定,校級學生幹部選拔面向全校學生自願申請,學校組織競聘大會,候選人公開競聘演說,學生代表和評委現場投票產生。家政值周制則鼓勵學生主動分擔家庭責任,要求學生利用節假日幫助父母處理家務,寒暑假不得少於一周,並撰寫家政值周日記,真實記錄勞動過程、寫下心得和體會,讓學生感悟勞動的艱辛,學會體諒父母、感恩父母,同時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校長楊定成說:「『四制』的實施極大增強了學生主人翁意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晴川初中】

師生志願服務周邊大小湖泊

「同學們看,在湖裡上下竄動的小鳥就是小鸊鷉。」上周四,漢陽區蓮花湖畔,來自武漢市漢陽區晴川初中七(8)班的同學帶著望遠鏡,在老師的指導下觀察湖中水鳥的自然習性。這堂「觀鳥課」,正是漢陽區晴川初中特色水科技課程之一。

科技環保志願服務,是晴川初中的教育特色。2010年9月,該校勞動教育老師張愛華受志願服務啟發,首次將課堂搬至蓮花湖邊,很快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晴川初中毗鄰蓮花湖,自建校以來持續有部分師生,為保護蓮花湖做志願服務。張愛華老師的課「火了」後,越來越多的學生對水環境保護產生興趣。趁著休息日,張愛華帶一部分學生來到湖邊做志願服務,久而久之,這支隊伍不斷壯大。原本偶然一次的巡護,現在變成該校高年級每學年每個班級一次,帶隊老師也從她一人,變成需要有10位教師共同「護航」才能組成的大部隊,義務為湖面清理垃圾、做水生態調查、檢測水質和取底泥分析等志願服務。

隨著張愛華和學生對湖泊保護認識的不斷增加,她的勞動教育課堂也從自然課堂,延伸成發現問題的探索課堂,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創新課堂。課堂上,學生們通過在湖邊的探索和大膽設想,製作出湖邊垃圾清理運動車、雲端巡湖小達人等發明,也讓學生們收穫各類比賽獎項,甚至還走出國門,與其他國家的中學生同臺競技。

據晴川初級中學校長周劍介紹,水科技環保志願服務,從最初學校的一門課程演變為活動,後形成「群體效應」帶動整個漢陽區中小學,形成了「一校多湖、一湖多校」模式,宣傳環保理念,讓青年志願服務為校園文明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近年來,晴川初中師生志願者的足跡已經遍及武漢市大小湖泊,志願服務精神之花已經植根在孩子們的心田。

【吳家山一小】

多彩社團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今年10月1日,「唱響大武漢」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綜合音樂巡遊、展演活動在漢口江灘三陽廣場舉行。其中,來自武漢市東西湖吳家山一小「小飛鷹」行進管樂團的百餘名小學生,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他們沿著江灘優美的風景線路,整齊的隊伍邊行進邊以管樂的形式演奏《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等曲子,受到現場觀眾的好評。

參加巡遊的吳家山一小六(1)班韓一諾介紹,她從小學三年級起學行進管樂,在課表上就有「行進管樂課」,每周有4節課,每次訓練是2節課連堂。「我打的是多音鼓,每次訓練時要背著幾斤重的鼓,我咬咬牙堅持下來了。加入行進管樂團,我懂得了堅持的重要性,也收穫了自信。」韓一諾說。「從樂曲的演奏,到行進隊伍隊列的訓練等等,每次訓練雖然累,但考驗我們的意志品質。」六(7)班學生劉梟在管樂團裡打的是大鼓,每次訓練時感覺樂器有點重,要練好行進管樂,自己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

吳家山一小「小飛鷹」行進管樂團成立於2010年。這隻「小飛鷹」10年來振翅高飛,成績驕人:首次參加2012年香港國際青少年步操大賽就一鳴驚人,從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代表隊中脫穎而出奪得金獎;2014年全國少先隊鼓號比賽中,又成為大賽「黑馬」,獲得唯一一個「全國最佳鼓號隊」榮譽稱號,並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的採訪;2014年8月31日,哈薩克斯坦總理對湖北進行友好訪問,吳家山一小「小飛鷹」行進管樂團以高水準的表演展示了武漢小學生陽光積極的精神面貌,獲得國際友人的高度評價。

吳家山一小校長李海霞介紹,除行進管樂團之外,學校還有舞蹈、繪畫、書法等近40個社團。依託行進管樂、校園足球、親子閱讀三張名片,打造學校特色、班級特色。在社團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北湖小學】

老師用一言一行影響學生

在武漢市江漢區北湖小學二(4)班班主任段夢頔看來,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希望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讓孩子們吸收中國傳統文化裡『善』的能量。」段夢頔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在她的班上有名患腦癱的女生蘭茜(化名),上美術課時她經常鼓勵蘭茜,手把手地教蘭茜畫一些簡單的畫、捏彩泥,讓她多了幾分自信。數學老師閔琳擔心蘭茜跟不上學習進度,每天抽出課餘時間單獨給蘭茜講解。

段夢頔老師記得剛帶一年級時,在熟悉班上每個小朋友性格後,結合小孩子們喜歡過節日的天性,讓班上從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了固定的「班級節日」——周一是新聞播報日,周二是講故事日,周三是悄悄話日,周四是體育節,周五是藝術節。「剛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常有愛告狀、易起小摩擦,團結協作精神不強的特點。」段夢頔說,通過半年的班級活動日引導,新入學的孩子們增強了彼此之間的認識,也學會分享,說話講文明,懂得自律寬容,也有了團隊協作精神。

楚天都市報記者在北湖小學發現,在校園裡,老師是孩子們最親近的人,他們關心呵護學生的感人場景比比皆是:天冷時,總有老師提著一大桶熱水,把冰冷的牛奶燙熱發給學生喝;天熱了,有老師從家裡拿來花露水、驅蚊水,為學生營造清涼的學習環境;突然下雨時,學校下發「愛心雨傘」,不僅為孩子們遮擋了風雨,更在孩子的心頭撐起了一片溫情……學校老師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傳遞著「和」文化中「善」的能量,在生活、學習的最細微處把「善念」播撒到孩子們的心中。

北湖小學校長範永歲介紹,在北湖小學,每個年級每個班每個孩子都定下了自己的誠信目標,每一位老師要收集孩子們身上發生的真實小故事,學校再製作成《和雅明星故事集》,通過一個個故事,讓看得見、聽得到的文明融入課堂教學當中。多年來持續的校園文明建設,讓北湖小學先後榮獲首批武漢市素質教育特色校、首批武漢市群眾滿意中小學、武漢市文明單位等榮譽。

相關焦點

  • 探尋全國文明校園的文明密碼
    什麼樣的校園才是文明校園?如何創建文明校園?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授予641所學校全國文明校園稱號,我省有23所學校獲此殊榮,其中武漢市有5所學校,分別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中學、武漢市晴川初級中學、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第一小學、武漢市江漢區北湖小學。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訪這五所學校,探尋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密碼。
  • 常德郡德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打造特色品牌學校
    讓「愛生活、善求知、憂天下、有作為」的育人目標在常德落地生根。學校本著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理念,積極完善文化體系,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豐腴的土壤。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全面開展創文工作德育是教育的靈魂,落實立德樹人目標,是學校文明創建工作的重心。讓學生在自然的活動中感悟和培養良好品行。學校通過對知識中心及班級圖書角的文化建設,打造溫馨的讀書環境。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央廣網南京11月21日消息(通訊員劉思辰 王偉 記者景明)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評新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鄭永安作為全國文明校園代表做了大會發言。
  • 桓臺交警大隊「螢光同行」志願服務項目亮相全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
    近日,桓臺交警大隊「螢光同行」志願服務項目在全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交流會上展示,圖文並茂地分享了我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的經驗。據了解,桓臺交警大隊「螢光同行」志願服務項目成立於2018年3月,「螢光」取自顏色為螢光綠的交通安全馬甲 ,代表交警保障力量。
  • 成都開展「秀校風校訓 曬文明瞬間」活動 盡顯校園文明點滴
    感恩大道、法治迴廊、志願者文化牆,如今成都學校中這些各具特色的建築已成「標配」,不僅扮靚了校園,也陶冶著娃娃的情操;論語、弟子規、少年中國說,書香校園中傳出朗朗書聲,經典閱讀美化孩子的心靈、啟迪他們的智慧;牆壁上、草坪中、宣傳欄,隨處可見的24字核心價值觀,在孩子們心裡種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
  • 江蘇全國文明城市增至28個 居全國第一
    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喜訊傳來:江蘇鹽城、淮安、連雲港和邳州、啟東、海安、崑山、句容、太倉、如東、靖江、高郵等12個城市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16個城市保持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全省的全國文明城市增至28個,總數和佔比均居各省(區)第一,全省一半以上城市創成全國文明城市;同時,全省新獲得命名表彰107個全國文明村鎮、119個全國文明單位、23戶全國文明家庭、21個全國文明校園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 多彩肇慶,讓文明與你我同行
    在星湖旅遊景區遊山玩水時,您有發現文明已經時刻與您相伴嗎?為了更好地向廣大遊客宣傳文明旅遊理念,提高群眾性活動的參與度,進一步提升旅遊景區的文明程度,11月28日上午,「多彩肇慶」文明旅遊志願服務隊在星湖旅遊景區鼎湖山,開展了一場名為「遊山玩水,文明同行」的文明旅遊志願服務活動,讓廣大遊客體驗到了肇慶志願者帶來的溫暖。
  • 軟式棒壘球社團、魔方社團,你知道鄂爾多斯校園裡這些社團嗎?
    如今我市各中小學校均開設各種各樣的社團輔導班形成積極向上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與培養多方面的興趣、能力促進全面發展東勝區第六小學:軟式棒壘球打出「名堂」 隨著下午最後一節課下課音樂的響起,在東勝區第六小學五年級(7)班教室裡
  • 陳文新:踏遍青山為中華
    原標題:陳文新:踏遍青山為中華   作為我國著名的土壤微生物及細菌分類學家,陳文新院士在根瘤菌這條「既艱辛耗時又偏僻生冷」的研究道路上,數十年踏遍青山,採集、研究根瘤菌,讓這種看不見的微生物為人類做出大貢獻。
  • 南開大學精彩學生社團推介第一彈
    ◆主題活動:志願服務、西部溫暖計劃、手語課…… ◆榮光裹身:數十次南開大學「十佳社團」、「優秀社團」、「最具人氣獎」、「十佳團支部」更有 2011年國家民政部「全國優秀社團」榮譽稱號,拿獎拿到手軟哦~~~愛心的理念:「愛」&「恆」。我們把「愛」傳遞四方、用「恆」貫通四季!!
  • 立德樹人打造「工匠搖籃」——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全國文明校園...
    (丁安山 仇國賢)11 月 20 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隆重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典型。
  • 鼓樓區檢察院首次獲評全國文明單位
    福州新聞網12月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程明 葉智勤 通訊員 鄭雯 湯佳錕 文/攝)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作出《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授予鼓樓區人民檢察院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這也是鼓樓區人民檢察院首次獲得該榮譽。
  • 東北林業大學「四力並舉」 推進文明校園建設
    東北林業大學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加強和改進師生思想文化建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升師生文明素養,推進文明校園建設。堅持高位推動,凝聚建設合力。
  • 科技社團創新爭先 | 北京地質學會抗疫科技工作者先進代表人物風採
    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市科協將繼續開展科技社團創新爭先活動,廣泛挖掘和宣傳一批科技工作者代表和優秀組織,切實發揮群團組織「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突出示範引領作用,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大學裡的動物保護社團:學會和保衛處共處,給貓狗絕育再安家
    這些由普通大學生組成的學生動物保護組織,發展道路與現狀各不相同,有的通過不斷摸索與成長,日漸壯大,有校方的認可和支持,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學生動物保護社團就可以通過TNR(Trap Neuter Release,捕捉、絕育、放歸)項目的實施儘可能的控制校園流浪動物的數量和安全性;但有的學生動物保護組織則面臨校方、資金等一系列壓力而陷入迷茫
  • 科研學霸,競賽達人,志願之星...他在華園繪就多彩青春!
    綜測和智育成績專業排名第1,其中39門課程滿績點,輔修金融學雙學位,連續兩年獲得國家獎學金;累計獲競賽獎項9項,以第一發明人發表專利;擔任學生組織負責人,參與「抗疫」「網際網路+」等志願服務,榮獲「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並以優異成績保研本校繼續深造。「這是一所非常包容、多元的學校,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社團,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走自己想要走的發展道路。」
  •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一中和青島實驗小學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參加大會的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向他們表示誠摯問候和熱烈祝賀。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公布了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青島三所學校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分別是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第一中學和青島市實驗小學。
  • ...成長的天空——記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逸夫小學
    在11月20日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我市逸夫小學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是此次我市唯一一所獲得該項殊榮的學校。近日,記者走進逸夫小學,探尋該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如此出色的秘笈。陽光德育銀行走出德育新路徑在教室裡,學生們人手一本陽光存摺,大家正數著存摺上積攢的陽光幣,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的幣更多。
  • 青山踏遍成正果——古海底「黑煙囪」發現始末
    青山踏遍成正果——古海底「黑煙囪」發現始末   首先想到湖泊的國外科學家很快在貝加爾湖、肯亞東非裂谷湖泊中,發現湖底的「黑煙囪」和噴口周圍的生物活動。許多地質學們則猜測,板塊碰撞可將原先的大洋地殼擠壓變形後保留在陸地上,原來在海底形成的硫化物礦床中應該保留「黑煙囪」。  於是,科學家們在世界各地的古大洋巖石、古海底地層中尋找硫化物「黑煙囪」。英國科學家首先在愛爾蘭發現了4億多年前形成的「黑煙囪」殘片。
  • 中國地質大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創評以來,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學校各部門協同參與、通力配合,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參與創建。在前期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學校按照文明校園「六個好」的標準,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建設世界一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