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地球失去溼地 人類會怎樣(2月2日)

2021-01-19 央視網
[今日關注]地球失去溼地 人類會怎樣(2月2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3日 16:57 來源:
進入[今日關注]>>

主持人:魯健

   內容速覽:2月2日是第11個國際溼地日,所以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是溼地的話題。因為有人比喻森林是地球的肺,溼地是地球的腎,但是現在地球的腎有點兒腎虧,因為這個溼地已經面臨著衰退以及被汙染等等多重的威脅。那麼,怎麼樣保護好地球的腎?怎麼樣保護好溼地呢?
 

    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2月2日)今天面世的聯合國評估全球氣候變化報告向人類發出了最嚴厲的警告,環境惡化使人類正面臨越來越頻繁的惡劣氣候,在第十一個國際溼地日到來的今天,我們該怎樣保護溼地,保護好地球的腎,不讓地球再壞發脾氣?稍後請看《今日關注》。

    主持人(魯健):

    各位好,歡迎您收看《今日關注》。剛才我們先請您看到的是電影《英雄》的片段,當然,我們今天談論的話題跟電影無關,我們主要想請大家領略一下《英雄》的外景地九寨溝的美。因為九寨溝是我們國家非常著名的溼地之一。今天是第11個國際溼地日,所以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是溼地的話題。因為有人比喻森林是地球的肺,溼地是地球的腎,但是現在地球的腎有點兒腎虧,因為這個溼地已經面臨著衰退以及被汙染等等多重的威脅。那麼,怎麼樣保護好地球的腎?怎麼樣保護好溼地呢?

    我們今天就請了兩位嘉賓,一位是國家林業局溼地保護中心的常務副印紅女士。還有一位是溼地使者劉曉陽,歡迎你。

    剛才我們請大家通過電影片段的方式領略一下溼地的美,接下來我們再請大家看一看中國最美的幾個溼地是什麼樣的?  

    我們現在就可以領略一下遼河三角洲溼地,可能大家對溼地的概念了解的不是很多,以為溼地好像很有限,其實說起來,溼地包含的很廣泛,包括一些湖泊、河流都應該是屬於溼地,對吧?

    印紅(國家林業局溼地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

    對,湖泊、河流都屬於自然溼地的範圍。

    主持人:

    而且我們看到的很多溼地,現在都已經列為自然保護區了,風景非常的優美,而且可以說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了。曉陽是溼地使者,但是你現在真正的身份是一個大學的輔道員,你們溼地使者平時都在做什麼呢?

    劉曉陽(溼地使者):

    主要是溼地使者行動,它是由世界自然經濟會和國家林業局等政府部門所創建的一個大型的社會工藝活動。它每年都會號召全國高校的大學生們利用暑假等課餘時間,進行一些溼地使者的行動,通過這種行動向廣大的社會群眾推廣最新的溼地的保護理念。

    主持人:

    就是推廣保護理念?我們來看一看,因為曉陽他們在工作時拍了很多DV,我們看看他們的工作場景是什麼樣的。

    解說:

    在班車上,大家把手疊在一起,大喊著加油,標誌著我們為期14天的使者行動開始了。

    主持人:

    WWF這個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標誌。

    劉曉陽:

    我們這個活動是世界自然經濟林業會和國家林業局等相關部門所創建的。這是我們在廬州對於當地的漁民進行的訪談。對於他們當時的生活狀況,沱江的水質變化之後對於他們的生活,對於他們的生產有哪些影響,這都是我們所重點關注的一個話題。

    主持人:

    但是你們在走訪的時候,這些老百姓對他們所生存的環境,對這片溼地了解多嗎?

    劉曉陽:

    我覺得並不是很多,我可以給你講一個故事,我們當時在四川簡陽的時候,有一天早晨,我們到河邊去對晨練的老人進行訪談的時候,當時有一個老伯伯的話讓我們感到非常有觸動。他跟我們說沒有沱江水,就沒有我們簡陽人。他說你們這個活動是非常好的,並且還回憶他小時候在江裡面遊泳、捕魚。他說現在的沱江水簡直快成了一個臭水溝了。當他講完這些話以後,他吃了一些東西,之後就把那個包裝袋隨手就丟到了河邊。當時我們有一個隊員就提出來,您這種行為其實也是在汙染沱江。他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還尷尬地笑,說下次不會了。我們通過很多的了解我們感覺到,很多的當地人,他們把沱江水質的變化或者是治理,他們把過多的責任推給了政府或者是推給了企業,而沒有注意到其實自己的力量也可以改變沱江,忽視了自己的這種行為。

    主持人:

    印司長,你們溼地保護中心可能平時也要到全國的各個溼地,包括一些自然保護區要去看一看,你們在和當地的居民聊天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他們對溼地的保護了解多少?

    印紅:

    有一定的差別,不像認識保護森林那麼重要,七、八年前我從事這個行業,我在辦公室裡有一個朋友就進來問我,什麼是溼地?後來我就跟他解釋,他聽完了以後想了一下,說了一句話,就說那不就是廢地嗎?

    主持人:

    什麼是溼地呢?您再給我們講一講,怎麼會引起這樣的錯誤聯想。

    印紅:

    實際上溼地的概念簡單直觀地說,就是陸地表面的水域,再加上沼澤地、泥炭地,還有我們的湖泊、河流,再加上我們整體的濱海的淺餘六米的海水區,實際上很直觀,就是湖泊、河流、沼澤,再加上我們濱海溼地,就這幾大類。他一說這不就是廢地,當時對我的觸動很深,可以見得公眾對溼度保護的概念還是很陌生的。

    主持人:

    但是我們在節目一開始也說,有很多人把溼地比喻成地球的腎。我們現在通過一個圖片看看,溼地是非常美的,裡面蘊含著無數的生命,而且也有人類的生命之源,就是水。為什麼把溼地比喻成地球的腎呢?

    印紅:

    從溼地的功能來講,溼地是一個具有多種資源的功能,我們最直觀的說法就是,它的生態功能是我們人最容易親近的,溼地對於水汙染有降解的作用,很多一些汙水進去以後,只要是在它的生物可以降解的功能之內,它都可以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

    主持人:

    人的腎的重要功能就是排毒。

    印紅:

    對,就是這個作用,把它稱之為地球之腎。另外,它還是野生動物的家園,這都是它的生態功能。

    主持人:

    所以有人說森林是地球的肺,溼地是地球的腎,還有比喻說河流是地球的血管,高原是地球的水塔。今年是第11個國際溼地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溼地和漁業,叫為了為了漁業的明天,溼地支撐漁業的健康發展。因為溼地和漁業確實也是密不可分的,因為我們平時吃的很多產品都是來自於溼地的。

    印紅:

    對。

    主持人:

    這裡有一個溼地日的宣傳畫,這個應該是國家林業局製作的吧?

    印紅:

    這是世界林業局向全球統一發放的。

    主持人:

    是統一的,全球都是統一的。

    印紅:

    全是這個。

    主持人:

    我們可以來看看,第一幅圖是今天,溼地是一個大盤,這個大盤看起來內容非常豐富,人類的刀叉可以享受的東西還很豐富。但是明天,明天這個盤已經縮小了不少,進入將來這個盤是越來越小,有點兒已經不堪人類銷售的這樣的意思了,所以確實說明溼地的現狀。因為它本身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本身也在衰退?

    印紅:

    目前溼地的衰退有兩方面的因素,一個是來自於自然的變化狀況,比如全球氣侯變化對溼地的退化有點兒影響,更多的活動是來自認為的影響。實際上我們剛才看到今年溼地日的主題給我們一個啟示,今天我們魚業資源可以利用的還很多,如果人們不加理性的利用,不能很好的管理溼地的話,可能我們可利用的資源就越來越少,因為溼地就是魚的棲息地。

    主持人:

    確實,應該講你們在平時走訪的過程當中,可能也都看到,由於人類的活動可能造成這些溼地當中的生物受到破壞的情況。

    劉曉陽:

    對,尤其是捕魚的現象,在沱江的流域,有很多的漁民,可以說捕魚的情況還是讓我們非常觸目驚心的。因為他並不像我們平常看到的故事影片裡面是撒網捕魚,他們用的是電魚,或者是用迷魂陣的方法來捕魚。可能對電魚很多人都比較理解,迷魂陣我可以給大家簡單地描述一下,它是用網眼比較細的漁網,布置成一種層層疊疊的陷井,由大到小,由外向裡。

    主持人:

    由於人類的活動,確實造成魚類的減少。

    劉曉陽:

    對。可以說不管是大魚還是小魚,只要進去之後,基本上都出不來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當時還進行了偷拍。當時我們還向電影裡學習的那樣,比如穿上一些衣服,跟岸邊的顏色比較接近,還打一些暗語,還準備同學來測驗我們之類的,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偷拍。當時,我們感覺這些漁民是比較可惡的,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而採取了這種不惜任何代價的方式。

    印紅:

    竭澤而漁。

    劉曉陽:

    但是後面還發生一個故事,我想給大家講一下,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我們內心有了一個非常大的觸動,也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困惑。那是在麗江的時候,我們走訪一家漁民,他們一家是五口人,只有兩個壯勞力,他們的漁船非常破,那個就是他們的家,但是我們進入漁船之後發現,供奉佛像的佛臺,還有一個吃飯的小餐桌的一角,都是用岸邊的石頭磊起來的。

    主持人:

    可能目前在溼地保護的過程當中,也確實會遇到像曉陽剛才說到的這種情況,一方面我們要保護溼地,但是在溼地有一些居民在居住,甚至有一些居民還保持著傳統的生活習作方式。這種情況如果要保護的話,可能就和他們的生存發生了一些矛盾,這個有什麼辦法去解決嗎?

    印紅:

    實際上,資源利用和保護髮生衝突一般還是歸結到利益上的衝突,但是從理念上來說,我們保護的最根本的的目的還是要利用,這裡頭一個協調的方法就是保護和合理利用兼顧起來。要合理地利用這個資源,才是我們能夠長期維持生存的一個基本的前提。在合理利用方面,我們覺得很多的漁業資源我們採用傳統的漁業方式的話,可能在今天這種現代化的方式裡頭,已經與我們現在資源能夠承受量有一定的差距,我們現在如果不把溼地的健康維護好的話,我們可獲得的魚類資源是很少的。我們向海自然保護區幾年因為生態缺水方面,有很多溼地的退化,水已經幹了,裡頭很多的魚塘就已經乾涸了,當地老百姓沒有辦法從魚塘裡獲得魚,至少他的收入就降低了。

    主持人:

    有沒有別的辦法,因為我聽說像河北的農民,他們好像利用當地一些特產,可以擺脫以往僅僅是靠打撈的方式,或者像你剛才說的涸澤而漁的辦法,他們可以把這個做成一些工藝品。我們請曉陽把這個拿來,這就是河北的農民他們製作的工藝品。

    印紅:

    這個工藝品實際上也是我們河北的一個衡水湖自然保護區,那個地方盛產蘆葦,他就用當地蘆葦的表皮做成的手工藝品,通過這種更藝術化的深入加工,可能提升了我們溼地產品的價值。比如我們賣幾噸的蘆葦,能獲得的價錢,和我們用很小損耗的價值來取得它,獲得更大的收益。

    主持人:

    這個確實做得非常的輕巧,這是用蘆葦的皮拼起來的。

    印紅:

    這是用蘆葦的皮拼起來的,看起來像一個刺繡,這個使我們對資源的依賴性在很大程度上會降低。

    主持人:

    這個做工特別像刺繡作品,真的不像是用蘆葦拼出來的。通過這個,我想這個附加值已經增加了很多倍,遠比打魚賺的錢多。

    印紅:

    是一種非資源消耗性的利用,例如生態旅遊也是很好的獲得經濟收入的方式。

    主持人:

    所以溼地和漁業也並不是矛盾的,關鍵是要怎麼樣合理的利用,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溼地到底都有什麼樣的價值。

    字幕顯示:

    全世界約有溼地5.14億公頃

    中國溼地面積約3848萬公頃

    居世界第四位 亞洲第一位

    全球每年的溼地價值總計約為15萬億美元

相關焦點

  • 地球失去溼地 人類會怎樣
    內容速覽:2月2日是第11個國際溼地日,所以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是溼地的話題。
  • 9月2日,如果這顆行星擊中地球,結果會怎樣?
    >十年最近,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9月2日0時,近十年距離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和人類擦肩而過。日0時12分,以12萬公裡的距地球最小距離飛過地球(地月距離38.4萬公裡)。有一顆也很顯眼,那就是排在9月6日名叫465824的這顆直徑達到了162米,前面我們說過,直徑超過150米的小行星如果撞擊地球其破壞力是很大的。
  • 如果失去地球,人類將會怎樣?也許幾十年後,我們就將踏上旅程
    如果失去地球,人類將會怎樣?用這句話去問一萬年前的原始人,他會一臉警惕地望著你,從屁股後面摸一塊石頭出來,嗷嗷叫著,砸得你頭破血流。用這句話去問一千年前的古代人,他會滿臉懵逼地看著你:什麼是地球?用這句話去問一百年前的近代人,他會滿臉狐疑地看著你:地球怎麼會失去?用這句話去問一百年後的未來人,他會滿臉興奮地看著你:沒什麼,我們會去外太空殖民地!
  • 如果地球持續五秒鐘失去氧氣會怎樣?
    請點擊輸入圖如果地球「缺氧」五秒鐘,人類的肺短期內可能沒什麼異樣,但是世界上的其他會怎樣?也許其適應能力會稍微遜色於肺葉。想像一下,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氧氣都消失了,不說永遠,就5秒——會怎樣呢?我們只用屏氣5秒,但這對大氣、環境會產生什麼深刻的影響呢?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下地球「缺氧」5秒會帶來怎樣不可估量的風險。來,深吸一口氣。享受到滿足感了嗎?你所吸入的是氧氣——約佔空氣21%的氧氣,其餘78%是氦氣。
  • 地球失去月球會怎樣?科學家:月球正偏離地球,模擬器展示畫面!
    地球失去月球會怎樣?科學家:月球正偏離地球,模擬器展示畫面!那麼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月球在地球上消失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沒有了月亮我們該怎麼辦?月球正在偏離地球?失去月球會怎樣?模擬器給出畫面!這也並不是人類單純的想像而是根據科學家現在的研究顯示,月球真的在一點一點的偏離地球,在未來未知的某一天,可能月球真的會和地球相分離,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 如果地球突然失去氧氣5秒,人類會滅絕,地球會崩潰
    如果地球突然失去氧氣5秒,世界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地球失去氧氣2秒後可以抵禦紫外線的臭氧層徹底消失,大量有害的太陽輻射直達地表。,由於人類的身體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這種變化,所以你的內耳鼓膜也會爆炸,並喪失聽覺。
  • 第24個「世界溼地日」山東共建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23處
    今天(2月2日),是第24個「世界溼地日」,在全民關注新冠肺炎的當下,這個紀念日再次提醒我們,關注自然生態,關注野生動植物,與自然和諧共處。據悉,今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是「溼地與生物多樣性:溼地滋潤生命」,旨在認識溼地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發展的積極影響,強調保護溼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溼地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全球有超過40%的生物依賴溼地延續生命。同時,溼地被譽為「淡水之源」、「地球之腎」、「氣候調節器」。
  • 科學家在2年前發現的小行星,在11月2日,有與地球接觸的可能性!
    2年前就已經被發現,預計在11月2日靠近地球!在太陽系當中,小行星撞擊事件時常發生,通過月球表面的坑洞就可以看得出來。正是由於月球的存在,才幫助地球阻擋了更多的危險。在今年上半年,經常看到關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報導,這些小行星最終都與地球擦肩而過,飄向了宇宙的深處,近日,又有一篇關於小行星在11月和地球「見面」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 如果人類突然消失了,地球會怎樣?
    由於人類的消失,很多動物都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其中首當其中的是狗。 世界上的野狗其實已經很少,大部分都是寵物狗,它們已經失去了捕食的能力。 即使是無人飼養的流浪狗,主要也是靠人類的垃圾賴以為生。人類消失後,它們再也沒有狗糧,也沒有垃圾,它們就很難生存下去。另一個受到絕種威脅的是老鼠,首先老鼠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人類的垃圾和廚餘,當人類消失了,老鼠的食物自然會大減。
  • [今日關注]谷歌地球能威脅誰?(1月27日)
    [今日關注]谷歌地球能威脅誰?(1月27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8日 15:32 來源:CCTV.com 進入[今日關注]>>
  • 今日時事政治:2020國際新聞熱點評論(2月3日)
    今日時事政治:2020國際新聞熱點評論(2月3日) 為幫助廣大考生備戰福建公務員考試,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特別為考生們製作了2020年時事政治匯總,內含國內、國際時事政治、時政新聞、新聞熱點評論、時事要聞等,更多內容請點擊福建公務員時事政治。
  • 南方評論:在前行中感懷溼地的力量丨廣州首部自然生態類紀錄片今日...
    珠江三角洲,西江、北江和東江三江入海,在海與陸交匯處的溼地,便是水土交融的一大傑作。溼者,水也,生命之源,猶如萬物之母,孕育生命。地者,坤也,地勢坤,猶如君子之德,厚德載物。珠江三角洲,從第一位「南下幹部」趙佗來到的「煙瘴之地」,到今日之粵港澳大灣區上繁榮的世界級城市群。
  • 地球最大溼地遭受嚴重火災,600隻美洲豹失去家園,多隻被燒傷
    位於南美洲的潘塔納爾溼地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溼地,總面積14萬~16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在巴西,小部分在玻利維亞和巴拉圭境內。潘塔納爾溼地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根據維基百科收錄的數據,這裡生活著2000多種植物,400多種鳥類,200多種魚類,200多種哺乳動物,約140種爬行動物,以及9000多種無脊椎動物。
  • 2月29日過生日,是怎樣一種體驗?
    這意味著…2月29日出生的人,等了4年終於可以過生日了!        假如年齡是按一個一個的生日來累計的話,那麼毫無疑問,2月29日出生的人比起其它人,是要「年輕」得多了,畢竟每四年才有一個2月29日。
  • 今天是世界溼地日,溼地的這項功能影響到我們每個人
    閱 讀 提 示 2019年2月2日是第23個世界溼地日,「溼地應對氣候變化」是今年世界溼地日的宣傳主題。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溫室氣體(GHG)增加,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災害多發、極端天氣更加頻繁,全球氣候變化對地球生態系統構成了根本威脅。
  • 今日熱點排行榜(2月10日)
    截止2月10日11:30,今日頭條實時熱點排行榜 排名1、全國累計確認病例破4萬2、網絡一個月大城市面臨大考3、武漢防疫最牛小區25、男子到社區求助被罵活該26、蔡英文一直在誤判形勢27、湖北疫情通報首現新數據28、維秘陷規則醜聞29、11921名醫護馳湖北30、自如被爆漲房租38%截止2月
  • 2020螞蟻莊園4月2日今日答案
    小編今天給各位小夥伴們帶來的是2020螞蟻莊園4月2日答案,螞蟻莊園4.2今日答案是什麼呢?今天的問題是下列哪種動物是海洋中的「瞌睡大王」?一共給了A.海豚B.海象這兩個選項,究竟哪一個才會是正確答案呢?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們不妨來跟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未來一年裡,旅行者2號將失去地球方面的控制!
    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宣布,地球上目前唯一能向旅行者2號發送指令的天線——深空站43號(DSS-43)將因升級改造而關閉,預計要到2021年1月底才能重新上線。這意味著在接下來大約一年的時間裡,旅行者2號將失去地球方面的控制。
  • 電視節目表(12月2日)
    12.30 新聞經濟快訊天氣報告  13.00 理財博客之投資多面睇  14.30 我愛下午茶  15.00 左右紅藍綠  15.05 把酒當歌  15.35 星動亞洲  16.00 我們這一班  16.30 夢月精靈  17.00 獸旋戰鬥  17.30
  • 要溼地不要失地!溼地都有哪些重要功能?
    撰文/鄧偉(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也是保護「地球之腎」的警示日。可調節和改善環境一是溼地擁有重要的環境調節作用,可通過太陽輻射形成的水面蒸發和植物蒸騰作用,使其周圍的溼度增加,降低近地氣溫,特別是城市溼地,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的舒適感,包括提升景觀美感;雲南元陽稻田溼地,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緩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