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翼·釋獸》中記載:「鯪鯉,四足似鼉而短小,狀如獺,遍身鱗甲,居土穴中……」
鯪鯉,這個初次聽到,會被人誤認為是「鯉魚」的名字,實際上卻並不是「鯉魚」,而是千古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中國本土動物——中華穿山甲。
今天是世界穿山甲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穿山甲這一神奇的生物。
在世界上一共有8種穿山甲,雖然體型及顏色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渾身「長滿了鱗片」。
然而在穿山甲剛出生的時候,全身卻是粉粉嫩嫩的,身上的鱗片也還處於柔軟狀態。
穿山甲與人類的主要皮膚結構相近,它們的鱗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生長,並逐漸變得堅硬。但由於穿山甲鱗片具有成年後不再繼續生長的特殊性,因此它們的鱗片是不可再生的。
穿山甲天生害羞、性情溫和,絲毫沒有攻擊力,在遇到危險的情況下只會縮成一團。而鱗片,就是它們抵禦外來侵害的唯一防禦。
它們縮成一團抵禦危險,使猛獸無從下口,但卻使盜獵者輕鬆撿走。
近年來,野外穿山甲數量大幅減少,究其原因就在於不法分子對於穿山甲的大肆捕殺。
許多人誤信傳言,以其鱗片當做治病的良藥,把它的肉當做山珍野味。
然而穿山甲的肉並沒有特殊營養,反而因其生活在野外,身體甚至會攜帶許多未知的病毒、寄生蟲和微生物,食用後會增加人類的患病機率。與此同時,有研究表明,穿山甲鱗片的主要成分與我們的指甲、頭髮是近似的,並無玄乎其玄的「藥用價值」。
非法走私、盜獵捕殺……一幕幕觸目驚心的場景,仿佛訴說著全世界穿山甲令人擔憂的野外生存狀態。
有利慾薰心的犯罪分子,會給捕獲的穿山甲灌食水泥或玉米糊,以增加個體重量獲得更多利潤。消化系統本就脆弱的穿山甲,因而遭受了不可修復的侵害,即使被解救也極難成活。
而另一方面,一部分從非洲、東南亞等地走私而來的穿山甲,即使是活體,因自然環境的差異,也無法直接放歸野外。
為保護和救助穿山甲,國內部分動物園開始關注穿山甲的人工繁育工作。但這項工作卻並不簡單,穿山甲主要以螞蟻和白蟻為食,但不管採用食蟻獸的飼料,還是其他方式,看似健康的穿山甲在半年到一年後,都會大概率出現嚴重的消化道問題,最終死亡。
穿山甲特殊的食性和虛弱的免疫系統,加之不同階段對哺育所需使用不同材料的要求,一直都是救助工作中的一道道難關,成為難以攻克的世界性難題。
在重重障礙下,臺北動物園經歷了長達14年的研究,才終於找到了較為適合穿山甲的食譜,並於2014年誕生了全世界第一隻人工哺育成功的中華穿山甲。
但目前,數十人的專業團隊仍在密切關注著穿山甲的狀況,並繼續努力改良飼料配方。
作為自然生態中重要的動物,穿山甲能夠保護森林不受白蟻侵害,維護森林的生態平衡。然而卻因為人類的「一己私慾」而走向滅絕的邊緣。
無數人幾十年的努力,才能成功救助一隻穿山甲。但只要幾個非法之徒,就會使無數穿山甲無辜喪生。
有數據顯示:每年死亡的穿山甲的數量已經超過3000隻,而中華穿山甲目前野外種群總數,可能連3000隻都不到,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為「極度瀕危」動物。
全世界穿山甲保護與救助的路還有很長,而這項工作需要我們共同的關注,才能讓這一美麗生物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
拒絕食用穿山甲
拒絕使用穿山甲製品
對不法行為說「不」
保護穿山甲,需要我們共同的關注!
2月24日晚18:00
央視一套《正大綜藝·動物來啦》
導盲犬兄妹當「紅娘」,「一家四口」迎喜事!
被印在5元硬幣上的動物就是它!
探秘三江源 I 看!中國特有喵星人萌你一臉
CCTV-1 每周日晚18點
《正大綜藝·動物來啦》
央視綜合頻道 正大集團
聯合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