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城區首條穿山隧道建成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四川南充城區首條穿山隧道建成
2014-12-16 10:07:27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責任編輯:陸肖肖

即將通車的西河南路隧道。

  總投資約7億元的南充西河路南延線工程,自開建以來就備受廣大南充市民的關注。昨日上午,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來到西河路南延線施工現場看到,橋上的基礎設置已建設完成,路面交通指示標識也已劃完,整個橋上工程已近尾聲。隨著西河路南延線即將建成通車,南充市城區第一條市政穿山隧道也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南充第一條市政穿山隧道建成

  昨日上午,在西河路南延線施工現場,南延線橋上兩旁已經安裝好了仿古路燈,十分漂亮,橋面的交通信號標識也已經劃好,車輛上橋之後應當如何行使一目了然。沿著主橋向嘉陵方向望去,一條隧道佇立在橋的盡頭。隧道頂部,一行鎏金大字「西河南路隧道」十分醒目。

  「西河路南延線隧道是南充市城區第一條穿山隧道,因為屬於市政隧道,長度又較長,車流量大,它不同於普通的道路隧道,交通、消防、照明等要求更高。」南充市代建中心總工程師高少波介紹,在防火處理方面,整條隧道兩側貼的是防火瓷磚,頂部噴的是防火塗料,還在隧道嘉陵入口處頂部建有消防蓄水池。「大火至少要燃燒兩個小時,隧道的完整性才會被破壞,將給處於隧道內的人員和車輛,提供足夠的逃生時間。」

  為了防火,整條隧道內還建成了光柵光纖感溫和圖像火災兩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即隧道內一旦溫度異常上升或者出現火星,都將自動報警。「隧道控制中心的監控人員還可以通過視頻和信號傳輸系統,查看隧道內的情況。在隧道控制中心還預留有通向城市消防指揮中心、110指揮中心和市政指揮中心等的接口。」高洪波說,為了保證安全,預防突發性停電,西河路南延線隧道不僅建成了雙回電源,還安裝有應急發電機,即使是一處電源發生故障停電,還有兩處應急電源可以接入,以保證隧道內不會發生停電。

  經隧道步行到嘉陵只需 10分鐘

  西河南路隧道單洞寬為11.25米,規劃為2條車道,以及一條應急車道。「如果車流量過大,還可以將應急車道改為車輛通道。」高少波介紹說,因為西河路南延線隧道屬於較長隧道,隧道裡面還設置了4處行人應急通道,以及2處車輛應急通道。「行人和車輛能夠通過應急通道,從一側隧洞走到另一側隧洞,以保證突發事件發生後,能夠逃生。」

  記者步行從順慶至嘉陵,進入隧道起開始計時,到達西河南路隧道嘉陵一端的白馬大道,只用了將近10分鐘的時間。

  記者在隧道裡面看到,隧道中的照明設備、通風設備已經準備就緒,等待通電之後就能完全使用。西河南路隧道嘉陵一端的護坡,以及沿街兩邊的基礎設施正在在完善中。

  「橋面限速是60公裡/小時,隧道限速是40公裡/小時,這是設計暫定的限速。」高洪波說,在西河路南延線橋梁部分,考慮到居住戶密集的問題,主橋上還將安裝升降屏,阻擋噪音。

  南充市民十分關注西河路南延線何時通車?高洪波告訴記者,現正在進行設備測試、綠化、人行道等基礎設施收尾工作。「現正在完善一些細節,我們將在精益求精的要求下,確保在元旦前正式通車。」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敬銘安 實習生 尹莉蓮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2010年】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2010年4月26日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2010年4月26日,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央企參建的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也是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
  • 湖南省首條電力隧道盾構正式始發 預計2019年9月洞通
    (視頻:湖南省首條電力隧道盾構正式始發,預計2019年9月洞通。嶽珊 攝製)  (8月28日,湖南省首條電力隧道——長沙萬家麗路220KV電力隧道盾構始發。)  (項目預計2019年9月洞通,項目建成後,未來將為長沙地鐵3、5號線,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城際鐵路交通及長沙河東城區北部供電。)
  •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時間: 2010-04-27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正在浮運對接(中交一航局供圖)央廣網大連12月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12月9日,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
  • 組圖:國內首條海底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圖1)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國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成後將...
    去年以來,面對疫情衝擊,全省各地區各部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緊盯國家政策謀劃項目,嚴謹務實推進項目,形成了以大連灣海底隧道、大連恆力石化、寶來巴賽爾、華晨寶馬鐵西工廠、沈白高鐵、清原抽水蓄能等為代表的重大項目梯隊。即日起,遼寧日報推出「開局2021·重大項目進行時」系列報導,記者深入全省各地,在火熱的項目建設現場,感受開局之年起步之時的「遼寧熱度」與「遼寧信心」。
  • 安貝斯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
    北岸圍堰堵口沉箱具備拆除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施工。    大連灣海底隧道是中國交通建設史上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工程又一項技術條件複雜、環保要求高、建設要求及標準極高的跨海交通工程。  由於大連城區的交通路線基本沿著大連灣展開,其貫穿南北的主幹道僅有兩條路,而大連灣逐漸成為了阻礙大連南北聯繫的海域,為了加強南北之間的交通聯繫,響應我國實行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大連灣海底隧道開始被提上建造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作為中國在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是承接港珠澳大橋後又一大跨海交通項目,而且其建築團隊基本包括港珠澳大橋的原班人馬。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通車[組圖]
    當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社廈門4月26日電(記者 齊中熙、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從四川盆地到雲貴高原——「世界首條山區高鐵」開通側記
    央廣網貴陽12月17日消息(記者 張兆福)16日,連接四川成都和貴州貴陽的成貴高鐵實現全線通車。 16日上午8時整,在貴陽北站候車室,成貴高鐵貴陽到成都首發班組集體亮相。中鐵二院地勘院高級工程師葉堃介紹,成貴高鐵經過多種地形,從海拔260米的四川盆地一路「爬升」到海拔2400米的雲貴高原,被專家稱為,目前我國山區高速鐵路地質條件最複雜的項目。 成貴高鐵橋隧比高達81.5%,部分路段達到85%以上。複雜的地質條件,促使成貴高鐵全線建成了468座橋梁和183座隧道,創造了多個記錄,有了「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速鐵路」「雲上高鐵」之稱。
  • 內地首條大斷面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動工興建
    據介紹,這是中國內地興建的首條大斷面海底隧道。此間人士指出,這條隧道的興建,將為中國修建更多更長的海底隧道,包括正在熱烈討論中的廈門到臺灣的海底隧道積累經驗。   翔安隧道起自廈門島五通,止於翔安區西濱,總長為五千九百多米,其中跨越海域部分長約四千二百米。
  • 6年多打通一個隧道 平均每天不到5米 成蘭鐵路建設為啥這麼難?
    作為中國最難的在建鐵路,成蘭鐵路正頑強地在四川境內向北挺進。這條鐵路建設為啥這麼難?剛剛貫通的茂縣隧道,是個最佳「樣本」。  對建設者來說,穿越龍門山活動斷裂帶,不僅要考慮施工時順利通過,也要考慮運營後的安全,即便發生地震,也不會破壞隧道結構,便於快速修復。可隧道穿山而過,若山體錯位,隧道勢必相應斷裂。難題如何破?「動物的脊柱由一段段組成,互相鉸接,又能錯位,它還是中空的,保護了脊髓。」
  • 中國內地首條穿海線路通車,基建狂魔名副其實
    如同電影裡般科幻的場景,卻在中國實現成為了現實,根據媒體報導,12月25日,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通車了。它的建造經歷了哪些困難,建成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這條由我國鐵四院總院設計的,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隧道,是廈門地鐵2號線。它也是廈門開通的第二條地鐵線路,標誌這地鐵從單線到雙線,真正進入了「換乘」時代。
  • 福州市完成3批415項治堵硬體建設項目,城區路網密度居全省首位
    同比2017年,現在城區平均車速提高18.54%,日均堵情下降10.16%。「家門口的路通了,又寬又敞亮!」「一段時間沒來,又多了條新通道!」隨著2020年進入「盤點時間」,「通車」成了不少市民微信朋友圈裡的關鍵詞。記者12月1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截至目前,福州市3批治堵硬體建設項目已完成415項,城區路網密度提高到8.17公裡/平方公裡,居全省首位。
  • 四川南充殭屍事件終於真相大白了
    2005年四川南充挖掘出殭屍,鬧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可以說這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殭屍事件了。那麼肯定有很多人在猜測這個四川南充殭屍事件到底是真的假的,是確有此事,還是子虛烏有呢。那麼故事大全小編帶大家一起回顧下這件離奇的事件,揭秘事件的神秘面紗……四川南充殭屍事件原因這是在四川南充地區發現的百年老屍(清朝古屍),肉身僵而不腐,渾身重布纏繞,可見此屍是經趕屍過後才下葬的。為何可斷定此屍經人趕屍入墳?就靠他周身的 「裹僵布」(趕屍術士「吆屍」時,屍體都套著「鎖僵套」「裹僵布」,像我們這樣的外行管那叫「屍布」或「屍衣」)。
  • 國內最大單洞大隧道武漢造! 可並行4輛高鐵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戴輝、通訊員戴志強、蔣劍)10月28日,我國首條單洞4線超大斷面高鐵隧道——杭紹臺鐵路下北山隧道建成下北山隧道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城區,有兩條隧道,全長596米。為便於後續接入八縱八橫高鐵沿海通道,該隧道設計成單洞4線高鐵隧道,最高行車速度350公裡/小時,其中隧道中間兩條軌道為杭紹臺鐵路正線,兩側為預留的沿海客運專線軌道。此外,這個隧道離站點太近,只有4線才能滿足需求,因此該隧道開挖斷面更大,斷平面面積達到350平方米,這也是國內開挖斷面最大的高鐵隧道。
  • 我國最美穿山隧洞,15分鐘穿越中國南北,隧道裡還建3個袖珍公園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我國一大神奇穿山隧道,15分鐘穿越中國南北。跟著小編一起來看吧!它就是我國最長最霸氣的穿山隧道,秦嶺終南山隧道,創建了多個世界紀錄。說到秦嶺很多人應該都熟悉,它是中國南北自然氣候的分界線。而且在秦嶺的周圍還有很多的景點,最著名的應該要屬華山和太行山了,這兩座山脈應該很多都去徵服過,很多人對華山的評價都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 我國盾構機挑戰世界極寒環境,貫通莫斯科首條地鐵隧道
    2019年4月4日,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建重工)與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為莫斯科地鐵聯合定製的5臺挑戰世界極寒環境盾構機中的首臺——「波麗娜」號盾構機順利實現莫斯科地鐵項目首條隧道的貫通,標誌著鐵建重工成功攻克了極寒地質條件下盾構施工這一世界級難題。
  • 膠州灣第二隧道正式開工 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海底隧道
    2020年10月29日上午,膠州灣第二隧道正式開工修建。記者現場獲悉,這是世界最大規模的海底隧道,建設規模居世界海底隧道項目之最,是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該項目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向東沿劉公島路下方敷設,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口銜接青島東岸城區。
  • 老照片:90年代的四川南充,這才是記憶中的那個老南充
    南充,別稱果城、果州、綢都,素有「水果之鄉」、「絲綢之都」的美譽。南充位於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遊,由於處在古充國南部而得名。南充歷史悠久,至今已有2220多年的建城史。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90年代的南充,跟隨這些老照片,去看看30多年前的南充的樣子。圖為90年代的南充汽車客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