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穿山甲日,被剝皮、被火烤的它們即將被吃到滅絕

2021-01-09 白夜之下

如果不專門查閱,可能不會有人注意,2月的第三個周六的意義——世界穿山甲日。

不像別的節日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慶祝或者紀念,世界穿山甲日是由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發起的,為了警示人們穿山甲所處的困境,同時號召採取措施停止世界範圍內對穿山甲的捕殺。是的,這個日子是一個血淋淋的日子,因為穿山甲已經快被人類吃到滅絕了,準確的說應該是被中國人吃到滅絕。

穿山甲——動物界的蠢萌工兵

穿山甲是一種全身覆蓋著鱗甲的哺乳動物,它們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至少4千萬年,從外表看穿山甲貌似還蠻強厲害的樣子,畢竟盔甲之下刀槍不入的樣子,但是實際上你仔細了解會發現,它們其實不過是些小可愛罷了。

穿山甲長著一對鋒利的前爪,但是這卻不是它們捕獵的兇器,而是用來挖洞的,而之所以喜歡挖洞則是與它的兩大習性有關。

第一個習性它們喜歡吃螞蟻以及昆蟲,鋒利的爪子可以幫助穿山甲挖出地底深處的蟻穴和昆蟲。

第二個習性則是因為穿山甲非常膽小,當它們遇到驚嚇時會團成一個球,而挖洞藏起來可能也是它們的一個保命招數吧。

所以你一般看到的穿山甲都是一幅小心翼翼的樣子,見到別的動物或者人類不是藏起來就是團成一個球,從來沒有聽說過穿山甲兇性大發,它們就是這麼一種外表兇悍但實際呆萌的動物。

再厚的鱗甲也抵擋不了人類的貪慾

穿山甲的在自然界主要的自我保護手段就是團成一個球,將全身用自己厚厚的鱗甲保護起來,獅子老虎也沒辦法,幾個小時後只能放棄,於是面對人類的時候它們依然按照本能這樣做了,可是它們卻不知道人類比任何動物都可怕。

中國人對穿山甲的偏愛主要是因為它們能穿山挖洞以及外表奇特,於是它們的鱗甲被中醫列為藥材,而其藥理作用尚有待證實。而在民間更有許多人將穿山甲視為神奇的象徵,覺得它們全身都是寶貝,於是穿山甲又不幸的成了某些獵奇的中年人夢寐以求的滋補佳品。

上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國內掀起了一股捕獵穿山甲的熱潮,短短20年間中華穿山甲的數量就減少了88%~94%,在那時一個熟練的獵人一年就可以捕獲上白頭穿山甲,而在當時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大有人在。於是穿山甲在我國從常見動物變成了瀕危物種,即使我國將穿山甲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依然阻止不了人們對穿山甲的獵殺,上世紀90年代穿山甲在我國就已經商業性滅絕了,中國的穿山甲不夠抓了那就東南亞抓,東南亞也不夠吃了那就去非洲。

穿山甲的鱗片從馬來西亞或者非洲當地來到中國,價格往往會翻十倍以上,這樣暴力的行業當然會有大量人蜂擁而至。截至20114年,根據《IUCN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和標準》推斷,因為大量的走私,非洲的穿山甲種群減少了至少70%,而馬來穿山甲則至少減少了90%以上。

2015年,國內海關陸續查獲穿山甲走私案23起,共計13949頭穿山甲被殺害。

2016年12月,上海海關查獲穿山甲鱗片走私案,繳獲鱗片3噸,共6424頭穿山甲遇難。

2017年深圳海關破獲全國最大的穿山甲鱗片走私案,繳獲鱗片11.6噸,這意味著24839投穿山甲死於非命。

以上僅僅是部分數據的列舉,而更可怕的是據國際刑警估計,被海關查獲的的鱗片只是冰山一角,可能僅佔全球走私案的10%~20%。

穿山甲的悲鳴與被迫的「反擊」

穿山甲小小的腦袋一定想不到,人類有如此多的辦法對付自己引以為傲的鱗甲。

被人類的捕獲的穿山甲會本能的團成一個球,而獵人們往往會將它們使勁的進行摔打試圖讓它們打開身體,緊接著會用鉤子強行拉開,然後穿山甲會被放到火上烤直到鱗甲脫落,而有的地方則會使用電鋸和斧子將鱗甲切除,不管哪一種方式都是在穿山甲活著的狀態下,有多痛苦你可以想像。

即使是被人類如此殘忍的對待,我依然沒有聽說過哪怕一點關於穿山甲咬傷或抓傷人類的新聞,如果非要說它們有過什麼反擊的行為的話,那麼生活在野外的穿山甲因為生活環境與蝙蝠有一定重疊,經常接觸蝙蝠的糞便等東西,身上難免會攜帶蝙蝠身上的冠狀病毒,而這些病毒在穿山甲身上本身並不會產生破壞,但是誰讓人類要吃了它們呢?

不管怎樣,穿山甲作為地球古老物種的一員,它們與我們人類一樣有權利生活在地球上,而如果我們僅僅是為了一些可以替代的中藥療效或者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就去獵殺它們,甚至讓穿山甲面臨滅絕的話,這絕對是人類的恥辱!

相關焦點

  • 穿山甲要被中國人吃滅絕了?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9.2分的BBC紀錄片,揭開穿山甲走向「滅絕」背後的黑暗貿易,它們會是下一個被人類「吃」到滅絕的動物嗎?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真正的鱗甲目哺乳動物,挖穴而居,晝伏夜出。它們膽子特別小,走起路來憨態可掬。穿山甲幾乎沒有戰鬥力,遇到危險的時候,只會把自己的身體縮成一團,用鱗片將柔弱的腹部保護起來。
  • 穿山甲真的要被吃滅絕了嗎?它們的現狀如何?
    正如上面圖片中Angelababy所說:野生穿山甲種群正在快速的消亡。而消亡的原因與人類有著直接關係,其中吃佔了很大的比例。但是,上面說的正在快速消亡的野生穿山甲種群均分布在亞洲,尤其是在我國。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穿山甲的現狀。
  • 穿山甲禁止入藥!被吃到瀕臨滅絕,活血炒飯最受歡迎
    穿山甲,不再入藥!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從曾經遍布世界,到如今被認為瀕臨滅絕,中華穿山甲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究竟經歷了什麼?
  • 穿山甲,又一個快被吃滅絕的動物
    不僅平白無故被人當成食材吃了不說,還要莫名其妙背起「傳播新型冠狀病毒」這口鍋。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把鍋全扣在蝙蝠身上,比如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就認為穿山甲可能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穿山甲快要滅絕了上周六(2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穿山甲日」。可要說穿山甲長什麼樣子,大部分人肯定會大腦一片空白。畢竟生活中能見到活的穿山甲的機會太少了。就算見過,多半也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
  • 中華穿山甲已「功能性滅絕」?轉發,留住最後的它們!
    6月8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稱綠會)宣布: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功能性滅絕」。功能性滅絕的概念涉及兩方面,一方面某一物種已經不能滿足其生態系統中承擔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該物種的種群數量已難以恢復,甚至難以在自然狀態下維持繁衍。是真的無法挽回了嗎?
  • 世界穿山甲日 | 請善待每一隻瀕危的野生動物!
    世界穿山甲日每年2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六為世界穿山甲日,旨在讓公眾意識到穿山甲所面臨的困境,同時呼籲停止世界範圍內對穿山甲的捕殺行為,保護穿山甲免於滅絕。妥妥的吃貨穿山甲也被稱為「食蟻獸」,其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就是吃吃吃。穿山甲的食量很大,每隻穿山甲每年能吃掉大約7000萬隻昆蟲,大部分是螞蟻。穿山甲的吻部和舌頭很長,可達到16英寸(約為41釐米),吃起螞蟻也得心應手。
  • 剛剛,中華穿山甲正式宣布功能性滅絕!只因它可以壯陽?!
    被「壯陽」逼到滅絕的中華穿山甲中國人對壯陽的痴迷程度,可謂瘋狂。比如海狗實行一夫多妻制,可以讓激情來得更徹底,所以吃海狗可以壯陽;犀牛角堅固而挺拔,十分容易讓人聯想到勃起,所以吃犀牛角可以壯陽;就連弱小的螞蟻,因為能夠舉起比自己重幾倍的東西,也被人類加入壯陽神藥清單。甚至韭菜的閨蜜們,像大蔥和洋蔥,也都被盛傳「壯陽聖手」。
  • 全球僅剩30頭的加灣鼠海豚,比穿山甲還要珍稀,中國人難道還要吃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色和平行動派(ID:greenpeaceinchina)】*作者:時評客最近,因為一些腦殘行為以及越來越多的媒體關注,穿山甲火了。國人的口腹之慾導致穿山甲的數量急劇減少,「保護穿山甲」成了輿論熱點。中國人對於野味的貪婪也真是醉了,穿山甲、熊掌、魚翅...到底要滅絕多少野生動物才肯罷休?
  • 被咱們快吃滅絕了的穿山甲——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宿主
    這回不是果子狸了,是穿山甲,先不管它是真是假,我們都欠穿山甲一個交代——因為它們在頂著「能打洞就能通乳」這個虛妄的假設前提下,被國人快吃滅絕了!它們會在秋天交配,到了冬天就產子。出生後的幼穿山甲約需3個月的照顧。馬來穿山甲很多時都是獨居的,晚間活動及很膽小。它們的天敵有虎及雲豹。當感到威脅時,它們會捲曲成球狀來保護腹部柔軟的部位。它們會在近白蟻的土堆及螞蟻的巢穴築巢,並以植物覆蓋來保溫,其巢穴可以幫助土壤通風。
  • 地球上瀕臨滅絕的精靈,每年多少只穿山甲被口腹!
    穿山甲是世界上遭受捕獵最嚴重的哺乳動物。穿山甲是唯一一種全身覆蓋有鱗片的哺乳動物,它沒有牙齒所以不能咀嚼,它們以螞蟻和白蟻為食。穿山甲母親用尾巴背著它們的寶寶;穿山甲大多數情況下在夜間活動,視力很差,對任何其他的哺乳動物都不會造成威脅,在遇到敵害時,穿山甲會縮成一團,用鱗片將柔弱的腹部保護起來,從而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的傷害。
  • 「聽說穿山甲的殼能大補」「那你何不沒事啃啃指甲蓋?」
    穿山甲是一種擁有鱗甲的哺乳動物,當它們遇到危險時就會將自己縮成一個球狀,幾乎完全沒有自保能力,這導致它們成為了被捕殺最多的野生動物之一。為了利益有很多不法分子會獵殺穿山甲,只為了獲得它們身上的甲片。由於大規模的非法交易,穿山甲即將瀕臨滅絕。因為這種動物的繁殖非常緩慢而且至今都沒有實現有效的人工繁育,這導致這種動物的數量在逐年減少。
  • 世界穿山甲日 | 「吃貨」食蟻獸這麼可愛,為何被當做「盤中餐」?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動物對吃非常熱愛,不僅將「吃吃吃」當作生活中的一大樂趣,而且食量還很大,大到每年能吃掉大約7000萬隻昆蟲。沒錯,這種「吃貨神獸」就是人們並不陌生的穿山甲,又稱「食蟻獸」。
  • 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
    6月8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稱綠會)宣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功能性滅絕」。  功能性滅絕的概念涉及兩方面,一方面某一物種已經不能滿足其生態系統中承擔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該物種的種群數量已難以恢復,甚至難以在自然狀態下維持繁衍。
  • 穿山甲瀕臨滅絕 捕甲人:有的話還要抓(1)
    現存的穿山甲有八個種類,馬來穿山甲、中華穿山甲、菲律賓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分布在亞洲,大穿山甲、樹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分布在非洲。在我國,穿山甲被視為藥材和食物的重要來源。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中國境內及其附近區域的中華穿山甲數量已經下降了88~94%。約在1995年左右,它們在中國已經「商業性滅絕」。
  • 穿山甲為什麼不能吃?專家告訴你→
    第一期節目我們請到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穿山甲專家組成員、華南師範大學吳詩寶教授,說說穿山甲。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評估,全球8種穿山甲都處於瀕危或極度瀕危狀態,野外已很難見到,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據估計我國穿山甲種群數量已經下降了90%,種群密度低到了雌雄很難有見面的機會,局部地區可能已經絕跡了。
  • 穿山甲是維持生態平衡的生物,為何卻遭到滅絕威脅?
    因此可以這麼說,如果你真的是用穿山甲的鱗片入藥,那還不如就地取材,剪一下自己的指甲,因為兩者的效果是一樣的。所以對於我們來說網上所傳的穿山甲鱗片有神奇的功效,其實是禁不起我們去詳細考究的。然而當我們知道這些的時候,穿山甲種群已經因為某些人的欲望走到了滅亡的邊緣穿山甲為什麼會瀕臨滅絕?
  • 自製糖炒慄子不好剝皮?試試我這種方法,做好的慄子香甜好剝皮
    自製糖炒慄子不好剝皮?試試我這種方法,做好的慄子香甜好剝皮每年一到秋冬季節的時候,大街上就會陸續的出現很多賣糖炒慄子的攤位,隔著好遠都能聞到慄子的香味,不自覺的就被吸引過去了,有的時候買慄子的人多,還會在旁邊等上一會,才能吃到自己喜歡的糖炒慄子。
  • 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中藥利用穿山甲應停止|穿山甲國際動態追蹤3
    參與穿山甲保護工作一個多月了,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不法分子屠宰穿山甲的場面。如此殘忍的行徑,實在與我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一時間竟說不出什麼,只是很難想像,有一種生物居然會因為這樣一群利慾薰心、毫無仁慈的人快要滅絕了。
  • 「中華穿山甲區域功能性滅絕」不同於「穿山甲滅絕」
    「中華穿山甲區域功能性滅絕」是一個很嚴謹的概念,首先它是指在特定區域內,即中國大陸某一區域。比如目前中國臺灣地區還有野外種群存在,據報導還有一萬多隻,但這些是不包括在概念範圍之內的。再說區域功能性滅絕應理解為一種物種因為生存環境被破壞,數量急劇下降以致其在自然狀態下基本喪失了維持原物種種群繁殖的能力,甚至喪失了維持生存下去的能力。中華穿山甲在森林中主要以白蟻為食,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調節生態系統功能發揮著關鍵作用。
  • 穿山甲、斑鱉、大鯢,那些因為人類而即將消失的中國動物
    這裡的鯪魚,也被稱作鯪鯉,其實就是穿山甲。古人認為穿山甲身上布滿鱗片,如鯉魚一般,因此稱之為「鯪魚」。現實中,穿山甲是唯一身披鱗片的哺乳動物。穿山甲的主要食物為白蟻,每當洞內巢蟻被吃光時,穿山甲便將拉在洞內的糞便用泥覆蓋,以招引白蟻,日後再來挖食。穿山甲能泅渡大河,遊速超過蛇類,即使馱著幼獸泅水,亦不為急流所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