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數年策劃全球氣候巨大變化對比圖

2020-11-25 中國網

冰川融化:圖左為1890年的阿拉斯加謬爾冰川,圖右為2005年拍攝的冰川快速融化的阿拉斯加謬爾冰川。(網站截圖)

中國網3月16日訊 據外媒報導,近日,外媒曝光了一組幾十年前的世界各地氣候變化和現在的對比圖,這些圖片向人們展示了幾十年來,全球氣候發生的巨大變化。

該照片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地球的迅速變化,包括鹹海前後對比的圖片,阿拉斯加的穆爾冰川融化等等。其中讓人難以相信的是,從曝光的圖片來看,在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裡,鹹海從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之一變成了現在面積僅為過去的一小部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從2009年就開始策劃這些照片,這些對比的圖片讓人們一目了然的看到氣候變化對大自然的巨大影響。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正在發生:冰川融化前後對比圖
    (原標題:氣候變化正在發生:冰川融化前後對比圖)
  • 氣候變化是如何被發現的?| 氣候大會特別策劃
    在過去的兩周,《知識分子》 「氣候大會特別策劃」 系列回答了 「全球變暖是真的嗎?」 「升溫1.5度還是2度,世界會有何不同」 「應對氣候變化,植樹造林的作用有多大?」 等問題。 今天的文章,將帶領大家一起回顧氣候變化的發現歷程。
  • 美國宇航局:2100年全球氣候變化預測圖
    這些氣候模擬使用了當前能夠獲得的最佳氣候系統物理模型,對兩類不同的溫室氣體排放模式下全球氣候未來走向進行了測算。這裡展示的是一份全球氣溫圖2015年6月11日據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報導,該機構近日發布了直到2100年全球氣溫與降水的變化預測情況。這是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上升趨勢做出的測算結果。
  • 應對氣候變化,植樹造林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氣候大會特別策劃
    因此,減排仍然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首要之事,不應過分誇大植樹造林在減緩氣候變化上的作用。除去我們通過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外,人類文明發展帶來的土地利用變化,例如森林砍伐、開墾農田等,已經釋放了陸地生態系統中大約200Pg 碳 (1 Pg碳 = 1015 克碳,2018年全球化石能源碳排放量是10 Pg 碳) [4] ,而植樹造林可以讓陸地生態系統重新吸收這些二氧化碳。
  • 全球氣候模式發生巨大變化,世界將更加殘酷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最近幾十年,一種新的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形成,且比過去400年來都要頻繁得多。氣候模型表明,正在發生的厄爾尼諾事件可能是由於氣候變化造成的,而發表在Nature Ge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利用珊瑚重建了過去400年的厄爾尼諾事件,科學家們發現近年來厄爾尼諾現象的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
  • 全球氣候變化簡化應對4個數(組圖)
    近日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全球氣候變化及對策被簡化為4個簡單的數字——2、445,以及25到40。  聯合國氣候報告指出,全球變暖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地球「發燒」很有可能是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海洋升溫的速度一直超過以往;全球變暖帶來的不利影響已經出現,例如物種滅絕和變化無常的惡劣天氣。為了避免全球變暖可能帶來的氣候災難,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了4個數字的對策——  「2」代表避免氣溫上升兩攝氏度。
  • 地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全球氣候變化一直在發生
    全球變暖 首先,我們今天享受的氣候是正常的,然而地球的氣候總是在變化 全球氣候變化通常在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的時間裡緩慢發生。 相比之下,現在的地球氣候變化很快。
  • 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
    這份名為《全球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影響》的報告是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領導下,由美國13家政府機構及相關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合作完成的,其重點是研究氣候變化對美國的農業、衛生、水資源以及能源部門的影響。這也是美國總統歐巴馬上臺以來,美國政府部門公布的首個氣候變化評估報告。  人為因素是全球變暖的禍首  報告認為,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
  • 高考地理小專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材料一 根據目前的全球氣候變化趨勢,到2050年,全球夏季將更乾燥,冬季更潮溼多雨,極端天氣現象更多。隨著全球氣候繼續變暖,預計德國到2100年的氣溫將比目前升高2 ℃~4 ℃。材料二 可怕的全球變暖。(1)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什麼?
  • 2018年科學界盤點:NASA太空探索、全球氣候變化、人工智慧、#Metoo
    今年在科學界中我們看到了一些重要的進展,其中也包括一些驚喜——但是,2018年許多極為重要的事件其實是持續進行多年的社會和政治趨勢的產物。2018年,在惡劣天氣事件和美國政府繼續放鬆環境監管的背景下,關於限制氣候變化政策緊迫性和有效性的辯論再次展開。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 全方位聚焦氣候變化影響
    《聲明》確認了去年12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發布的臨時聲明中的信息,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10年都比1850年以來的前一個10年更熱;2019年結束時,全球平均溫度比估計的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1℃,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紀錄。
  • 2019年《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
    主報告專門就全球氣候風險的概念認知、發生機理、影響範圍以及中國防範策略進行全面闡述;專題評價篇、國際篇、國內篇以及專論篇,分別就中國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成效、國際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國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氣候變化專題研究等內容進行深入分析;附錄收錄2018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能源及碳排放數據,以及全球和中國氣候災害的相關統計數據,並增加了「一帶一路」區域氣候災害數據供讀者參考。
  • 研究發現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變化
    2016年成為有氣象數據記錄以來最熱一年,連續打破最高溫的第3個年頭。各種數據、模型、對比照片,主流科學界已經趨向明確地認為全球氣候變暖由人類活動導致。20年以來,過去全球變化2000年氣候團隊(PAGES 2k)以及國際過去全球變化研究計劃(Past Global Changes, 簡稱PAGES)發布了自公元開始的2000年氣候多源代用數據報告,進步明確20世紀氣候變暖的原因與人類活動有關,為研究人類活動和自然變率在全球氣候系統變化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據。
  • 對比短短幾十年前和現在的「地球變化」
    ,然而變成如今這幅模樣只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左邊的照片是在2000年8.25拍的,右邊的照片是在2014年8.19拍的,相差真的太大了。因為全球氣候的影響,很多地方的水位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退沙還林就是非常棒的行為,30年前的利比亞沙漠和30年後利比亞沙漠對比,明顯綠色多了很多。
  • MIT公布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氣候變化歸因
    全國學校聯盟網北京10月26日訊(通訊員/孟凡傑)日前,神州網(www.snzo.cn)智庫展望欄目轉發了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於今年發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 全球環境變化、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
    二十世紀,全球地面溫度增加近0.6℃,其中1975年以後增加了0.4℃。主要的全球環境變化類型包括平流層臭氧損耗、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壤流失、過度捕撈、元素循環的中斷如氮、硫、磷、淡水資源短缺、城市化和全球有機汙染物的降解。就人類健康而言,這意味著人類的健康正日益受到超出人類生活空間邊界的變化的影響,而且,對人類健康不利的、代與代之間影響的可能性在大大增加。
  • 極端氣候變化簡要分析
    衡量天氣氣候事件的指標首先有「重現期」,它是一種與定義直接相關的指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50年,100年一遇等。有人常將100年一遇誤認為100年發生一次,這概念是錯誤的。重現期定義為概率的倒數,因此,100年一遇較準確的含義是指在這100年的任何一年都有百分之一的概率發生。假定某種氣候變量服從正態分布,如果概率的分布發生變化,那麼極端事件的重現期必然會發生變化。
  • 世界地球日,與NASA一起探索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圖片來源:NASA/珍妮•莫塔(Jenny Mottar)50年前,也就是1970年的4月22日,全世界的環保主義者慶祝了第一個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數千萬人聚集在一起,宣揚著保護我們這顆美麗藍色星球的重要性。
  •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分布圖
    英國風險分析公司Maplecroft近日發布的全球193個國家和地區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報告稱,氣候變化對孟加拉、印度、獅子山等南亞和非洲國家的威脅最大,而冰島、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的風險最小。  發布報告的Maplecroft公司的傳播經理傑森•麥克格溫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中國面對氣候變化的風險等級為中等。
  • > 1.2.4 全球氣候變化 教案
    分析這條標準,其中包含的具體要求如下: 1、閱讀圖表資料,了解全球氣候的變化周期,並據此歸納各時期氣候變化的規律和特點。 2、閱讀圖表資料,了解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3、根據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可能影響。 學習的重點不在全球氣候變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氣候變化看作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從而探討其對人類活動的可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