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詩情、詩性」——翟優花鳥畫印象

2020-12-05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

翟優是全國中國畫學會理事,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榮寶齋期刊推薦藝術家,政協江蘇省第十一屆委員、學習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海外聯誼會理事、文教藝新委員會委員,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南京市十四屆、十五屆人大代表,政協南京市第十四屆委員,南京市新聯會副會長,政協南京市鼓樓區第二屆常委,南京市鼓樓區新聯會會長等,與如此眾多頭銜相輝映的是,他的花鳥畫作品被中共中央北戴河直屬管理局、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京西賓館、南京青奧會組委會、蘇州市美術館、揚州市美術館等機構和中外人士收藏;多次參加省市及全國性美展,在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揚州美術館等地展出,並參加在美國聯合國總部、紐約時代廣場、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波爾多瑪歌阿爾薩克酒莊、俄羅斯聖彼得堡等地的國際藝術交流展並獲獎。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中國文化的交流使者和中國畫藝術的傳播者和推廣者,通過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的各類活動,組織江蘇和全國優秀的中國畫家和學者,將中國文化和中國畫藝術服務於廣大的社會大眾,走進社區、企業、軍營、中小學等等,把優秀的書畫藝術送到西沙邊防哨所、雲南老山邊防部隊、交警隊、環衛所、派出所、村委會和社區老百姓的家門口,並遠赴美國紐約、法國巴黎、俄羅斯聖彼得堡、捷克布拉格等地舉辦展覽,進行中國文化和中國畫藝術的國際交流,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因此榮獲「法國波爾多左岸名莊騎士勳章」以及「美國佩斯大學孔子學院頒發的傳播中華文化傑出貢獻獎」。

▲《歲寒同心》 136cm×70cm

▲《仙果》 70cm×48cm

翟優上述作為,似乎很難與一位謙和沉穩、英俊帥氣的青年藝術家劃上等號。但這就是翟優,他似乎天生具有「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氣質,在進行國際、國內各類書畫活動的組織、執行中,大家見到的永遠是一位精力充沛的社會活動家,當他面對素白的宣紙,拈管沉思、從容落筆時,又仿佛是一位從歷史中走來的文人雅士,筆墨生發,點染丹青,甚至在人員聚集、十分嘈雜的環境下,他依然能夠安安靜靜地沉浸在作品的創作中。在繁忙的社會活動之餘,翟優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點滴時間,或研讀歷代名畫名帖,或揮毫進行書畫創作,不斷錘鍊自己的筆墨修為,從他畫室堆放的一摞摞畫稿,可知他為之付出的艱辛。

▲《重陽時節蟹正肥》 136cm×70cm

▲《清供》 70cm×48cm

翟優出生於漢皇故裡江蘇徐州沛縣,李可染、朱德群等一大批家鄉前輩藝術大師輝煌的書畫成就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深深地影響了少年翟優的人生志向,豪放曠達的大漢氣象鑄就了他堅韌不拔的個性,早年學畫的艱苦經歷堅定了他自強不息的理想信念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考入大學美術系後,接受了嚴格的學院派美術基本功訓練,打下了造型、色彩、構圖的堅實基礎,又遠赴美國、法國和俄羅斯等考察博物館、美術館,遍覽世界名家名作,並從學於喻繼高、龔文楨、孫克、張道興、杜滋齡、言恭達、徐培晨、趙俊生等名家大師,進而溯源而上,沉潛於徐渭、八大、吳昌碩、齊白石諸家,深得傳統中國畫筆墨薰染,在中西方美術歷史中擷取精華,出入於古今中外之間,奠定了寬博的美學修養和宏闊的藝術視野,加之他的謙虛好學和「日間揮灑夜間思」的筆墨淬鍊,養浩然之氣入畫圖,終於形成了圓融無礙的自家藝術面貌。

▲《春光無限》 136cm×70cm

▲《池塘一隅》 70cm×48cm

眾所周知,江蘇是中國山水畫創作的高地,明清時期即有「金陵八家」名震一時,上世紀60年代初崛起的「新金陵畫派」雄視全國畫壇。因此,當代的江蘇山水畫畫家可謂是資源豐厚、雨露滋潤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翟優卻選擇了寫意花鳥畫作為其與大千世界對話與交流的載體,體現了他過人的膽略與獨具的藝術家情懷。比之人物畫和山水畫,花鳥畫因其結構簡括,形式多變,便於畫家多層次、多角度、更強烈、更直接地展現其所思、所感、才情和學養,更適於表達作者的審美傾向和時代的審美風尚,體現人文關懷和人格修養。同時,歷代花鳥名家大師所創造的完備的技法系統和完善的理念也成為了一座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到明末清初的石濤、八大、揚州八怪,把寫意花鳥畫推向一個新階段。接著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陳師曾、潘天壽等人,形成了寫意花鳥畫的絢爛世界。基於此,要在寫意花鳥畫領域走出一條路來,必須具備非凡的才情、功力和超越常人的勤勉,達到李可染先生「廢畫三千」的精神境界。顯然翟優是深諳於此的,並且通過一幅幅作品向我們傳達出他的主體意識,其作品中筆墨蒼潤、氣局空靈的美學特質,為我們展現出一種充滿生氣和生機的生命世界,可謂是其本真的精、氣、神與浩茫宇宙相契合的真實寫照。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藝術的境界,……它使心靈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脫的胸襟裡體味到宇宙的深境。」翟優的花鳥畫中那些花草芭蕉、蝦蟹雞雛等所具有的靈性和神韻,可使觀者在靈境中飛揚,在寂靜的沉思中進入到詩意化的境界。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136cm×70cm

▲《金秋》 70cm×48cm

唐人張彥遠說:「骨氣形似皆歸乎用筆」。翟優恣意靈妙的花鳥畫的美感即源於他筆墨運用的精熟。其作畫用筆靈活多變,正鋒、側鋒,順鋒、逆鋒,筆鋒、筆肚、筆根的運用皆嫻熟自如又自然妥帖。其花鳥畫作品,構圖虛而不空,滿而不塞,講究畫面的均衡與動勢,既有酣暢淋漓的水墨潑寫,又有骨力勁健的點線組合,構圖或繁或簡,以其詩情、詩性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展開豐富的藝術聯想,在水與墨的躍動中交融展開,有時放筆直下,氣勢外揚,有時穩健沉靜,墨韻平和,心手相應,以情寫神,以濃、淡、幹、溼的墨色變幻將自然之物用點、線、面的形態進行編排、組合,營造出一派詩化的意境。翟優尤喜作闊葉類植物如芭蕉、荷花等,我以為這緣於芭蕉、荷花更適合表達雄渾、醇厚的意境,更具有水墨暈章、暢快淋漓的筆墨意象,尤其是在大塊不同濃淡的墨葉上,待其將幹未乾時,以勁健的中鋒勾寫的葉脈,那種中國畫特有的水墨滲化的微妙變化,在可控和隨意生發之間,以近乎抽象的意象化表達狀寫自然物象,具有變幻無窮的效果,激發了畫家層出不窮的創作靈感,以至於他樂此不疲地畫了一幅又一幅大幅的芭蕉、荷花,既是不斷深入地研究水墨表現的技法,也是藉此抒發對於純正的水墨藝術的痴情。我還注意到,翟優所作的荷花很少著色,多寫水墨白荷,墨色華滋,用水明淨,花瓣勾寫珠圓玉潤,鬆動自如,顯得秀逸動人,香滿乾坤。竊以為這是翟優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雍容高雅的品格而自勉,因而一再寫之,這正是每一位優秀藝術家的追求的人生境界。

▲《三千年桃實》 136cm×70cm

▲《國色天香》 70cm×48cm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引述勃萊克的詩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來詠贊花鳥畫,進而指出: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數點桃花 ,二三水鳥啟示著自然的無限生機,心靈與自然完全合一。中國人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無限,表現了無限,所以他的態度是悠然意遠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脫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畫是講求空靈的,但又是極寫實的。他以氣韻生動為理想,但又要充滿著靜氣。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靈化的藝術,而同時是自然的本身。表現這種微妙藝術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靈活的筆與墨。翟優畫中的葡萄、枇杷、葫蘆以及蝦蟹、雞雛、麻雀等,正是藉對尋常自然物象的描繪,融入自身的藝術理想和審美觀,把對花鳥草木、飛禽走獸等自然生命物象的藝術表現升華為對中國哲學和美學中的美與善的追求,傳達出或優美、典雅;或雄奇、豪放的「意象」,使觀者得到賞心悅目、暢神怡情的心理滿足。

▲《秋日私語》 70cm×48cm

▲《點破銀花玉雪香》 70cm×48cm

從翟優作品中的落款,可以了解到他創作的情懷和心性的表達,如《乾坤清氣》、《清供》的清朗靜逸,《秋實圖》、《仙果》的飽滿濃烈,《陽春三月》、《綠了芭蕉》的和風輕揚以及《歲寒同心》、《春光無限》的昂揚向上等等,不僅用以點題,更深化了作品的主題,使其畫中的情趣、意境得到升華,給人以陽光、祥和、靈動、充實、寧靜、醇厚等各異的審美體驗,使人們從中得到人生哲理的深刻啟迪。其中體現了畫家對自然、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在不同的造境中,以自身的文化底蘊和深厚的筆墨修養,以現代人的審美理想所構建的審美圖像,暢神抒情,使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均能傳達出鬱勃的「生意」,在氣韻生動、水墨淋漓間展現生命的律動,給人以愉悅的情致和健康向上、振奮精神的視覺景象,為人們實現「詩意地棲居」提供了視覺經驗。

▲《映日》 70cm×48cm

▲《魚樂圖》 70cm×48cm

吳昌碩曾自謂「予往往以氣魄見長」,此處的「氣魄」是指作品中所蘊含的精神力量,是作者精神的外化,它體現在畫面的構成、筆墨、色彩諸方面,觀翟優的創作過程,在用筆的提、按、轉、厾之間,可以感受到運動的節奏與韻律,在勾、皴、點、染中呈現出蒼潤、勁健的生命力,運用純正的中國畫筆墨,將尋常的題材表現得生機勃發,充滿了詩性,這源於他堅定的文化自信。大科學家牛頓說:「我所以站得高,這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翟優的花鳥畫藝術,正是在對傳統進行深入學習、理解和研究的基礎上,充分汲取傳統的養分,又轉益多師,加之學院派的嚴格訓練和對世界優秀藝術的考辨與研究,以自身的文化底蘊和深厚的筆墨修養投入到創作中,更融入自身對社會、對自然的獨特體悟和高遠的藝術視野,進而創立自己充滿詩意、詩性和詩情的藝術面目,此之謂厚積而薄發也。

▲《庭院一隅》 70cm×48cm

▲《朝顏》 70cm×48cm

翟優正年輕,他所鍾情的將高雅的中國文化和中國畫藝術服務於廣大民眾和「立足江蘇、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偉大事業正未有窮期;與此同時,他的花鳥畫藝術,堅持中國畫純正的文化品格,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在一花一葉中見出無限,創造出一派燦爛的美好世界,給人以真、善、美的感染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鼓舞。我們有理由堅信,他那靈動的筆墨一定會為我們創造出更新、更美的中國畫畫卷,步入更高的藝術境界。

——王 平

(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詩在花間語,鳥欲向天鳴——馮泊花鳥賞析
    幾年過去,馮泊先生畫風日漸穩定而臻於精到,其在花鳥世界中的獨特發現和另類表達,讓其作品的藝術指向和表現手段,具有了詩性、禪意和鐫刻著個人印記的形象標籤。馮泊,生於1968年,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寫意畫協會理事,天水市人大代表,秦州區人大代表,天水市青年美協常務副主席,秦州區美協副主席。
  • 傳統文化的詩性生存
    當時間的塵埃將數以千百計的皇帝和宰輔大臣無情淹沒的時候,那些至情至性的詩人們,依然意氣風發、自由飄逸在歷史的長空裡。《毛詩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人用詩歌抒發愛與赤誠,詩歌也給予了他們最為酣暢的慰藉與歡欣。詩歌是中華大地上最為飽滿、最為神奇的精神的種子,植入追求自由精神的知識分子的心田,亦植入堅韌地生活著的尋常百姓心裡。
  • 品畫,讀詩,過詩意人生!
    品畫,讀詩,過詩意人生!> 宋 張耒 相逢記得畫橋頭,花似精神柳似柔。 清 袁枚 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
  • 回歸審美本源,回歸詩意心靈
    區廣安以傳統山水畫創作為主,兼擅花鳥、人物,而且詩書畫印都有涉獵。特別是書法方面,他臨帖無數,不斷磨練;對於詩詞,則轉益多師,又勤於心悟,這些都源源不斷地為其繪畫藝術輸入了傳統的營養。他的花鳥畫同樣也是用筆洗鍊,結構明了,用簡約的筆墨表現出豐富的意象與意境。比如他的另一幅名為《無題》的花鳥畫中,立石傾踞,竹枝穿插,兩隻鵪鶉石下閒步,唱和相隨,意態悠然;石頭筆觸簡要概括,濃淡交融,點苔草植墨韻簡練明了,意尤未盡;枝葉與鵪鶉雖稍為濃墨細寫,但也舉重若輕,輕鬆自然;留白處渾然一體,虛實相生;整幅畫布局疏朗,氣韻生動,生活氣息十分濃鬱而趣味橫生。
  • 呂進II淡墨寫作無聲詩——郭克教授和他的畫
    淡墨寫作無聲詩—郭克教授和他的畫文/呂進詩與畫有許多相通處,詩論與畫論也有許多相通處,這似乎是古今中外的不移之論。古希臘西蒙尼底斯說:「畫為不語詩,詩是能言畫」。北宋張舜民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
  • 小雪說雪 小雪落雪漫天舞 仙逸飄飄散詩情
    既有柔美清麗,寫意入畫的才思,又不乏邊關冷月,雪滿天山的豪氣。第七首 雪天最有詩意的約會 蹭雪尋梅 詩意無限這美好的冬日佳景就是盧梅坡 《雪梅》:「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 李磊:詩性的抽象
    原標題:李磊:詩性的抽象 11月14日,李磊以「詩象」為題首次在英國倫敦舉辦個人展覽,此次展出的李磊新作《止觀》為兩幅繪畫組合的聯畫作品,兩件調性迥異的作品並置,一個是充滿表現性構圖與大膽用色的畫面,另一個是富含精神性冥想色彩的平靜漸變畫面,在此組合下,作品呈現出不同層次的意涵。
  • 寓意吉祥的玄關掛畫,這五款吉祥花鳥畫值得一看
    玄關裝飾掛什麼畫好?這波高顏值好寓意的名家手繪花鳥畫,是你想要的!  玄關吉祥花鳥畫推薦二:鵲登紅梅報喜圖   石開國畫紅梅圖《喜上梅梢》作品來源:易從網  打開家門,一幅喜慶紅梅玄關畫跳入眼中咱老百姓還常說「孔雀落誰家,誰家就興旺」,一進門掛幅這樣的花鳥畫作,乍看驚豔,細品有味,還帶來吉祥好運。
  • 詩性的嘉陵江,文人墨客為其寫下100餘篇的詩文
    如果說,流瀉萬裡的長江是雄渾的,奔騰咆哮的黃河是粗獷的,那麼,俊秀清麗的嘉陵江則更添了幾分嫵媚,幾許柔腸,幾多詩情這是條詩性的江流,它通往春天,就如色彩斑斕的童話,充盈著神奇般的夢幻。
  • 葉永青:藝術家畫什麼畫,畫個「鳥」!
    《畫個「鳥」》葉永青個展於207年6月03號在北京798藝術區方音空間開幕,觀者還未來得及仔細參觀,已經被這個充滿調侃的題目抓住了注意力。葉永青這些年創作的主題總是鳥。鳥在中國人的通常意識裡,是一種比較高雅的文人畫經常運用的形象,那麼「畫個鳥」就把另外一層意思帶出來了,這就是民間的一種俗話和粗口,比如畫你個鳥,畫你個頭,畫你個屁等等,這些題材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葉的心中圖像,來自於他對文人畫的喜愛和熱情。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水墨畫的影子,中國的山水、花鳥以捲軸或者豎幅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意識裡,不用臨攀,每個人都有些記憶和印象。
  • 文心、詩情、畫意——讀李建春保護野生動物百幀題詩畫
    讀書時見「詩堪入畫方稱妙,畫可融詩乃為奇」句生發嘗試之念。故針對疫情傳播來源於「蝙蝠」一說,遂思考風月同天之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之話題。借《石濤畫語錄》《宣和畫譜》《芥子園畫傳》《三希堂畫寶》諸典籍,參元明清諸家畫稿,邊學、邊摹、邊創作。連續一百天,每天以一種動物,作一首詩,並用書畫作品表現出來,形成集詩、書、畫為一體的《抗疫日課/保護野生動物百幀題詩畫》。
  • 詩情美景入畫來
    詩情美景入畫來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18 星期三
  • 浙江詩人|「詩意浙江·走進沙溪玫瑰莊園」詩專輯(五)
    本期為「詩意浙江·走進沙溪玫瑰莊園」詩專輯(五),歡迎繼續閱讀!,就是這樣的一種素麵可她勝過了滿園紅玫瑰的豔美 80位詩人,與800種玫瑰相約相互的陪襯,使沙溪脫穎而出就像玫瑰花語,又如一番浪漫的奇觀當如花之語在微風中搖曳起詩意花海也蕩漾起初夏浙江詩壇的神韻 那仿佛是不舍晝夜的清唱之詞那是與沙溪口水流一樣激蕩的詩情
  • 詩中,上有畫,雲中在山上
    枕頭上的詩,好休閒,靜待窗外。向寄相思太陽和月亮,告訴歸卿小姐的心。我已經知道了大半輩子了,但我沒聽說過什麼好故事,一身江南煙雨情,一家花心。古時有詩意棲居之地,今有詩意棲居之地。古代有詩畫,有離別畫。
  • 明代工筆、寫意花鳥畫第一人,呂紀《獅頭鵝圖》放大欣賞
    好繪畫,擅花鳥,近學邊景昭,遠師南宋畫院體格,始致其妙。弘治年間,與林良等以畫應徵入宮,供事仁智殿,官錦衣衛指揮使銜。擅畫鳳凰、仙鶴、孔雀、鴛鴦,工筆勾勒與水墨寫意俱能,設色明麗,氣韻生動。畫面輔以花樹泉石,點染煙潤,清新有致。間作山水人物,筆法嚴謹,自然入妙,為院體花鳥畫代表作家之一。於畫中寓規諫意,得明孝宗賞識。弟子有羅素等,皆成名家。
  • 星辰文藝丨田嫿:在詩畫中靜好
    生活於我而言,亦詩亦畫。我欣喜路邊一朵小花的俏麗,也沉醉雨打芭蕉的詩意……流年匆匆,所求不多,只願堅守一顆純真的心,淡然行走於時光中,一路感悟,一路珍藏,在千思百念間,吟詩作畫,歲月無傷……詩畫於我,是一生不可缺少的慰藉。
  • 充滿祥和氣息的畫作—張洪山工筆花鳥畫作賞析
    雖不畫水,但猶如魚遊於水之感,滿池遊魚的歡悅之情、祥利之態躍然紙上。 張洪山新品荷花九魚圖《連年有餘》作品來源:易從網 張洪山的花鳥畫作展示的就是那一派祥和與安寧
  • 野夫:我們處在一個反詩性的年代 詩歌式微是必然
    他認為,當今時代是一個反詩性的時代,在這樣一個病態社會裡,詩歌的式微也是必然的。「詩歌不揭露現實,不批判惡世,而僅僅是附麗於這個末世的虛張浮華之中,那這樣的詩歌怎能走出困境?」相關《洞見》:韓東:當代中國詩歌成就了得 詩人不該被調侃
  • 工筆花鳥畫配色教程
    《工筆花鳥畫》教程與常用色彩調配表 2、用鉛筆把底稿上的畫重新再畫在熟宣紙上,用筆一定要輕。如果紙太厚看不清楚的話,就把屋中的日光燈打開,就可以看的比較清楚. 3、把襯紙(最好用生宣紙)用水噴溼,使其平整。為什麼要用襯紙?因為直接把熟宣紙裱在板上畫完後裁下,就會發現顏色的深度不夠。
  • 黃玉峰校長:拒絕「內卷」,用詩性教育喚醒孩子...
    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說,追求詩性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師生找到終生幸福。 近日,第五屆「君子養成大會」在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舉行,會議主題為「詩性生活與君子養成」,滬上教育名家一起撥開「焦慮」的迷霧,重新喚回孩子的詩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