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細品《三體》裡的大低谷時期
讀過《三體》的人們,很多人都憎惡程心。認為她的慈悲與偽善禍害了整個人類。但要注意到一點,那就是將程心推上「執劍人」這個位置上的,是當時的民意,絕大多數人都希望程心作執劍人。書中有一段寫道,人們見到程心。
-
被吹成神的國漫只有7.8,《三體》讓它拍,你放心?
1、壓抑人性的燈塔 未來,一場災難毀滅了人類文明,地球變成被遺忘的廢墟。 那裡的人僥倖逃過災難,成為人類文明最後的火苗。 上部分,燈塔出現了管理崩塌、階級動蕩、篡位奪權的苗頭。
-
看到這部國產動漫,我第一次對國人製作《三體》有信心了
當然,除了華麗的外殼,《靈籠》更令人驚豔的,還是它的「內在」——嶄新的世界觀設定。《靈籠》的故事背景,設置於末日之後的未來。因為一場浩劫,人類世界化為一片廢墟,地面上的種種文明,也隨之消失殆盡。作為一部國產動漫,《靈籠》值得鼓勵和欣賞,但作為一部優秀動漫,它卻還差那麼一點火候——人物臉譜化,形象不夠立體;太過在乎視覺上的過癮,卻常常在劇情上出現bug,導致角色智商時常掉線;最受觀眾詬病的,還要屬套路太過模式化
-
盲猜《靈籠》大結局,馬克成神,打敗最終boss把地球送給燈塔
02燈塔是人類最後的家園為什麼五河在好幾篇文章中都堅定「燈塔是人類最後的家園」這個觀點呢?其實大家很輕易就會發現,現在地球上的生物分為四類,①噬極獸、②強化人(白月魁等)、③創造噬極獸的那批人、④燈塔人類,在這4中生物中,只有燈塔上的人是100%的純人類,因為實力最弱,所以只能飄在天上。燈塔上的人類就是浩劫結束之後人類重新崛起的希望,而摩根城主和馬克還有黃毛就是人類反敗為勝的關鍵。說個題外話,觀眾們一定要信任摩根城主,因為他是真真正正為了人類。
-
從《瘋味英雄》到《三體》,這家公司再度點燃中國科幻的火石!
《靈籠》的燈塔對於《三體》的動畫製作方,藝畫開天近期在《靈籠》上大獲成功,收穫口碑無數確實,由近及遠的視角拉伸中,這個太空設施確實十分龐大,較之高達系列的空間站並不為過。但與它腳下的星球相比,依舊太過渺小——即便是星環城,也應該是在行星的陰影面,最大限度的建造大的太空城,來維持人類世界的正常運行。
-
靈籠:末日生存的國漫代表作,燈塔守護的三大法則真的有必要嗎?
而這部《靈籠》主要反映的,就是地球遭到各種惡劣條件破壞後,人們為了在末日裡生存,不斷發現、收集資源的故事。當然,在收集資源的過程中,會遭到許多的危險,比如惡劣的天氣,變異的怪獸等等,這恰好也是從側面反映人性美的一種手法。換做是以往任何一部末日生存類的動漫,其中都沒有看到過《靈籠》這樣有寓意性的等級劃分,人們在被稱為「燈塔」的建築上生活著。
-
成立三年拿下三體,這家公司能否讓大劉二度推開中國科幻大門?
未來,那些因人類的好奇心招致的外星人,也許有著遠比我們更先進的文明,這將為人類文明招致災難。這句話,也正是劉慈欣筆下的「黑暗森林法則」,因此構建起《三體》最核心的生存價值。《靈籠》的燈塔對於《三體》的動畫製作方,藝畫開天近期在《靈籠》上大獲成功,收穫口碑無數——豆瓣7.8分,大B9.5
-
《三體》不負厚望,只用一段2分半的PV,燃起粉絲的催更熱情
但B站終究挺過來了,而且也在年中的10周年之際對外公布了自家的動畫計劃,想要聯合國內知名的動畫製作公司「藝畫開天」(曾製作《靈籠》)將中國科幻界舉足輕重存在的《三體》小說進行改編。什麼「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什麼「文明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擴充」,什麼「宇宙的物質總量是恆定」等等,但凡只要回想,都總會被那種醍醐之覺激靈起雞皮疙瘩。
-
《三體》:死亡是一座永恆的燈塔,一切都將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劉慈欣這個名字想必大家也十分的熟悉,他寫了非常多的科幻文章,比如《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尤其是他的《三體》三部曲,這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劉慈欣可以說是一個技術狂,在他的筆下是另一個不同的世界,我們不能以正常的思維和邏輯去感受。因為在劉慈欣的世界裡,這些全部都失效了,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
三體編年史——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漆黑森林】1947年6月 葉文潔出世1967年 葉文潔目睹父親葉哲泰被紅衛兵批鬥致死1968年 我國用於尋找外星文明的紅岸基地樹立,政委為雷志成,技能總指揮為楊衛寧1969年 葉文潔在大興安嶺結識記者白沐霖,閱讀其帶著的內部書籍《幽靜的春天
-
靈籠:末日廢土流動漫,世界觀宏大,18歲以下請在家長陪同下觀看
藝畫鴿鴿的《靈籠》終於正式上線,兩集連播,每一集都在30分鐘左右。質量極其爆炸,是我看過最完美的3D動畫。雖然是3D製作,但是人物行動不僵硬,幀數爆炸。作畫可以說是完美無缺,世界觀更是完整的恐怖。末日廢土流的世界觀註定讓很多人難以接受,靈籠一樣,但是如果你仔細推敲,你就會發現。
-
「肚臍」釋放能量,用嘴吸盡腥紅素,《靈籠》還算是科幻片嗎?
在《靈籠》第10話中,馬克終於清晰地看到了地面上倖存的人類,但是,剛見完新人類之後,馬克就被4068用刀謀害了。本以為這一集不僅會展現馬克強大的戰鬥技能,還會讓馬克順順利利地帶著物資回到燈塔,可誰知最後的結果是馬克喉嚨被割開、後背還被蟲子寄生。看完這一集後,很多看客們已經無法冷靜下來了,因為人類和地面怪獸的實力相差太大,如今又讓人類的最強者倒下,主角都倒了,這劇情還怎麼繼續下去呢?
-
末世之下,《靈籠》三大生存法則壓抑人性,其積極意義是什麼?
《靈籠》能夠獲得諸多獎項,是因為這部國漫的不是簡單的打鬥番或者是爽翻,其中思考了人類的未來,還有在末世之下,人性是否應該被壓制的大命題。朱熹理學思想中有著著名的「存天理滅人慾」的理論,而燈塔就是在類似這樣的思想下運行的。
-
雖然很難接受,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或許就是靈籠所要表達的思想
但是理解歸理解,我們是否有想過這句話終有一天,會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呢?雖然說著容易,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毫無疑問很難讓人接受。當新的環境出現,唯一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的方法只有適應並進化,在劇情中查爾斯用叉子刺穿了一隻蟑螂,然而蟑螂卻依舊活了下來,很多人都說那隻蟑螂象徵著塵民4068,當然,這是事實。
-
劉慈欣:《三體》被拍成電影處境比較險惡
然而,在我們舊世界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是否在新世界都要重新發生呢?這樣是一個很殘酷的事情,二次世界大戰是否要在太陽系的疆域裡爆發? 我們或許能從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得到一些答案。 如果用降維攻擊來比喻商業戰爭,我其實最初想這個理論,是想說人類文明是先升級再降級,就是先從三維升級到四維,再從四維向下攻擊到第三維。人類的文明最終能升級到十一維。
-
盤點三體中的那些震撼人心的話
假期遇上疫情,正好有空閱讀了幾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最震撼的是劉慈欣的《三體》。作者用簡單的文筆,給我們描繪了一個輝宏壯闊的宇宙文明世界。人在宇宙世界中是那麼的渺小而又充滿力量,充滿愛的力量。這本書中,有很多充滿人生哲理的句子。如: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死亡是一座永恆的燈塔,不管你駛向何方,最終都會朝它轉向。一切都將逝去,只有死神永生。看看吧,這就是蟲子,它們的技術與我們的差距,遠大於我們與三體文明的差距。
-
《靈籠》第八章解析推測,舊世界毀滅的本質以及馬克的身世!
等了兩周終於等來《靈籠》更新,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感覺第八章看著非常「詭異」,尤其是「全息投影」和「健康機器人」那裡,在人類文明即將消失的廢墟末日中,突然出現一個端莊有禮的女性,向你介紹舊世界的種種高科技,展示以前社會的美好,和周圍破落環境顯得格格不入,讓人不免有種恐懼感!
-
《靈籠》:末日下的希望還是囚籠?
國內末日題材的科幻作品雖然在小說和電影中已經十分常見,但在動畫領域上這方面還是一片荒蕪。由藝畫開天製作的3D動畫《靈籠》是國內首部末日題材動畫。2019年播出上半季,今年下半年播出下半季,開播之後便受到眾多關注。《靈籠》的世界設定未來的末日背景。未來世界的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但人類的精神卻未能夠相應的提升,以至於人類社會矛盾衝突不斷。
-
靈籠:馬克身世大揭秘,身為男主,他的童年過得並不幸福
這次接著來說說靈籠中的劇情,馬克做該劇中的男一號,實力十分強勁,在獵荒者小隊中屬於絕對的中堅力量。不過他同樣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謎團,特別是在他覺醒以後重創機甲男,更是讓我們懷疑他的過去了,本次聊得話題內容就是馬克的身世問題。燈塔在建設初期時,三大法則並沒有頒布,那時候舊世界的家庭關係還存在著。地面上的人類也沒有被徹底摧毀掉。
-
《靈籠》第10話更新,隱藏世界觀顯現?
所以這個複雜的角色一定在後續劇情中有著更重要的作用。馬克生死未卜第10話結尾最讓觀眾感到震驚的是,被割喉後奄奄一息的馬克隊長還「隨身攜帶」了一隻脊骨回到燈塔。而且這隻脊骨連馬克立刻被此前做研究的嘉莉博士帶走,接下來馬克是克隆體的謎團以及地面的怪物這兩個伏筆,都將會成為燈塔上的潘多拉魔盒。當然,一直在追《靈籠》的觀眾肯定懂,這部動畫不僅是看看劇情那麼簡單,每一集都有著對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