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瘋味英雄》到《三體》,這家公司再度點燃中國科幻的火石!

2020-12-07 中二病的紅蓮醬改

四百年前(1608年),荷蘭眼鏡師漢斯·利珀希,通過兩片透鏡的組合,發明出世界第一臺(雙筒)望遠鏡,讓人類走出眼球視界的局限。一年後,伽利略在此基礎上,製造出了能放大33倍的天文望遠鏡,就此開啟對宇宙世界的觀測。

史蒂芬·威廉·霍金

隨後的四百年,不論是衛星、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亦是射電望遠鏡、宇宙學說的完善,好奇心驅使著人類向深邃的太空深處走去,試圖探索地外生命的存在可能。而這,也引發費米謬論以及霍金的警告——

「人類應避免與外星人接觸」

相對於歷經138.2億年的宇宙來講,人類文明的五千餘年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轉瞬即逝。未來,那些因人類的好奇心招致的外星人,也許有著遠比我們更先進的文明,這將為人類文明招致災難。這句話,也正是劉慈欣筆下的「黑暗森林法則」,因此構建起《三體》最核心的生存價值。

《三體》

劉慈欣與《三體》

對於劉慈欣,誰都不會陌生。

年初,一部《流浪地球》斬獲46億票房,延續了吳京的票房神話,更讓作者劉慈欣,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打開一扇大門,但說起大劉最成功的作品,便不得不提《三體》——這部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更摘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成就不可謂不高。

《三體》動畫製作公司:藝畫開天

四個多月前,在Bilibili十周年活動之際,爆出由藝畫開天負責製作,《三體》動畫版將正式動工的消息,令無數科幻迷為之振奮。小說版問世十多年來,人們對於《三體》的體驗,依舊只能通過文字與想像展開。將文字語言向二維、三維畫面的升華,能夠填補每個人想像上的局限性,從而更直觀去接觸《三體》的魅力所在。

《靈籠》的燈塔

對於《三體》的動畫製作方,藝畫開天近期在《靈籠》上大獲成功,收穫口碑無數——豆瓣7.8分,大B9.5分,成功塑造出人類苟延殘喘的末世景象,並賦以龐大的世界觀。加之從《瘋味英雄》、《幻鏡諾德琳》一路對高畫質的至臻追求,也讓我們對《三體》的畫面質地與晦澀科幻的展現上,有了更多信心與期待。

《靈籠》片頭曲《重生》

畫面的優劣,決定觀眾對一部作品第一印象的好壞。音樂的旋律,則能夠牽動那些隨劇情擺動的靈魂,引導他們遨遊於作品的世界觀之內。誠如《靈籠》裡張靚穎的一曲《INCARNATION》,以及劉牧為片頭獻唱的《重生》,這些低沉的律動,直擊靈魂深處的音符,仿佛讓人置身於荒原空靈的境地,宛若看到一幅末世啟示錄下的浮世繪。

《靈籠》紅蔻與破曉的行刑現場

而在《靈籠》第三集紅蔻與破曉的行刑現場,那一首《我們活著》的插曲,又將瘋狂年代裡的純潔摯愛,以盪氣迴腸的形式,撕裂於銀幕之上,不斷敲打著觀者的耳膜——是那樣的美好,又是那樣的令人心碎。而這,恰恰與當下眾多國漫對音樂方面的視而不見,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體》動畫概念PV水滴現場

《三體》動畫版的第一彈,應是從那厚塗風的概念PV開始。雖說,概念PV的畫風並不作數,但它以末日之戰為切入點,揭示了藝畫開天對《三體》動畫版的劇情選擇——此番,並非以第一部開啟,而是選取了大劉的第二部——《三體2 黑暗森林》。

《三體》動畫概念PV末日之戰

是的,當2021年《三體》成片的如期到來,等待我們的並非以汪淼、丁儀、史強等組成的主角團,也沒有墨子的「宇宙模型」、秦始皇的「人列計算機」等,對於葉文潔的紅岸往事,亦將匆匆帶過。動畫版《三體》,跳出了「三體遊戲」的章節,將始發站直接建在危機紀元之上。

《三體》動畫概念PV面壁計劃

危機紀元的開篇,將以由羅輯為主角的「面壁計劃」所展開,呈現出四個「大騙子」為人類存續所做的努力——量子太空軍、恆星級氫彈、思想鋼印以及恆星詛咒。作為最高潮的末日之戰,大老爺們能直面2015艘星際戰艦組成的隊列方陣,以及等待百年之久的「水滴」。這場戰鬥中,也將呈現水滴不可思議的銳角拐彎,以及像鞭炮般一串串熱核爆炸產生的耀目光景,更有著動用次聲波氫彈,為收割資源展開的黑暗戰役......這一幕幕經典場景,都將一一呈現於銀幕之上。

而它們,終將化作最殘酷的七字真言——「毀滅你,與你何幹?」

《三體》動畫正式PV葉文潔

11月17日,Bilibili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關於《三體》動畫的第二彈,也是正式PV的公布亮相。它不僅將更加確定動畫版的劇情跨度,也將為成片畫面定下主基調。

《三體》動畫正式PV三體星系
《三體》動畫正式PV大低谷

正式PV是從葉文潔的自白而展開——她因看清人性醜惡的一面,呼叫三體文明降臨地球,讓人類就此只剩400年的時間;又因為對此的自責,將希望的種子交到羅輯手上。在葉文潔「懺悔」的自白中,畫面從三體世界跳轉至人類大低谷,又從大低谷步入地球國際與艦隊國際的未來時。最後,當長鏡頭越過大氣層之上的黃河站,智子的多維視角正在靜靜觀測。

《三體》動畫正式PV黃河站

當然,也有人對正式PV最後出現的太空設施表示疑惑:是否有星環城的可能?確實,由近及遠的視角拉伸中,這個太空設施確實十分龐大,較之高達系列的空間站並不為過。但與它腳下的星球相比,依舊太過渺小——即便是星環城,也應該是在行星的陰影面,最大限度的建造大的太空城,來維持人類世界的正常運行。

《三體》動畫正式PV智子視角

況且,PV中的星球大概率還是地球,而既然要做星環城,第一選擇應該是處於木星陰影之下,位於第二拉格朗日點上的星環集團大本營。更何況,星環城是第三部才有的內容,從黑暗森林到死神永生,跨越兩部曲的內容,應當不太可能。

《靈籠》

兩彈PV的夾擊之下,藝畫開天的《三體》動畫,從內容上可謂是拍板定案。正式PV中體現的畫風,更是令人驚喜——是的,《三體》動畫版將按照《靈籠》對畫面的把關標準,一幀幀地精益求精,必將把《三體》的全部魅力,展現於番劇之中。

《三體》動畫概念PV羅輯對三體世界說話

冰冷的雨夜下,作為「黑暗森林」的謝幕,羅輯以公布三體世界坐標相威脅,以他手腕上的「搖籃系統」,連接著雪地工程項目的3614枚氫彈,化作對三體文明最致命的答案。這一刻,讓地球與三體達成脆弱的戰略平衡,縈繞於人類心頭數百年的威脅就此落地。在太陽都無法照進的宇宙法則裡,這個為生存摸爬滾打的種族,看到內心中燃起的希望之光。

《三體》動畫概念PV羅輯一家

不出意料,藝畫開天呈現的《三體》動畫版,將從危機紀元而生,也將在危機紀元的結尾處畫上句號。

相信不久後的將來,藝畫開天也能借這部作品,向著三體文明高傲地喊出:

「明天的太陽,還會照常升起!」

相關焦點

  • 成立三年拿下三體,這家公司能否讓大劉二度推開中國科幻大門?
    《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打開一扇大門,但說起大劉最成功的作品,便不得不提《三體》——這部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更摘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成就不可謂不高。《三體》動畫製作公司:藝畫開天四個多月前,在Bilibili十周年活動之際,爆出由藝畫開天負責製作,《三體》動畫版將正式動工的消息
  • 中國科幻迷淚奔!《三體》真人電影重拍!《大聖歸來》導演接手!
    6月23日,光線傳媒一封內部公告流傳到社交媒體,稱易巧將離任彩條屋總裁,出任十月文化總裁,過渡期,易巧還將繼續兼任彩條屋總裁,與此同時,十月文化官微也發布了一份相關公告,稱易巧將接任公司總裁,佐證了這一消息。
  • 但說好的《三體》呢?
    動畫版背後的製作公司藝畫開天成立於2015年,曾製作過《瘋味英雄》和《幻鏡諾德琳》兩部動畫,新作《靈籠》也即將上映。其中,《瘋味英雄》曾獲得豆瓣9.1分的超高評分,在圈內小有名氣。 據藝畫開天CEO阮瑞透露,目前《三體》動畫項目正處於劇本創作階段。「我們整個的製作委員會有至少三套人馬,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去打磨劇本,保證成品有嚴謹的劇情結構。」 與真人影視相比,動畫形式相對著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動畫相對於常規的真人影視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
  • 最有可能接近神作的中國科幻,要來了
    這也導致,昨晚一波高潮,可能被忽略——#三體動畫化#你沒看錯,官宣。等待N年,跳票N年,反而是動畫走在了前面。最有可能接近神作的中國科幻,要來了。《三體動畫》昨晚,B站宣布,啟動《三體》動畫項目。並公布一個概念宣傳短片。頓時炸裂。
  • 中國科幻巨作《三體》是怎麼封神的?
    《三體》是憑什麼可以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的科幻文學提升到世界水平?首先《三體》不是無根之木,《三體》中所有故事的內在邏輯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依託。在《三體2》中三體艦隊殺向太陽系,在巨大的外部威脅下,整個人類的變化以及面對威脅的反應,你都可以在近代中國史中找到影子。
  • 科幻「神作」《三體》 :未來戰爭的全新想定?
    8月5日,中國科幻迷心目中的「神作」《三體》小說改編的電影宣告殺青,進入後期特效階段。  然而,無論特效技術如何發展,科幻暢想如何天馬行空,好萊塢科幻戰爭片似乎總有一些固定戲碼在許多大片中重複上演。經典戲碼之一就是:輕武器和徒手搏鬥從來都是作戰的不二選擇。主角光環之下,輕武器和直線打擊的動能武器一直是英雄手中的神器,敵人手中的玩具。即便面對潮水般湧來的喪屍,裝備精良的部隊也還是坐著直升機,手持M4步槍向敵人掃射,其效果可想而知。
  • 科幻IP《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1999年,劉慈欣的兩部科幻作品《鯨歌》和《微觀盡頭》發表在了成都的《科幻世界》雜誌上。後來他首發於《科幻世界》的《流浪地球》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當年領取了2000塊錢獎金後,劉慈欣還邀請所有參加頒獎典禮的作者吃了一頓火鍋。《流浪地球》獲獎後,劉慈欣的創作靈感井噴。
  • 豆瓣9.7的三體,這才是中國科幻
    2019,現象級電影《流浪地球》,開創了中國科幻元年。提到中國科幻,《三體》是永遠也繞不過的一扇門。它名聲在外,影視化之路卻異常坎坷,以致於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來大批書迷的「地動山搖」。前幾天,傳出來十月文化將重拍真人版《三體》電影的消息,《大聖歸來》的導演,《哪吒》《大魚海棠》的製片。
  • 科幻IP《三體》 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1999年,劉慈欣的兩部科幻作品《鯨歌》和《微觀盡頭》發表在了成都的《科幻世界》雜誌上。後來他首發於《科幻世界》的《流浪地球》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當年領取了2000塊錢獎金後,劉慈欣還邀請所有參加頒獎典禮的作者吃了一頓火鍋。  《流浪地球》獲獎後,劉慈欣的創作靈感井噴,2002年到2005年期間,他憑藉《朝聞道》《地球大炮》《贍養人類》等作品,連續獲得中國銀河獎。
  • 難產10年,《三體》為什麼遲遲拍不出來?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也是亞洲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雨果獎的作品,堪稱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幻著作之一。雨果獎由「世界科幻協會」頒發,有著「科幻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原著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 科幻迷的福音到!中國首篇原創科幻小說、劉慈欣手稿 都藏在這家...
    這一年,荒江釣叟在《繡像小說》上發表了中國第一篇原創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小說》,語言風格和故事情節都很適合消遣。中國首篇原創科幻小說刊載於《鏽像小說》為何清代的作家就已經開始創作科幻小說?姚海軍認為,魯迅和梁啓超二人對中國科幻的啟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1902年,梁啓超在自己創辦《新小說》上連載法國作家凡爾納科幻小說《海底旅行》,這部作品後來名叫《海底兩萬裡》,令大家耳熟能詳。
  • 劉慈欣《三體》獲雨果獎 中國科幻小說邁進一步
    劉慈欣在電話中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三體》獲獎我很高興!但是我內心是平靜的,要懷著平常心看待這次獲獎的事情。」  記者了解到,劉慈欣本人並未前往美國參加本屆世界科幻大會,作為譯者的劉宇昆代表劉慈欣上臺領獎。劉宇昆現場朗讀了劉慈欣的致辭:「我很高興你們喜歡它。我讀過許多雨果獎得主的作品,有些有中文版,有的則不得不去閱讀原著。雨果獎是科幻界的一座燈塔,但我從沒想到自己會得到這個獎。」
  • 《三體》中的英雄類型與劉慈欣的絕望寓言
    科幻小說是一個天然造就各種極端情境的文類,但像《三體》這樣具有鮮明存在主義意蘊的作品卻不多。我們需要追問的是,劉慈欣為什麼在當下寫出這樣一部作品? 《三體》在當代中國的文化語境中意味著什麼,對我們又有何啟發?
  • 《三體》動畫電影網劇紛紛上映,是下一個流浪地球還是上海堡壘?
    科幻小說《三體》系統叢書為劉慈欣創作,其中包括《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其系列書籍除了在國內大熱外,在國外也廣受好評。特別是《三體》的日文版引發熱潮,據最大的科幻出版社早川書房反饋,2019年日文版《三體》已印刷十多批,儘管紙質版書籍每本約130人民幣,銷量已突破三十萬。而在重視版權的日本,電子版的書籍也取得了不錯的銷量。而在最近B站的國創動畫發布會中,作為全民動畫元年的重磅信息之一,當然少不了《三體》這一大IP的的消息。
  • 《三體》要拍成電視劇了,可能是史上最貴
    如今在亞馬遜的手裡,中土世界,將再度展開。說完《指環王》,再說一下另一部作品《三體》。科幻圈有這麼一句話:劉慈欣單槍匹馬,以一人之力將中國科幻拉高到世界水平。的確,作為中國第一部獲得世界級科幻大獎雨果獎的科幻小說,《三體》裡對宇宙法則瑰麗的想像力,對道德人性的徹底追問,以及層出不窮的驚奇創意,使其躋身世界頂級的科幻小說。
  • 讓《三體》粉絲燃爆的改編實驗
    本刊記者/隗延章發於2020.3.16總第939期《中國新聞周刊》青島萊西區的一家小學,在學校鍋爐房的一位老人那裡,年少的李圳宜第一次讀到《科幻世界》,從此迷上科幻小說。讓技術「爆炸」的那一根引線,在第三集被點燃。那天,李圳宜更新完視頻,在貼吧宣傳了一通,就去玩遊戲了。他正在玩《英雄聯盟》時,聽到QQ群滴滴響,群友告訴他,你的動畫被推薦到B站的首頁了。他去看,發現播放量已經有幾萬。李圳宜在每集動畫末尾,都會貼上QQ群號碼,招募網友參與製作動畫。
  • 三體:徵服世界的中國科幻神作
    《三體》2006年開始連載,2016年才真正在中國火起來!用了整整10年時間!《三體》是國產科幻標杆,作者劉慈欣一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然後,《三體》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幾乎是眾望所歸的,斬獲了2015年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大獎!
  • 從《三體》到《章北海傳》
    甚至《三體》,其作為中國當代科幻小說中幾乎惟一一部出圈的大部頭作品,知名度和讀者數量在科幻領域已是現象級,但依然只屬於小眾。這幾樣合在一起,再加上「動畫」這一「二次元」屬性,使得《我的三體·章北海傳》這一國產動畫成為小眾之中的小眾。
  • 英文劇版《三體》「官宣」引發熱烈關注
    而由中國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在5年前被評為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這部硬科幻小說系列由《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說組成,被譽為迄今為止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科幻小說,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三體》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其對於人性極富哲理的思考和對於宇宙複雜而多層次的想像在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眾多書迷的喜愛。
  • 為什麼一塊「火石」能拯救30萬人類?它在電影中是無敵的BUG
    今年的電影春節檔可謂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開始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的《流浪地球》最後獲得了票房冠軍,並且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票房第三多的電影。很多朋友都是慕劉慈欣的名去看這部電影的,因為它改編自劉慈欣的科幻大作《流浪地球》。有人看完之後直呼過癮,也有人認為該電影和小說並沒有太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