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三年拿下三體,這家公司能否讓大劉二度推開中國科幻大門?

2020-08-27 中二病的紅蓮醬

四百年前(1608年),荷蘭眼鏡師漢斯·利珀希,通過兩片透鏡的組合,發明出世界第一臺(雙筒)望遠鏡,讓人類走出眼球視界的局限。一年後,伽利略在此基礎上,製造出了能放大33倍的天文望遠鏡,就此開啟對宇宙世界的觀測。

史蒂芬·威廉·霍金

隨後的四百年,不論是衛星、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亦是射電望遠鏡、宇宙學說的完善,好奇心驅使著人類向深邃的太空深處走去,試圖探索地外生命的存在可能。而這,也引發費米謬論以及霍金的警告——

「人類應避免與外星人接觸」

相對於歷經138.2億年的宇宙來講,人類文明的五千餘年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轉瞬即逝。未來,那些因人類的好奇心招致的外星人,也許有著遠比我們更先進的文明,這將為人類文明招致災難。這句話,也正是劉慈欣筆下的「黑暗森林法則」,因此構建起《三體》最核心的生存價值。

《三體》

劉慈欣與《三體》

對於劉慈欣,誰都不會陌生。

年初,一部《流浪地球》斬獲46億票房,延續了吳京的票房神話,更讓作者劉慈欣,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打開一扇大門,但說起大劉最成功的作品,便不得不提《三體》——這部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更摘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成就不可謂不高。

《三體》動畫製作公司:藝畫開天

四個多月前,在Bilibili十周年活動之際,爆出由藝畫開天負責製作,《三體》動畫版將正式動工的消息,令無數科幻迷為之振奮。小說版問世十多年來,人們對於《三體》的體驗,依舊只能通過文字與想像展開。將文字語言向二維、三維畫面的升華,能夠填補每個人想像上的局限性,從而更直觀去接觸《三體》的魅力所在。

《靈籠》的燈塔

對於《三體》的動畫製作方,藝畫開天近期在《靈籠》上大獲成功,收穫口碑無數——豆瓣7.8分,大B9.5分,成功塑造出人類苟延殘喘的末世景象,並賦以龐大的世界觀。加之從《瘋味英雄》、《幻鏡諾德琳》一路對高畫質的至臻追求,也讓我們對《三體》的畫面質地與晦澀科幻的展現上,有了更多信心與期待。

《靈籠》片頭曲《重生》

畫面的優劣,決定觀眾對一部作品第一印象的好壞。音樂的旋律,則能夠牽動那些隨劇情擺動的靈魂,引導他們遨遊於作品的世界觀之內。誠如《靈籠》裡張靚穎的一曲《INCARNATION》,以及劉牧為片頭獻唱的《重生》,這些低沉的律動,直擊靈魂深處的音符,仿佛讓人置身於荒原空靈的境地,宛若看到一幅末世啟示錄下的浮世繪。

《靈籠》紅蔻與破曉的行刑現場

而在《靈籠》第三集紅蔻與破曉的行刑現場,那一首《我們活著》的插曲,又將瘋狂年代裡的純潔摯愛,以盪氣迴腸的形式,撕裂於銀幕之上,不斷敲打著觀者的耳膜——是那樣的美好,又是那樣的令人心碎。而這,恰恰與當下眾多國漫對音樂方面的視而不見,形成鮮明的對比。

《三體》動畫概念PV水滴現場

《三體》動畫版的第一彈,應是從那厚塗風的概念PV開始。雖說,概念PV的畫風並不作數,但它以末日之戰為切入點,揭示了藝畫開天對《三體》動畫版的劇情選擇——此番,並非以第一部開啟,而是選取了大劉的第二部——《三體2 黑暗森林》。

《三體》動畫概念PV末日之戰

是的,當2021年《三體》成片的如期到來,等待我們的並非以汪淼、丁儀、史強等組成的主角團,也沒有墨子的「宇宙模型」、秦始皇的「人列計算機」等,對於葉文潔的紅岸往事,亦將匆匆帶過。動畫版《三體》,跳出了「三體遊戲」的章節,將始發站直接建在危機紀元之上。

《三體》動畫概念PV面壁計劃

危機紀元的開篇,將以由羅輯為主角的「面壁計劃」所展開,呈現出四個「大騙子」為人類存續所做的努力——量子太空軍、恆星級氫彈、思想鋼印以及恆星詛咒。作為最高潮的末日之戰,大老爺們能直面2015艘星際戰艦組成的隊列方陣,以及等待百年之久的「水滴」。這場戰鬥中,也將呈現水滴不可思議的銳角拐彎,以及像鞭炮般一串串熱核爆炸產生的耀目光景,更有著動用次聲波氫彈,為收割資源展開的黑暗戰役......這一幕幕經典場景,都將一一呈現於銀幕之上。

而它們,終將化作最殘酷的七字真言——「毀滅你,與你何幹?」

《三體》動畫正式PV葉文潔

11月17日,Bilibili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關於《三體》動畫的第二彈,也是正式PV的公布亮相。它不僅將更加確定動畫版的劇情跨度,也將為成片畫面定下主基調。

《三體》動畫正式PV三體星系

《三體》動畫正式PV大低谷

正式PV是從葉文潔的自白而展開——她因看清人性醜惡的一面,呼叫三體文明降臨地球,讓人類就此只剩400年的時間;又因為對此的自責,將希望的種子交到羅輯手上。在葉文潔「懺悔」的自白中,畫面從三體世界跳轉至人類大低谷,又從大低谷步入地球國際與艦隊國際的未來時。最後,當長鏡頭越過大氣層之上的黃河站,智子的多維視角正在靜靜觀測。

《三體》動畫正式PV黃河站

當然,也有人對正式PV最後出現的太空設施表示疑惑:是否有星環城的可能?確實,由近及遠的視角拉伸中,這個太空設施確實十分龐大,較之高達系列的空間站並不為過。但與它腳下的星球相比,依舊太過渺小——即便是星環城,也應該是在行星的陰影面,最大限度的建造大的太空城,來維持人類世界的正常運行。

《三體》動畫正式PV智子視角

況且,PV中的星球大概率還是地球,而既然要做星環城,第一選擇應該是處於木星陰影之下,位於第二拉格朗日點上的星環集團大本營。更何況,星環城是第三部才有的內容,從黑暗森林到死神永生,跨越兩部曲的內容,應當不太可能。

《靈籠》

兩彈PV的夾擊之下,藝畫開天的《三體》動畫,從內容上可謂是拍板定案。正式PV中體現的畫風,更是令人驚喜——是的,《三體》動畫版將按照《靈籠》對畫面的把關標準,一幀幀地精益求精,必將把《三體》的全部魅力,展現於番劇之中。

《三體》動畫概念PV羅輯對三體世界說話

冰冷的雨夜下,作為「黑暗森林」的謝幕,羅輯以公布三體世界坐標相威脅,以他手腕上的「搖籃系統」,連接著雪地工程項目的3614枚氫彈,化作對三體文明最致命的答案。這一刻,讓地球與三體達成脆弱的戰略平衡,縈繞於人類心頭數百年的威脅就此落地。在太陽都無法照進的宇宙法則裡,這個為生存摸爬滾打的種族,看到內心中燃起的希望之光。

《三體》動畫概念PV羅輯一家

不出意料,藝畫開天呈現的《三體》動畫版,將從危機紀元而生,也將在危機紀元的結尾處畫上句號。

相信不久後的將來,藝畫開天也能借這部作品,向著三體文明高傲地喊出:

「明天的太陽,還會照常升起!」

相關焦點

  • 三體:徵服世界的中國科幻神作
    《三體》2006年開始連載,2016年才真正在中國火起來!用了整整10年時間!《三體》是國產科幻標杆,作者劉慈欣一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然後,《三體》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幾乎是眾望所歸的,斬獲了2015年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大獎!
  • 《三體》|究竟是什麼讓卡梅隆搶著要拍《三體》這本國產科幻小說
    美國導演卡梅隆最想拍的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直言:「這部中國小說在美國賣得太火了!」這部獲得「雨果獎」的巨作,居然是劉慈欣在上班時間摸魚寫的。平時的劉慈欣低調謙遜,是一座火力發電廠的工程師,被網友戲稱為「劉電工」,但他其實還從事著計算機方面的工作。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是一位科幻小說作家,擁有龐大的讀者粉絲群,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
  • 《三體》電影15年花2億就拍好,為何不放映?書迷:最好不要拍攝
    《三體》電影命途多舛,號稱投資2億,在2015年就拍好了,為何一直不放映?當年張番番僅花10萬買三體版權,六年暴漲1000倍。開發《三體》的遊族影業,三年換四個總經理,其老闆林奇被下毒致死。還有無數《三體》書迷卻奔走疾呼,不要拍攝!2009年,張番番的老婆宋春雨,偶然間讀到了一本科幻小說——《三體》。
  • 從《瘋味英雄》到《三體》,這家公司再度點燃中國科幻的火石!
    《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打開一扇大門,但說起大劉最成功的作品,便不得不提《三體》——這部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更摘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成就不可謂不高。《三體》動畫製作公司:藝畫開天四個多月前,在Bilibili十周年活動之際,爆出由藝畫開天負責製作,《三體》動畫版將正式動工的消息
  • 《三體》打開中國科幻的大門!為何劉慈欣還沒唐家三少賺得多?
    以小說《三體》而著名劉慈欣和以網絡小說《鬥羅大陸》而出名的唐家三少別佔據了作家富豪榜和網絡作家富豪榜的第一名,但是兩人所獲得的利益卻不一樣,一個千萬,一個億,為什麼這兩人之間有如此大的差距?按理說劉慈欣的文學成就要遠遠高於唐家三少,因為他,中國一度落後的科幻事業被重新打開,不僅體現在書籍上,也體現在各種影視上。1、《三體》,打開了中國科幻的大門按理說劉慈欣的文學成就要遠遠高於唐家三少,因為他,中國一度落後的科幻事業被重新打開,不僅體現在書籍上,也體現在各種影視,商業上,就如同中國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一時間,中國科幻進入市場。
  • 那麼多《三體》影視化項目,這家美國視頻網站的似乎最靠譜
    2009年,在《三體》還寂寂無名時,導演張番番以1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拿下了《三體》影視+遊戲全媒體永久版權,之後以此為籌碼接觸了當時一心想進入電影產業的遊戲公司遊族。2014年,遊族影業宣布成立,拿下《三體》的全線改編版權,號稱要以單部2億元的投資額拍攝6部《三體》電影。但頁遊起家,剛涉足電影產業的遊戲公司顯然沒有這個能力。
  • 《流浪地球》將上銀幕,大劉埋的這個「梗」會終結《三體》?
    因為三星的運行非常混沌,幾乎找不到規律,導致三體行星上的文明被一次次地毀滅。最終三體人決定飛向地下,將地球作為殖民地。那麼,問題來了,兩個星系的文明彼此看上了對方的地盤,結果——如果流浪地球沒有遇上三體艦隊,那麼三體遠徵軍將在太陽氦閃中被消滅,流浪地球也會遭遇人馬座三個太陽的其他行星類似的命運。
  • 中國科幻迷淚奔!《三體》真人電影重拍!《大聖歸來》導演接手!
    十月文化是《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公司,彩條屋影業曾入股十月文化成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約28%。《三體》電影版難產多年,此次終於迎來靠譜的創作團隊,真人版《三體》將成為十月文化的首部真人院線電影,未來該公司的電影項目還包括《深海》《大聖鬧天宮》等。
  • 科幻IP《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1999年,劉慈欣的兩部科幻作品《鯨歌》和《微觀盡頭》發表在了成都的《科幻世界》雜誌上。後來他首發於《科幻世界》的《流浪地球》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當年領取了2000塊錢獎金後,劉慈欣還邀請所有參加頒獎典禮的作者吃了一頓火鍋。《流浪地球》獲獎後,劉慈欣的創作靈感井噴。
  •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最強IP《三體II:黑暗森林》改成舞臺劇...
    春節期間,原本不被看好的中國科幻巨製《流浪地球》,最終以46億元的票房收官。不僅把觀眾帶進了充滿著無限可能的未來,也為中國科幻電影打開了全新的大門。這背後當然少不了原著作者劉慈欣「大劉」的功勞。現在一躍成為了中國科幻界的領軍人物。他的作品,能組成一個「宇宙」。2000年,37歲的劉慈欣憑藉《流浪地球》拿下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這是他「瘋狂人生」的開始。6年之後,劉慈欣最偉大的IP《三體》開始連載。
  • 科幻IP《三體》 影視化進程有多難?
    1999年,劉慈欣的兩部科幻作品《鯨歌》和《微觀盡頭》發表在了成都的《科幻世界》雜誌上。後來他首發於《科幻世界》的《流浪地球》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當年領取了2000塊錢獎金後,劉慈欣還邀請所有參加頒獎典禮的作者吃了一頓火鍋。  《流浪地球》獲獎後,劉慈欣的創作靈感井噴,2002年到2005年期間,他憑藉《朝聞道》《地球大炮》《贍養人類》等作品,連續獲得中國銀河獎。
  • 科幻電影一定要「燒腦」嗎?《三體》何時搬上大銀幕?聽聽大咖們...
    9月26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系列活動——中國科幻電影創作高峰論壇在鄭州召開,編劇、作家、行業研究者展開對話,共同探討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未來。
  • 科幻經典《三體》傳出劇集和電影拍攝消息,為何遭到一致反對?
    這樣三體風格濃鬱的話語表達意見。事實上,《三體》早在2015年就已經有電影開拍,並定檔於2016年7月。2015年7月拍攝已經殺青進入了後期製作。操作的公司正是籤下三體電影版權遊族影業,孔二狗任製片人、張番番任導演。不過如此之短的拍攝時間讓孔二狗受到質疑,電影進入後期製作後就沒有了消息。直到2016年6月傳出影片無限期取消,孔二狗離開遊族。
  • 《三體》後傳:中國最偉大科幻 IP 十年的商業流浪
    孔二狗以寫黑道小說聞名,曾任小馬奔騰影業總裁李明的特別助理。從小馬離職後,孔二狗想自己帶一個團隊操盤電影,而林奇也有試水影視的想法。 一拍即合。 林奇早讀過《三體》,他跟孔二狗說:「你去用兩個禮拜把版權買回來。我們成立一個公司,你做 CEO。」——他很容易就給出去一個 CEO,「title 不重要」。 但在談判環節,他對細節極重視。
  • 科幻《三體》是利用上班時間偷寫的,劉慈欣:我好像佔了單位便宜
    2019年4月18日,「第13屆作家榜」壓軸的主榜單發布,科幻大咖劉慈欣以《三體》系列作品,超過餘華、莫言等人的暢銷代表作,斬獲1800萬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剛剛拿下2019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冠軍的中國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在引發熱議之餘,意外鉤沉出同名原著小說作者劉慈欣的一段電力從業往事。
  • 《三體》影視化有多難?百億公司六年拍不出成片
    1999年,劉慈欣的兩部科幻作品《鯨歌》和《微觀盡頭》發表在了成都的《科幻世界》雜誌上。後來他首發於《科幻世界》的《流浪地球》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當年領取了2000塊錢獎金後,劉慈欣還邀請所有參加頒獎典禮的作者吃了一頓火鍋。
  • 三體魔咒:流浪的版權,撲街的影視化
    在經歷了數年的跳票、等待又跳票後,《三體》終於敲定了一家世界級的影視合作方——奈飛。據報導,中國著名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遊族旗下的三體宇宙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而打造的主創班底,也是豪華異常。許垚作為三體宇宙的CEO,高調出席了本場活動,並與不少媒體進行了直接互動和採訪。
  • 人類的基礎物理停滯近100年,真被三體文明的「智子」鎖死了嗎?
    縱觀地球史和人類發展史,從一個更廣闊的時間維度來看,全球性的重大意外事件才是一種常態,從幾次冰河紀物種大滅絕,以及人類史的種種突發變遷,都能看出這一點。很多時候,一個意外事件就可能改變整個人類甚至地球發展進程,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 董事長疑被投毒致死後,《三體》影視化怎麼辦?
    「把三體幹砸了,要背一輩子罵名」遊族網絡官網介紹顯示,這家公司成立於2009年,2014年6月正式登陸中國A股主板,是互動娛樂供應商,曾成功推出《少年三國志》《盜墓筆記》《權力的遊戲 凜冬將至》《女神聯盟》系列等多款知名遊戲產品。顯然,這是一家遊戲公司。但其之所以受到如此關注,則與劉慈欣的科幻巨作《三體》有關。具體而言,應該是「三體IP」。
  • 《三體》影視化進程有多難?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六年拍不出一部成片
    後來他首發於《科幻世界》的《流浪地球》獲得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當年領取了2000塊錢獎金後,劉慈欣還邀請所有參加頒獎典禮的作者吃了一頓火鍋。當年張番番的夫人宋春雨讀完《三體》後發現到其中蘊藏的改編商機,於是和老公一起輾轉聯繫上了劉慈欣。很多人後來覺得當時大劉瘋了,這麼便宜的價格就把《三體》的影視改編權給賣了,可是在當時,這筆錢對劉慈欣來說,真的是一筆巨款,而且10萬元對那時的科幻小說界而言,已是最高的拍攝版權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