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中美經貿第一階段協議對中國技術進步有積極正面作用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當地時間周三下午,中國經貿代表團在華盛頓與美方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後,召開了中方記者會,回答有關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在回答中國日報記者有關協議對中國未來科技發展和中美未來科技合作影響時表示,中美經貿第一階段協議只包含一般性技術轉讓業務,具體的技術轉讓還沒有完全的完成。他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靠技術進步,保護智慧財產權有利於保障技術進步。協議的籤署對保護智慧財產權有積極正面作用。

相關焦點

  • 央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匯率章節具有積極作用
    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記者 吳雨)中國人民銀行近日表示,此次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匯率章節具有積極作用,為未來大國之間協調匯率政策立場提供了可參考的範本。人民銀行表示,匯率章節在語言表述上全部為雙方共同義務,完全對等,並多次強調相互尊重,重申已有的多邊共識,體現了平等互利的新型大國關係。
  • 海關總署: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農產品動植物檢疫工作完成
    【海關總署: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農產品動植物檢疫工作完成】今日在月度吹風會上,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司長趙增連介紹,目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農產品領域涉及海關動植物檢疫的
  • 中美持續22個月的經貿摩擦:矛盾衝突與合作互利共生
    應美方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於本月13日至15日率團訪問華盛頓,與美方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一)目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還沒正式籤署,內容自然沒有公布。
  • 時間軸上的中美經貿磋商:歷時一年多 節奏越來越快
    5分鐘後,劉鶴副總理和他率領的中國代表團跟美國談判代表一起步入美國白宮貿易辦公室,正式開啟第九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2018年2月27日,劉鶴副總理赴美啟動第一次中美經貿磋商,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不算副部級等工作層面的談判,光高級別磋商就前後舉行了九輪。
  •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農產品領域涉海關動植物檢疫的工作均已完成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司長趙增連11月30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農產品領域涉及海關動植物檢疫的37項工作,均已按時高質量完成。
  • 以創新和開放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摘要】中美經貿摩擦時至今日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為此,對內我國需苦練內功,以「兩創」推動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對外我國需繼續全面推進開放,沿著我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拓展產品市場、開創互利共贏。使創新與開放一道,內外共同發力,是我國全面應對此次摩擦的強身固本之策。
  • 貿易佳音頻傳市場卻意外反應冷淡 中美一階段協議對市場影響幾何?
    有分析指出,市場之所以反應相對平淡,是受到「買謠言、賣事實」的影響,此外協議細節的缺乏也令市場保持謹慎。不過,鑑於該協議緩解了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有助於提振明年全球經濟以及市場的表現。北京時間周五晚間,中美官員均表示,雙方已達成一階段貿易協議。該貿易協議將包括美國降低部分中國關稅,並暫停定於本周日生效的額外關稅。
  • 一周頭條:亞馬遜、Joom公布2020戰略,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
    【市場觀察】 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文本達成一致 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協議文本包括序言、智慧財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同時,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徵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徵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
  • 第11輪會談後受訪,劉鶴:要心裡有信心,我們什麼困難都不怕
    據央視新聞消息,華盛頓當地時間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在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結束後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 劉鶴表示,從中國經濟來說,首先咱們從中期來看,我認為中國經濟從經濟周期的角度,從去年有點觸底,然後現在走入了上升期。所以從中長周期的角度,我們是非常樂觀。
  •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經貿摩擦明顯升級 美頻用長臂管轄措施
    對於美方宣布對13個中國企業或個人實施制裁,高峰表示,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依據其國內法進行「長臂管轄」。  會上有記者問,在美國對華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徵關稅之後,美國總統川普仍表示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沒有破裂,稱貿易戰只是「一場小爭吵」。不過這之後美國對華採取的一些措施,包括對中國華為的一些限制措施,引發了外界對於中美經貿關係進一步擔憂。
  • 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
    中美兩國經濟發展階段、經濟制度不同,存在經貿摩擦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增進互信、促進合作、管控分歧。長期以來,兩國政府本著平等、理性、相向而行的原則,先後建立了中美商貿聯委會、戰略經濟對話、戰略與經濟對話、全面經濟對話等溝通協調機制,雙方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保障了中美經貿關係在近40年時間裡克服各種障礙,不斷向前發展,成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
  • 美國挑起對華經貿摩擦損害兩國和全球利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美...
    美國不斷升級貿易爭端,會給世界經濟帶來破壞作用,不僅造成中美雙方損失,也直接傷害其他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這種行徑必然激起各國的反對,維護國際經貿秩序、制定國際經貿規則,發展中國家必將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不想戰、不怕戰,以戰反戰是合理的做法。同時,做好自己的事情,推進改革,用改革紅利穩定增長,用社會政策穩定民生,進一步對外開放維護經濟全球化。
  • 中美磋商最新成果,這三個詞語暗藏深意!
    以最新的中美貿易磋商為例,根據央視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中美雙方進行了一次積極、建設性、富有成果的磋商。奧秘,就在這三個形容詞上:1、積極;2、建設性;3、富有成果的。要知道,上一次美國代表團來北京,新華社的報導是:雙方進行了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討論。
  • 這是劉鶴,他對中國最高領導人非常重要
    有兩點需要提請讀者注意:其一,我們相信劉鶴會繼續對中國經濟政策的制定、經濟改革的推進發揮重要作用,但黨終究是走集體決策程序,不應過分誇大單個人的作用,並且,劉鶴的影響可能僅限於財經層面,一些涉及到政治、法制、國家治理等其它層面的制度改革如國企改革等可能已超出劉鶴的影響範圍;其二,儘管我們力求原汁原味的總結展示劉鶴的觀點,受時間精力和能力所限,我們對劉鶴的解讀可能會不夠深入、客觀和全面
  • 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經濟觀察)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題: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中新社記者 周銳  以關稅威脅對中國漫天要價、以莫須有罪名打壓中國企業……中美經貿磋商已嚴重受挫,但美國仍未放棄極限施壓。
  • 劉鶴提到的巴斯德象限是什麼?
    在20世紀我們已有大量科學積累,而21世紀是由科學到技術加速轉化的時代,需求拉動使技術進步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近年來,機器人領域的相關知識和技術儲備已具備相當條件,接近實現突破的拐點,帶動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機器人領域的「巴斯德象限」特徵明顯。
  • 美媒稱中國在美國還有個「強大夥伴」,華爾街
    截圖:《華爾街日報》文章提到,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政府就曾圍繞債務等問題與華爾街時有合作。近年來,川普政府試圖製造中美經濟「脫鉤」,當不少美國企業對同中國打交道猶豫再三時,華爾街卻保持了積極接觸。這背後的動機顯然是利益。今年年初籤署的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條款中,就包括了中方進一步擴大開放、引入更多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的內容。
  • 中美協商對話找到解決方案——為何美國政界學界多名重要人物撰寫...
    40年前,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邀請美國企業赴華投資,這為中美關係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在這一過程中,中美兩國企業、民眾都從經濟合作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是中美兩國商界和學界的共識。事實證明,不僅是雙邊關係,中美還攜手在國際多邊場合合作,發揮了其他雙邊關係不可比擬的關鍵作用。而且,正如上述報告所建議的那樣,美國與中國還存在諸多潛在的合作領域,包括全球公共衛生、氣候變化和防止核擴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