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腦健康 除了跑步還有力量訓練和瑜伽

2020-12-05 網易體育

網易體育11月20日報導:

研究發現,跑步之類的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瑜伽等運動方式,在提高大腦健康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只要堅持這些運動,都能為跑者帶來益處。


有氧運動

2015年刊登在《體育和運動中的醫學和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以59位43歲至65歲之間的中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發現每周至少進行4天或7個小時有氧運動的人,比那些每周運動量不足1小時的人,具有更好的認知功能。

研究人員認為,中年跑者堅持跑步不僅有利於心血管健康,還能提高認知表現。這主要是因為跑步之類的有氧運動加快了大腦中的血流,為大腦輸送更多的營養,保持大腦的健康。

力量訓練

對於跑者來說,力量訓練可以讓身體更強壯,降低受傷風險。實際上,它對於大腦健康也是有好處的。

研究發現,堅持力量訓練能夠改善大腦的聯想記憶、腦功能可塑性、選擇性注意等。同時,也能對大腦額葉產生積極影響,後者涉及到很多功能,包括記憶、推理、語言、注意力等。

瑜伽

《腦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雜誌刊登過一篇文章,對之前發表的11項研究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堅持瑜伽運動的人,大腦中的灰質量會得到增加。灰質是一種神經組織,是信息處理的中心,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做出反應。這一點對於老年人非常重要。

另外,研究還發現,常年堅持瑜伽訓練能減輕抑鬱和焦慮症狀。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換寶 責任編輯:楊碩_NS4396

相關焦點

  • 無論男女習練瑜伽五大利益
    去看看經常練習瑜伽的人士,一般都擁有「穿衣顯瘦」的身材。而且每次瑜伽的練習時間都比較長,有些可以達到2小時,且做瑜伽時沒有像跑步那樣激烈的運動生理反應,讓人感覺更為舒適。當然,也有像阿斯湯加這樣消耗量較大的瑜伽類型。此外瑜伽中經常出現的倒立體位,也是其他運動健身項目中較少出現的,許多人可能長達數年都不會嘗試或考慮在健身計劃中安排倒立這樣的動作。
  • 除了增加訓練裡程,還有這6個方法可以提速!
    強壯的上身能在跑步時保持直立,以提升速度。 強大的核心力量也是重點。強壯的核心肌肉能改善跑姿,通過發掘更多力量來提升效率,同時通過放鬆的肌肉和關節減少身體能量流失。
  • 瑜伽球動作健身的好處有哪些?
    瑜伽球動作健身的好處有哪些? 核心提示:當下不少女性在平時生活中都會利用瑜伽球做一些動作來健身,堅持這樣鍛鍊對身體健康的確是有好處的,但是要讓大家說出瑜伽球動作健身的好處有哪些很多人是不太清楚的,好處有5個,主要是按摩作用、減肥、緩解腰背酸痛、糾正體態和訓練人體平衡性。
  • 跟蹤調查了23萬人後,研究發現跑步的人比不跑步……
    跑步對健康是否真有益處通過查找大量資料,發現跑步不但能健身還能健腦,比如: 當我們跑步時,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和「內啡肽」等神經遞質,可以讓我們變得更開心,且能起到天然止痛藥的作用;此外,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 20% 的全科醫生會在治療抑鬱症時,推薦跑步作為替代藥品進行輔助治療
  • 美媒:研究表明瑜伽有助加強大腦功能
    美媒稱,一項新的大腦掃描研究也許能給你動力,讓你把瑜伽放在新年待辦事項清單的首位。據合眾社2019年12月31日報導,對11項已發表研究的回顧發現,瑜伽的運動、冥想和呼吸練習與大腦關鍵區域的擴大存在關聯。這些區域參與清晰思考、決策、記憶和調節情緒。
  • 瑜伽對你的身體和大腦有什麼影響?
    這種身心結合的練習被很多人認為有著獨特的健康方面的優勢。但是瑜伽真的對你的健康有益嗎?克裡希納 · 蘇迪爾(Krishna Sudhir)將帶你探查這種古老的傳統是怎麼樣影響人的身體和心靈健康的。 這些經文將瑜伽定義為「控制」,或是限制大腦對外部事物的關注,以達到一種純粹的意識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瑜伽融入了源於體操和摔跤的體育元素。
  • 除了提高運動能力,自重訓練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這個方式對於平時沒時間去健身房的人或初學者以及女性來說,是一個相當適合的自我訓練方式。但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增肌變成健美選手般的體型,那自重訓練就不適合你。自重訓練除了可以提高運動能力之外,還有哪些好處呢?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跑步訓練可以彌補這種差距麼?
    ●02半馬和全馬不是一個概念在跑步進階的過程中,當你克服了3公裡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5公裡,克服5公裡之後,就離10公裡就一步之遙了,當一個人能拿下10公裡,那麼他跑半馬的可能性就非常高,這好像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一個人如果徵服了半馬,從實際情況來看,半馬距離跑全馬還有巨大差距,這差距對很多人來講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這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 健身房裡的私教小工具詳解,系列它們功能和訓練方法之瑜伽球
    私教小工具每一種私教工具的主要功能和訓練方法——瑜伽球瑜伽球訓練適合所有人,包括那些需要康復治療的人,這使運動更安全,避免對關節產生強烈的衝擊,避免運動損傷。一些背部和背部受傷的人可能無法做仰臥起坐,因為他們的背部和背部受傷。然而,在做瑜伽球練習時,他們可以用柔軟的瑜伽球來幫助運動員鍛鍊,起到輔助作用。
  • 肺部健康自測法:經常跑步肺活量更強!
    近日,前國家女子長跑馬拉松隊教練、火車頭體協馬拉松隊教練陶紹明發布一條微博,向大家介紹肺部健康自我測試簡易方法,經常運動、跑步的人群的肺活量普遍高10%,真的是這樣嗎?但長期堅持體育鍛鍊的人,其肺活量仍能保持正常,經常運動,尤其是跑步愛好者,這個數值還要增加10%,大家可以在閒暇之時簡單的測試一下。定期進行體育鍛鍊,特別是有氧運動,可以提高心肺耐力, 有氧運動有助於促進心肺健康,改善身體循環和利用氧氣的能力。
  • 冬季跑步幾個注意事項,提升訓練效果,降低受傷機率!
    冬天到了,你會堅持跑步訓練嗎? 很多人會在夏天跑步,到了冬天就會停止跑步訓練。冬天天氣冷,大多數人喜歡躲被窩,不喜歡鍛鍊,健身訓練的人數也會直線下降。冬天跑步訓練極大的自律性,不僅需要身體擺脫惰性,還需要抵抗寒冷的天氣跑起來。
  • 冥想,提升大腦Alpha阿爾法波的方法及其好處
    一整天在緊張,壓力或焦慮下工作(大腦中β,β,還是β腦波)一直到晚上精疲力竭時,一頭扎到床上開始大睡(直接進入δ腦波狀態),只是θ(Theta)有在作夢,而δ(Delta)整個睡死。。一天當中連放鬆和感到睏倦的時間都沒有(沒有時間進入α腦波和θ腦波狀態)。現代生活中太多的人這樣駕駛自己的大腦,突然而有力地從一檔直接進入四檔,並從四檔直接回到一檔。
  • 臀部、大腿肌力的殺手級訓練「硬舉」助你跑步破PB
    跑者在追求馬拉松破PB的路上,除了平時必要的跑步訓練,要增強你的每一個步伐,也必須專注於訓練肌力和調整姿勢。硬舉(Deadlifts)是個全身性的重量訓練,除了肩膀和背部,更能訓練到跑步時不斷使用的臀肌、大腿後側膕膀肌,堪稱是膕膀肌殺手級訓練!讓我們看看硬舉有多少好處、執行時該怎麼做、以及常見的錯誤示範。
  • 早知道這10個跑步忠告,才能跑得健康、長久、無傷
    可以看看這篇文章:《跑姿越理想,跑步越輕鬆》04想要跑得長久,一定要進行力量訓練許多跑步損傷,尤其是膝蓋和臀部部位的損傷,主要還是由於肌肉力量不足或者受力不均衡導致的。因此力量訓練顯得尤為重要。並不是說肌肉練強了你就會跑得更快,跑者練肌肉是為了能夠更好地來保護關節,其次能夠有足夠的力量來源。
  • 五公裡、十公裡、半馬距離,跑步訓練大不同
    針對這個問題:5K,10K和半程馬拉松訓練之間的主要區別是什麼?皮特·馬吉爾Pete Magill表示:「不多,好的,這應該是我們的秘密。」Pete Magill最近的一本書《Fast5K》講述的是五公裡訓練。五公裡與十公裡的訓練幾乎沒有區別,而五公裡與半程馬拉松則有些差異。
  • 跑步給你留下訓練痕跡了嗎?跑者的5大形態特徵,你是否也有?
    長期從事某項運動,並且練到相對還是不錯的水平,後來的體型外觀就會呈現特定的特徵,這種特徵就被稱為訓練痕跡,所以跑者長期從事跑步運動,從外觀體型方面也會呈現相似的特徵。01跑步給你留下訓練痕跡了嗎?跑者的5大形態特徵,你是否也有?
  • 在霧霾嚴重的時候跑步會影響身體健康嗎?
    摘要:在先進的計算機模擬和有關汙染對人類健康影響的數據的幫助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全世界幾乎所有城市,騎自行車和步行對健康的好處都遠大於空氣汙染造成的損害。至於騎車的淨收益開始下跌的轉折點,天津、北京和武漢是45分鐘,成都60分鐘,杭州、重慶75分鐘,廣州和上海在90分鐘。
  • 經常跑步的人,這12個好處將受益終身!
    短跑,主要指的速度訓練,或者間隔訓練,可以幫助你提高跑步速度、跑步效率、抗疲勞能力以及你的力量和肌肉耐力。速度訓練也是減肥最有效的跑步鍛鍊方式,但它對身體的要求很高。跑步是你可以做的最簡單的心血管活動之一,幾乎可以為身體的每個部位帶來益處。
  • 大腦與槓鈴:力量訓練能幫助改善你的情緒嗎?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些情緒改善可能並不來源於鍛鍊,而是來自運動給人們帶來的成就感、價值感和自信心。」雖然其它的體育運動,比如慢跑,也會增強人們的意義感和自信心。但是研究人員認為,力量訓練相比其他形式的鍛鍊,可能會產生更明顯、更好的抗抑鬱效果。
  • 跑步5年多,體重從100公斤降到85公斤就不降了,接下來怎麼辦?
    當開始一個減肥計劃,需要包括飲食和鍛鍊,減肥才是健康的。體重靠健康的方法減下來時基礎代謝率也會下降,基礎代謝除了肌肉含量有關,與體重的關係很大。同時,長期堅持的運動,身體已經適應,就不會一直減體重的。試想一個堅持馬拉松跑步的人,長期的訓練與跑步一直減體重,還不減沒了嗎?如果你燃燒的卡路裡比攝取的熱量要多,你就會減肥。但是如果你的減肥達到了一個平臺,你需要增加你燃燒的卡路裡,或者進一步減少你的攝入量,以獲得持續的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