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給你留下訓練痕跡了嗎?跑者的5大形態特徵,你是否也有?

2021-01-15 健身小蘿莉說

導語:不少健身新手在健身幾個月後會發一些自拍,就是想讓大家評價一下,雖然心裡更多想的是讚美之詞,但是健身老手的評價卻顯得那麼的冷酷無情,「毫無訓練痕跡」,訓練痕跡是什麼梗?

長期從事某項運動,並且練到相對還是不錯的水平,後來的體型外觀就會呈現特定的特徵,這種特徵就被稱為訓練痕跡,所以跑者長期從事跑步運動,從外觀體型方面也會呈現相似的特徵。

01跑步給你留下訓練痕跡了嗎?跑者的5大形態特徵,你是否也有?

1、身材精瘦

跑步是一項克服自身體重的長時間耐力運動,所以跑者的基本形態特徵就是看上去較為瘦削,當然跑者的瘦並不是那種純粹的骨感,而是一種脂肪較少,肌肉含量卻並不低的精瘦狀態,也就是說,跑者是一種瘦是瘦,有肌肉的身體狀態。

2、腹部贅肉較少,容易出人魚線馬甲線

當跑者腹部贅肉比較少時,因此也更加容易呈現明顯的腹肌線條,肚子上遊泳圈少了,不僅人體型更好看,也意味著健康的顯著改善,因為脂肪在腹部堆積,非常容易引起胰島素抵抗,隨著腹部脂肪的減少,這些代謝性問題也會得到顯著的改善。

3、大腿肋四頭肌發達

初跑者小白跑者的肋四頭肌內側頭明顯不發達,不僅看不出肌肉輪廓,用力時肌肉輪廓也很不清晰,成熟跑者肋四頭肌內側頭在放鬆時有一定隆起,用力時肌肉輪廓較為明顯,這就意味著股內側肌與股外側肌力量較為均衡,促進了髕骨運動軌跡正常化。

4、姿態挺拔

長期跑步作為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變久坐所帶來的含胸,駝背等不良體態,讓你看上去挺胸收腹姿態挺拔,對於本身的頸部不適,下背痛,也有直接的緩解作用,慢跑運動也是很多國家背部不是康復指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5、氣色好,炯炯有神

跑步讓人們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了新陳代謝,加速了皮膚微循環,使皮膚得到更多的營養,改善了皮膚代謝,經常跑步的人,精力精神都會更加旺盛,這也使得他們看上去容光煥發,氣色好炯炯有神。

02跑步輔助裝備很重要

對於一個跑步愛好者來說,專業的輔助裝備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幫助我們記錄一些專業的身體數據,有助於我們調整跑步的速度和步幅,還能在抵達運動時的單調感和枯燥感。

裝備1、智能運動手環

跑步的時候帶著手機非常不方便,智能運動手環相對會好很多,而且它可以和手機、運動耳機,保持智能連接,通過點觸就可輕鬆切換界面。除了計步數,還可以測量跑步時的距離、卡路裡、脂肪含量等數據,更有實用的防水防汗功能,而且戴在手上非常輕便和時尚,有需要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獲取

裝備2、運動耳機

對於跑步愛好者而言,運動耳機也是必備設備之一,不但能最大限度地激發運動者的能力,還能減低鍛鍊中的枯燥和乏味,有百利而無一害,專業音質校對準確,音質自然還有最新的觸碰切換技術,輕輕點擊就能實現換歌曲,接聽電話等功能,搭配運動手環效果更好哦。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獲取同款耳機

結語:跑步帶給我們健康,也帶給我們更年輕,更漂亮,或者更帥氣,更加有活力的外形和氣質,長期跑步帶給我們的改變是日益巨大的,如果你想聰明,那就跑步吧,如果你想強壯,那就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那就跑步吧!

相關焦點

  • 跑者有必要進行負重訓練嗎?
    事實上,跑者比你想像的更需要負重訓練。在日常訓練中增加負重訓練,即使只是每周一到兩次,對於高效的跑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負重訓練幫助跑者達成了三大目標,「它通過強化肌肉和結締組織防止你受傷;也會通過改善神經肌肉協調和力量助你跑得更快;它還會通過改善協調性和步幅效率來提高跑步的經濟性。
  • 跑者課堂丨對於持久無傷跑步的終極歸納:跑者需要遵循的三大要素
    為了獲得三大素質,你就應該進行耐力訓練、力量訓練和柔韌訓練三大訓練,很多跑者只是跑,也即只是訓練了耐力素質,而忽視了力量訓練; 建議跑者每周應當進行1-2次力量訓練,這對於提升跑步能力和預防傷痛是十分重要的。
  • 初學跑者必學:跑步前3公裡你一定要知道
    每天花半小時練跑3公裡,一周五天,一年下來也可以輕鬆累積500公裡的跑量。現代人生活忙碌,只要擠出半小時的空檔,就可以為自己完成一個美好的訓練記錄,不論是上班前或是下班後,甚至是午休時間你也可以出去跑3公裡,有效率的訓練不會過度耗費體力影響到日常生活,甚至還能提升工作時的專注力,更棒的是你的新陳代謝能力也會提高。
  • 跑步不遇「跑步膝」,你已經超過90%的跑者
    前言 對於跑友來說,跑步膝這個詞應該一點都不陌生。跑者膝(Runner's Knee),學名髕股關節症候群。是跑者損傷中排名第一位的傷痛,也困擾著無數跑友。
  • 跑了這麼久的步,你的訓練強度到底怎麼樣?
    因此,為確保以適當的強度進行訓練並有所收穫,在訓練中對強度進行衡量是很重要的。 輕鬆跑的強度若太大,會讓你沒有力氣進行速度練習和長距離跑;而高強度跑若強度不夠,也便不能將你的身體狀況提升到新的水平。 要了解訓練時的強度,常根據三個方法來測量。選擇你想使用的方法,然後一直堅持使用。
  • 從年齡、性別看5km跑步平均成績,你達標了嗎?
    5公裡對於跑步初學者來說是個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的目標,而對馬拉松跑者而言,則是個非常基礎的訓練量。一般來說,5km是個大部分人稍加鍛鍊就能達到的跑步距離,也是很多初跑者剛開始階段為自己設立的訓練目標。許多跑者的5K成績落在30-40分鐘之間;而對於步行者,5K大約要走45-60分鐘。扣除健康水平這種個人差異大的因素,我們可以依照年齡和性別初步了解預期達到的5K成績,如下表。初跑者的平均速度如果你每公裡配速5分整,那麼5K可預期在25分鐘左右完成,但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
  • 跑者必須知道的5個知識點,你不知道還敢跑?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跑步必備常識。1、壓縮腿套的作用。很多人在跑步的過程中容易造成肌肉拉伸或者小腿抽筋等問題,尤其是那些參加長距離馬拉松的跑者,這個時候壓縮腿套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壓縮裝備剛開始是用於醫療事業的,但是專家後來發現其對於人體的靜脈曲張問題起到輔助作用,後來,壓縮裝備也就用於體育事業。
  • 慶慶哥發布譯著《跑者腦力訓練手冊》
    「跑步重塑大腦,大腦也會讓你跑得更好」「作為一名跑者,你最大的資產就是你的大腦」「跑步強化腦力,增強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幸福感」······已完成94個全程馬拉松的毛大慶,今天攜其譯著《跑者腦力訓練手冊》,在北京朝陽區「創意總社1949」湛廬文化思想空間舉辦新書分享會,並與眾跑圈大咖、京城知名跑團代表進行交流,分享其翻譯這本書和幾年來跑步的心得
  • 【跑步加油站】你的體質究竟適合跑步嗎?
    (小測試)你的體質適合跑步嗎? A. 過度肥胖的人 不適合 B. 心臟病、糖尿病患者 不適合 C.
  • 月跑量300公裡是如何做到的?是全馬330以內跑者的標配嗎?
    沒有跑量積累就無法打下堅實的耐力基礎,雖然不乏天賦異稟者用較少的跑量就能達到比較好的成績,也有很多人聲稱要避免垃圾跑量。 總體而言,小編還是不太相信沒有跑量作為基礎,能取得相對比較好的成績,特別是對於訓練時間有限、訓練水平有限的大眾跑者而言。
  • 資深跑者必看,這5種關鍵電解質,你補充夠了嗎?
    下午好呀,咚妞又來提醒大家做運動啦~ 經常能在後臺看到大家抱怨:怎麼跑步的時候總是容易抽筋?如果你幾乎每天都會跑步的話,出現這種情況,除了潛在的傷病,還有更大的可能是——你的身體缺乏某些電解質了。
  • 跑者,管理好你的壓力
    跑者的壓力誰人知?跑步會給肌肉、肌腱乃至骨骼帶來壓力,這種壓力會使身體變得更強壯。但是,訓練強度長期超過身體負荷,積累的壓力會引發運動損傷。外部壓力「朋友為了減肥約我一起跑步,半年過去了,朋友已經瘦身成功,10公裡跑進50分鐘,而我的10公裡還在60分鐘徘徊。」「跑團的微信群裡天天有大神打卡,月跑量200公裡起步,而我的月跑量還不到100公裡。」「最近大家都在嘗試一種新的訓練方法,但是我並跟不上這種訓練節奏。」
  • 5公裡如何跑進20分鐘?跑步教練告訴你秘訣!看看你屬於哪一級
    對很多跑步老司機而言,五公裡不過就是一個熱身的距離。對新手小白而言,勤快鍛鍊一下,五公裡跑進半小時的問題也不大。 但,五公裡跑進20分鐘,說實話,對大多數跑者而言真的很難了。能20分鐘跑完5公裡的,在業餘跑者中可以說是跑步大神了。
  • 長跑之王莫法拉NRC跑步之旅 激勵跑者堅定信念
    針對臺北、香港和上海城市的精英跑者們,莫·法拉用自己不斷訓練的故事激勵著他們,他表示:「如果你想成為冠軍,你就必須為之瘋狂努力訓練」。他也親自走上跑道與精英跑者們一同奔跑。現場每一位跑者都體會到了莫·法拉科學的訓練方式及 NRC 定製化跑步課程。
  • LSD這樣訓練才有效,95%的跑者都不知道!
    想要安全地完賽一場馬拉松,長距離慢跑訓練是不可或缺的。看似這個訓練無聊,但卻有效的增強體力,讓你輕鬆應對馬拉松!不過有很多會問既然是長距離慢跑,那到底多長算是長距離呢?這個得因人而異,比如你平時的訓練最多也就跑10公裡,那麼20公裡就是你的LSD,差不多就是平時訓練距離的2倍,但是速度慢慢一點。
  • 跑步5公裡要多長時間?配速年齡對照表,你達標了嗎?
    01跑步5公裡要花多久?配速年齡對照表,你達標了嗎?5公裡的跑步用時,是初學者邁入跑者的一道坎,只有成功邁向5公裡,後續才能向10公裡甚至半馬金髮,跑步5公裡的成績,與年齡性別以及體質情況有很大關係,大多數人5公裡跑步優勢一般在30~40分鐘左右,撇開體質上的差異,5公裡跑步的時間,和年齡性別以及體質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我們來看下正常健康的人跑5公裡,要多久才算合格的。
  • 一周跑步幾次最好?每次要跑多久?你知道這2個問題的答案嗎?
    跑步已經成為了非常流行的一種運動方式,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和認可,也有更多的人加入跑步的隊伍。但是許多人雖然熱愛跑步,心中卻沒有很明確的關於跑步知識的掌握,比如跑步一周應該跑幾次這個問題,每次又要跑多久時間是最佳的?很多人聽到這個問題,覺得很茫然,一時間也難以回答上來。許多人覺得跑步強調"堅持"這兩個字,堅持就是每天都必須跑,每天堅持著,不間斷的努力著,才有最好的效果。他們可能還會認為減肥瘦身和跑步的時間也有關係,你跑的時間越久,你肯定是最早瘦下來的那一個。
  • 風靡跑圈的5公裡跑步測試,進來看看你是哪個等級!
    但只要熟練的掌握這5種跑步訓練方式,成為大神不是不是夢! 3種間歇訓練,幫你快速適應跑步節奏 要加強5K速度,可以先從下面這3種間歇訓練開始。 保持每周一次1分鐘間歇訓練,持續3周;接著做2分鐘間歇持續3周。
  • 5公裡跑多少分鐘,就是什麼樣的等級?不是誰都能天天跑步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群,都可以天天跑步的,這需要看你是什麼級別。否則,天天跑步,極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反而適得其反。那麼,什麼樣等級的跑者才能天天跑步?天天跑步,對某些跑者來說又會有什麼傷害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都有哪些等級,而你又是屬於哪種跑者呢?
  • 用跑步來保持健康,每天跑多少比較好?10公裡還是5公裡?
    原標題:用跑步來保持健康,每天跑多少比較好?10公裡還是5公裡?很多有目標的馬拉松跑者,為了能夠跑進330,300,甚至更快,會每天訓練,累計跑量,認為「多即好」。但是,凡是都有兩面性,不管是頂級跑者還是初級跑者,都不可避免的遇到一個問題:受傷。運動員最大的敵人就是傷病,普通跑者有可能因為傷病而放棄跑步這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