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體弱多病、給人營養不良形象的小櫻,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慢跑了。從剛開始連走會都會汗流浹背,現在進步到健走一小時都不用停下來休息,現在甚至養成一周五天,下課後固定前往操作跑三公裡的運動好習慣。幾個月下來,以前常感冒且食欲不振的他,在開始規律運動後不只戴口罩的時間少了,食慾也提升許多,更重要的是整個人更有精神活力面對工作的挑戰。
朋友們看到她的改變,也下定決心要開始一起參與跑步的行列,只不過運動和學習一樣是不能一步登天的,小櫻告訴大家,若想要跑出健康、跑出自信,那麼就得先把3公裡這短短的距離跑好,今天先來聽聽看他過來人的經驗。
跑步不求多 求持之以恆
新手上路的新鮮感和衝勁,通常會讓跑友一次就想挑戰更快速度或更長距離的動機,不過在身心皆未準備好的情況下貿然行動,可是會提升運動傷害的機率。其實比跑得遠和跑得快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堅持與毅力。
每天花半小時練跑3公裡,一周五天,一年下來也可以輕鬆累積500公裡的跑量。現代人生活忙碌,只要擠出半小時的空檔,就可以為自己完成一個美好的訓練記錄,不論是上班前或是下班後,甚至是午休時間你也可以出去跑3公裡,有效率的訓練不會過度耗費體力影響到日常生活,甚至還能提升工作時的專注力,更棒的是你的新陳代謝能力也會提高。
更有效的運動恢復
一週五天的訓練量,雖然都是一樣短短的3公裡距離,但我們每天身體的狀況會有些不同,加上外在環境的變化,你會發現每次跑3公裡的速度其實還是會有些許差異。在訓練中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注意在跑步時肌肉是否過度緊繃、呼吸是否順暢、心理狀態是否穩定,同時跑完後確認一下身體是否有過度酸痛的問題。
俗話說得好:「三分練,七分吃」,既然有了規律運動的習慣,營養補充當然不能省略,少喝含糖飲料、少吃零食油炸物,多攝取天然食物,在每次訓練後身體有足夠的營養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恢復。
不要快 跑慢一點
雖然3公裡的距離不長,花費的時間也不多,不過千萬別因此而草率應付,跑步前的熱身一樣也不能少。建議在開始跑步前,先採用動態熱身幫助肌肉與關節升溫,同時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進入到訓練狀態中。
跑步是與自己對話的最好時機,不需要與別人比較速度,全部的專注力請放在每一個踏出的腳步與呼吸。先放慢速度前進,慢慢地調整自己的速度,試著將身體進入到自動駕駛模式,你會發現當你在最舒適自在的速度下,往往可以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挑戰。
跑步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挑戰自我的一個方式,更是每個人改變生活的起點。3公裡的距離不長不短,只要對自己有期待,勇敢踏出第一步就能完成。一周五天,每一次3公裡,只要每多一次完成,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比想像中的還要強壯。不求快也不求遠,找到身體最輕鬆自在的前進節奏,從今天開始你也可以是一位真正的「跑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