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呀,咚妞又來提醒大家做運動啦~
經常能在後臺看到大家抱怨:怎麼跑步的時候總是容易抽筋?如果你幾乎每天都會跑步的話,出現這種情況,除了潛在的傷病,還有更大的可能是——你的身體缺乏某些電解質了。
電解質就是自帶正負電荷的物質,像礦物質鈉和鉀,在身體內可以產生電流。實際上,人體就是一個巨大的電流系統,電解質的作用就是幫助肌肉接收大腦傳遞的信號,調節肌肉收縮,幫助人體保持酸鹼平衡。
鈉、氯、鉀、鈣、鎂等電解質,對於跑者來說雖然需求量比較小,但是如果它們缺乏的話,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對訓練和身體都是不利的。資深跑者都懂,電解質飲料什麼的,除非長距離或者馬拉松,基本都不太需要。所以今天咚妞要給的建議就是,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來補充這些關鍵電解質~
1
缺乏電解質
會帶來哪些困擾?
長距離跑步後,身體會損失大量糖原和電解質,還伴隨著肌肉的細微損傷,而電解質的功能之一就是控制肌肉收縮。
當由於出汗而導致體內的電解質嚴重不足時,電脈衝就會發生紊亂,導致腳部、小腿的肌肉痙攣。在馬拉松比賽後半程,發生抽筋的跑者比比皆是,腳部出現痙攣可能就是由於體內電解質的失衡。
在日常訓練中,即使我們並不會跑很遠,但如果你每天都給自己安排了跑步時間,那麼飲食上僅僅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肯定是不夠健康的。
01:鈉
在跑者出汗的過程中,鈉是損失最多的電解質,1公斤左右的汗水中,含有的鈉約佔800毫克。好在也是最容易補充的電解質。
它有助於身體保留水分,保證正常的神經活動和肌肉收縮。跑步之前吃一些鹹餅乾、花生醬或者喝點鹹湯,都可以滿足身體對鈉的需求。
02:氯
氯對於保持體液平衡、血量、血壓、體液pH值穩定等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氯和鈉是一對好搭檔,食鹽中含有的鈉和氯都比較多。另外,橄欖、海藻、黑麥、西紅柿、萵苣、芹菜等自然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氯。
03:鉀
鉀在細胞和心臟功能發揮、調控血壓、預防骨質疏鬆和腎結石、調節肌肉收縮等方面,扮演者重要角色。一般情況下,一個小時的高強度跑步會流失200-600毫克的鉀。
不過,一根大香蕉就能提供450-600毫克的鉀。另外,常見的土豆、菠菜、甘藍、豌豆、黃豆、鱷梨等都含有豐富的鉀。
04:鈣
想要遠離傷痛,保持骨骼的健康離不開鈣。特別是對於大齡跑者來說,如果鈣含量過低,很容易患骨質疏鬆症,更別提無傷跑步了。
含鈣豐富的牛奶,是跑者運動之後比較好的選擇。而且,牛奶中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鈉、鉀以及高質量的蛋白質。穀物類、酸奶等也能提供豐富的鈣。
05:鎂
和鈣一起發揮作用,能夠幫助促進肌肉收縮、協調神經功能、骨骼發育等等。跑者訓練結束之後,通過攝入多葉綠色蔬菜、全穀類食物、堅果、花生醬、幹豆、扁豆等能輕鬆補充損失的鎂。
如果體內的鎂含量不足,運動的身體就會需要更多的氧氣,從而導致疲勞加劇。所以當你覺得跑步耐力不足的時候,補充鎂也能起到一些減緩疲勞,增加耐力的作用。
最後,如果是進行了兩個小時以上的高強度訓練,你更應該選擇能大量補充電解質的功能飲料,針對平時的日常訓練的話,食補就可以啦~
-END-
素材來源自網絡,侵刪
點擊「在看」消耗1卡路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