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電解質防止「水中毒」 大量運動後補水有講究

2021-01-15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隨著氣溫升高,人們運動的熱情隨之高漲,無論是健身、長跑、打籃球還是踢足球,一場運動下來難免大汗淋漓,需要補水。本市職業健身教練王志鵬、營養專家曾亞奇提示,大量運動後補充水分要科學,特別要注意補充電解質,防止「水中毒」發生。

人體汗液內含有一些電解質成分,包括鈉、氯、鉀、鎂、鈣等。其中,鈉能夠調節人體內的水平衡,參與神經傳導;氯能夠調節滲透壓;而鈣則能影響肌肉收縮和骨骼的功能。

大量運動後,體內電解質也隨汗液流失,這樣容易導致人體內的電解質處於不平衡的狀態,如果此時大量喝白水,而未補充足夠的電解質,一些水分就會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進而容易出現「水中毒」症狀。輕度「水中毒」症狀包括嗜睡、水腫、噁心、頭痛、呼吸困難、視力模糊、肌肉痙攣性疼痛。嚴重的「水中毒」還會導致昏迷、抽搐。

還有的人在運動後會馬上喝冰鎮的碳酸飲料,雖然一口氣喝下去的瞬間感覺涼爽舒暢,但冰鎮碳酸飲料不僅糖分熱量高,還會刺激腸胃,容易導致各種急性病症,並且沒有真正為身體補充到水分。而如果喝茶水和咖啡,它們本身就有利尿作用,越喝水分流失越多。

運動後不能盲目補水,而應該選擇一些含有電解質的飲品,像一些運動功能型飲料。這樣既補充了水分,也補充了鹽、葡萄糖和維生素,使體內水鹽代謝平衡,避免脫水的發生,提高運動能力。另外,運動前後補充電解質飲料,要以「少量多次」為飲用原則,不可暴飲,以避免一次性大量補水而加重胃腸道和心血管系統的負擔。(記者韓燕玲)

相關焦點

  • 如運動脫水要達4%才需補充電解質
    現在,只要一運動就帶上一瓶功能性飲料,已成為不少運動愛好者的習慣。不過,美國網站近日刊文指出,人們現在過於迷信電解質飲料,如佳得樂和脈動,加強性飲料如紅牛等的功效,很多時候你可能並不需要它們。「運動飲料確實不能隨便喝,在不需要補充的時候補充,反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 跑步超90分鐘需喝運動飲料 補給碳水和電解質
    網易體育7月15日報導:保證體內水分充足是跑者提升表現的關鍵因素之一,但補水也是有講究的。什麼時候只需要喝淡水,什麼時候需要喝運動飲料?運動飲料能為跑者提供哪些益處呢?
  • 【健身知識】多種口味補充電解質
    當談及「電解質」這個話題時,健身的人頭腦中會馬上浮現出「佳得樂」「脈動」「紅牛」之類的運動飲料;其實,運動飲料並不是電解質的唯一來源。 如果你經常鍛鍊,每次鍛鍊時間在60~90分鐘之間,就有可能流失大量的電解質,遠多於你意識到的數量;這種不平衡會帶來較為嚴重的後果。 當你運動時,身體會產生熱量和出汗,電解質(如鈉)通過汗液流失掉了。由於電介質有助於肌肉收縮,當你鍛鍊的時間較長時,肌肉痙攣的風險就會上升。
  • 寶寶腹瀉喝什麼補水?這些「水」才最有效
    寶寶腹瀉喝什麼補水?這些「水」才最有效 秋季腹瀉猛於虎,每年10-12月都是輪狀病毒腹瀉的高發期,很多寶寶都不幸感染了病毒,出現腹瀉不適。寶寶腹瀉本身沒啥,最可怕的是腹瀉引發的脫水。要知道,脫水會導致體內電解質和水分大量流失,情況嚴重時會引發休克,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 運動後一定要補充電解質嗎?
    什麼情況下需要補充電解質飲料? 【高溫補水】 人在運動或高溫的情況下會大量的出汗,從而導致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主要是鈉鹽)大量丟失。人體為了散熱會大量流汗,帶走很多電解質,如果不及時補充並脫離高溫環境,可能造成嚴重中暑。
  • 水中毒了解一下!
    醫院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水中毒,這種結果令很多人吃驚:喝水也會把人喝死?2012年6月,合肥一男子在連續喝了20瓶礦泉水後,出現抽搐、癲狂、意識不清等症狀,醫生診斷此人過量飲水導致水中毒,經過解毒處理後,男子轉危為安。有位愛美女生對自己的「豐滿」身材很不滿意,她聽說多喝水既減肥又美容,一個星期來,她幾乎每小時喝500~600毫升水。
  • 賽鴿補充電解質
    電解質真的有幫助嗎?什麼時候應該給鴿子補充電解質呢?既然鴿友們那麼想了解,將簡短說明,細節部份因為太過於複雜,因此不會深入探討。電解質一詞在醫學上(科學上)意指鹽,特別是離子。電解質經常出現在運動飲料中,用來補充人體在因為運動、腹瀉、嘔吐或肌餓後所流失的水份。
  • 如何區分運動飲料的種類!
    逐漸入夏,我們為了更好的保持運動狀態,需要即使補充水分,那麼究竟喝什麼飲料好呢?小編搜集了市面上較常見的運動飲料品牌,進行匯總對比。根據外包裝所標碳水化合物及鈉的含量,來進行一番比較。運動飲料和碳水化合物,是保持運動和運動表現的重要物質,運動飲料通常含有甜味劑和防腐劑。運動飲料是被專門制定,以幫助過程中或運動後補充水分的人的飲料。
  • 發燒出汗容易脫水 補充電解質
    不過話說回來,感冒發燒了多喝水究竟有沒有用呢?也許很多小夥伴對這個問題很疑惑。嚴格上來說,喝水對於感冒發燒是有促進恢復的作用。發燒的時候,身體消耗比平時大得多,體溫每升高1℃,基礎代謝率提高13%。)當然,發燒也不是直接粗暴地補充「熱水」。
  • 發燒出汗容易脫水 記得補充電解質
    不過話說回來,感冒發燒了多喝水究竟有沒有用呢?也許很多小夥伴對這個問題很疑惑。  嚴格上來說,喝水對於感冒發燒是有促進恢復的作用。發燒的時候,身體消耗比平時大得多,體溫每升高1℃,基礎代謝率提高13%。
  • 運動後喝水的方式居然也這麼多講究?漲姿勢了!
    運動後,補充足量的水也並不等於喝大量的水,因為身體無法儲存太多的水分。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加重腸胃負擔,使胃液稀釋,既降低了胃酸的殺菌作用,又會妨礙對食物的消化。此外,運動後內臟器官也處於高溫狀態,尤其在夏季,高溫程度更比平時嚴重。
  • 耐力訓練中,如何補充水分、電解質?這些知識點你了解過嗎?
    在耐力訓練中,大量出汗會對體內電解質平衡有一定的影響,經過研究證明,健身者是否會形成汗液、體內的電解質平衡是否會改變,都是由訓練的時間長短來決定的。那什麼叫電解質?電解質其實就是礦物質,它們以不同的溶解度溶於水,日常生活中廣為人知的就是我們吃的食鹽。
  • 你還要補電解質!這些飲料都可以
    建議跑前補水,買個能攜帶水的裝備哦。2、速度慢點會跑更遠。這幾天跑步,我都遇到了幾個這樣的跑者,他們開始都跑得很快,跑幾百米後不得不停下來走路再跑。其實這樣跑步是最累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儘量勻速的慢跑,不一定6-7分配,就按自己的能力,舒服的輕鬆跑的速度跑,不要把自己跑到很累的狀態就好。
  • 這才是給賽鴿補充電解質的正確做法
    近年來,電解質(Electroyte)在賽鴿飼養的使用愈來愈普遍,尤其是在運動後,疲勞恢復,甚至下痢、發燒等情形,都可使用電解質
  • 常州女子自製鹽水排毒養顏 3小時灌兩暖瓶水中毒
    3月11日上午,一女子因頭暈、胸悶、噁心乾嘔等症狀,被家人送進常州四院新北院區,醫生檢查發現,這名女子嚴重水電解質紊亂。經詢問得知,原來這名女子從網上看到一個偏方,說大量喝鹽水可以排毒養顏,於是就在家自己配置了5000ml鹽水(差不多普通5磅暖瓶兩瓶),3小時內全部喝完。誰知她剛喝完,就出現了上述症狀。
  • 劇烈運動後喝什麼水有講究·都市快報
    據省體育局的不完全統計,全省今年要舉辦的各項馬拉松賽事達到60多場,其中千人規模以上有20多場,不少城市首次「上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也越來越重視,路跑自然成為首選。不過,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加入「跑步大軍」,如何在劇烈運動後科學地補充水分以及營養元素,成為一個關注的話題。
  • 運動之後直接喝白開水出現頭暈?不用慌,可能是水電解質紊亂導致
    導語:很多疾病都會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尤其是比如腹瀉和大量出汗等相關疾病就會導致水電解質紊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對待水電解質紊亂,如何更好地飲水,就顯得非常重要。而對於愛運動的同學們來說,長期運動導致大量出汗,有可能很多人都只會補充水分,但不會補充電解質,這個時候也是導致脫水的一個重要時期,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大量腹瀉或者出汗需要注意,在補充水分的時候適當補充鹽分,需要按照0.9%
  • 夏天長跑後喝什麼?我們對比了6款運動功能飲料後,得出了答案
    運動飲料是為高運動強度的運動員或重體力勞動者設計的,比較適用於像跑馬拉松、進行高強度的運動訓練,這種超過1小時劇烈運動、大量出汗的情況。如果你運動量不太多(如果量化就是每天少於一個小時),一般來說體內的電解質並不會有特別多的流失。
  • 健身後需要補充水,電解質和礦泉水哪個效果更好?
    健身後需要補充水,電解質和礦泉水哪個效果更好? 我們很多愛好健身的人都明白,在訓練過程中是比較喜歡出汗的,所以我們在訓練後一定要去喝水,否則的話會很容易導致你的身體抽筋。那麼在你健身以後是需要喝純淨水會有好效果,還是去喝一些電解質飲料比較好呢?
  • 出汗後及時補充電解質
    湛江的夏季格外炎熱,古語有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可見三伏天是一年中比較難受的季節,按照24節氣的順序,三伏天是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氣候上來說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因為隨著入伏後,大自然溫度的升高,地表溫度也越來越高,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所以許多人會出現大汗淋漓,口乾舌燥,心煩失眠,尿黃便秘等症狀,那麼作為中醫養生方面應該怎樣應對這些人體的不適呢?記者採訪了湛江中心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中醫師塗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