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馬拉松、越野賽,還是平時的休閒跑,要跑得更長更久,首先要提升耐力。耐力是長跑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而提升一般耐力的其中一個有效方法是持續跑。
持續跑的速度是根據跑者本身的運動能力來定的,速度越快,強度越高,而強度高低直接影響訓練時的效果。因此,為確保以適當的強度進行訓練並有所收穫,在訓練中對強度進行衡量是很重要的。
輕鬆跑的強度若太大,會讓你沒有力氣進行速度練習和長距離跑;而高強度跑若強度不夠,也便不能將你的身體狀況提升到新的水平。
要了解訓練時的強度,常根據三個方法來測量。選擇你想使用的方法,然後一直堅持使用。
01
談話測試法
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子判斷跑步強度是否合適。雖然聽起來很不正式但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可以準確反映強度的高低。
有一些研究,受試者們被要求在跑步機上一邊跑一邊背誦。那些可以舒服做到的人,他們的心率和呼吸頻率都在預定的有氧區間之內。反之亦然,那些背通時氣喘籲籲的人,他們的跑步強度一般都太大了。
說話是衡量跑步強度的最簡單方法之一。這方法是通過測試跑步過程中說話的可能性和完整性。跑步時,如果你:
可以很輕鬆地唱歌,那麼它應該是低強度的跑步運動;
只能交談、通電話,那麼它可能是適度的中強度跑步;
需要停下來才能說出一句完整地的話,那麼它可能是劇烈的跑步運動;
根本不能說話,那說明你的跑步強度太劇烈了,應該減慢速度休息。
2
配速法
如果是在一段量過距離的公路或者跑道上進行速度練習,你可以趁機發揮手表的作用,嚴格按照每公裡應該花費的分鐘數進行訓練。
根據5公裡配速來討論訓練配速(純粹因為5公裡是最火的比賽距離)。要是不知道你的5公裡配速,你可以參加一場5公裡跑,或者來個1公裡計時跑,然後把成績輸入「訓練計算器」。計算器會根據輸入的配速,計算出各項訓練應採用的配速。
03
心率法
心率是指心臟跳動的頻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通常,能邊跑邊說話不大喘氣就差不多是合適的速度,如果速度過快到不能舒適的說話、胸悶氣短,說明心率過快了。
用監測器跟蹤心率變化(通過內置於胸帶的傳感器讀出脈搏)可以精確地反映當前訓練強度的大小。心率監測器能夠跟蹤每分鐘的心跳數,從而確保在最大心率的某個特定百分比以內進行訓練。
例如,你想把輕鬆日的訓練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70%以內,為的是在高強度訓練後讓身體得以恢復。
那麼如何確定自己的最大心率呢?
最大心率: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人體最大負荷強度下,心率達到最高水平時的數值,對普通鍛鍊者來說,最高心率的60%~85%是合適有效的運動心率範圍,儘量不要讓你的運動心率總超過最大心率的值。
有一個被廣泛應用的公式一220減去你的年齡,大多數專家認為,對很多人來說這一公式可能都是不精確的。(此公式是從有關男性的幾項研究中得出的,研究對象有的健康,而有的卻患有冠心病。)2010年,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條更適合35歲以上女性的公式:208-88%×年齡。
另一項獨立研究發現,對於健康的、喜歡運動的人來說,估算最大心率的最好方法是進行200米衝刺計時測試,然後在幾天後重複一次,取其中最大的心率。
測試一般是在跑步機上跑步,與此同時身體與監測心率、血壓以及耗氧量的機器相連。跑步機每3分鐘便會加速、抬升坡度,直到達到你能承受的最大強度一這個時候的心率就是你的最大心率。
儘管得到了一個精確的最大心率值,但要用它來指導訓練還是會有些局限。如果心率表突然受潮了,比如下雨或流汗,那它可能讀不出心率。其他設備也可能干擾信號。另外,有些跟體質無關的因素也會影響心率。例如脫水、天太熱或者身上疼。
參考數據:
MHR(50~60%)輕微-燃脂運動-幫助熱身或協助恢復、改善新陳代謝;
MHR(60~70%)低強度-燃脂運動-增加新陳代謝、脂肪代謝...體重控制;
MHR(70~80%)中等-有氧/燃脂運動-中強度訓練提高有氧能力…建議的燃脂運動心率;
MHR(80~90%)大運動量有氧運動-提高乳酸容忍度、增強高速運動持久耐力;
MHR(90~100%)最大心率-提高最大衝剌速度,增強神經肌肉系統...運動員或極佳身體狀況。
跑步是一項循序漸進的事情,不建議突然地增加跑量或提升配速,根據訓練強度來逐漸增加,能讓你跑得更好。但也要小心,絕不要在訓練的過程中忽視心理層面的感受,休息也是訓練的一部分。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無意冒犯,如侵聯刪
關於跑步訓練、受傷康復
跑步裝備、賽事報名,賽記故事分享等問題
請添加小編微信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