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這麼久的步,你的訓練強度到底怎麼樣?

2020-12-06 騰訊網

無論是馬拉松、越野賽,還是平時的休閒跑,要跑得更長更久,首先要提升耐力。耐力是長跑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提升一般耐力的其中一個有效方法是持續跑。

持續跑的速度是根據跑者本身的運動能力來定的,速度越快,強度越高,而強度高低直接影響訓練時的效果。因此,為確保以適當的強度進行訓練並有所收穫,在訓練中對強度進行衡量是很重要的。

輕鬆跑的強度若太大,會讓你沒有力氣進行速度練習和長距離跑;而高強度跑若強度不夠,也便不能將你的身體狀況提升到新的水平。

要了解訓練時的強度,常根據三個方法來測量。選擇你想使用的方法,然後一直堅持使用。

01

談話測試法

這種方法被廣泛應用子判斷跑步強度是否合適。雖然聽起來很不正式但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可以準確反映強度的高低。

有一些研究,受試者們被要求在跑步機上一邊跑一邊背誦。那些可以舒服做到的人,他們的心率和呼吸頻率都在預定的有氧區間之內。反之亦然,那些背通時氣喘籲籲的人,他們的跑步強度一般都太大了。

說話是衡量跑步強度的最簡單方法之一。這方法是通過測試跑步過程中說話的可能性和完整性。跑步時,如果你:

可以很輕鬆地唱歌,那麼它應該是低強度的跑步運動;

只能交談、通電話,那麼它可能是適度的中強度跑步;

需要停下來才能說出一句完整地的話,那麼它可能是劇烈的跑步運動;

根本不能說話,那說明你的跑步強度太劇烈了,應該減慢速度休息。

2

配速法

如果是在一段量過距離的公路或者跑道上進行速度練習,你可以趁機發揮手表的作用,嚴格按照每公裡應該花費的分鐘數進行訓練。

根據5公裡配速來討論訓練配速(純粹因為5公裡是最火的比賽距離)。要是不知道你的5公裡配速,你可以參加一場5公裡跑,或者來個1公裡計時跑,然後把成績輸入「訓練計算器」。計算器會根據輸入的配速,計算出各項訓練應採用的配速。

03

心率法

心率是指心臟跳動的頻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通常,能邊跑邊說話不大喘氣就差不多是合適的速度,如果速度過快到不能舒適的說話、胸悶氣短,說明心率過快了。

用監測器跟蹤心率變化(通過內置於胸帶的傳感器讀出脈搏)可以精確地反映當前訓練強度的大小。心率監測器能夠跟蹤每分鐘的心跳數,從而確保在最大心率的某個特定百分比以內進行訓練。

例如,你想把輕鬆日的訓練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70%以內,為的是在高強度訓練後讓身體得以恢復。

那麼如何確定自己的最大心率呢?

最大心率:隨著運動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人體最大負荷強度下,心率達到最高水平時的數值,對普通鍛鍊者來說,最高心率的60%~85%是合適有效的運動心率範圍,儘量不要讓你的運動心率總超過最大心率的值。

有一個被廣泛應用的公式一220減去你的年齡,大多數專家認為,對很多人來說這一公式可能都是不精確的。(此公式是從有關男性的幾項研究中得出的,研究對象有的健康,而有的卻患有冠心病。)2010年,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條更適合35歲以上女性的公式:208-88%×年齡

另一項獨立研究發現,對於健康的、喜歡運動的人來說,估算最大心率的最好方法是進行200米衝刺計時測試,然後在幾天後重複一次,取其中最大的心率。

測試一般是在跑步機上跑步,與此同時身體與監測心率、血壓以及耗氧量的機器相連。跑步機每3分鐘便會加速、抬升坡度,直到達到你能承受的最大強度一這個時候的心率就是你的最大心率。

儘管得到了一個精確的最大心率值,但要用它來指導訓練還是會有些局限。如果心率表突然受潮了,比如下雨或流汗,那它可能讀不出心率。其他設備也可能干擾信號。另外,有些跟體質無關的因素也會影響心率。例如脫水、天太熱或者身上疼。

參考數據:

MHR(50~60%)輕微-燃脂運動-幫助熱身或協助恢復、改善新陳代謝;

MHR(60~70%)低強度-燃脂運動-增加新陳代謝、脂肪代謝...體重控制;

MHR(70~80%)中等-有氧/燃脂運動-中強度訓練提高有氧能力…建議的燃脂運動心率;

MHR(80~90%)大運動量有氧運動-提高乳酸容忍度、增強高速運動持久耐力;

MHR(90~100%)最大心率-提高最大衝剌速度,增強神經肌肉系統...運動員或極佳身體狀況。

跑步是一項循序漸進的事情,不建議突然地增加跑量或提升配速,根據訓練強度來逐漸增加,能讓你跑得更好。但也要小心,絕不要在訓練的過程中忽視心理層面的感受,休息也是訓練的一部分。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無意冒犯,如侵聯刪

關於跑步訓練、受傷康復

跑步裝備、賽事報名,賽記故事分享等問題

請添加小編微信諮詢

相關焦點

  • 炒了這麼久,國產內存條到底怎麼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炒了這麼久,國產內存條到底怎麼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電腦方面就更慘了,聯想電腦銷量全球第一這麼多年,內部幾乎沒有高科技產品來自於聯想,且不說CPU、顯卡這些產品,就連小小的內存條生產起來也是困難重重。說起內存條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大家都知道,目前全球最大的內存、快閃記憶體顆粒生產商是三星,其幾乎壟斷了全球絕大部分的市場。
  • 長時間慢步行,每天堅持15000步左右,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
    現在有一種運動的模式,叫做每天都怎樣,肯定就會怎樣,那麼每天一百個伏地挺身,堅持一年之後到底會怎麼樣,每天5公裡、10公裡,到底會怎麼樣,每天1萬步,每天2萬步,到底會有什麼好處哪?這些定額定量的東西真的不見得可以定性。
  • 越野跑訓練之2:如何跑得更快!
    增加強度:通過力量練習來增加你的力量。 第一步是考慮你的健康和健身水平,就像任何新的訓練計劃一樣。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生。之後,你可以單獨訓練,但參加一些課程,加入跑步俱樂部或找到教練或教練通常可以幫助你進步得更快。另外,它往往更有趣。
  • 送你一個計算器,從此告別瞎激八跑!
    不要看不起輕鬆跑,輕鬆跑是提高耐力的必由之路。跑者訓練的90以上必須是輕鬆跑。E跑有助於抵禦傷病、加強心肌、改善血液輸送,還能促進肌肉纖維生成一些有用的特質,讓你跑得更好。另外,增加E跑時間(如果強度輕鬆,增加距離或者跑步時間會容易得多)也能增強你的自信,讓你覺得只要你想,你就能一直跑下去。
  • 長距離強度跑,儘量避免晚上,一個原因讓你感同身受
    題記:關於晨跑和夜跑的好處,大家各執己見,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所以不用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不過作為一位喜歡夜跑的小編,強烈建議大家不要晚上長距離強度跑。
  • 運動|馬拉松訓練營4:專項訓練在跑後加強的重要性
    每天運動,給你健康!2151天 大多數跑者跑完步之後都選擇簡單的拉伸甚至不拉伸,尤其是長距離有氧跑之後,我們的肌肉由於長時間的低配速的運行
  • 為正名:你跑的步,沒有一公裡是浪費
    那些針對跑步成績、研究比賽策略和訓練實踐應用的,他們的聽眾對象是競速跑者。 就算是熱身和放鬆,它們也是訓練中所必須的,能夠保證身體在強度運動之前之後的舒展,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可以看出,每一種訓練類型都有各自目的,跑步過程中所採用的配速也不盡相同。
  • 如何確定最佳燃脂的訓練強度
    我想大家一直在網上看到類似於減肥要跑步超過45分鐘啊或者一定要在心率120以上啊才會有用,本期腿腿想分享給大家通過各位需要何種強度的訓練以及如何準確計算訓練強度的方式來精準把控訓練。2策略2.1怎麼了解自己訓練的強度相信大家都有測量自己心率的設備,169的小米手環就有這樣的功能讓大家可以了解在跑步或其他運動時自己的心率高低,那到底有什麼用呢,根據智能設備顯示的心率除以自己的最大心率(220-你的年齡),可以得到自身現在運動所處的心率區間。
  • LSD這樣訓練才有效,95%的跑者都不知道!
    想要安全地完賽一場馬拉松,長距離慢跑訓練是不可或缺的。看似這個訓練無聊,但卻有效的增強體力,讓你輕鬆應對馬拉松!不過有很多會問既然是長距離慢跑,那到底多長算是長距離呢?這個得因人而異,比如你平時的訓練最多也就跑10公裡,那麼20公裡就是你的LSD,差不多就是平時訓練距離的2倍,但是速度慢慢一點。
  • 訓練負荷的量化: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評價
    一、訓練強度的量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強度=質量。對速度、力量型項目而言,訓練最終所求的就是最快、最高、最遠、最重的表現。所以強度對這類項目而言很重要。爆發力訓練因為追求最高質量,一般不會做到力竭,所以可以用總次數來評價。比如末端釋放訓練,快速伸縮複合訓練等,奧林匹克舉重也可以。一般都是既定數量,增加強度。對速度和耐力練習,可以用總距離或總時長來評價訓練量。例如200米間歇跑8個,那麼訓練量就是1600米。
  • 用節奏跑訓練我們的耐力和速度
    這裡的節奏跑是Tempo跑,這個速度是可以支撐在馬拉松比賽時,我們取得最快成績時的最佳速度,有時候也叫巡航速度跑。Tempo也稱為乳酸門檻跑,Tempo跑時,我們身體產生和清除乳酸(運動部位骨骼肌無氧呼吸的代謝副產物)的速度以接近相等的速度進行的鍛鍊。
  • 為何專業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後,要進行「高配速」放鬆跑?
    主要是強調了在運動訓練中,「訓練和恢復」同等重要。 注重恢復對馬拉松訓練的意義 全程馬拉松42.195公裡,其訓練特點是訓練周期長、比賽持續時間久。這需要馬拉松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就要承受「大運動量、高強度」的訓練模式。
  • 她靠這套普通跑友也能用的訓練方案,打破女子半馬世界紀錄!
    除了憑藉自身的天賦和刻苦的訓練,這位世界級跑者還擁有出色的身體平衡能力幫助她實現成績。 有個常見的跑步現象,不知道你發現了嗎? 對比專業的馬拉松比賽選手的跑姿,大多業餘跑步者的跑姿都不夠姿勢優美體態正常。 最明顯的就是高低肩,一肩高、一肩低,似乎在拼盡全力在奔跑。
  • 終極指南:每天應該走多少步?
    當然,正確的跑步準備和姿態,會幫助我們減少傷害風險和程度,比如:充分的跑前熱身,以簡單的活動關節和動態熱身為主。跑前不要進行靜態拉伸(同一姿態超過2秒的拉伸)。不要選硬地比如石板地,鞋需要有好的緩衝性。跑姿最重要是做到小步輕快跑,不要大步跑、重落地。但無論如何準備充分,跑量太大還是會加大傷害風險。
  • 跑者有必要進行負重訓練嗎?
    事實上,跑者比你想像的更需要負重訓練。在日常訓練中增加負重訓練,即使只是每周一到兩次,對於高效的跑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負重訓練幫助跑者達成了三大目標,「它通過強化肌肉和結締組織防止你受傷;也會通過改善神經肌肉協調和力量助你跑得更快;它還會通過改善協調性和步幅效率來提高跑步的經濟性。
  • 跑者課堂丨對於持久無傷跑步的終極歸納:跑者需要遵循的三大要素
    ,你需要以一定強度持續一定時間、有規律地去跑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耐力提升。 如果你是一名馬拉松跑者,每周75分鐘跑步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可能一次LSD訓練就會超過75分鐘。 選擇天天跑步還是隔天跑步,跑得快還是慢,跑的時間長還是短並沒有統一要求,而是根據個人情況、訓練計劃選擇適合自己的跑步時間、強度和頻率。
  • 訓練強度到底達到多少才好?你只需要這樣做
    說到FITT原則,相信大家都不了解,其意思就是頻率強度,時間和類型,描述的是一些與我們訓練相關的因素,其中強度因素比較複雜,需要用一些方法來判斷強度,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著重講講該如何判斷強度。1、抗阻訓練負荷強度也可以指我們在訓練中對身體施加的壓力,也就是說,比較我們在阻力訓練中使用的壓力程度。當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舉起一個15公斤重的啞鈴比舉起一個5公斤重的啞鈴強得多。這裡的力量指的是我們最大重複次數的百分比,也就是說,在特定的運動或重複次數中,我們能舉起的最大重量。
  • 電動車電池續航不行了,再加蒸餾水還能跑到底真假?內部解釋靠譜
    更換幾塊電瓶,就算是以舊換新,也得好幾百塊,讓很多工薪族頭疼,所以很多人就開始研究,怎麼樣才能讓電池更持久?現在電動車維修市場上發明了一種給電瓶加蒸餾水的絕招,據說根本不用更換電瓶,加點這玩意,在跑個三年五年的,一點問題沒有!這種招數真的就這麼有效嗎?其實啊,只要理性認知,一聽就知道到底真假!
  • 5公裡10公裡跑配速能說明啥?朋友圈敢曬12分鐘跑距離才是玩真的
    當時,還有不少電視臺現場直播球員們12分鐘跑測試的情況,據說收視率相當高。在簡要回顧了12分鐘跑進入中國公眾視野的歷史瞬間之後,可能不少跑友會好奇,這到底是項什麼測試,居然讓以長時間跑動見長的專業足球運動員都如此困難呢?
  • 兒童右腦開發訓練效果到底怎麼樣,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可信嗎?
    想知道兒童右腦開發訓練效果到底怎麼樣?下面帶您詳細了解一下 先做個小調查,大家可以試著做一下。如果讓你: 2分鐘-記憶50個隨機詞彙 36計孫子兵法十二星座等知識倒背如流 4分鐘-記憶一副隨機打亂的撲克牌 歷史朝代更替順序、歷史事件倒背如流 5分鐘-圓周率上百位熟練背誦 100位無規律數字過目不忘、過耳成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