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節奏跑訓練我們的耐力和速度

2021-01-09 跑步的腳跟

這裡的節奏跑是Tempo跑,這個速度是可以支撐在馬拉松比賽時,我們取得最快成績時的最佳速度,有時候也叫巡航速度跑。Tempo也稱為乳酸門檻跑,Tempo跑時,我們身體產生和清除乳酸(運動部位骨骼肌無氧呼吸的代謝副產物)的速度以接近相等的速度進行的鍛鍊。

比Tempo跑速度慢,跑起來能和旁邊人輕鬆說話聊天的速度叫放鬆慢跑,而全力的奔跑叫速度跑,Tempo跑介於兩者之間。馬拉松訓練,不管我們是嚴肅跑者還是為了健身,Tempo跑都應該是每周例行訓練的一部分。Tempo跑可以同時訓練到我們腿部的慢肌(紅肌)纖維和快肌(白肌)纖維,從而提高我們的耐力和速度能力。

最簡單的Tempo的訓練通常可以這樣安排:先跑15~20分鐘的輕鬆跑進行熱身,然後以能堅持1小時跑得最快速度(Tempo速度)來訓練20分鐘以上,這個時間短了,沒有效果,有的選手會在馬拉松賽前的專項訓練中每周都訓練一個1小時的Tempo跑,精英選手1小時能跑16km左右距離。最後再用5~10分鐘的輕鬆跑來降溫。

Tempo速度跑是強度訓練,有選手嫌其單調,可以嘗試偶爾用漸速跑代替。漸進跑一開始以放鬆慢跑速度開始,慢慢加速,在有氧跑區間強度跑大部分距離,再將速度提升到乳酸區間,堅持儘量長的時間,至少10分鐘以上,最後結束前500m還可以用衝刺結束。這種訓練的好處是增加些變化,讓跑步有些趣味性,低強度訓練了大部分時間,用後面的速度來提升整體的訓練效果。此外還可以選手金字塔跑等跑法。

Tempo跑是身體處在混氧區間的速度,這個訓練是一個耐力和速度疊加。Tempo跑是馬拉松比賽中的巡航速度,在訓練中找到其感覺,在比賽中才能更自由發揮。

相關焦點

  • 速度耐力的提高,需要如何加強跑步訓練?
    經常跑步的跑者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速度和耐力是跑者需要提高的兩個方面的能力。因此,許多跑者也會針對這兩個方面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按照這種思路訓練確實也沒錯,但這兩者也是相互聯繫的,這就產生了速度耐力的概念。速度耐力的概念就是長時間保持特定強度運動的能力。換種意思即速度耐力不僅要跑得遠,還要有跑得快的能力。
  • 提高速度和耐力,LSD如何訓練?
    許多跑者在日常的跑步訓練中,總會遇到跑步能力如何提高的瓶頸。間歇跑和力量訓練可以從速度和距離上提升跑步能力。在如何跑得更遠的問題上,除了這些訓練外,一個很重要的訓練便是LSD練習。LSD的概念LSD是長距離慢跑的英文單詞縮寫。
  • 學好這6種基本訓練方法,耐力訓練很輕鬆
    除心理因素外,能量代謝,運輸氧氣的肺部,心臟和血液循環這些系統的適應過程對耐力也有決定作用。在所有運動類型中,耐力訓練都能在比賽進行時或比賽過後身體負荷達到最高值時加快運動者體內的再生過程,包括分解新陳代謝的產物和以更快速度填滿能量儲存。耐力運動提高的3大能力通過耐力運動可以為跑者提高三個方面的能力。
  • CBA選秀速度耐力測試普遍不達標 3人退出訓練營
    今天上午CBA選秀訓練營正式開始。在上午進行了CBA體測標準的2分鐘強度投籃與折返跑(速度耐力測試)測試,但效果並不理想。在上午進行了CBA體測標準的2分鐘強度投籃與折返跑(速度耐力測試)測試,但效果並不理想。尤其是折返跑的測試,難倒了大多數大學生球員。2015年CBA、WCBA選秀訓練營於7月24日到26日在北京體育大學體育館進行。今天上午,訓練營正式開營。之前籃協公布了訓練營的名單,其中,CBA20人參加,WCBA僅有3人參加。
  • 越野跑訓練之2:如何跑得更快!
    應該做速度鍛鍊?任何對跑得更快的跑步者都應該把速度訓練納入他們的訓練計劃。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新手,考慮慢慢開始。最初專注於建立耐力和裡程,然後繼續將速度鍛鍊融入您的訓練中。 提高乳酸閾值如何幫助您更快地運行?你可能聽說過術語"乳酸閾值"。
  • 速度VS耐力 新手該怎麼奠定跑步基礎?
    網易體育5月21日報導:速度和耐力對於跑者來說都很重要
  • 馬拉松備戰計劃推薦:切忌急於求成 耐力是基礎
    事實上,專家認為,不必受過專業訓練,只要你有一定的身體基礎,通過賽前兩三個月的科學訓練,每個人都能夠完成比賽。  今天,我們就根據專家的建議和提供的訓練方法,給廣大馬拉松愛好者推薦一個賽前的備戰計劃。  1.全面素質與專項訓練相結合  馬拉松項目主要是以耐力為基礎,同時應發展速度、力量、協調、柔韌和靈敏等素質。在一定的有氧代謝訓練基礎上,加強專項耐力訓練,逐步提高成績。
  • 跑了這麼久的步,你的訓練強度到底怎麼樣?
    耐力是長跑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而提升一般耐力的其中一個有效方法是持續跑。 持續跑的速度是根據跑者本身的運動能力來定的,速度越快,強度越高,而強度高低直接影響訓練時的效果
  • 400米科學訓練方法
    讓我們首先再次回顧這一經典時刻,看看範尼凱克如何是創造出新的歷史。  400米是短跑和中長跑之間的過渡距離,也是最難跑的距離。因為400米有兩次彎道,這需要運動員有極好的彎道跑技術。另外400米需要運動員合理分配體能,所以對一個對運動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極高。
  • 訓練負荷的量化: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評價
    可以用重量、完成動作的速度、距離、高度等間接評價。快速伸縮複合訓練可以用高度、遠度來評價。末端釋放訓練可以用拋出的遠度、高度和速度,結合所用藥球的重量,來評價。奧林匹克舉重訓練可以用重量、完成動作的速度來評價。
  • 怎樣才是合理的訓練? 馬拉松訓練的三個重要點
    這種訓練主要包括:  (一) 專項基礎階段:賽前60天開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氧耐力水平為基礎,定時、定距、持續地進行耐力跑,配速低於或接近比賽的目標成績。每周的運動量要大中小有機結合,大運動量為突破,中運動量旨在保持,小運動量有助於調整。  (二)專項強化階段:貫穿全年訓練的各個階段,以較大限度地提高速度、耐力水平為核心,進行變速跑、間歇跑,配速高於目標成績。
  • 跑者有必要進行負重訓練嗎?
    事實上,跑者比你想像的更需要負重訓練。在日常訓練中增加負重訓練,即使只是每周一到兩次,對於高效的跑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負重訓練幫助跑者達成了三大目標,「它通過強化肌肉和結締組織防止你受傷;也會通過改善神經肌肉協調和力量助你跑得更快;它還會通過改善協調性和步幅效率來提高跑步的經濟性。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來看看達子的經驗分享:相信不少業餘跑者,馬拉松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無論怎麼訓練似乎都很難再進步。這時候,很多專業運動員和經驗豐富的教練,就會提到5000米和10000米的專項能力訓練。也就是說,當個人的耐力水平已經達到一個當前極值時,提高速度是下一步必須要做的。
  • 《天國拯救》馬匹速度耐力負重數據一覽及分析
    導 讀 展開 馬匹是《天國拯救》玩家能獲得唯一代步工具,無論是跑任務還是巡邏,一匹好馬會讓玩家事半功倍
  • 送你一個計算器,從此告別瞎激八跑!
    比如,有的時候自己想節奏跑,正好別人也是節奏跑,按照別人的配速跟著跑了1公裡,就喘著粗氣停下來。後面的訓練就無法繼續了。又比如,間歇跑的時候,往往前面幾組打了雞血一般,跑快了。導致後面幾組無法達到最大心率,導致無效的訓練。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配速呢?丹尼爾斯你丹叔早就給你想好了!請看下面跑步計算器,學會使用它,從此告別瞎幾把跑!
  • 預測半馬全馬成績計算方法: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化
    全馬前半程與後半程  配速一致性代表著能力  馬拉松是一項大強度長時間的極限運動,在42.195公裡的比賽中保持穩定的配速這絕對需要科學訓練和良好耐力作為基礎的  我們通常將比賽分為前半程和後半程,也就是說前半程的耗時如果與後半程耗時相同,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情況,有些選手甚至後半程比前半程更快,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在大多數情況下,大眾跑者乃至精英選手後程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掉速,在一定範圍內的掉速是允許的,也是正常現象,因為馬拉松消耗巨大,後程體力下降很普遍,而如果掉速太多,則是能力不足,精疲力盡的表現。
  • 8種世界級訓練方法!掌握它們,你就能跑得更快更輕鬆~
    你可以嘗試下面這8個短時間的訓練,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打破千篇一律的訓練方式,還可以將你的速度和耐力提升到歷史最高點。  所以,如果你認為自己跑3英裡的最快速度是24分鐘(即8分鐘每英裡的速度),可嘗試以每英裡8分30秒的節奏速度來完成4英裡(約6.44公裡)跑。  提示:保持精確速度控制,佩戴手錶。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決定你全馬能跑多快?
    很多業餘跑者,馬拉松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無論怎麼訓練似乎都很難再進步。這時候,很多專業運動員和經驗豐富的教練就會提到5000米和10000米的專項能力訓練。也就是說,當個人的耐力水平已經達到一個當前極值時,提高速度是下一步必須要做的。既然10公裡成績對全馬成績影響很大,那麼業餘跑者如何提高10公裡成績?
  • 耐力訓練中,如何補充水分、電解質?這些知識點你了解過嗎?
    進行耐力訓練的健身者,常常感到運動時身體比較疲勞、力量明顯下降、頭痛噁心以及肌肉抽筋等症狀,問了許多資深教練、查了許多關於這方面的書籍,都沒有給出滿意的答案。今天小編分享幾個知識點,告訴你在耐力訓練中如何補充電解質和水分?解開你長期以來的疑惑!
  • 5公裡跑用時多少算合適?除了跑量和速度,還有更重要的事
    經測算大眾跑5公裡的速度大概30分鐘5公裡30分鐘的速度當然不是說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速度,那是相對經常參加跑步鍛鍊的人來說的,新手肯定是達不到這種水準的。由於跑步這項運動涉及到每個人的年齡和身體素質等因素,所以不同的人同樣跑5公裡所花費的時間肯定不盡相同,如果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通過幾個月的訓練可能還能達到30分鐘跑完5公裡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