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強度到底達到多少才好?你只需要這樣做

2020-12-05 健康煉志

說到FITT原則,相信大家都不了解,其意思就是頻率強度,時間和類型,描述的是一些與我們訓練相關的因素,其中強度因素比較複雜,需要用一些方法來判斷強度,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著重講講該如何判斷強度。

1、抗阻訓練負荷

強度也可以指我們在訓練中對身體施加的壓力,也就是說,比較我們在阻力訓練中使用的壓力程度。當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舉起一個15公斤重的啞鈴比舉起一個5公斤重的啞鈴強得多。這裡的力量指的是我們最大重複次數的百分比,也就是說,在特定的運動或重複次數中,我們能舉起的最大重量。例如,1RM指的是我們重複一個動作時能舉起的最大重量,而10RM指的是我們重複10個動作時能舉起的最大重量。

2.使用RPE監測強度

RPE是一種有效的主觀強度監測方法,RPE通常是從1到10的主觀評分。1表示非常容易,5表示中等強度,10表示最大強度。如果我們計劃一個中等強度的訓練計劃,那麼訓練中的RPE應該保持在4-6,如果是一個簡單的低強度計劃,那麼RPE應該設置在2-3的範圍內。

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看看該如何利用FITT原則

當我們以足夠的頻率、強度和時間進行訓練,並且所選擇的運動類型能夠保持他們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堅持訓練計劃時,我們的身體素質將會大大提高,無論是外貌、體重、體脂率、心肺耐力、肌肉力量以及耐力和柔韌性都會開始表現出良好的變化。堅持訓練計劃引起的這些生理變化被稱為訓練效果。

肌肉將遵循超負荷原則、特定原則、可逆原理則和個體差異原則來調整自己以適應我們當前的身體水平,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平臺期」。此時,我們需要以適當的方式逐漸增加對我們自身的一定壓力,我們的身體會再次調整自己以適應。如果壓力的強度或頻率不足,身體就無法適當超負荷,身體也無法產生任何適應性變化。如果壓力過高或過大,還可能會導致受傷或過度訓練。只有在訓練計劃中採用最適合我們目前水平的壓力,我們的體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因此,當身體具有積極的適應性時,我們應該改變一個或多個FITT變量,以便我們能夠繼續升級並進入下一個訓練階段。

對於關心進步的訓練者來說,首要目標是避免平臺期,並在平臺期之後成功走出平臺,當我們的身體回到內部平衡的狀態時,就會有一個穩定期。

剛剛開始健身的初學者可能需要經過長達6個月的訓練,才能出現穩定期。在最初幾個月的鍛鍊中,力量會顯著增加,但很快這些變化就會開始穩定或停滯。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通過FIIT原則調整我們的培訓技能,大約每4-6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百裡挑一#

推薦一款瘦腰器,一定要堅持哦!

相關焦點

  • 成人每天到底需要多少運動量
    俗話說得好,「運動是良醫」。保持適量的運動一直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那成年人一天中應該保持多少運動量比較合適呢? 運動分很多種,日常走路是運動,快走或慢跑也是運動,伏地挺身、打籃球、打羽毛球也是運動。要想計算比較合適的運動量,應該把這三種運動分開來看。
  • 健腹輪每天做多少個比較好?目的被揭開,真相讓人不敢相信!
    健腹輪是很受大家喜愛的一種健身器械,健腹輪體積很小不佔地方,使用起來也很方便,健身效果非常好,是很多人都會經常使用的一種健身器材,任何運動都需要合理的安排時間和鍛鍊次數,這樣的效果才是最好的。那麼健腹輪一天做多少最佳?健腹輪的鍛鍊方法。
  • 跑了這麼久的步,你的訓練強度到底怎麼樣?
    因此,為確保以適當的強度進行訓練並有所收穫,在訓練中對強度進行衡量是很重要的。 輕鬆跑的強度若太大,會讓你沒有力氣進行速度練習和長距離跑;而高強度跑若強度不夠,也便不能將你的身體狀況提升到新的水平。 要了解訓練時的強度,常根據三個方法來測量。選擇你想使用的方法,然後一直堅持使用。
  • 如何確定最佳燃脂的訓練強度
    1背景Hello hello 大家好我是腿腿,一個愛啃雞腿的體能教練。我想大家一直在網上看到類似於減肥要跑步超過45分鐘啊或者一定要在心率120以上啊才會有用,本期腿腿想分享給大家通過各位需要何種強度的訓練以及如何準確計算訓練強度的方式來精準把控訓練。
  • LSD這樣訓練才有效,95%的跑者都不知道!
    想要安全地完賽一場馬拉松,長距離慢跑訓練是不可或缺的。看似這個訓練無聊,但卻有效的增強體力,讓你輕鬆應對馬拉松!不過有很多會問既然是長距離慢跑,那到底多長算是長距離呢?這個得因人而異,比如你平時的訓練最多也就跑10公裡,那麼20公裡就是你的LSD,差不多就是平時訓練距離的2倍,但是速度慢慢一點。
  • 如何開始力量舉訓練?你需要這份完全指南!
    力量舉運動員會花大量的時間訓練「三大項」。訓練組數以1-5次重複為主,組間休息3-5分鐘,或者直到感覺完全休息好為止。一個有關力量舉的玩笑就是:如果這組超過了5次,那就是有氧了。除此之外,力量舉運動員還會做一些輔助動作和高次數訓練,比如羅馬尼亞硬拉、箭步蹲、上斜臥推等。力量舉能增肌嗎?
  • 射線防護,你需要這樣做
    S1代表被遮擋的面積,S2為透視中所見的面積,經計算,S1:S2=4:1 就是說,在選擇腹腔幹的過程中,如果像這樣關光圈,只顯示腹腔幹周圍的區域,光圈相當於原來的20%!!光圈縮小50%射線可以衰減32%,那光圈縮小到原來的20%,那肯定更低!也許有人說,我操作非常快,幾秒鐘就選好了,可是,你能保證不會遇到有難度的麼?再說,這不是一次兩次手術,是幾年,幾十年的工作量,你能少被照射多少射線呢?
  • 怎樣才是合理的訓練? 馬拉松訓練的三個重要點
    馬拉松是一項充滿激情與活力的運動,但光有激情,並不一定能跑出好成績。而賽前的科學訓練,才是實現目標的保證。只有合理安排賽前訓練,才能有一次完美的馬拉松之旅,否則不但不會有好成績,還會對身體造成短期或永久的傷害。  那麼,怎樣的訓練才是合理的呢?
  • 運動帶給你多巴胺?運動壓力才是你需要關注的
    因為你需要補充那些剛剛消耗掉的能量。相反的是,如果你運動的很柔和,你的呼吸和心率沒有上升,交感神經系統就不會被激活。你的肌肉就會像做一個泵,為你的器官進行消化和排出的蠕動功能提供支持。可以直接支持蠕動的肌肉是沿著骨盆底部的肌肉、圍繞器官的腹部肌肉和主要呼吸的橫膈膜肌肉。
  • 訓練負荷的量化: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評價
    另外一個要注意的點是,可以存在超越100%強度的訓練。比如使用105%強度進行離心訓練。但要注意的是這種超負荷的訓練方法損傷的風險較高,需要運動員的肌肉、骨骼、肌腱、韌帶等組織已經具有良好的生理適應。謹慎使用。
  • 馬拉松訓練中需要避免的九種錯誤,看你踩中了幾條?
    不論是第一次參加比賽的跑友,還是富有經驗的跑步達人,都應該了解和回顧準備馬拉松比賽時,有沒有犯過下面這些需要避免的問題。一場馬拉松賽,不要期望只靠操場上幾次衝刺,跑圈,加上自以為傲的身體本錢就可以應付,那樣只會帶來風險。每當聽到比賽中一些猝死的案例時,都不禁扼腕嘆息。他們大多數都是沒有經過足夠的訓練,就想憑著身體底子衝上跑道的。
  • 主題升華訓練,助你提升思考力
    在咱們口才界,有一項訓練叫《主題升華》,它的訓練邏輯是這樣:通過一個小故事的素材,寫出它的五要素,然後思考出這個小故事的主題。很多夥伴在一開始做這項訓練的時候,普遍會感覺到很燒腦,但又很好玩,可以說痛並快樂著呀。那這項訓練到底是怎樣玩的呢?下面就和大家詳細分享一下。
  • 調整生物鐘需要多少天?生物鐘這樣調才有效
    調整生物鐘需要多少天?生物鐘這樣調才有效生物鐘對於一個人的睡眠以及學習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作息不調,那麼很快你就會產生嗜睡、犯困等狀況,所以為了我們能夠良好的進行學習和工作,我們一定要學習一些調整生物鐘的方法。調整生物鐘需要多少天?
  • 如何評估訓練質量?常被訓練者忽視的內部負荷
    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標準,一個簡化訓練質量和主觀疲勞值的標準。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以下為正文:《量化健身》書中提到:在實際訓練中,如果健身者想要讓自己每次訓練都能夠達到「超量恢復」的效果,那就一定要做好「訓練記錄」。關於給訓練做記錄的重要性教頭已經說了很多了,可以說《量化健身》就是告訴大家為什麼要做記錄以及怎麼做好訓練記錄,包括訓練動作,訓練強度,訓練容量,訓練時間。
  • 速度耐力的提高,需要如何加強跑步訓練?
    經常跑步的跑者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速度和耐力是跑者需要提高的兩個方面的能力。因此,許多跑者也會針對這兩個方面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按照這種思路訓練確實也沒錯,但這兩者也是相互聯繫的,這就產生了速度耐力的概念。速度耐力的概念就是長時間保持特定強度運動的能力。換種意思即速度耐力不僅要跑得遠,還要有跑得快的能力。
  • 增肌到底需要攝入多少蛋白質?
    你到底需要多少蛋白質來增肌?如果你吃的更多,那麼你增肌的速度會更快嗎?還是少一點也沒關係?我相信你們或多或少也會有這樣的疑問。網際網路上有關蛋白質的信息非常之多,很多時候讓我們很難分辨到底誰對誰錯。你是否該像職業選手那樣吃300-500g蛋白質?讓我們來看看科學怎麼說。
  • 肌酐達到多少需要做透析?
    因為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人1/3時,血肌酐才明顯上升。意思就是說,因為人體腎臟代謝能力強,當腎臟損傷較輕時一般人不適感覺不明顯,所以很多人當真正出現噁心、嘔吐、頭暈時,其實腎臟已經損傷嚴重,此時血肌酐也開始明顯上升。
  • 減肥需要攝入多少卡路裡熱量?健身教練告訴你
    BMR能告訴你如果你每天靜躺著什麼都不做,身體需要消耗多少卡路裡來維持基本的生命活動。你的身體需要燃燒卡路裡來從中獲取能量,從而維持自己生命的基本活動,比如呼吸、消化、組織生長和修復,以及血液循環等。你需要用BMR公式計算得到的結果,來確定你為了減肥或維持體重所需要攝入的卡路裡數。
  • 氧氣供應量,一個人一天到底需要多少氧氣?
    我們作為地球中的重要一份子,那麼我們每天到底需要多少氧氣呢?現在來假設一個人80kg,我們就來計算下1:攝氧量 攝氧量身體組織攝取的氧氣的量,一般人安靜時候的攝氧量的預估值為3.5ml/kg/min。也就是我們千克(kg)體重每分鐘(min)需要3.5毫升(ml)的氧氣那麼80kg的人每天最少的氧氣攝入量是多少呢?
  • 冬季騎行防風保暖你要這樣做!
    原標題:冬季騎行防風保暖你要這樣做! 金秋十月已經過去了,樹葉落了,天氣也逐漸轉涼了,首都的第一場雪已經下了,國內的自行車賽事也將暫時告一段落啦。車手們開始進入冬歇期,在拼搏流汗半年之後,終於可以停下腳步,稍作調整,享受比賽之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