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為什麼是無限的 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

2021-01-07 川北在線網

圓周率為什麼是無限的 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

時間:2017-05-06 16:5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圓周率為什麼是無限的 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 圓可能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圖形了,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是個常數,這個常數就是圓周率,現在通常記為,它是最重要的數學常數之一。 關於最早的文字記載來自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古巴比倫人,它們認

       原標題:圓周率為什麼是無限的 圓周率是怎樣算出來的? 

       圓可能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圖形了,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是個常數,這個常數就是圓周率,現在通常記為π,它是最重要的數學常數之一。

  關於π最早的文字記載來自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古巴比倫人,它們認為π=3.125,而古埃及人使用π=3.1605。中國古籍裡記載有「圓徑一而周三」,即π=3,這也是《聖經》舊約中所記載的π值。在古印度耆那教的經典中,可以找到π≈3.1622的說法。這些早期的π值大體都是通過測量圓周長,再測量圓的直徑,相除得到的估計值。由於在當時,圓周長無法準確測量出來,想要通過估算法得到 的π值當然也不可能。

  到了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大數學家阿基米德第一個給出了計算圓周率π的科學方法:圓內接(或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是可以 計算的,而隨著正多邊形邊數的增加,會越來越接近圓,那麼多邊形的周長也會越來越接近圓周長。阿基米德用圓的內接和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給出圓周率的下界和上界,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計算出π值的精度越高。阿基米德從正六邊形出發,逐次加倍正多邊形的邊數,利用勾股定理(西方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就可求得邊數加倍後的正多邊形的邊長。因此,隨著邊數的不斷加倍,阿基米德的方法原則上可以算出任意精度的π值。他本人計算到正96邊形,得出223/71<π<22/7,即π值在3.140 845與3.142 857之間。在西方,後人一直使用阿基米德的方法計算圓周率,差不多使用了19個世紀。

  魯道夫墓上刻有計算到小數點後35位的π值

  無獨有偶,中國三國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在對《九章算術》作注時,在公元264年給出了類似的算法,並稱其為割圓術。所不同的是,劉徽是通過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面積來逐步逼近圓面積來計算圓周率的。約公元480年,南北朝時期的大科學家祖衝之就用割圓術算出了3.141 592 6<π<3.141 592 7,這個π值已經準確到7位小數,創造了圓周率計算的世界紀錄。

  17世紀之前,計算圓周率基本上都是用上述幾何方法(割圓術),德國的魯道夫·范·科伊倫花費大半生時間,計算了正262邊形的周長,於1610年將π值計算到小數點後35位。德國人因此將圓周率稱為「魯道夫數」。

  關於π值的研究,革命性的變革出現在17世紀發明微積分時,微積分和冪級數展開的結合導致了用無窮級數來計算π值的分析方法,這就拋開了計算繁雜的割圓術。那些微積分的先驅如帕斯卡、牛頓、萊布尼茨等都對π值的計算做出了貢獻。1706年,英國數學家梅欽得出了現今以其名字命名的公式,給出了π值的第一個快速算法。梅欽因此把π值計算到了小數點後100位。以後又發現了許多類似的公式,π的計算精度也越來越高。1874年,英國的謝克斯花15年時間將π計算到了小數點後707位,這是人工計算π值的 紀錄,被記錄在巴黎發現宮的π大廳。可惜後來發現其結果從528位開始出錯了。

  電子計算機出現後,人們開始利用它來計算圓周率π的數值,從此,π的數值長度以驚人的速度擴展著:1949年算至小數點後2037位,1973年算至100萬位,1983年算至1000萬位,1987年算至1億位,2002年算至1萬億位,至2011年,已算至小數點後10萬億位。

  人類對π的認識過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數學發展的歷程。在人類歷史上,從沒有對一個數學常數有過如此狂熱的數值計算競賽。不過,有10位小數就足以滿足幾乎所有的實際計算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取π=3.1416就足夠了。關於π的傳奇故事已經成為一段歷史,讀者們也不必再將時間花在計算或者背誦π的數值上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全世界都在算圓周率,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用?算到盡頭會怎樣
    全世界都在算圓周率,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用?算到盡頭會怎樣,我們知道數學是最嚴密的科學,數學也是最有趣的科學,同時我們也被數學的魅力所吸引,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第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圓周率,第一次接觸圓周率的時候,理論上很難理解,為什麼這樣的數字無限且不循環呢?
  • 全世界都在算圓周率,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用?算盡了會怎樣?
    ,圓周率,也就是π,是圓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這個比值的有趣之處就在於它是一個無理數,無限,且不循環。在最初接觸圓周率的時候,在邏輯上是很難以理解的,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數字,無限且不循環呢?最終,很多人在心裡默默給出了一個答案,肯定是因為計算能力有限,所以沒能將圓周率算完。
  • 圓周率無法算盡,但如果它哪天算盡了會怎樣呢?專家:世界崩塌
    不過,圓周率雖然每個人都聽過,在學習中也學習過,知道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但沒人知道假如哪天它算盡了,會有多嚴重的後果?不過為什麼這個圓周率不是一個有理數呢?《詠方圓動靜》中說道「方如行義,圓如用智。」正言明了方與圓是不同的兩個存在,實際上,將這兩個形狀放在一起,用肉眼也可以看出這是兩個不同的形狀。
  • 科學家:為什麼我們至今還在算圓周率,圓周率算盡後將改變世界
    圓周率是人們從小學接觸以來就會一直出現的一個神奇的數字,自古以來人們好像就對他有著獨特的嚮往。人們一直在不斷的確定圓周率的精確範圍,然而大多數人卻根本不知道圓周率到底有什麼作用,好像只需要知道3.14就完全足夠了。
  • 轉:既然圓周率都算出萬億位,為何超級計算機還不斷計算圓周率?
    4樓:顯卡的進化過程是方形-無限多邊形,割圓算圓周率也是通過把圓切割成儘可能多的多邊形來算近似值,如果圓周率有限,證明根本不存在圓,所有事物(包括時間、空間等任何形式)都是有斷點的,都是不連續的,對於哲學、數學、物理等所有人類已知理論都是極大打擊,像極限、求導這種理論,直接拍死。如果圓周率是無限但循環呢?
  • 科學家用超級計算機計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意義?真能算出來嗎?
    科學家用超級計算機計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意義?真能算出來嗎?相信大家多少都知道點圓周率,作為一個常數,因我們無法估量它的正確值,所以就用一個字母π來代替,圓周率被發現的時候轟動了整個數學界,它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
  • 如果圓周率算盡了,會出現什麼後果?
    沒趕上圓周率紀念日,咱趕在4月14日前出一篇圓周率。關於圓周率,我們從中學就知道這是一個無線不循環小數,所以它應該是算不盡的,假如有一天圓周率被算盡,那麼這個宇宙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呢?最早關於圓周率的記載可能來自公元前2000年前古巴比倫,他們將圓周長的長徑比取值3.125,而古埃及人則取值3.165,兩者其實在製作一個小圓桌時候,比如2米直徑也誤差0.04米而已,而一般的話木工會稍做人工修正,所以基本上根本就看不出來!為什麼要那麼高精度的圓周率呢?
  • 如果圓周率算盡了,會出現什麼後果?
    沒趕上圓周率紀念日,咱趕在4月14日前出一篇圓周率。關於圓周率,我們從中學就知道這是一個無線不循環小數,所以它應該是算不盡的,假如有一天圓周率被算盡,那麼這個宇宙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呢?3.165,兩者其實在製作一個小圓桌時候,比如2米直徑也誤差0.04米而已,而一般的話木工會稍做人工修正,所以基本上根本就看不出來!
  • 圓的面積和半徑絕對不會是無限的,那圓周率到底是不是有限的?
    圓周率的最終解釋在神級世界哪裡。 圓半徑有限,則圓面積有限。這裡的有限是說,半徑和面積有一個確定的值,不是無限大。無限大不是一個數字。 圓周率π也是一個確定值,只不過這個數字我們不能用有限小數或者分數表示出來。  如果用小數形式表示π,則π是一個小數位數無限且不循環的小數。這裡的無限是指,π的小數位數不是一個確定數字,是無限大的。 但是π是一個確定的數字。
  • 為什麼圓周率算不盡還要算?科學家認為它藏著宇宙奧秘,內有天機
    眾所周知,圓周率是數學和物理學上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它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是一個無理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用π來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問題。但你知道π是怎麼被推算出來的嗎?為何有人說它與宇宙奧秘息息相關呢?
  • 為什麼圓周率算不盡還要算?科學家認為它藏著宇宙奧秘,內有天機
    眾所周知,圓周率是數學和物理學上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它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是一個無理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用π來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問題。但你知道π是怎麼被推算出來的嗎?為何有人說它與宇宙奧秘息息相關呢?
  • 算不盡的無理數圓周率,如果算盡了會怎樣?學者:世界將天翻地覆
    後來圓也被運用到了數學的領域,我們都知道圓的周長和直徑比叫做圓周率,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且無限不循環的小數。後來圓周率小數點後的數字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到了2019年3月14日的時候,谷歌宣布圓周率現已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
  • 圓周率「π」是真的算不盡嗎?
    根據定義,圓周率這意味著,π的小數位將會無限延續下去,小數點後面有無限多個不循環數字。因此,π沒有一個精確的值。就算計算機再怎麼先進,計算能力再怎麼強大,也無法算盡圓周率,不會算到π的最後一位,因為π根本就沒有最後一位。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有一天他被算盡了,會發生什麼後果?
    圓周率其實是圓周長和直徑的比例,它不會隨著圓形的大小變化而變化,是一個固定的常數。此外圓周率π還是一個無理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那麼為什麼圓周率會無窮無盡呢?
  • 圓周率算得盡嗎?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文/仗劍走天涯圓周率算得盡嗎?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3.141592……,很多人可能都對這串數字非常的熟悉,對沒錯,它就是圓周率。圓周率仿佛就像算不盡的,人類永遠都不知道,他最後的結局究竟是什麼,但是科學家們卻仍然樂此不彼地去,計算圓周率,這究竟是為什麼?如果哪一天圓周率真的被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這個後果會是嚴重的嗎?大多數的人都對科學家們去計算圓周率的行為,感到非常的疑惑,畢竟圓周率,其實在正常這生活當中的運用,也不過只是約等於3.14的計算。
  • 如果圓周率的最後一位被算出來,會有什麼後果?
    因為圓的周長和直徑不可能十分精確地測出來,這樣就無法得到圓周率的精確值。那麼,圓周率是如何得到的呢?最初,數學家通過割圓術來計算圓周率。通過做圓的正內接多邊形和正外接多邊形,邊做得越多,正多邊形越接近於圓。通過計算正多邊形的邊長或者面積,可以算出圓周率的上下限。
  • 如果圓周率最後一位被算出來,會有什麼後果?
    圓周率的定義很簡單,即為圓的周長與其直徑之比。 不過,我們並不能根據圓周率的定義來直接測量出圓周率。因為圓的周長和直徑不可能十分精確地測出來,這樣就無法得到圓周率的精確值。 最初,數學家通過割圓術來計算圓周率。通過做圓的正內接多邊形和正外接多邊形,邊做得越多,正多邊形越接近於圓。通過計算正多邊形的邊長或者面積,可以算出圓周率的上下限。1500多年前的中國數學家祖衝之就是通過這種方法準確算出圓周率小數位的前七位,這個精度曾經領先世界一千年。
  • 圓周率π是怎麼算出來的,用程序怎麼算
    下午在看一個算法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個關於圓周率的問題,如果問你圓的周長怎麼算,你肯定毫不猶豫是2πR,但是π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 你也可以算出圓周率的 - 隨機落點算法 - 致即將到來的圓周率日
    一年一度的圓周率日就要到了,是的,就是3月14日,因為它與圓周率π的前幾位3.14的數字一樣。我們知道,傳說中祖衝之計算圓周率用的是「割圓術」的改進方法,可惜我們大多數現代人的腦子已經無法理解這種方法了。
  • 圓周率日說圓周率
    今天是圓周率日,我們來談談圓周率,中國人對圓周率的熟悉,很大程度上來自南北朝時期數學家祖衝之(公元480年)對圓周率的計算,他的結果是圓周率介於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個事情一直為國人所津津樂道,甚至寫進了數學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