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發現RNA病毒逃逸機體天然免疫機理
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研究團隊在最新研究中,獲得了RNA病毒如何通過其獨特方式逃逸天然免疫細胞監控清除作用的研究結果,並發現了天然免疫識別與調控的新型分子機制。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Cell(《細胞》)雜誌上。 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等天然免疫細胞,是機體感知與識別外源病原體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
研究揭示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宿主則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STING和MAVS介導的信號通路如何被精確調控?病原體,尤其是病毒,是否操縱這種調控過程?逃逸或拮抗宿主天然免疫,是否有利於病毒自身的複製?這其中的分子機制是什麼?
-
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胞質核酸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抵抗病原體入侵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接頭蛋白STING和MAVS的磷酸化修飾對激活I型幹擾素反應是必需的。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宿主則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
-
三名科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現C型肝炎病毒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哈維·阿爾特 (Harvey J.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
-
曹雪濤院士團隊發現宿主 LncRNA 調控病毒免疫逃逸的新機制
這項工作研究了宿主 lncRNAs 在病毒免疫逃逸中的作用,發現宿主 lncRNA-GM 表達的減少可通過調控 S - 穀胱甘肽化修飾抑制 TBK1 激酶活性,促進病毒免疫逃逸的發生。發現只有過表達 lncRNA-GM 可抑制病毒複製,並促進 IFN-I 的產生。動物實驗發現 lncRNA-GM 缺陷使小鼠對病毒感染更加敏感。這些數據提示 lncRNA-GM 可能增強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其表達下降可能與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有關。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現C型肝炎病毒」
Rice,他們在與血源性肝炎(blood-borne hepatitis,即通過血液傳播的肝炎)的鬥爭中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發現C型肝炎病毒(for the discovery of Hepatitis C virus)」。
-
3名科學家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諾獎
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麥可·霍頓 (Michael 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霍頓1972年獲東英吉利大學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獲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學博士學位。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C型肝炎病毒
Rice 三人 獲獎,獲獎理由:發現C型肝炎病毒。有史以來的第一次,C型肝炎病毒現在可以被治癒。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們的發現,揭示了慢性肝炎其餘病例的病因,並使得血液檢查成為可能,新的藥物也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
發現C型肝炎病毒!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Rice),以表彰三位科學家「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這一對血源性肝炎做出的原創性研究幫助人類對抗這種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中做出了重大基礎性貢獻。他們將共同分享10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的獎金。由於這項發現,科學家可以對該病毒進行高度敏感血液測試,從而基本消除了世界許多地區的輸血後肝炎,極大地改善了全球健康狀況。
-
生物物理所揭示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胞質核酸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抵抗病原體入侵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接頭蛋白STING和MAVS的磷酸化修飾對激活I型幹擾素反應是必需的。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宿主則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STING和MAVS介導的信號通路如何被精確調控?
-
中國科大在肝臟免疫耐受和B肝病毒免疫逃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醫學中心、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和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田志剛教授研究組在肝臟免疫耐受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B型肝炎病毒(HBV)通過肝臟免疫耐受而逃逸免疫攻擊的新機制。
-
鄧紅雨課題組揭示皰疹病毒免疫逃逸及宿主天然免疫調節的分子機制
胞質核酸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抵抗病原體入侵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接頭蛋白STING和MAVS的磷酸化修飾對激活I型幹擾素反應是必需的。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則宿主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而天然免疫反應過強,則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三位科學家
Rice,獲獎理由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諾貝爾獎委員會在Twitter表示:「今年,諾貝爾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他們在應對血液傳染性肝炎方面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Rice 三人 獲獎,獲獎理由:發現C型肝炎病毒。從發現C型肝炎病毒到治癒C型肝炎的故事非常像一部經典懸疑小說的情節。先是令人費解的罪行,接著是對嫌疑人的漫長追捕,最後是對作惡者的嚴厲打擊。儘管故事還沒有完全結束,但與C型肝炎的鬥爭已經演變為現代科學研究中最偉大的成功故事之一。
-
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科學家等美國諾貝爾獎獲獎者
(© Shutterstock)美國科研人員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中做出的貢獻為在全世界拯救數百萬人生命的新型檢測和治療手段鋪平了道路Rice)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努力促成了防治C肝的新型血液檢測和治療手段,而這種疾病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與賴斯和阿爾特共同獲獎的還有現在在加拿大工作的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布:發現C型肝炎病毒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評獎委員會說,今年的獲獎者在與血源性肝炎的鬥爭中做出了「決定性貢獻」,而血源性肝炎是可能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全球重大健康問題。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表彰發現C型肝炎病毒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哈維·阿爾特 (Harvey J.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
-
一文看懂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貢獻:發現C型肝炎病毒
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
-
科學家建立人源化C型肝炎小鼠模型
近日來自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構建出了第一個具有人類免疫系統和肝細胞的人源化C型肝炎小鼠模型。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3名科學家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獎
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3名科學家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獎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
-
三名科學家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哈維·阿爾特 (Harvey J.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