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首譯︱「狂人」賀建奎演講實錄:基因脫靶不存在,將繼續監測...

2020-11-24 深圳智通財經
要聞

智通首譯︱「狂人」賀建奎演講實錄:基因脫靶不存在,將繼續監測露露和拉拉

2018年11月29日 13:25:06

智通財經網

「基因編輯嬰兒」風波仍在繼續。

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近日聲稱,成功透過基因編輯技術,令一對雙胞胎嬰兒能先天性抵抗愛滋病,這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於11月誕生。消息一出,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

而在11月28日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賀建奎現身,並先向現場觀眾道歉,稱部分研究結果意外地於峰會前流出,同時宣稱大學對其研究不知情。可這樣的道歉,並沒換的會上專家的「原諒」,而是高度統一地對其實驗的動機和必要性、實驗過程的合規性、實驗影響的不可控性提出質疑。

對此,智通財經APP也是第一時間深入會場,詳細聆聽了賀建奎的演講。以下是智通財經APP翻譯出的賀建奎演講中文實錄:

首先,我必須道歉,因為這件事情(基因編輯嬰兒)在沒有進入科學界也沒有在本次會議之前進行同行評審,就被洩露了出去。事實上,該研究已提交科學期刊進行審查。

在此,我還要感謝美聯社,感謝他們從許多角度對即將到來的研究進行準確報導。也感謝我的大學,儘管他們對這些研究並不知情。也感謝各位的學術分享,也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對這些數據討論,以及座談會的主辦方。

接下來,我將側重於人和猴子的關係來概述我們的基因編輯數據。

關於愛滋病預防,其實,愛滋病預防治療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新感染率仍然比聯合國預期目標高出3倍。在若干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愛滋病毒仍然是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在南非,未受影響的兒童(由患愛滋病母親所生)佔出生嬰兒的很大比例,但是在生命的最初幾個月中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要比其他嬰兒高很多倍。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感染的嚴重程度往往因這種情況而變得更加嚴重。

而在一些歐洲國家,高達10%的人口可以獲得對愛滋病毒的天然抗性。它可以預防HIV感染。CCR5基因是研究最多的變異之一,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基因之一。

基於此,我們開始探索小鼠中的CCR5基因敲除。我們首先在小鼠中探索CCR5基因敲除,以研究多代效應。我們建立了第三代CCR5小鼠,並通過免疫印跡和流式細胞儀進行了驗證。這些小鼠的心臟、肝臟、肺和氣口的組織病理學全是正常的。而且在共同行為評估中,也沒有顯示出差異。

然後我們開始評估是否可以為人類CCR設sgRNA。實際上,我們評估了有可能的嚮導RNA,作為靶向delta32變體的開端。而研究結果表明沒有脫靶,並且一些先前的出版物評估了類似的sg4基因位點,也沒有檢測到脫靶。

由此也可以證明sg4在人胚胎中誘導人類細胞系中最有效的編輯活性。因為這個目標位點存在於猴子基因組中,所以,我們可以使用食蟹猴(M.fascicularis)進一步評估這一點。

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我們發現將Cas9注入接近受精的過程可以提高編輯效率。我們在實驗中觀察到了這一點,這也減少了鑲嵌現象。了更仔細地研究鑲嵌現象,我們還對幾個胚胎中的每個細胞進行了測序。這是在1、2和3細胞階段。

試驗發現,通過二次注射提高了Cas9效率。假設Cas9降解比較迅速並需要時間來找到正確的目標,我們探索了一些策略,通過在2細胞階段進行第二次Cas9注射來減少鑲嵌現象。

在這個環節,我們擴大了批量規模,並且在跨周期的父代中觀察到了相同的觀察結果。然後,我們進一步研究該協議是否能被翻譯成人類胚胎。正如其他人所報告的,Cas9是最有效的轉化方式,調整劑量也能提高療效。

根據我在2017年2月「使用基因組編輯研討會」上提出的建議,我們編輯了無活力的胚胎並建立了胚胎幹細胞系,染色體組型正常。通過染色和流式細胞儀檢測,胚胎幹細胞標記的表達是正常的。這種胚胎幹細胞也形成了所有三條生殖細胞系,這是安全性的標誌。

而另一個安全問題是脫靶效應。胚胎瞄準生命的單個或幾個細胞階段,任何脫靶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並可能延伸到整個身體。在成人基因治療中,脫靶是可預見的,但也有問題。

我們在植入前通過胚胎的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評估脫靶,採用了擴增方法來最小化假陽性率和無偏覆蓋率。雖然與其他實驗室使用了相同的方法,但我們更進一步,通過對親本基因組進行測序,找到存在於親本細胞中但不存在於參考測序基因組中的風險位點。

我們增加了基因組位點,以便對潛在的轉化位點進行無偏倚的評估。我們對CRISPR設計進行了電子預測,用於失配引導的計算設計。

最後,將這一設計引入父母基因組,這提高了敏感性,並使我們能夠檢測每個胚胎特有的新的危險位點,而這些新的危險位點來自遺傳的SNPs。並且能夠以每個胚胎10000個位點來觀察特有的脫靶位點。在這一階段,我們使用了全基因組測序來評估,並通過單細胞測序來驗證任何存在的異常發現。

不過,在全基因組無偏性方法確定的潛在的切割位點中,沒有一個在整個基因組測序數據中被觀察到。所以,我們在CRISPR設計軟體的50個人類胚胎中,但也沒能檢測到的危險位點的任何異常活動。

此外,我們探索了hESC細胞系中的脫靶情,雖然沒有父母捐贈的基因組,但我們能夠確定一個潛在的脫靶。這個脫靶是一個基因間區域,當然,我們無法確認這是來著遺傳還是由於編輯。

而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19個可行胚胎的編輯效率,我們在整個胚胎中進行了PGD和全基因組測序,沒有識別到脫靶位點。

當然,有一個胚胎中,我們通過下一代測序的嵌合讀數檢測,在靶點發現了6kb的缺失,除了CCR5外,但總體並不影響任何基因,這是因為與其他基因的CCR5基因距離是可以防止缺失的風險。

風險性說完,現在我將重點關注雙胞胎的懷孕情況。我們對父母進行了測序,以進行脫靶檢測。其中,母親是愛滋病病毒陰性,父親愛滋病病毒陽性,具體病毒載量檢測不到,並通過精子洗滌防止傳播。

我們在懷孕期間通過取樣DNA來跟蹤這些結果。而當前,露露和拉拉出生特徵是正常,健康的。

出生後,我們測序了幾種不同的組織,著床前遺傳學診斷顯示兩個位點被編輯:一個是移碼鎖定,它將縮短CCR5蛋白,類似於天然保護性變異;另一個是片段缺失,預計可能會破壞HIV1結合位點周圍的局部蛋白質確認。

我們已經將這一切告知了這對夫妻,並提醒他們可以選擇不經植入就離開試驗,或選擇胚胎植入,最後,這對夫婦選擇胚胎植入並開始兩個胚胎的妊娠。

除了Sanger數據,我們還向志願者報告了全基因組超過80%的基因組數據。全基因組測序鑑定了遠離其他基因的基於meg的基因間區域中的一個脫靶,它沒有編碼RNA並且其側面沒有轉錄因子。儘管志願者非常清楚有脫靶的風險,但他們還是決定植入胚胎。

露露和拉拉出生後,我們將嬰兒的臍帶血進行了深度測序,並從中證實了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的編輯模式。而Sanger測序也證實了深度測序的這一觀察結果,可喜的是Sanger測序和深度測序均未檢測到PGD期間觀察到的基因間脫靶問題。這也表明了這是一個單細胞的人工製品,或者發生在為植入前遺傳學診斷而組裝的少數胚細胞中發生的鑲嵌脫靶。

對於全基因組測序,我們做了100倍臍帶血和30倍其他測序,在基因組範圍內沒有觀察到脫靶,也沒有觀察到使用全基因組測序的缺失。

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進行評估,包括血液測試,以確定是否有可能感染愛滋病毒,以及進一步研究了跨多個組織的鑲嵌現象中的脫靶效應。另外,我們計劃在未來18年內對兒童進行監測,希望他們作為成年人同意和支持繼續進行監測。

謝謝!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學者賀建奎現身發言:露露娜娜已健康出生
    賀建奎表示,由於實驗的保密性不強,所以數據被洩露,但研究已經提交,由倫理委員會監管,並表示自己的大學對研究項目不知情,目前露露娜娜已經健康出生,他們檢測之後發現結果符合預期,兩個基因序列得到預期效果的改善。11月28日上午12時50分時,賀建奎到達位於香港大學李兆基演講廳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會場。
  • 基因狂人賀建奎
    基因,是人類發展史上最難以琢磨的領域,但不得不說,它的改變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不止一點點。從遠古時代到現代,人類在自然環境下慢慢進化,是為了能更好地生存,故而自動篩選優良的基因傳承下來,走向更強大的文明。這些改變,都是人體根據環境自主進行的,不存在人力的介入,也就是說這是順其自然的事情,被人類默認著,被環境影響著。
  • 賀建奎 :露露娜娜已健康出生,結果是不小心公布的
    賀建奎將發表主題演講時稱,露露娜娜已經健康出生,他們檢測之後發現結果符合預期,兩個基因序列得到預期效果的改善。賀建奎將發表主題演講,並回答媒體提問。賀建奎的演講從原定的11點30分推遲到12點50分。在峰會召開前一天,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姐妹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姐妹尚處於胚胎未植入母親子宮時,研究團隊對其CCR5基因進行編輯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該事件隨後引發巨大爭議。
  • 詳解賀建奎發言:願用下半輩子負責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娜娜的未來
    新京報訊(記者劉怡王洪春) 28日中午,「科學狂人」賀建奎現身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向公眾致歉,並對自己的研究過程進行披露。新京報記者對賀建奎長達18分鐘的發言進行整理。1.涉事嬰兒目前情況如何?賀建奎發表主題演講時稱,露露娜娜已經健康出生,「檢測之後發現結果符合預期,兩個基因序列得到預期效果的改善」。
  • ​詳解賀建奎發言:對30個胚胎中70%進行了基因編輯
    新京報訊(記者 劉怡 王洪春) 28日中午,「科學狂人」賀建奎現身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向公眾致歉,並對自己的研究過程進行披露
  • 賀建奎現身發言:露露娜娜已健康出生,結果是不小心公布的
    賀建奎將發表主題演講時稱,露露娜娜已經健康出生,他們檢測之後發現結果符合預期,兩個基因序列得到預期效果的改善。賀建奎將發表主題演講,並回答媒體提問。賀建奎的演講從原定的11點30分推遲到12點50分。在峰會召開前一天,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姐妹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願第一個讓我的孩子接受基因編輯」賀建奎如是說。你信嗎?
    原標題:「願第一個讓我的孩子接受基因編輯」賀建奎如是說。你信嗎? 2018年11月28日,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大學李兆基演講廳舉行。近期因製造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而陷入爭議的南科大副教授賀建奎成為該次峰會的焦點人物。
  • 要在2019年底製造更多基因編輯嬰兒賀建奎2.0,他的研究怎麼樣了
    他早在 2018 年就發表基因編輯受精卵的相關研究,並成功刪除 CCR5 基因的 32 個鹼基。CCR5 基因也是賀建奎基因編輯的靶基因,但根據賀貼出的數據來看,其研究的脫靶現象非常嚴重,是個失敗的研究。
  • 「科學狂人」賀建奎
    【編者按】今日午間,因「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備受輿論關注的賀建奎出現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現場,並以英文開展了主題演講。此前,他的團隊針對7對志願者夫婦開展了基因編輯實驗,隨著第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的出生,賀建奎立馬登上輿論的焦點。本文從三個維度,介紹了賀建奎其人以及所做的一部分事情。
  • 「科學狂人」賀建奎:基因=金?
    麥可·蒂姆教授是萊斯大學生物工程系系主任、賀建奎的博士導師,在生物化學與基因工程領域頗有建樹。可謂賀建奎學術領域的領路人。 麥可·蒂姆對HIV(即「愛滋病毒」)的免疫逃逸機制有著長期的研究,這些過程就涉及到對DNA/RNA中基因的觀察、試驗、編譯。與此次引起巨大爭議的「愛滋病基因編輯」有著密切的聯繫。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生 48 小時後,這是賀建奎給出的回應 | 愛...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發生 48 小時後,這是賀建奎給出的回應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新聞讓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按照會議安排,事件的主角賀建奎將於
  • 賀建奎現身基因編輯嬰兒:結果是不小心公布的,露露娜娜已出生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已經到第三天了,不斷的持續發酵。因「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並將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會議上公布試驗數據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第一天並未現身。今天大家都在等待賀建奎的回應。
  • 南方科大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深表震驚,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賀建奎 南方都市報 圖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一事持續發酵。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賀建奎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2018年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該研究存在的科學倫理隱憂已遭到外界的一致譴責與質疑。
  • 賀建奎今日現身!稱實驗成功很驕傲(附57頁大會PPT)
    同時,我也想要感謝我的大學,我的大學完全不知道我的這個實驗。我也感謝大家給我這個機會來進行研究。HIV病毒是作為世界上十大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南非,這些由HIV疾病病毒攜帶者母親所生下來的孩子比其他孩子被感染的機率更高。我這次試驗修改的 CCR5,他是HIV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蛋白質門戶,在北歐,約有10%人群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天然免疫HIV病毒。
  • 總結:賀建奎今天都說了什麼
    今天,賀建奎現身香港,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發表了演講。處在輿論漩渦中的賀建奎,如何解釋自己團隊的所作所為?(圖via網絡)因為「基因編輯嬰兒」成為輿論焦點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剛剛結束了在香港第二屆國際基因編輯峰會的演講。
  • 賀建奎現場演講及問答全文(現身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附PPT...
    「基因編輯嬰兒」一事持續發酵,在衛健委宣布成立專家委員會調查後,和美醫療因涉及基因編輯嬰兒停牌、深圳科創委聲明從未自主賀建奎基因編輯項目、科技部確認基因編輯嬰兒已出生。在前兩日的一片輿論和譴責聲中,賀建奎沒有露面、亦未作出任何正面回應。2018年11月28日,賀建奎現身香港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
  • 「現場」賀建奎今天在香港說了什麼?
    今天,賀建奎現身香港,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發表了演講。處在輿論漩渦中的賀建奎,如何解釋自己團隊的所作所為?(圖via網絡)因為「基因編輯嬰兒」成為輿論焦點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剛剛結束了在香港第二屆國際基因編輯峰會的演講。
  • 《時代》雜誌2019最具影響力人物:「基因編輯」狂人賀建奎上榜
    《時代》雜誌2019最具影響力人物:「基因編輯」狂人賀建奎上榜 其中,完成「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賀建奎上榜。對於賀建奎,《時代》雜誌是這樣評價的:「賀建奎向全世界展示了人類胚胎編輯是可以做到的,但難以做好。與科學界的共識相反,CRISPR-Cas9 技術在 人類胚胎中仍然具有實驗性和危險性,他將其用於永久改變雙胞胎女孩的基因組,使其免疫愛滋病毒。這是歷史上科學工具最令人震驚的誤用之一。」
  • 賀建奎曾稱解決安全問題前 基因編輯都是不負責的
    (原標題:賀建奎曾發文:解決安全問題前,任何基因編輯都是極不負責任的)
  • 我們不需要科學狂人,亦不需要PPT造車
    文 / 《汽車人》評論員 劉葳漪11月28日中午,因「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而引起廣泛爭議的科研人員賀建奎現身香港,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發表演講。幾天前,賀建奎的「科研成果」一經公布,即導致122位科學家聯名譴責: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使受精卵的CCR5基因發生突變,從技術上講不是難事,也談不上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