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兩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以後,賀建奎這個名字,迅速在全世界範圍「聲名遠揚」。可是,聲名遠揚並沒有給這位科學家帶來榮譽,相反,帶來的卻是全球學術圈以及廣大非學術圈的口誅筆伐。
但是,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瘋子和狂人。
今年 6 月 10 日《自然》官網報導稱,俄羅斯科學家丹尼斯瑞布裡科夫 (Denis Rebrikov),將計劃製造更多的基因編輯嬰兒,如果一切順利,2019 年年底會完成。
與賀建奎這位疑似科學家不同,Denis 可是正統的生物學家,曾發表多篇研究論文。據他所言,他的技術會帶來更大的好處、更小的風險以及更遵循倫理道德規範,可謂「賀建奎強化版」。
狂人 or 先驅?
Rebrikov 是誰,為什麼他能口出狂言,聲稱自己的技術更好?
資料顯示,Rebrikov 是俄羅斯國立皮羅戈夫醫科大學副校長。主業是分子生物學,曾發表相關論文八十多篇,被引用次數達八千多次,所發論文涉及人體免疫、疾病等多個領域。
他早在 2018 年就發表基因編輯受精卵的相關研究,並成功刪除 CCR5 基因的 32 個鹼基。CCR5 基因也是賀建奎基因編輯的靶基因,但根據賀貼出的數據來看,其研究的脫靶現象非常嚴重,是個失敗的研究。
Denis Rebrikov 在著名學術社交網站 Researchgate 個人主頁,顯示其已經發表文章 85 篇
2018 年 Rebrikov 發表的論文,用 CRISPR-Cas9 技術成功刪除 CRR5 的 32 個鹼基
值得一提的是,該論文被接收的時間是 2018 年 9 月,跟賀建奎的研究幾乎同步,只是沒有轉到人體內生產而已。
總之,從這些角度可以明顯看出,Rebrikov 的研究水平幾乎吊打賀建奎。所以,他能口出狂言,也是因為自己有兩把刷子。
另外,以 CRISPR 技術為依託的基因編輯技術,之所以能夠迅速成為醫學研究的熱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確實能夠行使基因編輯的功能,治療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的人類疾病。
雖然,目前的基因編輯嬰兒被「口誅筆伐」,「賀建奎」也幾乎成為反人類的代名詞,但面對新的科技,尤其是對人類發展和革新有益的科技,我們似乎需要「先驅者」,以及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正如 Rebrikov 所說:「我不想遮遮掩掩,無聲無息地就把實驗做了。我想把實驗公開做,這樣我們能夠把遇到的問題拿來討論。」
從這個角度來說,賀建奎無疑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基因編輯技術還存在缺陷的情況下,就直接對人類胚胎進行編輯,這是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因此,無論 Rebrikov 是狂人還是先驅,至少從目前的研究來看,他是第一個敢於把自己研究公開,並希望公眾開討論以解決現有問題的人。
科學的進步需要對新事物有所包容,正如人類不應因為「地心說」燒死哥白尼,審判伽利略一樣。
Rebrikov 在做關於基因編輯胚胎的報告,圖片來源【7】
Rebrikov 的人類胚胎編輯計劃是什麼?
Rebrikov 在 10 月份給《自然》雜誌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詳細介紹了他目前的研究。
他目前的研究的靶基因是導致失聰的 GJB2 基因。但 Rebrikov 並沒有放棄編輯 CCR5 基因的努力,他依然在尋找那些相當母親,但無法支付高昂抗愛滋醫藥費用的女性愛滋病患者。
GJB2 基因會導致一種常染色隱形遺傳性耳聾,全球聽力損傷的患者大約有 3.6 億,而近 20% 的先天耳聾患者都是因為 GJB2 基因突變導致。
早些時候,他找到 5 對願意捐獻胚胎的聾啞父母,打算用 CRISPR 技術修補被捐贈的卵子中的突變基因,以防止新生兒繼承父母的耳聾。但是一些專家質疑,聾啞又不危及患者的生命,不宜用那麼高危險的技術去治療耳聾。
但他說,任何新藥都有潛在的風險,很顯然聾啞症背景清晰(單基因突變),非常適合用 CRISPR-Cas 技術治療。而且專家們質疑聾啞症狀不影響生命,但聾啞父母知道生活的不便,他們有權決定自己的孩子是否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遠離聾啞症的困擾。
不過,他首先面臨的也是 CRISR 易脫靶的問題。為此,他目前正利用正在編輯一位非聾啞婦女的卵子,以幫助他了解他的胚胎編輯可能導致的任何潛在的「脫靶」突變,這樣他就可以避免這些突變。
相比賀建奎的靶基因 CCR5 不確定性,Rebrikov 的研究顯然更具實際價值。
「狂人」的計劃實現了嗎?
並沒有!
不僅沒有將賀建奎的研究繼續下去,而且還在苦苦等待俄羅斯聯邦衛生部的審批,因為驚動了俄羅斯另一位狂人 —— 俄羅斯總統普京。怎麼回事呢?
在與《自然》郵件中,他告訴《自然》雜誌,他計劃很快公布這些實驗的結果,但除非俄羅斯聯邦衛生部給他開綠燈,否則他實際上不會製造任何 CRISPR 嬰兒。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他也說到:「沒有監管機構的許可,我絕對不會移植編輯過的胚胎。」
Rebrikov 的這些說法,無疑把壓力轉移到了俄羅斯的監管部門。
根據彭博社的消息,9 月份,幾位俄羅斯的頂級遺傳學學家就進行了一個秘密會議,商討俄羅斯是否接過被中國遺棄的基因編輯胚胎的「接力棒」。
參加會議的還包括俄羅斯的一位小兒分泌專家 Maria Vorontsova。Vorontsova 認為,科學的發展不能放慢腳步,表示出對基因編輯胚胎的讚許。Vorontsova 的另一個身份是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長女。
普京早些時候曾對基因編輯胚胎問題做出過簡短的評價,認為:基因編輯胚胎可能像一顆原子彈,他擔心某些研究可能製造出無法感知痛覺的士兵。
但是,2018 年普京總統直接撥款 2 億美元的專項基因,用於基因編輯的研究。用他的話說:「這個技術將改變世界的未來。」
彭博社聲稱,俄羅斯基因編輯胚胎研究的最終決定權可能在普京手上。
因此,雖然 Rebrikov 的計劃暫未實現,但從現有的信息來看,他的計劃或許將在不遠的未來得以實現。
最後,援引俄羅斯科學院副院長 Vladimir Chekhonin 的話:
「鑑於基因編輯技術尚未成熟,任何臨床研究都不應該進行。我相信 Rebrikov 沒有失去理智去破壞現有的法律,移植基因編輯的人類胚胎。很明顯基因編輯胚胎引起了公眾的關切,但這並非一件禁忌的話題。我注意到很多媒體記者對此大肆渲染,但科學家的工作不應被輿論左右。」
至於我們,更想問一句:
Lulu 和 Nana 這兩個孩子,現在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