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奎一倫理建議論文被撤稿,期刊:與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相關

2021-01-08 澎湃新聞

開展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的原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的一篇研究論文日前被撤稿。

該論文意在提出包括人類基因編輯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準則。在被英文學術期刊《The CRISPR Journal 》發表近5個月後,當地時間2月21日,該期刊發表公開聲明稱,雖然編輯在長達數周的時間裡多次與賀建奎交流,但在投稿期間,賀建奎始終未透露他當時已開展的基因編輯嬰兒實驗。這一實驗隨後被廣泛報導。

前述學術期刊的公開聲明稱,該實驗「很可能違反了國際公認的生命倫理規範和地方法規」。而賀建奎在論文中提出的倫理原則的建議,與其進行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直接相關。

但投稿時,賀建奎沒有向前述期刊編輯部透露這一實驗的信息。「……作者提供的信息顯示這一論文沒有利益衝突。」前述聲明稱。

這可能導致編輯部作出了錯誤的決定:當地時間2018年9月26日,《The CRISPR Journal 》發表賀建奎這一研究論文,標題為《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倫理原則草案》(Draft Ethical Principles for Therapeutic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賀建奎在這一論文中提出「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 (探索你自由)」、「Genes do not define you (生活需要奮鬥)」、「Everyone 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 (促進普惠的健康權)」等五大建議原則。(澎湃新聞註:對應中文翻譯系賀建奎論文原文)

前述公開聲明稱,期刊主編在諮詢資深編輯和領域內專家的意見後,鑑於賀建奎未完整地披露相關信息,決定正式從該學術期刊上撤回這一已發表論文。

雖然多位國際學者此前已知曉賀建奎將開展基因編輯嬰兒實驗,但直到事情無可挽回、基因編輯嬰兒已在中國出生,消息才被賀建奎公布出來。

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中國召開前一天,即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在youtube及媒體上發布消息稱,其團隊使用CRISPR技術,編輯了人類胚胎的基因,宣稱能抗愛滋病,兩名基因編輯女嬰日前已在中國出生。這一消息震驚了國際學術界和公眾,峰會現場、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立刻成為輿論的暴風眼。有專家稱兩名女嬰可能面臨潛在健康風險,該研究的倫理審查備受質疑。

新華社2019年1月21日發布消息稱,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發現,賀建奎通過他人偽造倫理審查書,招募8對夫婦志願者(愛滋病病毒抗體男方陽性、女方陰性)參與實驗,並策劃他人頂替志願者驗血,最終有2名志願者懷孕,其中1名已生下雙胞胎女嬰「露露」「娜娜」,另1名在懷孕中。該行為嚴重違背倫理道德和科研誠信,嚴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在國內外造成惡劣影響。

調查結論稱,該事件系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調查組有關負責人表示,對賀建奎及涉事人員和機構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將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對已出生嬰兒和懷孕志願者,廣東省將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與相關方面共同做好醫學觀察和隨訪等工作。

調查結論發布當天,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發布公開聲明,解除與賀建奎的勞動合同關係,終止其在校內一切教學科研活動。

相關焦點

  •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
    · 基因編輯嬰兒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 12 月 3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在官方網站曝光了賀建奎基因編輯研究論文手稿的部分片段。
  • 賀建奎此前論文提出基因編輯倫理:尊重孩子的自由
    (原標題:4天前賀建奎剛發表一篇論文,提出基因編輯倫理原則)
  • 4天前賀建奎剛發表1篇論文 提出基因編輯倫理原則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這場風波的核心人物賀建奎備受關注。
  • 基因編輯嬰兒有早逝風險?最近相關論文撤稿,報導也撤銷了
    ,將賀建奎以及基因編輯嬰兒再次推到風口浪尖。論文提到,中國科學家賀建奎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使得胚胎的一個基因發生突變,該突變在抵抗愛滋病毒的同時,也令基因編輯的嬰兒死亡風險升高。最近,該論文與介紹該研究的新聞報導一同被撤稿。撤稿前,論文已被引用17次,新聞內容則被引用了2次。為何會撤稿呢?我們先看看這一論文的內容。
  • 斯坦福確認未與賀建奎合作 基因編輯嬰兒如何收場?
    中國學者賀建奎曾在去年11月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可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由於實驗的倫理爭議,批評和質疑鋪天蓋地。賀建奎曾在2011年-2012年在史丹福大學做博士後訪問學者,自此與該校幾位學者有往來,史丹福大學也因此陷入「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漩渦。
  • 賀建奎論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編輯嬰兒不為人知的秘密
    2019年1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今年早些時候,有消息人士向《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雜誌發送了賀建奎(He Jiankui)的一份未發表的論文手稿的副本,該手稿副本描述了製造去年在中國出生的首批經過基因編輯的嬰兒---一對稱為露露(Lulu)和娜娜(Nana)的雙胞胎女性嬰兒---的實驗過程。
  • 「基因編輯嬰兒」 案宣判!賀建奎一審獲刑三年,罰款 300 萬
    根據法院審理查明的信息,2016 年以來,曾經擔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的賀建奎得知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可獲得商業利益,即與廣東省某醫療機構張仁禮、深圳市某醫療機構覃金洲共謀,在明知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和醫學倫理的情況下,仍以通過編輯人類胚胎 CCR5 基因可以生育免疫愛滋病的嬰兒為名,將安全性、有效性未經嚴格驗證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用於輔助生殖醫療。
  • 深度起底賀建奎與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一破底線便是地獄
    原標題:深度起底賀建奎與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一破底線便是地獄 喝酒一為口乾解渴,二為助性,酒會推動意識流更加順暢地表達。先自罰一杯,直接開講。 最近網上吵得最熱的就是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很多人還雲裡霧裡的,就衝進去開炮。
  • 怎樣對兩個基因編輯嬰兒負責?賀建奎依舊有4個問題無法回答
    兩個降臨的生命,今後該如何接受自己被編輯過的基因?被基因編輯的嬰兒可能會終身面臨某種未知的風險。對這個問題賀建奎沒有正面回答,他表示,「我會用我所有錢和精力去照顧,用我生命的下半輩子去負責。」這也是近幾天以來,風口浪尖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當事人首次正式公開回應此事,按照之前賀建奎團隊所說,他在會上分享了實驗數據,大致介紹了實驗的背景與過程,演講結束後在提問環節回答了主持人及現場記者的部分提問。
  • 俄羅斯版賀建奎:還會有新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嗎?
    2018年11月28日,賀建奎現身香港,介紹了那個全世界矚目的「基因編輯嬰兒」實驗。幻燈片上的實驗結果,打破了眾人的最後一絲僥倖——新聞並非謠傳,他真的做了這個實驗。今年 6 月,俄羅斯科學家丹尼斯·雷布裡科夫宣布了他的「基因編輯嬰兒」計劃。他會成為第二個賀建奎嗎?「優化」賀建奎的實驗 6月10日,著名科學雜誌《自然》報導了雷布裡科夫的計劃——如果獲得準許,他將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並將編輯過的胚胎移植入子宮,創造新的「基因編輯嬰兒」。
  • 驅動中國昨夜今晨: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始末
    昨天,據人民網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該消息公布後,引發了包括整個科學界乃至基於倫理的全社會強烈關注。人民網在報導此事時表示,賀建奎團隊的研究成果標誌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甚至美聯社在報導此事也寫道,如果這一研究成果屬實,那麼無論在科學還是倫理上都是一次「意義深遠的飛躍」。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項目申請人賀建奎名下有多家...
    11月26日,人民網一則關於「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引發了廣泛討論。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的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而這也是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據介紹,這對雙胞胎嬰兒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將一個基因修改,在她們出生之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或面臨更高死亡風險
    消息一出,舉世譁然。11月28日,賀建奎在中國香港召開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闡述了「基因編輯嬰兒」這項備受爭議的研究。該研究使用CRISPR對人類胚胎CCR5基因進行了編輯,以圖讓嬰兒自出生便能夠抵抗HIV,降低其感染愛滋病的風險。但另一方面,由於人類對遺傳信息認知的局限,由此而產生的「基因編輯嬰兒」未來可能面臨著無法預知的風險。因此,這項實驗的貿然開展激怒了整個科學界。
  • 南方科大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深表震驚,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賀建奎 南方都市報 圖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一事持續發酵。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賀建奎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2018年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該研究存在的科學倫理隱憂已遭到外界的一致譴責與質疑。
  • 賀建奎現身,但對基因編輯嬰兒的追問遠未結束!名利場下危機暗湧,該...
    11月28日12時50分左右,「科學狂人」賀建奎出現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上,這也是近幾天以來,風口浪尖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當事人首次正式公開回應此事。按照之前賀建奎團隊所說,他在會上分享了實驗數據,大致介紹了實驗的背景與過程,演講結束後在提問環節回答了主持人及現場記者的部分提問。
  • 基因編輯讓嬰兒免疫愛滋病?賀建奎助理稱只是「科學家的自主探索」
    科技日報記者 劉傳書核心提示:賀建奎的助理對科技日報記者稱,這項研究是「科學家(賀建奎)的自主探索」。「一對基因經過修改的雙胞胎嬰兒已於11月健康誕生,基因編輯使她們將來可能具有天然抵抗愛滋病的能力。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賀建奎現身,國家衛健委與科技部回應此事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昨晚聯合在科技部官網上對「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作出回應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
  • 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深圳啟動倫理問題調查
    深圳衛計委表示,並未收到有關該項目的倫理審查報備,而這是開展此類實驗的先決條件。據美聯社本周一報導,賀建奎得到了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准,開展該項目。該醫院的一份批准文件也被上傳到網上。「白樺」還說,他轉發了這一消息,有大約200人表達了參與意願。他說:「在愛滋病感染者群體中,很多人有特殊情況,比如不能自然懷孕,但現實情況是他們無法在醫院做試管嬰兒。一些人認為這一研究給了他們生兒育女的機會,孩子也不會有感染愛滋病的風險。」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 關於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聲明:科研倫理的高壓線不容碰觸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副教授通過媒體宣布,11月在中國誕生了一對CCR5基因編輯的嬰兒,他認為敲除CCR5基因會預防父親攜帶HIV病毒可能產生的感染。2017年科技部最新的「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辦法」中也明確將「涉及存在重大風險的人類基因編輯等基因工程的研究開發活動」列為高風險等級,要求各科研機構進行嚴格管理。中國基因編輯相關領域研究人員近年來也多次召開研討會並達成廣泛共識,即:堅決反對現階段開展以生殖為目的的基因編輯臨床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