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奎此前論文提出基因編輯倫理:尊重孩子的自由

2020-11-29 網易新聞

(原標題:4天前賀建奎剛發表一篇論文,提出基因編輯倫理原則)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這場風波的核心人物賀建奎備受關注。美聯社揭露,賀建奎沒有就此基因改造試驗發表過任何期刊論文,造成業內同行互審無法進行。記者注意到,11月24日賀建奎作為共同作者的一篇論文在基因編輯同行評審期刊《The CRISPR Journal》發表,論文主要論述了基因編輯在臨床應用上應該遵循的倫理準則。

據《The CRISPR Journal》網站,一篇名為「Draft Ethical Principles for Therapeutic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的論文11月23日發表在其最新一期的期刊上,第一作者為賀建奎,而在另外4位共同作者中,還有一位名為賴安·費雷爾(Ryan Ferrell),他也參與了「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的相關工作,他是美國專業的公關人士。

這篇論文提出了基因編輯臨床應用的5條倫理原則,包括「同情有需要的家庭」「只服務於重大疾病,不虛榮」「尊重(經過基因編輯的)孩子的自由」「基因不能定義一個人」「每個個體都值得被治癒,遠離基因疾病」。

美國醫療媒體STAT評論稱,賀建奎進行「基因編輯嬰兒」試驗沒有遵循他論文中提及的倫理原則。

賀建奎曾稱解決安全問題前 基因編輯都是不負責的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已在中國誕生,隨即引發眾多爭議。觀察者網注意到,就在去年2月,公布上述「研究成果」的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還在科學網博客上發布了題為《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尚待解決》的文章,總結了他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場閉門研討會上發表的報告觀點。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錢珏曉_NBJ10675

相關焦點

  • 4天前賀建奎剛發表1篇論文 提出基因編輯倫理原則
    美聯社揭露,賀建奎沒有就此基因改造試驗發表過任何期刊論文,造成業內同行互審無法進行。記者注意到,11月24日賀建奎作為共同作者的一篇論文在基因編輯同行評審期刊《The CRISPR Journal》發表,論文主要論述了基因編輯在臨床應用上應該遵循的倫理準則。
  • 賀建奎一倫理建議論文被撤稿,期刊:與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相關
    開展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的原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的一篇研究論文日前被撤稿。該論文意在提出包括人類基因編輯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準則。在被英文學術期刊《The CRISPR Journal 》發表近5個月後,當地時間2月21日,該期刊發表公開聲明稱,雖然編輯在長達數周的時間裡多次與賀建奎交流,但在投稿期間,賀建奎始終未透露他當時已開展的基因編輯嬰兒實驗。這一實驗隨後被廣泛報導。前述學術期刊的公開聲明稱,該實驗「很可能違反了國際公認的生命倫理規範和地方法規」。
  •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
    · 基因編輯嬰兒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論文手稿曝光 12 月 3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在官方網站曝光了賀建奎基因編輯研究論文手稿的部分片段。
  • 基因編輯讓嬰兒免疫愛滋病?賀建奎助理稱只是「科學家的自主探索」
    他的團隊採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種技術能夠精確定位並修改基因,也被稱為「基因手術刀」。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該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此前資料顯示,在北歐人群裡面有約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擁有這種突變的人,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 賀建奎論文手稿遭曝光,披露基因編輯嬰兒不為人知的秘密
    他們的觀點都認為這一做法很不科學,其中包括:賀建奎和他的團隊提出的關鍵主張得不到數據的支持;這對雙胞胎嬰兒的父母迫於壓力才勉強同意參加這項基因編輯實驗;所謂的臨床益處實在令人懷疑;這些研究人員在完全了解自己進行基因編輯的效果之前就著手製造活的基因編輯嬰兒。
  • 驅動中國昨夜今晨: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始末
    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該消息公布後,引發了包括整個科學界乃至基於倫理的全社會強烈關注。人民網在報導此事時表示,賀建奎團隊的研究成果標誌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甚至美聯社在報導此事也寫道,如果這一研究成果屬實,那麼無論在科學還是倫理上都是一次「意義深遠的飛躍」。
  • 怎樣對兩個基因編輯嬰兒負責?賀建奎依舊有4個問題無法回答
    兩個降臨的生命,今後該如何接受自己被編輯過的基因?被基因編輯的嬰兒可能會終身面臨某種未知的風險。對這個問題賀建奎沒有正面回答,他表示,「我會用我所有錢和精力去照顧,用我生命的下半輩子去負責。」此前,相關基因專家已經明確表示,基因編輯技術本身還存在很大的風險,此次的愛滋病免疫基因編輯有可能造成嬰兒其他方面的免疫力下降,且嚴重違背醫學倫理。法學專家也認為,此舉涉嫌違反醫學倫理審查法規。
  • 人類首個基因編輯嬰兒項目,歷史倫理最終會站在哪一邊?
    然而,「歷史性突破」也許只是幻覺;這一消息發布不久,就在輿論場引發了關於科學研究倫理的滔天巨浪。什麼是基因編輯嬰兒?簡單來說,基因編輯嬰兒,指的是胚胎在受精卵階段經過基因編輯手術之後繼續發育並出生的嬰兒,因而其核心是基因編輯手術。
  • 南方科大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深表震驚,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賀建奎 南方都市報 圖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一事持續發酵。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賀建奎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2018年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該研究存在的科學倫理隱憂已遭到外界的一致譴責與質疑。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昨晚,賀建奎本人通過視頻,對此事進行回應。其稱,他們通過全基因組測序評估了基因手術的效果。結果顯示,手術正如預想的那樣安全進行。除了防止HIV感染的基因外,沒有其他基因被修改——她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安全和健康。 ▲賀建奎談「基因編輯嬰兒」爭議:歷史將會證明倫理站在我們這一邊。
  • 賀建奎現身,但對基因編輯嬰兒的追問遠未結束!名利場下危機暗湧,該...
    人們還提到對兩個孩子未來的擔憂:兩個降臨的生命,今後該如何接受自己被編輯過的基因?被基因編輯的嬰兒可能會終身面臨某種未知的風險。這個問題賀建奎沒有正面回答,他表示願意用自己生命的下半輩子去負責。但這些回答還遠遠不夠。實驗在哪裡進行,都有誰參與其中,孩子父母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知情到什麼程度?實驗的相關數據是否經歷過正規的專家評審?經費是否涉嫌商業炒作營銷?
  • 「基因編輯嬰兒」 案宣判!賀建奎一審獲刑三年,罰款 300 萬
    根據法院審理查明的信息,2016 年以來,曾經擔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的賀建奎得知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可獲得商業利益,即與廣東省某醫療機構張仁禮、深圳市某醫療機構覃金洲共謀,在明知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和醫學倫理的情況下,仍以通過編輯人類胚胎 CCR5 基因可以生育免疫愛滋病的嬰兒為名,將安全性、有效性未經嚴格驗證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用於輔助生殖醫療。
  • 「願第一個讓我的孩子接受基因編輯」賀建奎如是說。你信嗎?
    原標題:「願第一個讓我的孩子接受基因編輯」賀建奎如是說。你信嗎? 2018年11月28日,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大學李兆基演講廳舉行。近期因製造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而陷入爭議的南科大副教授賀建奎成為該次峰會的焦點人物。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項目申請人賀建奎名下有多家...
    11月26日,人民網一則關於「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引發了廣泛討論。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的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而這也是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據介紹,這對雙胞胎嬰兒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將一個基因修改,在她們出生之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斯坦福確認未與賀建奎合作 基因編輯嬰兒如何收場?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所涉各方,在陸續公布調查結論,紛紛撇清。同時,基因編輯的法規、制度在加緊完善中,不過,看上去仍任重道遠。中國學者賀建奎曾在去年11月公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可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由於實驗的倫理爭議,批評和質疑鋪天蓋地。賀建奎曾在2011年-2012年在史丹福大學做博士後訪問學者,自此與該校幾位學者有往來,史丹福大學也因此陷入「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漩渦。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26日,有媒體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基因編輯嬰兒續:專家分析賀建奎報告手稿,稱其為「蓄意的謊言」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兩名經CRISPR編輯基因的雙胞胎女嬰降生,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HIV。此事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專家及網友對此次研究的倫理問題提出質疑,此後相關部門對涉事人員進行處理。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2014年,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成功創造出定向突變的基因工程猴,這是有記錄以來首次在非人類靈長目動物身上成功使用此項技術。(來源百度百科) 人民網深圳11月26日電 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